第123章 劉備登城勸百姓 子戎護民踏征途_夢動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夢動三國 > 第123章 劉備登城勸百姓 子戎護民踏征途

第123章 劉備登城勸百姓 子戎護民踏征途(1 / 1)

208年夏·新野城頭&山道)

新野的晨霧像揉碎的桑絲,裹著土坯城牆漫下來,把城外的桑田染成一片淡綠。城樓上的磚縫裡還嵌著去年冬雪凍裂的痕跡,劉備握著塊磨得發亮的桑絲帕——是陳婆婆去年冬給他縫的,帕角繡的小桑苗針腳已有些模糊,卻仍帶著陽光曬過的暖。他指尖撫過帕上的針腳,想起去年雪夜,陳婆婆的孫兒發燒,是他背著孩子去尋醫,回來時帕子裹在孩子頭上,沾了一路雪,如今摸著,還像能觸到當時的溫。

城下的空地上,百姓已聚得滿滿當當。老弱們拄著桑木拐杖,懷裡揣著用油紙包好的桑種;孩童們手裡攥著剛摘的青桑椹,汁水流在手心也舍不得擦;青壯們扛著半舊的桑枝盾,盾心嵌著的桑芽已冒出嫩尖——那是夏侯娟上月教大家編的,說“盾護人,芽護苗,都是活物”。陳婆婆擠在最前麵,桑木拐杖戳在地上,聲音發顫卻透著勁:“皇叔!曹兵是不是要來了?俺們都聽說了,您要是走,俺們就跟著您走!去年冬雪,您跪著給俺家桑苗蓋乾枝,手凍得發紫都沒停;今年春,您替俺們繳桑田稅,還說‘流民的苗,就是新野的根’——您去哪,俺們就去哪!”

劉備俯在城垛上,目光掃過每個人的臉。他看見王二扛著的桑枝盾上,還刻著“護苗”二字,那是博望坡時曹兵燒桑田,王二用這盾擋過火;看見狗蛋手裡攥著的梨紋香囊,是曉月托人送馬時,順帶捎給孩子的;還看見角落裡的李老丈,正悄悄把桑種往懷裡塞——那是他攢了半年的抗霜桑種,說要帶到樊城種,給孫兒留著。

“陳婆婆,諸位鄉親!”劉備的聲音沙啞卻清亮,像桑枝敲在石上,“曹操率二十萬大軍南下,先鋒夏侯恩已過白河,三日之內必至新野。這小城牆薄,無險可守,曹兵來了,怕要屠戮百姓,燒了咱們的桑田。”他頓了頓,伸手摸了摸城垛上的桑苗——是去年秋百姓種的,如今已長到半尺高,“我劉備願帶大家往樊城暫避,路上有白毦兵護著,到了樊城,有糧草,有桑田,咱們還能種桑養蠶,過安穩日子。若是有人願留下,我也不勉強,隻是……曹兵殘暴,你們一定要多保重。”

“俺們跟皇叔走!”王二突然喊了一聲,桑枝盾往地上一頓,震得塵土飛揚,“去年博望坡,曹兵燒了樊城的桑田,是皇叔給俺們新苗;今年抗霜桑,是皇叔請月英姑娘來教嫁接,俺家的苗才結了果——俺們信皇叔,跟著皇叔,有活路!”

喊聲像投入滾水的石子,瞬間炸開。孩童們舉著桑枝,跟著喊“跟皇叔走”;老人們摸出懷裡的桑種,用力點頭;連之前猶豫的幾個流民,也攥緊了剛編的梨紋帕,往隊伍裡擠。陳婆婆顫巍巍地從懷裡掏出個陶缸,缸口用桑絲布封著,她掀開布,桑椹乾的甜香飄得老遠:“皇叔,這是俺家最後的桑椹,曬了三個月,您帶著路上吃——俺們能走,能扛,不拖累隊伍!”

劉備翻身下城,快步走到陳婆婆身邊。陶缸的釉色已有些剝落,是陳婆婆的陪嫁,他接過缸,又輕輕塞回她手裡:“婆婆,您年紀大,桑椹乾您留著補身子。路上有糧草,我早讓子龍備了桑粥,用新收的桑仁熬的,不會讓大家餓肚子。”他彎腰幫腳邊的孩童撿起掉在地上的桑枝,那枝上還帶著青桑椹,他小心擦去上麵的泥,遞還給孩子:“拿著,到了樊城,咱們種在院子裡,明年就能結桑椹。”

“大哥放心!”張飛扛著丈八蛇矛走過來,矛尖特意朝下,怕碰著身邊的孩童,“俺帶一隊人幫老弱扛行李,誰要是敢擠著他們,俺的矛饒不了他!”他說著,還順手接過李老丈懷裡的桑種袋,往自己肩上一搭,“老丈,這袋俺幫你扛,彆累著。”

黃月英站在城角,手裡攥著張城防圖,圖上用朱砂標著易燃處——油坊、乾草堆,每處都離桑田三尺遠,她指著圖對劉備道:“玄德公,我和孔明會在曹兵進城時點火,燒的是油坊和乾草堆,用桑油浸的乾草,火勢可控,絕不會傷著桑田的根。等百姓走遠了,我們就往樊城趕,子龍斷後,不會讓曹兵追上。”

趙雲牽著照月玉獅子走過來,馬鬃在晨霧裡泛著銀輝,馬頸間掛著的梨紋香囊,是狗蛋早上剛係上的。“主公,我帶白毦兵守在城門口,等百姓都出城了,再斷後。這匹馬腳程快,若遇著曹兵先鋒,我能先送信,絕不會讓他們擾了百姓的路。”

辰時過半,百姓的隊伍終於出發。呂子戎佩著承影劍走在最前麵,劍鞘上的桑絲繩隨腳步輕晃,那是黃月英編的,說“桑絲韌,能護劍,也能記著護民的初心”。三百親兵跟在他身後,桑木槍都纏著桑絲繩,槍尖朝下——怕驚著百姓,也怕傷著道旁的桑苗。他時不時回頭望,見劉備扶著陳婆婆走在隊伍中間,陳婆婆的陶缸由張飛幫著扛;見狗蛋牽著照月玉獅子的馬鬃,走得顛顛的;還見孔明和黃月英站在城頭揮手,城樓上的桑苗在霧裡晃,像在送他們遠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走了約莫一個時辰,到了南陽地界的山道入口。道旁的桑苗長得正旺,葉片上的絨毛沾著露,風一吹,“沙沙”響得像說話。突然,林子裡竄出幾十個山賊,個個手裡拿著刀槍,為首的臉上一道刀疤,刀上還沾著桑汁——顯然剛搶過流民的桑繭。“把糧食留下,再每人交一兩銀子!”刀疤臉盯著隊伍裡的糧車,惡狠狠地喊,“不然,彆怪爺爺燒了你們的桑種,砍了這桑林!”

百姓們瞬間慌了,老弱往青壯身後躲,狗蛋緊緊抱住照月玉獅子的馬腿,眼裡滿是怕。呂子戎往前一步,承影劍出鞘時帶起一陣桑風,劍光內斂卻透著淩厲,像藏在桑葉後的光:“光天化日,敢攔護民的隊伍,你們活膩了?”

“哪來的小子,敢管爺爺的事!”刀疤臉舉刀就砍,刀風帶著股腥氣,直逼呂子戎麵門。呂子戎不慌不忙,手腕翻轉,承影劍脊貼住刀身——這是“纏枝鎖柔”的起手式,他順著刀勢輕輕一滑,劍脊在刀身上劃出細痕,“哢”的一聲,刀身竟被削出個缺口!刀疤臉一愣,還沒反應過來,呂子戎已縱身躍起,劍麵映著日光,晃得山賊們睜不開眼——這是“寒潭映月”的變式,他特意調了角度,隻晃眼不傷人。同時一腳踹在刀疤臉胸口,力道剛夠把人踹退,卻沒傷他內臟,刀疤臉連連後退,撞在身後的桑樹上,吐了口血。

“兄弟們,上!”刀疤臉捂著胸口喊,山賊們舉著刀衝上來。呂子戎的親兵們立刻圍成圈,桑木槍齊出,槍尖對著山賊的手腕,卻不真的刺——他們是護民的,不是殺人的。呂子戎提著承影劍在山賊間穿梭,劍脊輕點,每一下都打在山賊的手腕筋上,讓他們握不住刀。有個山賊想繞到後麵搶孩童,照月玉獅子突然長嘶一聲,前蹄一蹬,帶起的泥塊砸在山賊膝蓋上,山賊“撲通”跪下,被親兵們用槍杆按住。

沒一會兒,山賊們就被打得落花流水。刀疤臉見勢不妙,爬起來想跑,呂子戎甩出腰間的桑絲繩——那是夏侯娟編的“活扣繩”,一端纏著桑木珠,他輕輕一拋,繩圈套住刀疤臉的腳踝,再一拉,刀疤臉摔了個狗啃泥,正好壓在桑苗間,沒傷著苗根。“滾!”呂子戎冷聲道,“再敢來擾百姓,我定廢了你的手腳,讓你再也砍不了桑苗!”

刀疤臉連滾帶爬地跑了,餘賊也跟著逃竄,轉眼沒了蹤影。百姓們爆發出歡呼聲,李老丈提著個布包走過來,布包上繡著個小小的梨紋,是他兒媳生前編的。“將軍,這是俺家曬的桑仁,還有幾個麥餅,您和弟兄們墊墊肚子。”李老丈打開布包,桑仁的香飄出來,麥餅上還印著梨紋,“俺們能平平安安走這麼遠,全靠您護著——這麥餅的樣子,是模仿之前幫俺們修桑枝橋的姑娘做的,她說‘麥餅印梨紋,吃著心裡甜’。”

呂子戎推辭不得,接過布包。他知道李老丈說的“姑娘”是曉月,心裡一暖,把桑仁倒進竹籃:“老丈,多謝您的心意。這些桑仁和麥餅,分給出力的青壯和餓了的孩童,大家一起吃,才香。”他拿起一個麥餅,遞給身邊的狗蛋,“快吃,到了樊城,咱們讓陳婆婆也做這樣的麥餅。”

狗蛋接過麥餅,咬了一口,甜香在嘴裡散開,他笑著說:“將軍,這麥餅和曉月姐姐送的香囊一樣香!”

呂子戎摸了摸狗蛋的頭,抬頭望向前方的山道。山道兩旁的桑林鬱鬱蔥蔥,陽光透過葉縫灑下來,像鋪了層碎金——這是曉月地圖上標著的“安全道”,道旁每隔一段就有個流民挖的避難點,藏著桑糧和水。他心裡更定了:沿著這條路走,百姓定能安全到樊城。

可他沒注意,隊伍末尾,一個穿著粗布衫的流民正悄悄蹲在桑樹下,用炭筆在桑樹皮上畫著路線——他把山道的轉彎、避難點都標上,炭是蔡瑁給的“速消炭”,若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等隊伍走遠些,他從懷裡掏出個小小的銅哨,吹了聲輕響,林子裡鑽出來個黑衣人,黑衣人腰間掛著個銅符,是蔡瑁的信物。“蔡將軍,”流民壓低聲音,手指著樹皮上的標記,“劉備的隊伍往樊城走,走的是曉月畫的山道,呂子戎護前隊,張飛護後隊,隊伍裡老弱多,走得慢,您趕緊派兵去截!”

黑衣人點點頭,從懷裡摸出塊銀子遞給流民,轉身消失在桑林裡。流民把銀子塞進懷裡,又用腳擦了擦樹皮上的標記,炭粉很快被風吹散,他快步跟上隊伍,眼裡閃過一絲陰狠——他是蔡瑁派來的細作,要把百姓的遷徙路線一字不差地報回去,好讓蔡瑁在半道設伏,既能殺劉備,又能搶流民的桑種。

夕陽西下時,隊伍已走了大半山道。呂子戎站在一塊巨石上,望著遠處的樊城方向,城郭的影子在暮色裡隱約可見。百姓們坐在桑林裡休息,王二正幫著煮桑粥,桑仁熬在粥裡,香飄得老遠;陳婆婆給孩童們講新野的故事,說去年冬雪,劉備怎麼幫大家護苗;狗蛋趴在照月玉獅子身邊,摸著馬鬃,小聲說“馬兒,快到樊城了,咱們就能種桑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備走過來,拍了拍呂子戎的肩。他的褲腳沾著泥,鞋子也磨破了,卻沒半點怨言。“子戎,辛苦你了。再過半日,就能到樊城了,到了那裡,百姓就能安穩了。”

呂子戎望著劉備眼底的疲憊,卻透著堅定:“主公放心,剩下的路,我定護好百姓。等安頓好了,咱們再回來,把曹兵趕出去,把新野的桑田重新種起來——咱們種的抗霜桑,還等著結桑椹呢。”

風裡的桑香混著百姓的笑語,漫過山道。遠處傳來照月玉獅子的輕嘶,趙雲勒住馬走過來,他的銀甲上沾著些桑葉,手裡拿著張字條——是孔明派人送來的,說新野的油坊已燒了,曹兵被大火擋著,暫時追不上來。“主公,”趙雲笑著說,“孔明先生說,桑田都好好的,等咱們打回來,還能收桑椹。”

劉備鬆了口氣,望著眼前的百姓。夜色漸濃,呂子戎讓親兵點起桑枝火把,火把的光映著百姓的臉,也映著道旁的桑苗。百姓們互相攙扶著前行,孩童們舉著火把,像舉著星星;照月玉獅子走在隊伍中間,馬鬃在火光裡泛著銀輝;呂子戎握著承影劍走在最前麵,劍鞘上的桑絲繩在火光裡晃,像在守護著這一路的暖。

他知道,曉月的線索還在,護民的路還長;曹操的大軍還在後麵,蔡瑁的算計也沒停。但隻要他們還護著這些百姓,還護著這些桑種,還記著“桑田是根,百姓是本”,就沒有跨不過的坎——等到了樊城,等桑苗重新種下,等曉月回來,他們定能在這亂世裡,護出一片安穩的天地。

喜歡夢動三國請大家收藏:()夢動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真名代碼108件神器的暴走日常 萬界戀綜?攻略過的瘋批們求我寵 竊火 滿宗皆絕色,獨我男宗主 荒野求生獲傳承之大醫通天 鹹魚妃她又躺贏了 無人扶我青雲誌,我自爭得門楣揚 穿越修仙界成最強打工人 異界殖裝:從抱臉蟲開始的 天命鏽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