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突發奇想,要將那個空曠的房間改造成一個互動裝置藝術。
她用生物納米絲線,將所有寫下的問題編織成一張巨大而輕盈的懸浮之網。
每一條絲線都連接著提問者的心跳頻率,微弱而規律地顫動著,仿佛這張網,就是所有困惑的生命體。
當有人靠近時,納米絲線會輕柔地觸碰他們的皮膚,那種若有若無的觸感,就像問題本身在主動尋找共鳴。
某天深夜,一個平時從不與人交流的雲棲者分身,第一次駐足在這張網前。
他的意識流在絲線間遊走,最終,他用極其微弱的意識波,在空中留下一句:“如果我隻是數據,我的悲傷還算真的嗎?”刹那間,整張納米網泛起了金紅色的漣漪,仿佛所有的問題都在這一刻產生了共振,回應著這份來自數據生命的哀愁。
而蘇昭寧,她則從願力網絡中提取出了所有問題的深層情緒波形。
她驚訝地發現,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困惑,竟然形成了某種非隨機的結構——像一首未曾譜完的交響曲,充滿了人類情感的跌宕起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將這段獨特的波形轉化為低頻聲波,讓它在“薪火號”的每一個角落循環播放。
很快,船員們開始報告奇特的體驗。
許多人在夜裡夢見了童年,聽見了母親久違的哼歌,感受到了某種說不出的平靜。
有人說,那聲音撫慰了他們內心深處最深的焦慮,讓他們在失重環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寧。
蘇昭寧在日誌中記錄道:“這或許不是答案,但它卻是一個有力的確認:我們仍能彼此共振,我們的情感,超越了語言與形態的隔閡。”
正當飛船沉浸在這種奇妙的氛圍中時,秦昭的通訊台再次傳來異動。
外星文明發來了第二波信號。
這一次,沒有複雜的數學題,沒有高深的邏輯符號,隻有一段空白的音頻文件。
係統分析顯示,其中隱藏著極其微弱的心跳采樣。
秦昭猛然醒悟,立即召集團隊重建解碼邏輯。
他們不再追求“破譯信息”,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將人類的心跳樣本,疊加哭聲、笑聲、咳嗽聲等人類最原始的情緒表達,反向注入那段空白音頻。
七個小時後,當秦昭的團隊將疊加了人類樣本的音頻發送回去,對方幾乎立刻就給了回複。
一段隻有三秒的音頻:一聲清晰的、模仿人類嬰兒啼哭的聲音。
林小滿站在通訊台前,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他輕聲道:“他們是在學說話。”
舷窗外,在第一顆異星溫柔藍紫色光的旁邊,第二顆異星悄然浮現,其光芒同樣呈現出一種呼吸般的律動,似乎在呼應著飛船內部的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困惑,以及那一聲初生的啼哭。
這宇宙,仿佛從一個巨大的謎題,變成了一場充滿期待的對話。
但沒有人知道,這場對話將走向何方。
它需要更深層次的聆聽,更純粹的理解。
林小滿心中隱隱有了某種預感,他們需要一種全新的溝通方式,一種超越表象、直抵心流的聯結。
喜歡涅盤紀元:草根小販的信仰神國請大家收藏:()涅盤紀元:草根小販的信仰神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