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橋鎮這潭水,被考古大墓這顆巨石砸下,激起的波瀾遠超預料,並以驚人的速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政治動能和資本流向。
徐文遠教授團隊的初步結論——“疑似戰國時期諸侯王級大墓”——像一枚重磅炸彈,其衝擊波從學術圈一路震蕩至省委常委會。
價值連城已不足以形容,這是足以改寫地域曆史、提升文化地位、帶動全域旅遊的超級ip。
機遇稍縱即逝,官場上的明白人不止林萬驍一個。
幾乎在央視直播信號切斷的同時,青川縣乃至北江省的相關機器就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轟鳴著運轉起來。
縣文旅局辦公樓那一夜燈火通明。局長親自坐鎮,手下精兵強將全員加班,電話鈴聲、鍵盤敲擊聲、急促的腳步聲彙成交響。
一份關於“緊急申請立項建設‘楚風大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報告,以極限速度起草、修改、潤色。
每一個數據都力求精準,每一個措辭都反複推敲,既要彰顯其無與倫比的曆史文化價值,又要突出其迫在眉睫的保護需求,更要描繪其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
報告連夜呈送縣委縣政府。縣委書記吳大勇和縣長秦懷遠的名字並排列在牽頭領導一欄,兩人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簽字畫押,並以縣委縣政府的名義加急直報省發改委、省文旅廳。
省城那頭,同樣無人入眠。這份來自青川縣的加急報告,一路綠燈。
主管副省長親自電話關切,省發改委主任召集相關處室現場辦公。徐文遠教授的權威認定和央視的全國直播,成了最硬的“路條”和最猛的“催化劑”。
流程,以打破常規的速度流轉;印章,一枚接一枚地蓋上。
專家評審會?開!
但與會專家名單早已提前溝通過,意見高度統一。
可行性論證?有!
報告裡寫得明明白白,附加了厚厚一遝徐文遠團隊初步評估意見。
資金預算?批!
一期規劃,核心保護區建設、配套基礎設施、初步展陳設計,總投資估算三點五個億。
報告送達省發改委的第四十八小時,批複文件正式下達。原則同意“楚風大墓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一期)”立項建設。幾乎同時,省文旅廳的配套支持文件同步抵達。
這還不算完。
第五十二小時,從京城傳來更令人振奮的消息:基於該發現的重大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國家發改委原則同意在此項目上給予支持,首期中央預算內資金三億元,將按程序迅速下達!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回青橋鎮。
鎮政府大院差點炸開鍋。
乾部們走路都帶風,臉上洋溢著與有榮焉的興奮。
三億!還是中央資金!
這對一個偏遠鄉鎮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是過去想都不敢想的潑天富貴。
林萬驍坐在辦公室裡,聽著外麵隱約傳來的喧嘩,麵色沉靜。
他麵前的煙灰缸裡,多了幾個煙頭。興奮是有的,但更多的是一種沉甸甸的壓力和清醒的預判。
錢來了,項目定了,但隨之而來的,將是更複雜的利益博弈、更嚴格的審計監督、以及無數雙盯著這塊肥肉的眼睛。趙晉嶽那邊,絕不會毫無動靜。
敲門聲打斷他的思緒。“進。”
陸蔓推門進來,依舊是一身筆挺警服,但眉宇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和……冷冽。她將一份文件放在他桌上:“林鎮長,這是加強考古工地及周邊區域治安聯防的升級方案,需要你簽個字。”
她的稱呼是公事公辦的“林鎮長”,語氣也比平時更硬幾分。
林萬驍拿起方案,快速瀏覽,目光敏銳:“這裡,增設兩個高清探頭,覆蓋範圍要確保無死角。經費我從鎮裡應急資金先墊付。”
“好。”陸蔓點頭,記錄下要求,卻沒有立刻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