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在華陰大營以東二十裡處擇地紮營。此地北臨渭水,南倚華山餘脈,中間唯有一條相對平坦開闊的通道,正適合大軍展開陣勢。
他麾下五千精銳迅速依地形下寨,壕溝鹿角,層層布防,嚴陣以待。
剛紮營不久,探馬便飛馳來報:“將軍!前方塵頭大起!李傕前鋒已至,統兵主將乃李傕之侄李利!兵力約六千,其中騎兵三千,步卒三千餘!”
張繡聞言,眼中精光一閃。李利!此人他自然認得,同是西涼軍中將門之後,年紀相仿,素有爭強好勝之心。
昔日曾隨樊稠擊敗過馬騰,也算有些戰功。李傕此次竟讓他獨領如此精銳為前鋒,其中騎兵更是西涼軍的老底子,可見對其偏愛與信重。
若非陛下傾力支持,將全軍騎兵湊集於他,單論騎兵數量與精銳程度,他此刻恐怕已處於劣勢。
“再探!”張繡沉聲下令,隨即號令全軍:“敵軍將至!各歸本位,備戰!”
營中氣氛瞬間緊繃起來,弓弩手緊弦,長矛手列陣,騎兵檢查戰馬,一股肅殺之氣彌漫開來。
午時剛過,遠處地平線上便出現了滾滾煙塵,如同烏雲壓境。
李利率領的六千大軍浩浩蕩蕩開來,軍容鼎盛,旗幟鮮明,尤其是那三千西涼鐵騎,人馬皆披皮甲、鐵甲,隊列嚴整,沉默中透著一股百戰精銳的凜冽殺氣。
兩軍對圓,相隔一箭之地列陣。曠野之上,戰旗獵獵,刀槍如林,兩支堪稱當世大漢最精銳的部隊遙相對峙,殺氣盈野,一觸即發。
李利策馬出陣,身後親騎簇擁。他遙望對麵軍陣,隻見帥旗之下,一員年輕將領鐵甲白袍,英氣逼人,卻並非他預想中的楊奉、楊定或段煨等老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利心中疑惑,揚鞭指向對麵,高聲喝道:“對麵是何人領軍?竟敢阻我朝廷天兵鋒銳!報上名來!”
張繡冷笑一聲,催馬出陣,朗聲回應:“大漢天子駕前,鎮南將軍麾下校尉,張繡!”
(此前有bug,張濟這裡安排給了鎮南將軍,不影響劇情)
他刻意隱去了“建忠將軍”的名號,隻以校尉自稱,卻點明了“天子駕前”和“鎮南將軍麾下”的身份。
李利一聽,先是一愣,隨即發出一陣譏諷的大笑:
“我道是誰!原來是張繡!你不是受封‘建忠將軍’嗎?怎麼,如今隻敢打個校尉旗號?連大將軍賜予的將軍印綬都不敢亮出來了?莫非是自覺不配?”
張繡聞言,勃然作色,聲如雷霆,怒斥道:“李利!休得狂言!李傕、郭汜,國賊也!挾持天子,屠戮公卿,罪惡滔天!其所謂封賞,不過僭越篡逆之偽命,豈能作數?”
“繡如今已棄暗投明,歸於天子麾下,正位校尉,奉詔討賊,光明正大!爾等助紂為虐,才是真正的亂臣賊子,天下人人得而誅之!”
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拔高,運足中氣,將賈詡叮囑的話語喊出,聲震四野:“更何況!爾等可知,賈文和賈大夫,早已洞察李郭逆賊奸謀,棄暗投明,如今正在天子駕前效力!爾等敗亡,已在眼前!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賈文和”三字如同驚雷,瞬間在李利軍中引起一陣細微的騷動!
許多中下層軍官、老兵臉色驟變,麵麵相覷,竊竊私語聲隱約可聞。賈詡的智謀與在西涼軍中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李利見狀,又驚又怒!驚的是賈詡竟然投了天子?怒的是張繡此言動搖軍心!
他眼見己方士氣浮動,不能再讓張繡說下去,當即拔劍指向對麵,厲聲嘶吼:“張繡小兒!休要胡言亂語,亂我軍心!全軍聽令!給我殺!斬其首者,封校尉!”
“殺!”李利軍中爆發出震天的呐喊,騎兵開始緩緩加速,步卒緊隨其後,如同決堤的洪流,向著張繡的營壘猛撲過來!
張繡毫無懼色,眼中戰意燃燒,長劍出鞘,直指前方:“弓弩手準備!長槍列陣!騎兵隨我——迎敵!”
刹那間,戰鼓擂動,號角長鳴!兩支強大的西涼軍團,在這華山腳下、渭水之濱,轟然對撞!
喜歡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請大家收藏:()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