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亦深感朝廷此番安排考慮周詳,不僅解除了他的後顧之憂,更顯露出對他的極度倚重,連忙再次躬身:
“陛下聖慮周詳,恩重如山!備感激不儘,定當儘快安排交割,克日啟程赴京!”
正事議定,廳堂內的氣氛頓時輕鬆了許多。侍從重新奉上清茶與些許果品,眾人不再拘泥於嚴格的席次,交談也隨意起來。
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向了天子劉協如何從顛沛流離中重掌大權,尤其是以雷霆之勢掃平李傕、郭汜的事跡。
眾人聽聞細節,無不感慨萬千,對這位少年天子的魄力和手段由衷讚歎,尤其是最終攻克長安,更被在座武將們盛讚為“赫赫武德”。
關羽撫須沉吟,開口道:“方才聽天使言及,陛下麾下虎賁中郎將徐晃徐公明,關某聞其用兵,長於斷糧、疾襲,正合兵家要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且聞其亦是河東解良人,與某同鄉。今日聞其自一軍侯積功而至天子近衛統帥,可見陛下識人用人之明。此等人物,他日若有緣,倒想一見。”
言語之中,對這位未曾謀麵的同鄉將領,頗有惺惺相惜之意。
劉備聽著眾人議論,麵帶微笑,心中卻對徐州這片他傾注心血、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基業,仍有幾分不舍。他輕歎一聲,轉向楊修,問出了一個實際的問題:
“天使,陛下聖恩,備感激涕零。隻是此番入朝,不知陛下可曾言明,備當率領多少部屬隨行?徐州軍政已交托元龍,備身邊這些部屬……”
他目光掃過關、張、趙等人,意思不言而喻。
楊修聞言,灑脫一笑,舉杯道:
“玄德公多慮了。陛下有言,玄德公乃社稷乾城,股肱之臣。公所信重者,即是陛下所信重者。公可自決,凡願隨公入朝效力之忠義之士,陛下皆虛位以待,必不令英雄無用武之地!”
劉備心中大石落地,頓感暖意融融,連忙舉杯回敬:
“陛下如此信重,備敢不竭誠以報!”他當即對陳登道:“元龍,徐州重任,便托付給你了。子仲、憲和、公佑他們,我便帶往長安,也好有個照應。”
陳登肅然起身:“明公放心!登必竭儘全力,守好徐州,不負明公與陛下重托!明公入朝輔佐天子,才是匡扶漢室之正途,登在此預祝明公前程萬裡!”
這時,幾杯酒下肚的張飛,按捺不住性子,站起身來,朝著楊修抱拳一禮,聲音洪亮:
“天使!某是個粗人,有話就直說了!大哥這次去長安,陛下……陛下大概會封大哥個什麼官職?能不能讓大哥繼續帶兵?”
他心思單純,直接問出了所有武將最關心的問題。
關羽在一旁微微皺眉,出聲製止:“三弟!休得無禮!天子聖裁,自有深意,豈是我等可以妄加揣測的?”
楊修卻笑著擺了擺手:“關將軍不必介意,張將軍快人快語,乃是真性情。此事陛下確有考量。”
他看向充滿期待的劉備眾人,緩緩說道:
“昔日陛下於霸陵軍中曾言,玄德公乃帝室之胄,德才兼備,若入朝中,職位豈能輕授?最低當在九卿之列。宗正一職,掌宗室事務,由玄德公這等賢德宗親擔任,再合適不過。”
他話語一頓,眼中閃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光芒,繼續道:
“況且,如今天下未靖,袁紹等輩虎視河北。陛下勵精圖治,誌在掃平不臣,重歸一統。”
“屆時,玄德公以宗親之尊、知兵之能,統率一方王師,為國討逆,亦在情理之中。功名但在馬上取,諸位將軍還怕沒有建功立業、封侯拜將的機會嗎?”
此言一出,不僅張飛眉開眼笑,在座如關羽、趙雲、魏延等將領,眼中也都爆發出灼熱的光彩!
他們之前聽聞馬超、龐德等西涼將領已獲重賞,早就心生向往。如今聽得楊修透露天子有征伐四方之意,這意味著他們這些武將,將有更大的舞台博取功名,這如何不讓人熱血沸騰?
喜歡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請大家收藏:()劉邦穿三國?朕讓大漢再次偉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