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袁崇煥的帥府私宴之後,時間,便仿佛被按下了加速的按鈕。
從盛夏到晚秋,數月的光陰,在遼西這片被戰爭陰雲常年籠罩的土地上,轉瞬即逝。對於關寧軍的其他將領而言,日子一如往常,操練、巡防、在無儘的等待中消磨著時光。但對於顧昭,以及他麾下那支被正式命名為“鎮北新軍”的部隊而言,這幾個月,卻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近乎於瘋狂的蛻變。
袁崇煥,這位大明王朝在遼東最後的擎天之柱,用行動證明了他對顧昭的信任,是何等的毫無保留。
一道道由他親筆簽署的督師令,如同雪片一般,從寧遠城的帥府發出,飛向了遼西走廊的各個角落。所有關卡、所有衙門,都被給予了最嚴厲的指示:凡鎮北新軍所需,無論是兵員、糧草、還是軍械物資,一律放行,不得有絲毫延誤與克扣,違者,以通敵論處!
得到了這道前所未有的“尚方寶劍”,顧昭這台被壓抑許久的戰爭機器,終於開始以一種令所有人都感到心驚膽戰的速度,全功率運轉了起來!
位於山海關與寧遠之間,一片原本荒無人煙的山穀,被迅速地,改造成了一座巨大的、戒備森嚴的秘密軍營。
無數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食不果腹的遼東流民,以及那些在曆次戰鬥中被打散、失去了番號與歸屬的潰兵,如同嗅到了血腥味的鯊魚一般,從四麵八方,蜂擁而至。他們來到這裡,不為彆的,隻為鎮北新軍招兵告示上那一句足以讓所有底層士卒都為之瘋狂的承諾——“凡立軍功者,戰後按功授田,分發牛種,永為世業!”
在那個土地兼並嚴重、百姓生不如死的年代,這句承諾,擁有著近乎於神魔般的蠱惑之力!
它為這些早已在絕望中麻木的人們,重新注入了靈魂,點燃了他們熄滅已久的,名為“希望”的火焰!
於是,一場規模浩大的、瘋狂的擴軍與整訓,就此拉開了序幕!
山穀之中,練兵的號子聲、火銃的射擊聲、以及新兵們被嚴苛訓練折磨時的慘叫聲,從清晨到日暮,從未停歇。顧昭將後世軍隊的訓練方法,與這個時代的特點相結合,用最殘酷、最高效的方式,瘋狂地壓榨著這些新兵的潛力。他不僅要將他們訓練成合格的士兵,更要通過一次次的思想教育與榮譽激勵,將那句“軍功授田”的信念,深深地烙印進他們每一個人的骨髓之中!
與此同時,作為鎮北新軍心臟的青山堡工坊,更是進入了一種近乎於癲狂的生產狀態。
三班倒的製度被嚴格執行,數千名工匠與學徒,在王麻子的帶領下,夜以繼日地守候在爐火熊熊的工坊之內。那震耳欲聾的錘打聲,幾乎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響徹在山穀上空。一座座新建的高爐,噴吐著橘紅色的火光,將整個山穀的夜空,都映照得如同白晝。
一杆杆經過無數次改良、性能遠超大明製式鳥銃的燧發槍,一門門炮身更輕、射速更快的改良版佛郎機炮,如同流水一般,從這裡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然後迅速地裝備到那些剛剛完成基礎訓練的新兵手中。
這支名為“鎮北新軍”的怪物,就在這短短數月之內,以一種吹氣球般的速度,瘋狂地膨脹著。它的兵力,很快便突破了五千人的大關,並且依舊在不斷地增長。
然而,在這片熱火朝天的瘋狂備戰景象之下,隻有顧昭自己,心中那根名為“緊迫”的弦,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越繃越緊。
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曆史的車輪,已經開始緩緩轉動。那個深埋在他記憶之中,足以讓整個大明王朝都為之震動的巨大節點——“己巳之變”,正在不可逆轉地,一步步向著這個時空,逼近而來!
他絕不能,也絕不允許,那場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城下的國都之恥,再度上演!
在瘋狂擴軍練兵的同時,顧昭下達了另一道絕密指令。他將侯三,以及侯三手中那張已經初具規模、並且在喬五爺商隊掩護下,不斷向外延伸的情報網絡,徹底激活了。
“從今天起,我不惜一切代價!”顧昭的命令,冰冷而又決絕,“讓你所有的人,放下手中其他所有的任務,給我死死地盯住兩個方向!”
“其一,是後金內部!我要知道皇太極的每一個高層動向,要知道他們每一批糧食、軍械的調動方向與數量!哪怕隻是沈陽城內多采購了一萬支箭矢,我都需要在第一時間知道!”
“其二,也是最重要的——蒙古!尤其是科爾沁、喀喇沁、土默特這幾個部落!我要知道他們每一個部族首領的動向,知道他們與後金之間,是否有著不正常的使者往來!這,是重中之重!”
顧昭知道,曆史上的皇太極,正是通過聯合與脅迫蒙古諸部,成功地繞開了固若金湯的關寧錦防線,從喜峰口、大安口等大明做夢也想不到的長城內側,撕開了一道致命的口子!
他所布下的這張情報大網,就是為了提前捕捉到那隻煽動翅膀的、致命的蝴蝶!
時間,在焦灼的等待中,一天天過去。
遼西的草木,由綠轉黃,肅殺的秋風,帶走了最後一絲暖意。
當天啟七年的第一場冬雪,如同柳絮一般,從陰沉的天空之中,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時,一份由侯三親自護送,輾轉經由喬五爺的商隊,從蒙古草原深處送來的、用暗語書寫在羊皮之上的絕密情報,終於擺在了顧昭帥帳內的書案之上。
燭火之下,顧昭用微微顫抖的手,將那份浸透了風雪與寒意的羊皮,緩緩展開。
當他用特定的藥水,將羊皮上的暗語一一顯現,並將其中的內容,逐字逐句地破譯出來之後,他的瞳孔,猛然收縮成了最危險的針尖狀!
來了!
它,終究還是來了!
情報上的內容,清晰而又冰冷,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刺骨的寒意,狠狠地紮在他的心上:
“後金大汗皇太極,已於月前,秘密與喀喇沁、土默特等部首領會盟,許以重利,結為同盟。”
“近期,後金八旗主力,正以‘冬狩’為名,進行大規模集結。然其糧草物資調動方向,並非向南直指山海關,而是詭異地,一路向西,與蒙古諸部合流。”
“據我方線人冒死探得,其最終集結地點,似乎指向了……長城薊鎮防區以北的……喜峰口一線!”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