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來自江南的“盟友”_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 > 第178章 來自江南的“盟友”

第178章 來自江南的“盟友”(1 / 1)

當永平四城那片死寂的土地上,在顧昭雷厲風行的“新政”之下,正以一種肉眼可見的速度重新煥發生機之時,關於這位鎮北侯的一係列驚人舉措,也早已化作無數真假難辨的消息,插上了翅膀,飛越了千山萬水,傳遍了整個大明帝國。

這些消息,在北方的邊鎮與州府,激起的是震驚、敬畏與一絲深深的恐懼;而在那煙雨朦朧、文風鼎盛、同時也是帝國財富彙聚之地的江南,卻引發了一場,截然不同的、充滿了複雜政治意味的解讀與騷動。

江南的士林,是大明朝的輿論中心,是東林黨人與複社文人,經營了數十年之久的大本營。對於這群以“清議”自居、以“澄清天下”為己任的讀書人而言,他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天然地,就與那些隻知舞刀弄槍的武夫不同。在他們看來,顧昭在京師所做的一切,都具有著非凡的、政治上的象征意義!——他雷霆手段,清洗京營勳貴,這,是在“打擊舊勢力”,是在“整飭腐敗”!——他毫不留情,將內閣首輔溫體仁逼得狼狽不堪,讓其黨羽紛紛落馬,而溫體仁在東林黨人眼中,正是依靠投靠閹黨魏忠賢而上位的“閹黨餘孽”。顧昭此舉,無異於是在“清除閹黨流毒”,是在“為天下正本清源”!——他如今在永平推行新政,清丈田畝,打擊豪強,這更是無數士大夫,夢寐以求卻又無力推行的“聖人之政”!

一個手握重兵、戰功赫赫,同時在政治上,又表現得如此“正確”、如此符合他們“清流”價值觀的軍方將領,這簡直就是上天賜予他們的、一個足以改變朝堂格局的、最完美的政治盟友!於是,當朝堂之上,溫體仁集團開始利用一切機會,攻訐顧昭在永平的舉措“逾越”、“違製”,是在“擅建藩鎮”之時。遠在千裡之外的江南士林,卻掀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為顧昭辯護和張目的輿論浪潮!一時間,無數稱讚鎮北侯“忠勇體國”、“澄清吏治”的詩文與文章,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流傳開來。顧昭,這個原本隻與“殺伐”、“戰功”等詞語聯係在一起的名字,竟在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之下,被江南的文人墨客們,塑造成為了一個,文武雙全、心懷社稷的“儒將”典範!

然而,僅僅是輿論上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在南京,秦淮河畔的一座隱秘畫舫之中,一場決定了未來政治走向的密會,正在進行。畫舫內,檀香嫋嫋。當朝的文壇領袖、東林黨的精神支柱之一的錢謙益,與聲望如日中天、被譽為“江南才子之冠”的複社領袖張溥,正相對而坐。“牧齋公,”年輕的張溥,眼神中閃爍著一絲興奮與銳氣,“如今朝中溫黨勢大,堵塞言路,我輩在朝堂之上,已是寸步難行。而鎮北侯顧昭,此人雖是武人出身,觀其行事,卻頗有古之名臣之風。若能引為臂助,則我等‘清君側’之大業,何愁不成?”錢謙益,這位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緩緩撚著自己花白的胡須,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精光。他比張溥,看得更遠,也更明白,與顧昭這樣的人物結盟,意味著什麼。“天如張溥的字)所言甚是。此人,是一柄絕世的利劍。用得好,可以斬儘奸邪;用得不好,也可能會……傷到自己。”他沉吟片刻,最終下定了決心,“不過,如今國事糜爛至此,也顧不得許多了。是時候,派人去京城,見一見這位,一手持槍,一手行王道的鎮北侯了。”

數日之後,一支由數名精乾的門生組成的、不起眼的商隊,便從南京出發,一路北上,秘密抵達了京城。在一個月明星稀的深夜,一頂青呢轎子,悄無聲息地,停在了戒備森嚴的鎮北侯府的側門。來者,正是張溥最得意的門生之一,方子軒。

在侯府一間雅致卻不失簡樸的書房內,方子軒,終於見到了這位,如今在整個江南士林中,都充滿了傳奇色彩的鎮北侯,顧昭。眼前的顧昭,比他想象的,要年輕太多。他身著一襲簡單的青色常服,麵容俊朗,眼神平靜,身上沒有絲毫傳說中武將的彪悍與殺氣,反而更像是一位,沉靜的書生。然而,就是在這份沉靜之下,方子軒,卻能敏銳地,感覺到一股,淵渟嶽峙般、令人不敢小覷的磅礴氣勢。

雙方落座,婢女奉上香茗之後,方子軒,便開門見山,將自己此行的目的,以及江南士子們的敬仰與期望,一五一十地,表達了出來。他的言辭,充滿了文人特有的、慷慨激昂的色彩。他痛陳當今朝政之弊病,怒斥溫體仁等“奸黨”如何霍亂朝綱、陷害忠良,然後,話鋒一轉,滿懷期待地看著顧昭:“侯爺在京營之壯舉,在永平之新政,實乃我輩讀書人,心中所想,而口不能言,手不能書之事!我等江南士子,願奉侯爺為我輩在軍中之領袖!隻望侯爺能振臂一呼,與我等裡應外合,共同對抗以溫體仁為首的奸佞之黨,還陛下一個朗朗乾坤!”說完,他更是拋出了一個,極具誘惑力的條件:“我江南士紳,雖無縛雞之力,卻也願傾儘財力,以助侯爺編練新軍,采辦軍械!隻為這,天下正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書房內,一片寂靜。顧昭,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漂浮的茶葉,自始至終,他的臉上,都帶著一絲淡淡的、令人捉摸不透的微笑。他的心中,卻是一片雪亮。東林黨?複社?對於這群人,顧昭的看法,遠比他們自己,要清醒得多。他承認,這些人中,不乏憂國憂民的忠義之士。但他也深刻地知道,這群人,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空談誤國!他們精於道德批判,善於黨同伐異,卻對真正的、富國強兵的實務,一竅不通!他們可以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禮儀”問題,在朝堂上爭得你死我活,卻對邊關將士的饑寒、對底層百姓的死活,視而不見!當年,袁崇煥,不就是被這群人的唾沫星子,給活活淹死的嗎?與他們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但是……顧昭也同樣清楚,在當前這個階段,自己,確實需要他們!他需要他們,在朝堂之上,為自己的“出格”行為,進行辯護!他需要他們,用那支生花妙筆,為自己爭取民心與輿論!更重要的,他需要他們背後,那代表著整個帝國財富命脈的、富可敵國的——江南士紳集團!

於是,顧昭,緩緩放下了茶杯。他沒有正麵回應方子軒那“裡應外合,共抗奸黨”的提議,而是用一種,充滿了敬佩與感慨的語氣,緩緩開口了。“方先生,以及江南諸位先生,憂國憂民之心,顧昭,深感敬佩。”“隻是,朝堂紛爭,非我武人所長。軍國大事,顧昭,更不敢妄言。”他巧妙地,將自己,從對方預設的、一場單純的政治黨爭中,摘了出來。然後,他話鋒一轉,將話題,引向了一個,更加宏大,也更加實際的層麵!“但,若有任何,能真正富國強兵之策,顧昭,願為前驅,萬死不辭!”他的目光,陡然變得銳利起來,仿佛能夠穿透這黑夜,看到那千裡之外的、波濤萬頃的東海!“顧昭久在北方,隻知遼東邊貿,利雖厚,卻也有限。聽聞,江南海貿之利,百倍於此!片板出海,便可得紋銀萬兩!若能將此巨利之一二,取之於海商,用之於國事,則我大明,何愁軍費不足?何愁建奴不滅,流寇不平?!”

這一番話,如同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了方子軒的心上!他瞬間,就明白了顧昭的真正意圖!這位鎮北侯,他的格局,他的眼界,早已超越了所謂的“黨爭”!他想要的,不是扳倒一個溫體仁,不是在朝堂上,爭一個你高我低。他想要的,是錢!是能夠支撐他那支吞金巨獸般的鎮北新軍,去開疆拓土、去平定天下的,海量的,真金白銀!而這筆錢,恰恰,就掌握在那些,與東林、複社,有著千絲萬縷聯係的,江南海商與士紳們的手中!

方子軒,隻覺得自己的後背,冒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以及自己身後的那些名士們,都小看了眼前這個年輕人。他不是一柄可以被他們輕易揮舞的劍。他是一頭,有著自己清晰目標的,猛虎!而他們,隻是這頭猛虎,在撲向更廣闊的獵場之前,所需要借助的,一塊,跳板!

深夜的會談,在一種微妙而又和諧的氣氛中,結束了。一個心照不宣的、非正式的同盟,就此達成。顧昭,將為江南的東林與複社,在軍方,提供一層無形的、卻又堅實無比的保護傘,確保他們在與政敵的鬥爭中,不至於遭到軍方的打擊。而他們,則利用自己在朝堂與輿論上的巨大影響力,為顧昭在永平乃至未來更大膽的改革,保駕護航,搖旗呐喊!更重要的,通過他們,顧昭,終於將自己的觸角,第一次,真正伸向了那個富庶得,足以讓整個帝國都為之側目的江南!伸向了那片,充滿了無儘財富與機遇的、蔚藍色的,海洋!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全族扶我青雲誌,我贈族人朱紫袍 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 龍門戰神贅婿 都市仙主 聽風雲笈 入宗選擇水靈根,總跟師姐們鬼混 九州爭天命 鎮乾坤!現代兵王攜九鳳殺瘋了! 特工世子妃:戰神黑化寵翻天 開局:殺戮加點,我戰力無限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