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來自寧錦的“求援”_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 > 第198章 來自寧錦的“求援”

第198章 來自寧錦的“求援”(1 / 1)

袁崇煥的血,很快就在京城百姓病態的狂歡與朝堂刻意的遺忘中,被秋日的風沙所掩蓋。一場由君王猜忌所引發的信任危機,被顧昭以近乎完美的政治智慧暫時化解,他與崇禎皇帝之間那脆弱的“蜜月期”得以延續,仿佛一切都將重歸平靜。

然而,所有人都忽略了長城之外,那頭剛剛因為內鬥而暫時蟄伏,卻從未真正熄滅複仇火焰的猛虎。

當京城因為一場無謂的內耗而元氣受損之時,遠在盛京的皇太極,已經完成了對後金內部的又一次權力整合。德勝門下的那場慘敗,以及被顧昭用紅夷大炮轟斷一臂的奇恥大辱,日夜都在灼燒著這位女真大汗的雄心。他如同一個最耐心的獵手,舔舐著傷口,磨礪著爪牙,等待著一個最佳的複仇時機。

現在,時機已到。

崇禎四年,秋。皇太極再次傾國而出,親率八旗主力及蒙古仆從軍,號稱十萬,旗幟如林,鐵甲如濤,再一次,繞過了那道令他父親努爾哈赤飲恨、也令他自己數次無功而返的寧遠城防線。

但這一次,他的目標,不再是虛無縹緲的京師,而是一個更為具體、也更為致命的節點。他的大軍,如同一柄燒紅的鐵鉗,狠狠地夾向了由遼西總兵祖大壽,正在山海關外一百八十裡處,辛苦修築的新城——大淩河城。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教科書式的複仇之戰。

皇太極深刻地吸取了上一次圍攻京師時,被各路勤王明軍內外夾擊、最終狼狽收場的教訓。這一次,他將“圍點打援”的戰術,發揮到了極致。他的十萬大軍,不僅將立足未穩、城防尚不完備的大淩河城圍得如鐵桶一般,更是在城外,發動數萬兵力,挖掘了一道又一道深闊的、足以陷馬翻車的巨大壕溝,並沿著壕溝,修築了連綿不絕的堡壘與炮台。

他擺出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而又殘酷的死亡陷阱。他不僅僅是要圍死城中的祖大壽及其麾下的萬餘關寧精銳,他更要將這裡變成一個巨大的絞肉機,一個足以吞噬掉整個大明北方所有機動兵力的血肉磨盤。他要用這座孤城作為誘餌,將所有敢於前來救援的明軍,一支一支地,徹底殲滅在堅固的防禦工事之下。

消息傳到京城,瞬間引爆了剛剛平靜下來的朝堂。

曾經的薊遼督師已成西市的冤魂,如今的遼西總兵又陷敵人的重圍。曆史,仿佛在以一種極其諷刺的方式,進行著輪回。

被圍困在大淩河城內的祖大壽,很快就陷入了糧草斷絕、外援不至的絕境。城中的每一粒糧食都開始按顆分配,士兵們開始宰殺戰馬充饑,絕望的氣息,如同城外的濃霧一般,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這位曾經在袁崇煥死後,敢於率部嘩變、與朝廷公然叫板的遼西悍將,終於嘗到了孤立無援的滋味。

他接連不斷地派出死士,帶著他用鮮血寫成的求援信,衝出重圍,奔向京城,奔向山海關。信中的言辭,一封比一封淒厲,一封比一封絕望。

而在這些雪片般的求援信中,有一封,卻並未送往兵部,也未呈遞禦前。它由一名最精銳的家丁拚死帶出,一路向南,跨越數百裡,最終被送到了京師西郊,那座讓整個後金八旗都聞風喪膽的軍營——鎮北軍大營,呈遞到了鎮北侯顧昭的案前。

當顧昭展開那封帶著血腥氣的信紙時,饒是他心誌如鐵,也不由得為信中的內容,感到了一絲震驚。

信中,那個曾經在廣渠門外,對他頤指氣使、處處提防的祖大壽,徹底放下了自己身為一方大帥的所有身段與驕傲。他的語氣,謙卑到了近乎哀求的地步。他不再稱呼顧昭為“鎮北侯”或是“顧將軍”,而是用一種拉近關係、近乎討好的口吻,稱他為“賢侄”。

信中寫道:“賢侄如晤:昔日廣渠門外,老夫有眼無珠,不識將軍天縱之才,多有得罪之處,今日思之,悔不當初。今我與麾下一萬四千袍澤,陷於大淩河死地,糧儘援絕,旦夕不保。懇請賢侄念在同為大明邊關大將,袍澤一場,共禦外侮的情分上,發天兵以救危局。此非救老夫一人,實乃救我大明遼西之元氣!”

如果說前麵這些還隻是謙卑的求情,那麼信的末尾,則拋出了一個讓顧昭都無法忽視的、巨大的籌碼。

“賢侄若能出兵相救,令我等脫此大難,老夫祖大壽在此對天盟誓,自此之後,關寧鐵騎願與鎮北軍結為兄弟之師。老夫願將麾下關寧鐵騎之一部指揮權,交由賢侄調度,從此之後,遼西之事,唯賢侄馬首是瞻!”

交出部分關寧鐵騎的指揮權!唯顧昭馬首是瞻!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求援了,這幾乎等於是一份變相的“投誠書”!它意味著,隻要顧昭點頭,他就有機會,兵不血刃地,將大明戰鬥力最強的兩支軍隊,整合在自己的手中!

顧昭手握著這封沉甸甸的血書,目光深邃。他知道,這既是祖大壽的求生之策,也是皇太極拋給他,乃至整個大明朝堂的,一個致命的陽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與此同時,紫禁城內的文華殿,早已因為這份來自寧錦的“求援”,而吵成了一鍋滾沸的粥。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派。一派以兵部尚書為首,堅決主張救援。理由是,大淩河城內,有祖大壽、何可綱等遼西宿將,更有一萬四千名關寧軍的精銳骨血。這支力量一旦儘喪,則遼西走廊門戶洞開,山海關將直接暴露在後金的兵鋒之下,大明將徹底失去在關外的一切戰略支點。

而另一派,則以幾位內閣閣老為首,他們神色凝重,堅決反對貿然出兵。他們的理由更為現實,也更為殘酷。皇太極此次擺明了是圍點打援,大淩河城外壕溝壁壘,層層設防,其堅固程度,恐怕不亞於一座真正的城池。倉促派遣援軍,無異於飛蛾撲火,極有可能重演薩爾滸之戰、渾河之戰的慘敗。與其將大明的有生力量,全部填進那個無底洞,不如固守關內,徐圖後計。

“救!必須救!遼西精銳若失,國本動搖!”

“如何救?拿什麼去救?讓我們的將士,去衝擊女真人的壕溝壁壘嗎?那是讓他們去送死!”

爭吵之聲,此起彼伏,幾乎要將大殿的屋頂掀翻。龍椅之上,崇禎皇帝的臉色,陰沉得能擰出水來。救,還是不救?這個兩難的抉擇,如同一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的目光,掃過下方吵作一團的臣子,眼中充滿了失望與煩躁。

最終,當所有的爭吵都無法得出一個結論時,整個大殿,詭異地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無論是主救派,還是主守派,都不約而同地,彙集到了那個從始至終,都一言不發,靜靜地站在武將班列之首的身影之上。

鎮北侯,顧昭。

那個剛剛在山西平定叛亂,又在台灣開疆拓土,兵鋒正銳,麾下擁有一支用火器武裝到牙齒、並且在德勝門下正麵擊潰過皇太極本人的無敵之師的男人。

在這一刻,他,成為了唯一的希望,也成為了唯一的變數。

崇禎皇帝的目光,也終於從彷徨與猶豫中,變得無比專注。他死死地盯著顧昭,緩緩開口,每一個字,都帶著千鈞之重:

“顧愛卿,你,以為如何?”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在造大明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傳 全族扶我青雲誌,我贈族人朱紫袍 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 龍門戰神贅婿 都市仙主 聽風雲笈 入宗選擇水靈根,總跟師姐們鬼混 九州爭天命 鎮乾坤!現代兵王攜九鳳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