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以夷製夷”—對流寇的新戰略_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 > 第234章 “以夷製夷”—對流寇的新戰略

第234章 “以夷製夷”—對流寇的新戰略(1 / 1)

小石頭從河南歸來的第三天,一輛掛著皇家標識的黑色馬車,便悄無聲息地駛入了天津定國侯府。車上下來的人,是當今聖上身邊,最受信賴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他風塵仆仆,臉上帶著無法掩飾的憂慮與焦急,甚至來不及喝上一口熱茶,便被顧昭直接請進了那間象征著整個北方權力核心的作戰指揮室。

這間指揮室,是整個侯府防衛最森嚴的地方。一張占據了房間近半麵積的巨型沙盤,精細地還原了整個大明北方的山川地貌、城池關隘。牆壁上,則掛滿了各種詳儘的軍事地圖和數據圖表,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硝煙與墨水混合的獨特氣息。

王承恩甫一踏入,便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他雖然常伴君王側,卻從未見過如此清晰直觀、又充滿了“專業”氣息的指揮中樞。他知道,這間屋子裡做出的每一個決策,都足以影響這個帝國未來的走向。

“侯爺,咱家是奉了萬歲的口諭,星夜兼程趕來的。”王承恩顧不上客套,開門見山地傳達了崇禎皇帝的焦慮,“河南的軍情急報,雪片似的飛進紫禁城。那闖賊李自成,短短數月,竟已裹挾流民數十萬,連克數城,勢頭之猛,猶勝當年。陛下寢食難安,朝中大臣們,也是眾說紛壇,有說要調洪承疇率關寧鐵騎入關清剿的,也有說要起用左良玉的,爭論不休。陛下讓咱家來問問侯爺,對此亂局,可有‘徹底’的解決方案?”

王承恩特意加重了“徹底”二字。這代表了崇禎,乃至整個大明朝廷,對於流寇問題最深切、也最無力的期盼。他們渴望一場畢其功於一役的決戰,一次永絕後患的清剿。

然而,顧昭聽完之後,卻隻是平靜地走到了那巨大的沙盤前,拿起一根長長的指揮杆,並沒有直接回答王承恩的問題。

“王公公,請看。”

他的指揮杆,輕輕點在了沙盤上,那片代表著中原大地的區域。無數大小不一的紅色旗幟,密密麻麻地插在河南、陝西、湖廣北部等地,如同一片正在瘋狂蔓延的毒瘡。

“公公請看,如今中原大地,流寇烽火遍地,為何?”顧昭的聲音,在空曠的指揮室裡回響,帶著一種洞穿事物本質的穿透力,“並非因為他們有多麼善戰,他們的主力,不過是一群拿著木棍鋤頭的饑民罷了。真正的原因在於,這片土地上,活不下去的百姓,實在是太多了!”

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看著王承恩,說出了一句讓這位司禮監大太監,都感到脊背發涼的驚人言論。

“我們今天剿滅了一個李自成,明天,在這片饑餓的土地上,立刻就會冒出一個王自成、張自成!官軍每到一處,人吃馬嚼,耗費的錢糧,比打仗本身還要多。為了籌集軍餉,地方官府隻能變本加厲地盤剝百姓,於是,官軍殺的人越多,被逼得走投無路的饑民反而越多,投奔流寇的人也就越多!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是一個無論投入多少兵力、多少錢糧,都根本無法治愈的,不治之症!”

王承恩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顧昭的這番話,如同最鋒利的手術刀,無情地剖開了大明朝廷剿匪戰略背後,那個血淋淋的、誰都看見了,卻又誰都不願承認的殘酷現實。

“那……那依侯爺之見,這……這豈不是無解之局?”王承恩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

“不,有解。”顧昭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他手中的指揮杆,在沙盤上,畫出了一個巨大的、觸目驚心的圓圈。

“解法,就在於,我們必須徹底拋棄過去那種,妄圖將他們全部消滅的、愚蠢而又昂貴的想法。”顧昭語出驚人,“我的方略,隻有八個字——劃區而治,以寇製寇!”

“劃區而治?以寇製寇?”王承恩茫然地重複著這幾個聞所未聞的詞彙,感覺自己的思維,已經完全跟不上顧昭的節奏。

“沒錯!”顧昭的指揮杆,重重地點在了河南的中心位置,“我的第一個建議就是,朝廷應該下旨,將流寇活動最猖獗的幾個省份,例如整個河南,以及陝西、湖廣的部分府縣,暫時劃定為‘特彆綏靖區’!”

“特彆綏靖區?”

“在這個區域內,”顧昭解釋道,“朝廷不再向其中投入任何大規模的剿匪兵力!停止一切徒勞無功的軍事行動,也等於,是為國庫,省下了每年數以百萬兩計的巨額軍費開支!”

王承恩的眼睛,猛地亮了一下。省錢,這兩個字,對於如今這個窮得快要當掉褲子的朝廷來說,擁有著致命的誘惑力。

“可是……那豈不是縱容流寇坐大?任由他們魚肉鄉裡?”王承恩立刻提出了疑問。

“這便是我方略的第二步,也是最核心的一步——以寇製寇!”顧昭的眼神,變得深邃而銳利,“如今中原之地,大大小小的流寇匪幫,不下數十支,他們彼此之間,也在為了地盤和糧食,互相攻伐,內耗嚴重。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我們要做的,不是消滅他們,而是‘管理’他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們要做的,就是暗中扶持那個勢力最大、最有野心的李自成,讓他成為名義上,也是事實上的‘流寇之王’!我們給他提供有限度的武器和情報支持,讓他去吞並、去整合所有其他的小股流寇勢力。如此一來,我們就成功地,將幾十個、幾百個無法控製的‘小麻煩’,變成了一個我們可以與之對話、可以對其施加影響的‘大目標’!將多頭的敵人,變成了一個頭的敵人!”

王承恩聽得目瞪口呆,他感覺自己仿佛在聽天書。朝廷不剿匪,反而要去扶持一個最大的匪首?這……這簡直是離經叛道,聞所未聞!

顧昭沒有理會他的震驚,繼續闡述著自己的宏大戰略。他用指揮杆,在那個巨大的“綏靖區”周圍,畫出了一條清晰的防線。

“第三步,建立‘防火隔離帶’!”他的聲音,斬釘截鐵,“在‘綏靖區’的四周,例如山東、南直隸、山西等富庶省份的交界處,由我的鎮北軍,以及朝廷新編練的精銳部隊,建立一條堅固的、現代化的防線!深溝高壘,遍布火炮碉堡!我們的任務,不再是深入匪穴去大海撈針,而是守住這條線,嚴防任何一股流寇,向我們核心的、富庶的賦稅區蔓延!讓他們,隻能在那片我們為他們劃定的貧瘠土地上,自相殘殺,自我消耗!”

這套理論,讓王承恩感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變被動的四處追剿,為主動的劃界封鎖!這不僅僅是戰術的改變,這是一種戰略思想上的降維打擊!

而顧昭接下來的話,更是徹底顛覆了他的認知。

“最後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經濟控製!”顧昭的指揮杆,指向了天津港的方向,“當李自成統一了‘綏靖區’後,他會發現,他的地盤雖然大,卻是一片被戰爭摧毀的、無法生產任何東西的廢土。他需要鹽,需要鐵器,需要布匹,需要一切工業品。而這些東西,隻有我們能給他!”

“屆時,我們可以通過‘皇家商會’,與他進行有限度的、由我們完全主導的貿易。我們可以用最廉價的鹽、鐵、布,去換取他從那些士紳地主手裡搜刮來的、對他毫無用處的金銀財寶,以及最重要的——那些在殘酷戰鬥中,被他‘篩選’和‘訓練’出來的、最精壯、最能打的人口!如此一來,我們不僅能兵不血刃地,將財富和兵源,從敵人手中吸走,更能通過控製他的經濟命脈,牢牢地扼住他的咽喉!讓他,變成一頭雖然看似凶猛,但脖子上,卻套著我們項圈的猛虎!”

當顧昭說完最後一句話時,整個作戰指揮室,陷入了長久的寂靜。

王承恩呆呆地站在原地,張著嘴,大腦一片空白。他感覺自己幾十年來,在宮廷鬥爭和朝堂權謀中建立起來的世界觀,在這一刻,被徹底地粉碎,然後又被顧昭用一種聞所未聞的、強大到令人恐懼的邏輯,重新構建了起來。

“養寇自重”、“劃區而治”、“以商控匪”……這一係列匪夷所思,卻又環環相扣、邏輯嚴密的構想,像一道道驚雷,在他的腦海中炸響。他第一次意識到,原來戰爭,還可以這麼打!原來國策,還可以這麼製定!

這套方案,雖然聽上去,是如此的驚世駭俗,甚至有些“大逆不道”。但是,它卻有著一個讓崇禎皇帝,根本無法拒絕的巨大誘惑——它能為朝廷,省下巨額的軍費!還能將被動挨打的局麵,徹底扭轉!

良久,王承恩才從巨大的震驚中,回過神來。他對著顧昭,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侯爺……侯爺之才,經天緯地,非咱家這等凡人所能揣度。”他的聲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咱家,會將侯爺的這套‘新剿匪方略’,一字不漏地,原封不動地,回報給萬歲爺!請……請陛下聖裁!”

王承恩知道,當這份報告,擺在崇禎皇帝的案頭時,必將會在整個大明朝堂之上,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驚濤駭浪!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燼土之地 滿級幸運:開局爆率拉滿 成為術士的我選擇去當聖騎! 籃壇的榮耀 民間故事選集 魅力太高也是錯?曹操都成迷弟了 三國:我,交州土皇帝! 穿越成了福島正則庶出子 大明老六寒門書生開局死諫朱元璋 離婚後的我,成為守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