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體仁倒台所引發的政治地震,其烈度與廣度,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隨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以那幾箱鐵證如山的罪證為引,一場由錦衣衛主導,由崇禎皇帝親自坐鎮的、名為“肅貪”,實為政治清洗的運動,席卷了整個京師官場。超過七十名,上至尚書侍郎,下至主事給事的京官,被革職、下獄、抄家。整個溫黨,這個在過去數年間,盤根錯節,幾乎掌控了帝國中樞的利益集團,被連根拔起,土崩瓦解。
一時間,紫禁城內,人人自危,噤若寒蟬。空氣中,仿佛還彌漫著那尚未散儘的、血與墨混合的腥味。
然而,在這場狂風暴雨的清洗之下,新的權力格局,也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效率,被重新構建起來。
崇禎十二年二月,一份石破天驚的內閣改組名單,由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在皇極殿內,當眾宣讀。舊的內閣成員,或被罷黜,或被邊緣化,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讓所有人都感到陌生而又震撼的全新組合。
新任內閣首輔,是前戶部尚書,畢自嚴。
這位老臣,一生致力於財政改革,為人剛正不阿,是朝堂上,少有的,既非東林,也非閹黨,更不屑與溫黨同流合汙的“孤臣”。他曾因推行新政,而屢屢遭到排擠,早已心灰意冷,上了數道乞骸骨的奏疏。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會在古稀之年,被重新啟用,並一舉推上了文官權力的最高峰。
然而,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畢自嚴的任命,更多的是一種象征。皇帝,需要用他那清廉正直的聲望,來鎮住場麵,安撫天下讀書人的心。真正掌握權力的,是名單上的另外幾個人。
內閣大學士,錢謙益。這位曾經的東林領袖,在經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並徹底投靠顧昭之後,終於再次回到了權力的核心。他將憑借其在士林中的巨大影響力,為接下來的激進改革,提供輿論上的支持與緩衝。
內閣大學士,徐光啟。這位年邁的科學家,早已因其對西學的精通,而成為顧昭“西山書院”派係的精神領袖。他的入閣,本身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代表著“實學”,正在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最令人跌破眼鏡,也最具顛覆性的任命,則是最後一位入閣的人。
工部左侍郎,兼西山軍械總監,孫元化,以工部尚書銜,兼任文淵閣大學士!
當這份任命,傳到正在天津,主持新一輪火炮鑄造工作的孫元化耳中時,他這位與鋼鐵火藥,打了一輩子交道的技術官僚,當場,便愣在了原地,久久無法回神。
讓他,一個“匠人”出身的官員,去入閣拜相?這……這在大明開國以來,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之事!文淵閣,那是天下讀書人,最為神聖的殿堂,是帝國的中樞所在!他一個整日滿身油汙,隻懂計算彈道與配方的技術官員,何德何能,可以躋身其中?
孫元化的內心,充滿了惶恐與不安。他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誤入了瓷器店的鐵匠,每走一步,都怕會碰碎那些,傳承了數百年的、精致而又脆弱的“規矩”。
然而,當他懷著忐忑的心情,奉詔趕回京師,第一次,踏入那間象征著帝國最高決策權的文華殿,參加新內閣的第一次集議時。他才發現,自己,或許並沒有走錯地方。
因為,這個“新世界”的規則製定者,早已,為他,也為這個帝國,鋪好了一條,全新的軌道。
文華殿內,氣氛肅穆而又高效。
龍椅之上,崇禎皇帝,神情專注,目光如炬。他的手中,不再是聖賢經義,而是一疊疊,來自天津工業區、皇家商會,以及鎮北軍後勤司的、充滿了數字與圖表的報告。
新任首輔畢自嚴,正襟危坐,他雖然對許多新名詞,感到陌生,但他那豐富的財政經驗,依舊讓他,能精準地抓住問題的核心。而錢謙益、徐光啟等人,則時而低聲討論,時而奮筆疾書,整個集議的節奏,快得令人窒息。這裡,沒有空泛的道德文章,沒有引經據典的爭辯,有的,隻是一個個被清晰列出的問題,以及,圍繞這些問題,所提出的,一個個具體的,可執行的解決方案。
而將這一切,串聯起來的,是那個,唯一一個,被特許在大殿之內,賜座的年輕人——定國侯,顧昭。
這場會議,名為內閣集議,實則,是顧昭,向崇禎皇帝,以及他親自挑選的這個“新執政團隊”,闡述他那套,早已醞釀成熟的,對整個帝國政府架構的,顛覆性改革方案!
“陛下,各位閣老。”顧昭站起身,走到了大殿中央,那副巨大的大明疆域圖前。
“溫黨已除,但,溫黨所代表的那套,陳腐、低效、且早已不適應當前局勢的官僚體係,卻依然存在。臣,以為,我大明,早已進入了,一個內有流寇四起,外有強敵環伺的‘戰時狀態’!而舊有的六部九卿製,沿襲百年,如今早已是,部門林立,職權交叉,分工不明,相互掣肘!一件小事,往往需要,經過數個衙門,蓋上十幾個大印,來回扯皮數月,方能定奪。如此效率,若要應對接下來的連天烽火,無異於,是自取滅亡!”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回響在每一個人的耳邊,振聾發聵!
“軍國大事,瞬息萬變!臣以為,當效仿軍中製度,做到,權責分明,令行禁止!故而,臣提議,在現有的內閣與六部之上,成立幾個,專職的‘委員會’!這些委員會,將打破部門壁壘,統籌相關領域的全部資源,直接向陛下,和內閣負責!以此,來提高效率,應對戰時!”
話音剛落,顧昭便拋出了他那,足以顛覆整個大明行政體係的重磅炸彈!
“臣,提議,首先成立三大委員會!”
“其一,‘財政與經濟委員會’!”他指向戶部的方向,“此委員會,將由新任戶部尚書,與皇家商會總管侯三,共同負責!它將統管全國的財政稅收、年度預算、以及所有官營工商、海外貿易的經濟規劃!戶部的職權,將由過去的‘審核與管理’,轉變為‘執行與監督’!一句話,這個委員會,將成為我大明帝國的‘大管家’!它的唯一目標,就是,為帝國,賺錢!”
這個構想,讓首輔畢自嚴,這位財政老臣,眼睛猛地一亮!他一生,都在與各種混亂的財政賬目和地方官僚的盤剝作鬥爭,深知其苦。這種,將所有財權,高度集中的做法,簡直是,說到了他的心坎裡!
“其二,‘軍事與後勤委員會’!”顧昭的聲音,帶上了一絲金戈鐵馬的肅殺之氣,“此委員會,由臣,親自領銜!它將節製五軍都督府、兵部、以及各地方衛所!統管全國所有軍隊的調動指揮、軍械的研發生產、以及戰爭的後勤補給!兵部的職權,將專注於兵籍管理、軍法維持等日常事務。簡單來說,這個委員會,將成為,陛下的‘總參謀部’!它的存在,就是要確保,我大明,能打贏,接下來的每一場戰爭!”
這個提議,更是讓在場的所有人,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幾乎是,將全天下的兵權,都集中到了顧昭一個人的手中!然而,看著龍椅之上,崇禎皇帝那,毫無波瀾,甚至,還帶著一絲讚許的眼神,所有人都明白,這,是皇帝,早就默許的!
“其三,”顧昭的目光,最後,落在了孫元化的身上,那目光中的鼓勵與信任,讓孫元化,這個不善言辭的技術官僚,瞬間,感覺一股熱血,直衝頭頂!
“‘教育與技術委員會’!此委員會,將由孫元化閣老,與西山書院新任院長,共同負責!它將統管全國的官學、社學,負責改革教育內容,編撰新的教材!同時,它還將整合工部、司天監等所有與技術相關的部門,統一領導,並為所有的科技研發,提供資金與人才支持!這個委員會,將是我大明,追趕世界,並最終,引領世界的‘發動機’!”
三大委員會的構想,被完整地,清晰地,呈現在了所有人的麵前。
那一刻,文華殿內,一片寂靜。
在場的,都是人中之龍,他們瞬間,就明白了這套“部委製”改革背後,那無比深刻的,權力的重新分配!
這,根本就是,將傳統六部,那最為核心的,財政權、軍事權、以及,代表著未來的科技與人才權,給徹底地,架空了!然後,再將這些權力,高度地,集中到了,由皇帝,和顧昭,所共同掌控的這三個,全新的“超級部門”手中!
這是一次,由上而下的,最為徹底的中央集權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徹底打破,數百年來,文官集團,對於國家行政權力的壟斷!將帝國的航船,從那些,無休止的黨同伐異和空談之中,拉出來,強行,扭轉到一條,由“君臣同盟”,所設定的,通往工業化與全球霸權的,全新的航道之上!
孫元化,看著眼前的顧昭,看著龍椅上的崇禎,再看看身邊,那些,或激動,或沉思的同僚。他那顆,因為踏入政治核心,而一直懸著的心,終於,徹底地,放了下來。
他明白了。
他不是誤入了瓷器店的鐵匠。
而是,一個新時代的總工程師,被邀請來,參與一場,拆毀舊世界,並親手,鍛造一個,由鋼鐵、技術與夢想,所構成的新世界的,宏偉工程!
他的麵前,再無惶恐。
隻剩下,萬丈豪情!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