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喬五爺冷笑一聲,打斷了他的話,他壓低聲音,語氣卻斬釘截鐵,“你懂什麼!你看的是那一分的利息,我看到的,是顧閣老這個人!自從我們跟著顧帥做生意,什麼時候虧過?從草原上的羊毛、牛皮,到江南的絲綢、瓷器,哪一筆生意不是讓我們賺得盆滿缽滿?顧帥的信用,比這狗屁朝廷的信用,值錢多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那些在遠處指指點點、滿臉鄙夷的老商人們,嘴角勾起一抹嘲諷:“那些老家夥,腦子都僵化了。他們隻看到風險,卻沒看到這背後天大的機遇!這叫什麼?這叫‘投名狀’!我們今天買了這國債,就是把自己的身家和顧帥,和朝廷的新政,徹底綁在了一起!未來,平定了流寇,打跑了建奴,大明的中興盛世到來,我們這些人,就是從龍之功!”
喬五爺的話,點醒了身邊所有的管事。他們瞬間明白了,這已經超出了單純的商業投資範疇,而是一場壓上全部身家的政治賭博!賭贏了,他們將成為新時代的頂級豪門!
“傳我的話,”喬五爺一揮手,聲若洪鐘,“咱們喬家商號,先認購五十萬兩!現銀!馬上給我調來!”
喬五爺的登高一呼,立刻在人群中引起了巨大的騷動。那些同樣通過與皇家商會合作而發家的新興商人、中小地主以及在城市中積累了一定財富的富裕市民,瞬間被點燃了。他們或許沒有喬五爺看得那麼長遠,但他們樸素地相信一點——跟著顧昭有肉吃。
一時間,認購的隊伍開始排起長龍,但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手握巨資的超級富豪和士紳大族,依然在觀望。他們就像一群盤旋在空中的禿鷲,謹慎地評估著風險,不願意輕易下場。
五百萬兩,對於整個大明而言不算天文數字,但要在短時間內從民間籌集,絕非易事。發行的第一天,場麵雖然火爆,但認購總額也僅僅突破了一百萬兩,其中喬五爺等新商團體就占了七成。
就在輿論開始出現分化,質疑之聲漸漸抬頭之際,顧昭祭出了他的終極殺手鐧。
第三天清晨,一隊由宮中禁軍護衛的儀仗,莊嚴地從紫禁城出發,一路敲鑼打鼓,浩浩蕩蕩地來到了大明皇家銀行的門口。為首的,正是當今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
王承恩手捧一卷明黃色的聖旨,在銀行門前的台階上站定,朗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值此國事維艱之際,朕為天下表率,願與萬民同心,共克時艱。茲以內帑私庫之銀,認購戰爭國債一百萬兩,以助軍資。欽此!”
整個北京城,在這一刻,徹底失聲了。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消息震得頭暈目眩。
內帑!那是皇帝的私房錢!是曆代皇帝看得比自己命根子還重的東西!現在,崇禎皇帝,竟然從自己的口袋裡,拿出了一百萬兩白銀,來購買自己朝廷發行的債券?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表態了,這是一個石破天驚的信號!
在無數雙眼睛的注視下,王承恩親自將一遝由皇家銀行印製、蓋有玉璽朱印的一百萬兩銀票,鄭重地交到了銀行行長手中。那一刻,仿佛有一道無形的電流,瞬間擊中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內心。
“天哪!連皇上都自掏腰包買了!”
“一百萬兩!皇上把自己的私房錢都拿出來了,這債券還能有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已經不是借錢了,這是天子在與我們萬民立下契約啊!”
人群徹底沸騰了!
之前所有還在猶豫、觀望、質疑的士紳富商們,他們的心理防線在這一瞬間被徹底擊潰。皇帝的背書,比任何華麗的辭藻和承諾都更加有力。這不僅證明了皇帝對此次平叛的決心,更用實際行動為這份國債的信用做了最頂級的擔保。連皇帝本人都是“債主”,他難道還會讓自己的朝廷賴掉自己的錢嗎?
“快!快回家取銀子!晚了就搶不到了!”
“我那三家鋪子,所有的活錢,全都給我拿來買國債!”
“彆擠!彆擠!老夫要買十萬兩!”
之前還對國債嗤之鼻的老商賈們,此刻比誰都瘋狂,一個個麵紅耳赤,催促著自己的下人,生怕錯過了這場潑天的富貴。他們明白,這已經不僅是賺錢的機會,更是一次向皇帝、向新內閣表達忠心的絕佳時機。
原計劃發行五百萬兩的戰爭國債,在皇帝“帶頭認購”的巨大示範效應刺激下,僅僅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便被洶湧而來的認購狂潮搶購一空。最終統計下來,總認購金額甚至超過了六百萬兩,顧昭不得不緊急下令停止發售。
他站在內閣的值房內,望著窗外北京城喧鬨的天空,嘴角露出了一絲深邃的微笑。
兵不血刃,甚至沒有動用一絲一毫的強製手段,他就從民間成功地為即將開始的中原大戰,籌集到了足以支撐數十萬大軍數年之用的龐大軍費。
一個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以銀行為核心,以國債為工具的現代金融體係,就這樣在他的手中,雛形已現。
大明的戰爭機器,終於擁有了它最渴望、也是最強勁的動力心臟。而這顆心臟的每一次跳動,都將深刻地改變這個帝國的命運。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