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東林黨的“反撲”—國本之爭_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 > 第269章 東林黨的“反撲”—國本之爭

第269章 東林黨的“反撲”—國本之爭(1 / 1)

當“天子號”列車載著帝國最高統治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風馳電掣般地行駛在京津之間的鋼鐵軌道上時,它所碾壓的,不僅僅是二百六十裡的空間距離,更是二百多年來,積澱在大明士紳階層心中,那套根深蒂固、自以為牢不可破的傳統時空觀念與價值體係。

顧昭那一連串眼花繚亂、令人目不暇接的大手筆——無論是對外徹底擊潰建州、對內提出“海外建國”以圖削藩,還是興建工廠、推廣格物、修築鐵路——這些大刀闊斧的改革,就如同一次次劇烈的地震,猛烈地衝擊著帝國的每一個角落,也終於,引發了一場醞釀已久、來自傳統勢力最核心、最猛烈的反噬。

這股反撲的力量,其源頭,正是那個曾經在晚明政壇上呼風喚雨、如今雖在表麵上被打壓,但其影響力依舊如盤根錯節的老樹般,深植於江南士紳集團與全國讀書人心中的——東林黨。

他們敏銳地意識到,如果再任由顧昭這樣“胡鬨”下去,他們所賴以生存的一切,都將被徹底顛覆。顧昭所做的一切,看似是在強國,但其內核,卻是在用一種全新的、以“實用”和“格物”為核心的思想,來取代他們信奉了千百年的程朱理學。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政見之爭,而是“道統”之爭,是“國本”之爭!這是要挖他們的根!

於是,一場精心策劃、聲勢浩大的輿論風暴,以江南為中心,驟然席卷全國。

風暴的核心,是一份由江南文壇領袖、前禮部侍郎、亦是顧昭曾經的秘密盟友——錢謙益領銜,聯合了全國數百位名震一方的大儒宿老,聯名簽署的《泣血諫聖君,固我大明道統萬言書》。

這份萬言書,其用心之險惡,其文筆之煽動,堪稱達到了文人弄墨的極致。

它通篇不談顧昭平定建州的赫赫戰功,也不提新政給國家財政帶來的明顯好轉,而是巧妙地繞開了所有對顧昭有利的實務層麵,直接從最高蹈、最虛無、也最能蠱惑人心的“道統”與“國本”問題上,發起了致命的攻擊。

文章開篇,便以泣血椎心之筆,痛陳當今“聖學旁落,人心浮躁”之危局。緊接著,筆鋒一轉,直指顧昭在京郊設立的西山書院。

“……顧昭以武臣之身,乾預文教,實乃本末倒置!其西山書院,不授《四書五經》,不講聖人微言大義,反教授所謂‘格物致知’之學,此與先秦墨家何異?昔日始皇帝焚書坑儒,獨尊法術,天下苦之。今顧昭廢黜百家,獨尊墨術,其心可誅!程朱理學,乃我大明立國二百餘年之國本,是維係天下綱常倫理之基石,豈容此等‘夷狄之學’所動搖?此乃以夷變夏,亂我華夏之根基也!”

檄文將西山書院的科學教育,直接打成了動搖國本的“墨家妖術”,將顧昭,比作了焚書坑儒的秦始皇。這是誅心之論!

而後,萬言書又將矛頭,對準了剛剛通車的京津鐵路和日益興盛的天津工業。

“……修鐵路,造火輪,此等奇技淫巧,看似便捷,實則耗費民脂民膏無數,與民爭利,徒增奢靡之風!聖人治國,當以王道教化為本,勸課農桑,輕徭薄賦。今顧昭所為,乃霸道之術,崇尚機巧暴力,與聖人之道,背道而馳!長此以往,民心將不念稼穡之本,反逐工商之末利,國將不國!此乃舍本逐末,禍國殃民之舉也!”

他們絕口不提鐵路在軍事調動和物資運輸上的巨大戰略價值,隻揪住“耗費錢糧”和“奇技淫巧”這兩點,將其上升到“王道”與“霸道”之爭的高度。

這封萬言書,通過各種渠道,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全國的府學、縣學,在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讀書人中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而錢謙益等人,更是暗中使力,將這場風暴的中心,引向了帝國的最高學府——北京國子監。

在某些彆有用心的博士、學正的煽動下,數千名來自全國各地、自詡為“聖人門徒”、“清流砥柱”的國子監太學生們,熱血上頭,群情激奮。他們身穿青衿,頭戴方巾,聚集在國子監那古老而莊嚴的牌樓之下,席地而坐,高舉著“尊孔複古,罷黜顧賊”、“禁絕妖術,重振儒風”的橫幅,開始了聲勢浩大的靜坐請願。

一時間,整個京師,為之震動。

從江南的口誅筆伐,到京師的學潮洶湧,這場席卷全國的、關於“祖製”與“維新”的思想大論戰,正式爆發。

……

麵對這突如其來、且精準地打在意識形態要害上的洶湧輿論,即便是顧昭麾下的情報機構,也感到了一絲棘手。動用武力鎮壓?那隻會坐實他“武夫當國,囂張跋扈”的罪名,正中對方下懷。

然而,顧昭的應對,卻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他沒有調動一兵一卒,也沒有去查封任何一家散播檄文的書局。他隻是做了一件事——利用自己創辦的、已經成為京城內外最重要信息來源的《大明皇家日報》,在頭版頭條的位置,刊登了一份措辭謙和、卻又充滿了強大自信的公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公告的內容,很簡單:

“鎮國公顧昭,敬告天下儒林學子:聞錢謙益老先生等名儒宿老,憂心國是,上萬言書,拳拳之心,可昭日月。又聞國子監諸生,為護衛道統,靜坐請願,其誌可嘉。然則,何為國本?何以興國?此等大事,非一人之私見,宜當公之於眾,辯之於理。故,顧某不才,三日之後,於西山書院大講堂,誠邀錢謙益、黃道周等名儒代表,以及國子監學生代表,效仿古人,共襄一場‘稷下之辯’。屆時,朝廷諸公、京中士紳、媒體報社,皆可列席旁聽。你我雙方,各陳其說,以理服人,不以勢壓人。孰是孰非,交由天下公論!”

此公告一出,滿城嘩然!

誰也沒想到,麵對千夫所指,顧昭非但沒有退縮,反而選擇了一種最為直接、最為自信、也最為“光明正大”的方式——公開辯論!

他這是要憑一己之力,挑戰整個大明朝的傳統儒家思想體係!

這份公告,同樣也擺在了乾清宮內,崇禎皇帝的禦案之上。

不得不說,東林黨的這次反撲,極其精準地,打在了崇禎皇帝的軟肋之上。作為一個從小接受最嚴格的儒家傳統教育長大的天子,“道統”、“祖製”、“綱常倫理”,這些詞彙,在他的心中,擁有著近乎神聖的、不可動搖的地位。

他也曾為鐵路的神速而震撼,也曾為新軍的戰力而欣喜。但當錢謙益那封萬言書擺在他麵前,將這一切都上升到“以夷變夏”、“動搖國本”的高度時,他再一次,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深深的搖擺和焦慮之中。

顧昭的改革,真的……會摧毀大明立國的根基嗎?自己如此支持他,會不會真的成為一個背棄祖宗、動搖社稷的千古罪人?

這種源自世界觀最深處的恐懼,讓他寢食難安。

因此,當顧昭提出要舉行一場公開辯論時,他幾乎沒有絲毫猶豫,便默許了。他也想看一看,他急切地想親眼看一看,自己一手扶持起來的這位鎮國公,到底要如何應對這來自整個傳統思想世界的雷霆一擊。

他,崇禎皇帝,將是這場世紀大辯論,最重要的那名“觀眾”,以及,最終的“裁判”。

三日之後,西山之巔。一場必將載入史冊的思想交鋒,即將拉開帷幕。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中世紀的傳奇獵魔人 開局融合深淵的我重建深淵 逃荒種田:我的金手指是個垃圾桶 驚!滿級詭醫覺醒,神魔跪求饒命 風雲際會:楊儀傳 萬劫仙帝:腳踩星河鎮八荒 紅樓:開局呂布戰力的我強奪金釵 星辰耀九州 傀儡皇帝?開局召喚董卓當暴君! 雙穿:甩我?修仙後會來殺你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