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立刻啟動‘同業拆借緊急預案’!電告江南喬五爺、福建鄭家、以及所有與我們簽署了盟約的商號,我需要他們在十二個時辰內,將協議規定的拆借銀兩,通過我們銀行的內部渠道,秘密調運至京城!告訴他們,此戰若勝,他們的存款利息,我給他們再加半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是顧昭早就布下的後手——一個由新晉盟友組成的金融互保體係。平日裡各自為戰,危急時,則能瞬間彙聚成一股龐大的資金流。
“第三……”侯三的眼中,閃過一絲淩厲的寒光,“接通《大明皇家日報》總編室!我要他們立刻撤下明天準備發行的所有版麵,用最大的版麵,給我刊登一篇社論,標題就叫——”
他一字一頓地說道:
“《警惕!晉商集團惡意做空,意圖引發京城金融動蕩,其心可誅!》”
他走到桌前,奮筆疾書,將顧昭之前對晉商集團在山西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財,甚至暗通後金的行為進行了係統性的整理和藝術性的加工。
“在這篇文章裡,給我把他們塑造成一群隻顧私利,不顧國家安危,吸食民脂民膏的‘國蠹’!把他們這次針對皇家銀行的行為,定義為對大明金融秩序的公然挑戰!我要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看看,當我們在前線為了保家衛國而流血的時候,這群人,在背後,又是怎樣捅刀子的!”
三道命令,如三支利箭,在短短一刻鐘內,從天津的指揮中樞,精準地射向了千裡之外的京城和江南。
……
第二天清晨。
京城,正陽門大街。
當那些晉商的掌櫃們,按照預約,再次來到皇家銀行門口時,他們驚訝地發現,銀行門口不僅沒有出現預想中的混亂,反而秩序井然。
更讓他們心驚的是,幾乎每一個路過的行人,手中都拿著一份剛剛發行的《大明皇家日報》。報紙頭版上那觸目驚心的巨大標題,以及對晉商集團種種劣跡的詳細揭露,讓所有看到的人,都義憤填膺。
“原來山西的糧價飛漲,是這幫山西的奸商在背後搞鬼!”
“我的天,他們竟然還把鐵器和糧食賣給關外的韃子?這跟叛國有何區彆?”
“今天來擠兌皇家銀行,不就是想把銀行搞垮,然後他們好繼續無法無天嗎?”
鄙夷、憤怒、唾棄的目光,如同無數根利箭,從四麵八方射向那些前來取錢的晉商掌櫃。他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從一個人人羨慕的體麵商人,變成了一個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而當他們硬著頭皮,走進銀行內部,要求兌付現銀時,更讓他們絕望的一幕發生了。
皇家銀行的櫃台上,早已準備好了一箱箱碼放整齊的、嶄新的銀錠。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各位掌櫃,這是您要兌付的二十萬兩。”
“客官,您的十二萬兩,請點收。”
銀行的夥計們,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地將一箱箱白銀,交到他們手中。那充足到仿佛無窮無儘的現銀儲備,徹底擊碎了他們最後的幻想。
他們贏得了戰術,如數取走了自己的存銀。
但是,當他們抬著一箱箱沉重的白銀,在京城百姓那鄙夷的目光中,狼狽地穿過街道時,他們知道,他們輸掉了整場戰爭。
他們輸掉的,是晉商集團百年來,用無數心血建立起來的最寶貴的東西——信譽。
從這一天起,許多曾經與他們有生意往來的中小商人,害怕被牽連上“國蠹”的罵名,紛紛主動與他們劃清了界限。
這場由“西風烈”精心策劃的金融風暴,最終,以他們自身的聲名狼藉,黯然收場。風暴的中心,看似是皇家銀行,但真正的“風暴眼”,卻早已被遠在天津的侯三,牢牢地掌控在了手中。
喜歡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請大家收藏:()挽天傾:我為大明續三百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