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早,宋少軒晃進衙門,攤開值勤簿子,支著下巴打盹。點卯這差事,橫豎人來沒來,自己提筆一勾便算數: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官衙裡的老規矩了。
他正睡得迷糊,耳邊有人輕聲喚道:“宋爺,您醒醒,勞您登記個人。”
他睜眼一瞧,不由一愣:“長貴?你怎麼上這兒來了?”
旁邊的小役趕忙解釋:“宋爺您事忙不知,長貴如今閒著。咱們不是正缺人手抓革命黨麼?臨時拉他充個數。上頭都曉得,您放心。”
“得,補個名兒,自己登吧。早晚彆忘了點卯。”宋少軒見長貴連聲招呼都不願打,自己也懶得多看,直接把簿子推過去。
長貴其實是窘得慌,不知該如何麵對舊東家。可人拗不過肚子,家裡老小要吃飯,不掙這份錢就得坐吃山空。隻得硬著頭皮抱拳道:“東家……彆來無恙?”
“怎的,自個名字還不會寫?”宋少軒眼皮都懶得抬。
“東家,長貴也是討口飯吃……日後,還求您多抬抬手。”他低聲下氣地說道。
“行,沒事。往後他們怎樣,你也怎樣。”宋少軒本就不想為難他,既然對方服了軟,舊事也不必再提。當下替他錄名上冊,便算辦妥了手續。
打這天起,長貴就吃上了官家飯,成了一名“臭腳巡”。說來也怪,這人倒似天生該吃這碗飯,沒過幾日,便把這一行的竅門摸得門兒清。
這一年雖瞧著是皇朝末世的光景,卻竟是頂頂有錢的一年。各項稅銀涓滴歸庫,竟都收到了頂格!隻可惜這不過是回光返照,耗儘了最後一點體麵罷咧。
儘管外有洋人虎視,內有革命黨湧動,內務府這一年的用度開銷,反倒成了開朝以來最高的一筆。各位王爺貝勒的“新政〞照樣推行不誤,從上到下,誰也沒閒著,個個撈得眉開眼笑。
那麼銀子從哪來?說也簡單,無非取之於民!鹽稅一項,就比百年前翻了十倍不止,尋常百姓吃口鹹鹽都成了奢侈。這也怨不得京城老少如今頓頓離不了一碟鹹菜。鹽價太高,唯有醃菜最下飯。
另有兩大進項,一曰煙稅,一曰厘稅。這厘稅原本是為剿太平軍暫設的餉源,可銀子誰不愛?一來二去竟沿到現在,儼然成了朝廷最大的錢袋子。
所謂厘稅,說穿了便是沿途設卡、雁過拔毛。貨物過關便得交錢,收上來的銀子,地方截留大半,小半才上繳戶部。
一根攔路的杆子,一日下來竟能搜刮不少銀子。長貴眼珠子一轉,頓時尋到了發家的門路。自此他天天如同打了雞血一般,拚命翻檢往來客商的行李貨物。
昔日茶館的經曆叫他練就了一雙識人的利眼。有錢沒錢,他打眼一瞧便心中有數。不但查貨,還要搜身。偏偏十之八九的客商都經不住查。隻得悄悄塞些銀子求個方便。
原來厘稅抽得極重,光靠正經貨物早已無利可圖。唯一的生財之道,便是夾帶些“增值”的私貨:西北來的車裡必藏著玉石,西南來的貨物中少不了雲土。一查一個準,誰敢不從?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這一日,長貴便盯上了一輛車,死活攔著不放:“你這車可得仔細查查,否則休想過去。”他一邊說著,一邊將筐簍挨個翻揀,卻始終不見對方有所表示。他心裡暗罵:今日竟撞上個不懂規矩的棒槌,不敲打一番還了得?
後麵排隊的人早已瞧出門道,知道這是新來的不懂“孝敬”,道口已堵成一片。幾個老行商趕忙上前打圓場,低聲點撥幾句,那漢子才恍然大悟,忙塞了些銀子,這才得以放行。
誰知經長貴這一通亂翻,整車藥材都被藥鋪拒收,說是雜亂不堪、品相已損。那漢子急得團團轉,思來想去,隻得將車趕到宋少軒原先的茶館求助,卻見招牌已換,幾經打聽,才尋到新址。
他邁入茶館,抱拳一禮,朗聲道:“宋老弟,彆來無恙啊?”
宋少軒聞聲回頭,一見來人,頓時喜形於色:“黎大哥!您怎麼來了?快請裡麵坐!夢玲,上茶!我常提起的黎大哥到了!”
二人把臂歡笑,寒暄半晌,宋少軒這才知曉黎蕭鵬此番經曆。早先那些革命黨人,哪個不是滿腔熱血?一心隻知要變天換地,可究竟怎麼改、用什麼法子,卻是茫然無緒。行事偏激,又缺乏銀錢支撐,不少人到頭來落得身無分文。
黎蕭鵬正是如此。他走南闖北宣傳主張,不料粵省領頭人一去無蹤,倒把他撂在了半途,囊空如洗、進退兩難。幸得舊友接濟,贈他一批藥材,囑他運至京城變賣,換些盤纏再作打算。豈料偏偏撞上這等刁難。
宋少軒聽罷微微一笑,轉頭吩咐夢玲取來些現銀,又抽出一張銀票,一並塞進黎蕭鵬手中:“黎大哥,您收下。這是小弟一點心意,萬莫推辭。你我之間是過命的交情,提錢反倒生分了。”
黎蕭鵬再三道謝,將藥材留下,剛說要出去辦些事,卻見方家良領著幾人邁步進來,目不斜視徑自走向雅間,隻冷冷瞥了他一眼。黎蕭鵬如被電擊,當即匆匆跟上,一行人悄無聲息轉去了後院。
宋少軒瞧出些門道,心下明白他們原是一路的,便差人將那手推車拉到門外拴好,不再理會他們的事。自顧提起筆來算賬,心下盤算著還得找小釗再進些什麼貨來賣。
他卻不知,此時門外正有一頭戴破草帽的漢子,縮頭縮腦地四處閃避。此人正是袁平,說來也是淒慘到了極處。
先前在山上躲藏多日,早已混得乞丐一般模樣。好不容易摸下山來,卻見城中處處有人巡查。誤以為是來抓自個的,愈發小心。
他身上雖揣著值錢的物件,可這副模樣走進當鋪,豈不如同砧板上的肉。哪個朝奉不肯狠狠宰他一刀?以至於落得比尋常乞丐還不如的地步。
喜歡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請大家收藏:()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