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順眼中寒光一閃,嘴上仍唯唯諾諾地應著。他盯著藍一貴漸行漸遠的背影,牙關不自覺地咬緊。
這些年來,他跟在藍一貴身邊,自知不是吃這碗飯的料。原本日子倒也過得下去,即便藍一貴時不時冷言冷語,他也能忍。可自從那個王財來了之後,一切就全變了……
兩日之後,一隊人馬便浩浩蕩蕩地來到了老裕泰茶館門前。為首之人身形魁梧,步履生風,一身戎裝不怒自威。他徑直踏入茶館,聲如洪鐘:“哪個是這裡掌櫃?”
宋少軒心下詫異,卻不敢有絲毫怠慢,急忙迎上前躬身道:“這位大人,小的便是本店掌櫃。”
齊二爺此時才悄步上前,在那人身後恭敬低語:“趙大人,這位就是宋少軒,正是那姑娘的長兄。此事與他商議便是。”
那位趙大人並不回頭,目光如炬直射宋少軒:“聽說你家中有一十四五歲的妹妹?”隨即語氣不容置喙的說道,“把她出來讓我看一看。”
宋少軒連忙命夥計去叫人,自己則垂首侍立,心中暗驚:此人排場如此之大,必是軍中要員,且氣勢逼人。
他悄悄打開直播間想尋找線索,卻見眾人皆在埋怨他多日未開播,唯見楊安華急急發來一行字:“此乃奉天都督趙大人,萬萬小心應對。”
宋少軒頓時了然,這可是以前張大帥的頂頭上司!難怪氣度如此懾人。正思忖間,以雯已怯生生地來到前堂,見到這陣勢,嚇得捏緊衣角躲到宋少軒身後,聲若蚊蠅:“大哥……這些都是什麼人啊?”
趙大人目光如電,將以雯上下來回掃視片刻,微微頷首:“倒是本分人家,姑娘模樣也端正。”
隨即不容置疑說道:“我那侄子瞧上你這妹妹了,擇個吉日便完婚吧。”
說罷轉身便走,仿佛方才隻是下達了一道軍令,全然未有詢問之意。一行人馬緊隨其後,蹄聲漸遠,隻留下茶館內一片死寂。
齊二爺小步跟上,躬身隨行,儼然一副跟班模樣。真應了那句老話:你眼中的巍峨高山,不過是他人腳下的一粒沙。
宋少軒拉過以雯坐下,將事情原委細細說與她聽。小丫頭一聽,眼圈頓時紅了,轉身就跑去後院找夢玲哭訴。也難怪,這個年紀的姑娘家,對婚嫁之事尚且懵懂,隻當是什麼可怕的事情要降臨到自己頭上。
過了約莫一個時辰,齊二爺才獨自回到茶館,神色肅然地對宋少軒說道:“小兄弟,你這可是撞上大運了。趙大人的侄少爺看上了你家丫頭,兩人年歲相當,品貌也般配,又是明媒正娶。嘖嘖,真是天大的福分啊!”
“是啊,小丫頭運氣不錯,算是尋了個好歸宿。”宋少軒麵上堆笑應和道。
“你怕是還不清楚,”齊二爺壓低聲音,“趙大人的親弟弟在辛亥年過世了,這位侄少爺可是他自個帶著,跟半個兒子似的。趙大人在朝廷裡說話有分量,在東三省更是這個……”他豎起大拇指,“你可千萬彆小看了這門親事。”
“明白、明白,我自然曉得。既然對丫頭前程有利,那就是天大的好事。這世道,女子能嫁個好人家本就不易。”宋少軒恭敬地回道。
“成,那我去張羅了,你也早作準備。記住:你這頭給丫頭的排場越大,她過門後的日子就越體麵。”齊二爺見他領會了意思,最後提點一句便告辭離去。
宋少軒本就打定主意,要儘力為丫頭置辦嫁妝。畢竟共處多年,早已情同家人,何況他也不缺這份錢,自然盼著丫頭能風風光光地嫁過去。
正思忖間,夢玲紅著眼眶尋了來,聲音帶著幾分哽咽:“掌櫃的,那些絲綢……不如就給丫頭吧。我挑些好料子,給她做幾身像樣的衣裳。這些年相處,我早把她當親妹妹看了,實在不忍心她到了那邊受委屈。”
宋少軒伸手將她攬入懷中,語氣溫柔而堅定:“放心,布匹的事交給我,定要讓丫頭風風光光出嫁。”
隨後,他立刻找來小釗,托付他幫忙采買各式首飾;又讓人從庫房調了一批上好布料;自己則親自去挑選定製家具與大件物件,務必讓嫁妝一應俱全,半點不缺。
打聽這方麵的好去處,隻需在茶館裡問一嘴便知。於是宋少軒特意等茶館人最多時,拱手作揖向眾人請教,懇請大家幫忙推薦。
範先生當即開口:“要說做家具,當屬“木匠李”手藝最精,他家許是還有現成的物件。隻是價錢不低,我替你跑一趟,保管幫你選到好東西,絕不會讓你吃虧。”
一旁的鬆三爺也站起身:“彆的忙我幫不上,但城裡商戶我熟。日常用品的事交給我,保準給你置辦妥當。”
宋少軒連忙拱手道謝,轉身掏出一張銀票遞向範先生:“先生儘管挑最好的,若不夠,我再補你。”
輪到鬆三爺卻擺了擺手,笑著推辭:“日常用品哪能跟家具比,花不了幾個銀子。就當是我給丫頭添份嫁妝,這點心意你可彆推辭。”
眾人正議論紛紛之際,忽見幾名男子簇擁著一位衣著體麵的婦人徑直走進茶館。那婦人略一頷首施禮,便提出要見以雯。宋少軒心知這是滿人的規矩:男方的母親需親自麵見姑娘,交付一件信物,這門親事才算正式定下。
他連忙恭敬地將婦人引至內室。以雯正忐忑不安地坐在房中,見來人這般陣勢,更是緊張得絞緊了手中的帕子。宋少軒示意眾人退出,留二人在室內交談。
不料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婦人便掀簾而出,神色倨傲地揚長而去,連句客套話都未曾留下。宋少軒望著她離去的背影,不由得滿腹疑惑:“這……這是何意?”
夢玲輕歎一聲,走近低語道:“自古婆媳之間,哪有幾個真能親如一家的?聘禮雖是下了,隻怕這是要先給丫頭一個下馬威。我得去寬慰寬慰以雯才是。”
宋少軒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在給未過門的媳婦立規矩。這類事情彆說在這年頭,就是到了後世也屢見不鮮。
隻不過,眼下這光景,連吃飽飯都成問題的人家比比皆是,哪還顧得上那麼多講究?若不是自己身上帶著這個“外掛”,他簡直不敢想,在這世道裡,自己得裝多少回孫子、才能勉強活下去。
喜歡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請大家收藏:()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