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表麵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洶湧。各方勢力都在觀望,等著看大帥下一步如何落子。他不是沒有退路,麾下自有智謀之士,時至今日仍不願見他走向覆滅。
幕僚獻上三策:中上之策,以病體難支為由退位讓賢。將北洋三傑推上高位:馮繼任大位,段任總理,王士珍執掌議會。三人感念提拔之恩,不但可保全身而退,日後尚有轉圜餘地。
上上之策,廢號踐約,撤銷洪憲年號,促成南北和談。延攬南方實力派入閣,委以要職,再對北方各係論功行賞。如此既回應南方訴求,又可形成各方牽製之勢。
下下之策,固守北方,繼續用兵。此策若敗……便如王莽困守漸台,隻怕死無葬身之地。
大帥反複思量,總覺得自己尚有餘地,下下之策斷不可取。而南北議和,又恐那些革命黨借機生事。
最終擇了個折中之法:扶持親信上位,打壓南方叛亂。一來三傑與他終究有舊情,二來即便退位,他們也會護他家人周全。
於是,在局麵即將崩壞之際,大帥於新年剛過便宣布退位,廢除帝製。隨即起用段帥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借此凝聚北洋勢力,壓製南方義軍。此時方值三月,這個洪憲年號,統共隻存在了八十餘日。
唯有他自己深知內心的恐懼,早在兩年前便已種下。那日他信步走進內閣,聽聞其中有一位年輕才俊,年方弱冠便已是大學堂魁首。大帥心生好奇,想上前籠絡。
正是這一次走近,在他心中投下驚雷。原來這位林公子正手持《周易》,與同僚激烈爭辯。
“怎麼?你不信?即便你不信我能憑此書推算命運,我們且擺事實講道理。袁氏一族,可曾有活過六十的長輩?他家沒有這個壽數,命格注定五十八歲而終。不信,我們不妨打個賭?”
此言如晴天霹靂,在他心中炸開。這位林公子說得不錯,袁家確實無人逾過花甲,最長壽者,也不過五十八載。
如今……這番話恐怕要應驗了。他正到了這個關口,且一身病痛。大夫再三告誡時愁眉緊鎖,欲言又止。此時的他,隻求能夠全身而退,至少……保全家族。
然而此時的段帥,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忠心不二的部屬。多年戎馬生涯與權力傾軋,早已將他磨礪成一位自視甚高、胸懷異誌的梟雄。昔日大帥的種種壓製,在他心中積鬱已久。
回首往昔,他為大帥立下過多少汗馬功勞:清末“彰德秋操”,他坐鎮北洋總指揮,以鐵腕整軍強壓湖北新軍,為北洋奠定了絕對主力的地位;武昌起義烽煙驟起,又是他親臨前線指揮若定,助大帥趁勢奪權;後來更與馮帥並肩揮師,連克要地,最終迫使南方坐上談判桌。
及至出任陸軍總長,他更是大刀闊斧擴充實力:將北洋嫡係擴編至十二個整師、十六個混成旅;斥巨資采購克虜伯重機槍數百挺、火炮一百五十餘尊,形成對各方勢力的壓倒性優勢。
他一麵培植親信,一麵以鐵血手腕平定“二次革命”、剿滅白朗起義。論戰功,他居功至偉;論實力,他獨步北洋。如今在大帥麵前的謙恭,不過是他韜光養晦的姿態。
對於此次任命,他心底並無半分感激。這本就是他應得的酬勞。甚至暗自覺得,這權柄來得太晚,給得還不夠多。眼見大帥日漸衰弱,示弱於人,一個前所未有的念頭,正在他心底悄然滋長……
徐次長這些時日的應酬,可謂是將京中台麵下的功夫做到了極致。表麵上是打麻將、喝酒交際,實則每一場牌局、每一次舉杯,都是在為日後的棋局落子。
他晨起必至老裕泰茶館,與幾位核心幕僚在清幽的雅座裡“議事”,晌午移駕東興樓,宴請各路實力派人物,席間談笑風生,句句不離時局。
午後便在安靜的彆院裡設下牌局,陪幾位掌握財權的“財神爺”搓上八圈,輸贏之間,人情已然遞到。傍晚則匆匆趕往六國飯店,與議會各派係人物會晤,探聽風聲,交換意見。直至深夜,慶餘堂的燈火依然通明,他還在那裡招待稅務司的要員,推杯換盞間,未來的利益網絡已悄然織就。
而另一邊的宋少軒,正為生意上的事忙得腳不沾地。除了偶爾分神留意徐次長那邊的動靜,實在抽不開身去參與那些交際。這日,他正在雅間裡核對貨單,忽聽夥計來報,說茶館有位女客指名要見他。
他心下詫異,放下賬本便往前堂去。方一掀簾,卻見一個身著素色旗袍的女子立在堂中,身形單薄,麵容憔悴,正低頭絞著手中的絹帕。
宋少軒愣在原地,恍惚間以為身在夢中。那眉眼,那輪廓,分明是……
“以晴?”他試探著開口,聲音帶著自己都未察覺的顫抖,“你是……以晴?”
女子聞聲抬頭,淚眼婆娑,哽咽著喊了一聲:“哥!”話音未落,人已徑直撲進他懷裡,死死抱住,哭得稀裡嘩啦,仿佛要將這些年的委屈儘數傾瀉。
宋少軒被她這一撲,才真真切切地感到這不是夢。他趕忙拍著她的背安撫:“彆哭,彆哭……回來就好,回來就好。走,咱們回家去說。”說著,便攬著丫頭的肩膀,將她帶離了喧鬨的茶館。
回到家中,宋少軒立刻喚來妻子夢玲。夢玲見以晴這般模樣,也是吃了一驚,連忙上前柔聲安慰,細細詢問她這些年的境況。
以晴哭了許久,情緒才漸漸平複,斷斷續續地道出了原委。原來,當年強占她的那位大員,在“二次革命”中兵敗如山倒,不僅丟了軍權,淪為無人問津的“邊角料”,自己也在亂軍中受了重傷,自此一蹶不振,整日在家中唉聲歎氣,鬱鬱寡歡。
養傷期間,昔日的同盟避而不見,往日的門生故舊銷聲匿跡。兒子不成器,終日在外花天酒地;幾房姨太太見勢不妙,也各自尋了出路,甚至有人紅杏出牆。偌大的宅邸,到頭來,竟隻有以晴這個他曾以不光彩手段得來的女子,還肯留在他身邊。
喜歡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請大家收藏:()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