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晴心中雖也怨恨他當年的強占,卻念及他畢竟是明媒正娶。儘管初衷不堪,到底按著規矩辦了婚禮,給了她一個名分。
她秉持著為人妻者應儘的本分,在他最落魄潦倒之時,未曾離去,反而悉心照料他的起居,寬慰他的失意。
或許正是這份在絕望中僅存的溫暖,讓那位大員在臨終前幡然醒悟。他除了給那個不成器的兒子安排好日後生活,特意將一張三十萬大洋的存單,單獨留給了以晴。
“這些年……苦了你了,”他將存單塞到以晴手中時,老淚縱橫,“這個你拿著,算是我……我對不住你的一點補償。”
以晴捏著那張存單,默默收拾好行囊,向那個已無牽掛的“家”辭行,決意隻身赴京。那幾個往日裡對她不聞不問的兒子,見她獨自將父親身後事料理得妥帖周全,心中愧疚翻湧,又恐她孤身上路遭遇不測,特意選派了十餘名親信,挎著匣子炮一路護送,直至京城。
一路上歸心似箭,以晴甫在六國飯店安頓下來,水都未及喝一口,便匆匆趕往老裕豐茶館。她心心念念的哥哥嫂嫂,就在那兒。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丫頭,彆住什麼酒店了,搬回來住吧。”夢玲一邊抹著眼淚,一邊緊緊攥著以晴的手,生怕一鬆手,這失而複得的小妮子又會消失。
“丫頭,你既然回來了,哥得問問你,往後有什麼打算?”宋少軒待她情緒稍定,才緩緩開口,語氣裡是當家人慣有的沉穩與思量,“你讀過書,有些底子。以雯眼下正在津門念書,你若想與她團聚,一同進學,哥儘快替你安排。”
以晴聽罷,心頭一熱,到底是心心念念的親人,事事都先為她考量。她剛要開口答應,卻被夢玲急切地打斷。
“你又想著把以晴往外推!不成!大丫頭和三丫頭不都在京城讀書嗎?何必非送到津門去?以雯如今嫁了人,小兩口正急著要孩子,家裡規矩又大,你儘出些餿主意!不成,以晴,聽嫂子的,咱哪兒也不去,你就陪著嫂子住下,我這就去給你裁幾身新衣裳,好好拾掇拾掇。”
宋少軒一時語塞,竟不知如何接話。他望著夢玲,隱約感到些許不同。從前,她是從不會這樣當麵反駁他的。自打他身邊多了關淑怡,又添了孩子,夢玲的性子,似乎也悄然生出了一些棱角。
以晴本已傾向於前往津門與妹妹團聚,被夢玲一番話觸動,又不禁猶豫起來。她在大戶人家浸淫多年,深諳高門內的種種規矩。
自己終究是個寡婦身份,在許多場合都不甚受人待見。若貿然前去,給妹妹添了麻煩,倒不如在哥哥嫂嫂家中安穩住下。
她思前想後,連晚飯都食不知味,草草扒了幾口,便獨自回到房中,對著燭火思量未來的路。一夜輾轉,窗外月色從東移到西,她終於在黎明將至時下定了決心。
翌日清晨,她特意去了銀行,將三十萬大洋儘數取出,又原封不動地存進了宋少軒的商業銀行。
回來時,她將簇新的存單輕輕推到兄長麵前:“哥,這些錢在我手上也是閒置,不如交給你去做大事。我還有些體己銀子,首飾也夠變賣,日常用度綽綽有餘了。”
見宋少軒麵露遲疑,她故意板起臉,眼底卻漾著久違的俏皮:“沒錢了自然會問你要,從前不都是這樣?怎麼,如今跟妹妹生分了,反倒舍不得了?”
“給,你要多少都給。”宋少軒終於笑了,心頭湧起一陣欣慰。這個妹妹,終究沒有辜負他的一片苦心。
“以晴,想好了嗎?”他收斂笑意,正色問道。
“想好了,”以晴臉上的笑容也漸漸隱去,聲音裡帶著幾分黯然,“就留在京城,和兩個妹妹一起讀書吧。以雯那邊……還是不去打擾的好。”
“彆多想,以雯過得很好。”宋少軒察覺她的失落,溫聲寬慰,“這裡離津門不遠。我常要去那邊照看生意,到時多帶你過去走動便是。”
“嗯。”以晴輕聲應著,看似不經意,卻將這句話牢牢記在心裡。從這天起,她開始格外留意宋少軒的生意往來,暗暗思忖該學些什麼,將來才能助他一臂之力。這樣,她隨他往返兩地便不再是累贅,而是能真正為他分憂的助力。
以晴在幾番觀察思量後,最終選定了石虎胡同裡那所財會專門學堂。這恰是宋少軒精心籌備的專業學校之一。學堂規模不大,僅設三個班,專為培養賬房、會計一類實用人才,在京城教育圈裡,素來被視作京師大學堂商科的預備學堂。
雖名義上隻是所普通甲等中學,門檻卻並不低。單看學堂門口便知:馬車、轎子、新式轎車,乃至車夫候命的長包人力車,沿街排成長龍。車馬的規製與家仆的做派,無聲昭示著學堂裡坐著的,儘是京畿地區商賈巨室的子弟。
在這裡,學問反倒是其次。商賈之家送子女前來,與其說是求學,不如說是鋪路。縱使將來考不進頂尖學府,能習得理財管賬的真本事,也已值回票價。
更何況,同窗之間結下的情誼,才是未來事業中最可靠的人脈。誰的同窗越顯貴,誰將來的商途便越寬廣。
宋少軒得知以晴的選擇,著實有些意外。他不由得暗歎:人終究要曆經世麵,眼界才能打開。大丫頭和三丫頭入學,不過貪戀校園清靜,並無長遠打算;而以晴卻已懂得借此鋪路——她真的不一樣了。
這所學堂的年費堪稱不菲,每年耗費不下百塊大洋。皆因無半點官署財政貼補,師資卻堪稱頂配。既有專精算學的科班先生,亦有商海沉浮的實戰精英親授經驗,更有早稻田大學歸國的陸先生親任校長,且躬身執教不輟。這般陣容,單是先生們的束修便是一筆沉甸甸的開支。
喜歡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請大家收藏:()一家老茶館,民國三代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