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紅場閱兵_帝國再臨:我的1915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3章 紅場閱兵(2 / 2)

自10月10日起,在德軍的嚴密“保護”和“建議”下,一場由帝國外交部高級專員馮·德·戈爾茨伯爵主導的秘密政治談判,在莫斯科郊外一所前沙皇的豪華行宮內進行。

談判桌的一方是態度強硬、目標明確的德國代表,另一方則是形形色色、各自為戰的反布爾什維克力量:

有希望恢複羅曼諾夫王朝正統的保皇黨軍官、有主張建立西方式立憲民主製度的原臨時政府流亡人士、還有尋求高度區域自治甚至獨立的哥薩克首領以及高加索地區的民族主義者代表。

談判過程異常艱難,充滿了爭吵與妥協。保皇黨人強烈要求迎回一位沙皇候選人包括尼古拉二世的堂弟基裡爾·弗拉基米洛維奇大公或其他近支親王),認為這是恢複秩序和正統的象征;

自由派則堅決反對君主製,堅持必須建立沒有沙皇的民主共和國;而各地方勢力則更多地關心本地區的自治權力和利益分配,對中央政權形式興趣不大。

德國人的底線非常清晰且不容動搖:必須建立一個表麵具有廣泛代表性、但實質上必須親德的、能夠有效控製大部分前俄領土的中央集權政權,以確保德國東線的絕對安全和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為了安撫廣大的俄羅斯農民和保守勢力,可以保留沙皇作為象征性的國家元首,但實權必須掌握在由德國認可的、可靠的親德政治家組成的攝政委員會或總理手中。

同時,這個新政權必須首先在法律上承認芬蘭、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及高加索部分地區如格魯吉亞)的“獨立”或“特殊地位”——成為德意誌帝國的保護國或勢力範圍。

經過十餘天激烈而曲折的討價還價,各方在德國的高壓下最終勉強達成一個初步框架性方案,於10月20日對外公布:

1.國體與國名:新國家暫定為“俄羅斯共和國”,實行君主立憲製。

2.國家元首:邀請基裡爾·弗拉基米洛維奇大公擔任立憲君主,稱“全俄羅斯皇帝”,但其權力受憲法嚴格限製,僅為國家象征。

3.最高權力機構:成立一個由親德俄羅斯政治家、前沙俄將軍、白軍領導人及部分地方代表組成的“臨時國務會議”,作為過渡時期最高立法和行政機構,德國將派遣高級專員常駐會議,擁有對重大決策的否決權。

4.首都與特殊城市:莫斯科仍為首都。但威廉格勒彼得格勒)因其敏感的政治地位和極其重要的波羅的海出海口作用,被設為“自由市”,由國際共管實際由德國軍方控製),成為德國在波羅的海區域的重要戰略前哨和海軍基地。

5.對外關係與義務:新政權需與德國簽訂緊密的同盟條約和政治經濟合作協定,給予德國在資源開發、鐵路修建、貿易等方麵的優先權和特權,並必須全力配合德軍清剿布爾什維克殘餘勢力及各地的遊擊隊。

這個方案是一個典型的、脆弱的政治妥協產物,試圖用君主立憲的外殼包裹各方利益,但其內在的脆弱性顯而易見。

保皇黨嫌君權太小,自由派嫌君主多餘沒用,地方勢力則擔心中央權力過大,這個“俄羅斯共和國”能否有效運作,能否真正獲得民眾的哪怕一絲認可,完全取決於德軍刺刀的支持力度和德國經濟援助的持續性。其未來,陰雲密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莫斯科的政治家們還在為權力的殘羹冷炙而爭吵時,遙遠的遠東,德意誌帝國的報複之劍已然悄無聲息地出鞘,準備給予那個不安分的島國一次刻骨銘心的警告。

奧托·斯科爾茲內少校指揮的“玄武”係列刺殺行動仍在持續進行,在成功清除了石原莞爾、岡村寧次、板垣征四郎等陸軍“北進派”骨乾之後,他的目光轉向了日本國內那些積極鼓吹對德強硬、推動海軍擴張及與英美靠攏的政客和財閥領袖。

數起精心策劃的“意外”死亡如心臟病突發、車禍)、關鍵人物的醜聞突然被媒體曝光,使得東京政界和軍界上層籠罩在一片人人自危的疑雲和恐慌之中。

這種無聲的恐怖有效地壓製了日本國內立即對德國采取強硬報複行動的呼聲,迫使當權者將更多精力轉向內部整頓和安撫,暫時無暇他顧。

與此同時,在浩瀚的太平洋上,一場真正的武力展示正在醞釀,經過漫長而隱蔽的遠洋航行,克服了補給和航行的重重困難,由性格剛毅、經驗豐富的弗朗茨·馮·希佩爾海軍上將指揮的德國公海艦隊“遠東分艦隊”。

已於10月下旬悄然抵達了德屬新幾內亞或加羅林群島的某處秘密錨地。這支艦隊雖然並非公海艦隊主力,但實力不容小覷,可能包括幾艘強大的戰列艦、戰列巡洋艦、以及必要的輔助艦艇。

柏林海軍總部下達的指令明確而謹慎:擇機對日本通往東南亞資源區如荷屬東印度群島)和北美的主要商船航線,發動一次短促、猛烈且精準的破交作戰。

重點打擊其大型油輪、礦石運輸船等關鍵物資船隻,目標是擊沉或俘獲數艘具有代表性的船隻即可,不求與日本聯合艦隊主力決戰,但要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和經濟損失,行動後艦隊需立即撤回安全的德國海外基地休整,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希佩爾上將站在旗艦“拜恩”號戰列艦的艦橋上,望著熱帶海域那不同於北海的、湛藍得令人心悸的天空和海水,目光冷峻如鐵。

他的艦隊如同潛伏在陰影中凶猛且致命的獵豹,耐心地等待著最佳的攻擊時機,準備向遙遠的東京送去一份來自德意誌帝國的、裹挾著鋼鐵、火焰與深海的恐懼“問候”。

十月的莫斯科,征服者的閱兵式已然塵埃落定,一個傀儡政權的脆弱藍圖也勉強存在著。

帝國的雙頭鷹旗幟似乎已經覆蓋了從大西洋沿岸到烏拉爾山脈的廣闊地域,達到了其權勢的巔峰。

然而,表麵的勝利之下,暗流洶湧。東線的軍事勝利隻是暫時壓製了反抗的火焰,而非將其徹底熄滅。

新生的“俄羅斯共和國”從誕生之初就先天不足,根基脆弱,各方勢力同床異夢,而布爾什維克的領袖們雖已倉皇東逃,但他們的思想和組織網絡並未消失,廣闊的俄羅斯鄉村和東部地區依然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潛在的抵抗力量。

而在遙遠的遠東,一場旨在警告和懲罰的海上襲擊正在冰冷的深海中醞釀,帝國的力量觸角試圖跨越重洋,展示其全球影響力。

威廉皇帝在返回柏林的專列上,審閱著來自莫斯科的冗長談判報告和遠東艦隊發來的準備就緒的電文。

勝利的果實已然摘取,碩大而誘人,但品嘗這果實的同時,也需要麵對其帶來的巨大挑戰、沉重的管理負擔和潛在的、長期的風險。

喜歡帝國再臨:我的1915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臨:我的191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以身為獄:煉化萬物,鎮壓諸天 團寵小師妹竟是混沌靈根 神幻宇宙夢王櫓窗著 文明火種重生:穿越明末日本 寒旌映長安:從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門西雙榜 流放路上,從征服女帝開始稱霸 神話三國:開局獲得神級選擇 雙經問渡 港片:78年,我先賺它一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