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實是殘酷的。7月13日傍晚,德軍前鋒,主要由古德裡安指揮的裝甲部隊在幾乎沒有遇到像樣抵抗的情況下,推進到了市政廳廣場。
一麵巨大的帝國旗幟,取代了之前飄揚的赤旗,升起在市政廳的屋頂。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事件,徹底擊垮了起義軍殘部的心理防線。
7月14日,法國國慶日,這個本該充滿慶祝和歡樂的日子,巴黎卻沉浸在死寂和硝煙之中。
就在這一天,德軍完成了對起義軍最後核心控製區——包括榮軍院、埃菲爾鐵塔等區域的合圍。
絕望的讓皮埃爾·馬丁,在最後時刻,拒絕了部下讓他化裝逃跑的建議。
他穿上了自己最好的一套舊西裝,拿著一把不知從哪個陣亡德軍軍官身上繳獲的魯格手槍,獨自一人走上了埃菲爾鐵塔的觀景平台。
他俯瞰著這座他試圖拯救卻又親手將其帶入更深重戰火的城市,遠處依稀還有槍聲和爆炸聲傳來,但更多的是死一般的寂靜。
曾經夢想中的紅色巴黎,如今隻剩下斷壁殘垣和無處不在的鐵十字旗幟。
“完了......一切都完了.....我也不能再往前走了,我今天就結束這一切。”
“或許明天會有成千上萬的人詛咒我,畢竟這就是命運。”
他喃喃自語,臉上流下兩行渾濁的淚水。他舉起魯格手槍,對準了自己的太陽穴。
“砰!”
一聲槍響,在巴黎的上空顯得格外清脆和孤獨,這位充滿爭議的起義領袖,以這種決絕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宣告了巴黎布爾什維克起義的徹底失敗。
馬丁的死,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剩餘的起義軍殘部,在得知消息後,抵抗意誌徹底瓦解。
從7月14日下午開始,成批的起義軍士兵走出藏身的建築,向德軍投降。到了7月15日,巴黎城內,除了極少數零星的、失去聯係的狙擊手還在負隅頑抗外,大規模、有組織的戰鬥基本結束。
伴隨著戰鬥的平息,德意誌帝國對巴黎的軍事管製全麵展開。
一隊隊德軍士兵,邁著整齊而沉重的步伐,巡邏在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盧浮宮外……這些巴黎的標誌性地點。
坦克和裝甲車停在重要的十字路口,炮口森然,所有的公共場所都被管製,宵禁嚴格執行,帝國的鷹徽旗幟,在巴黎的天空下無處不在,宣示著這裡新的主宰。
曼施坦因元帥將他的前線指揮部設在了榮軍院,他頒布了一係列軍管法令:收繳一切武器,實行嚴格的通行證製度,建立戰地軍事法庭以快速處置搶劫、破壞和抵抗行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同時,他也下令,保護重要的曆史文化建築主要主角想零元購),並開始組織力量,清理街道上的屍體和瓦礫,恢複最基本的水電供應和食品分發,以防止西班牙瘟疫和更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
德軍的占領,帶著普魯士式的冷酷和效率。一方麵,他們以鐵腕手段維持秩序,任何挑釁行為都會遭到無情鎮壓。
斯科爾茲內的“女武神”分隊和帝國局的安全局特工們,開始根據之前搜集的情報和投降人員的供述,係統地搜捕起義軍的中高層骨乾和同情者,許多人被就地槍決或押往後方營地。
另一方麵,德軍也試圖展現其“文明”的一麵,努力恢複城市的基本功能,甚至允許一些指定的商店在軍隊監督下營業,以供應極度匱乏的生活物資。
巴黎市民們,躲在家中,透過窗戶的縫隙,驚恐或麻木地看著街上巡邏的德軍士兵。
恐懼、屈辱、迷茫,以及劫後餘生的複雜情緒,交織在每個人的心頭。這座城市,曾經的光明之城,如今籠罩在征服者的陰影之下。
巴黎陷落的消息和曼施坦因關於“秩序已基本恢複”的報告,幾乎是同時傳到了柏林。
1918年7月15日下午三時,威廉二世皇帝在無憂宮舉行的盛大新聞發布會上,麵向全歐洲乃至世界,發表了重要講話,無憂宮的大廳裡,再次擠滿了各國記者、外交官和帝國高層,鎂光燈閃爍不停。
林曉身著華麗的帝國元帥禮服,胸前掛滿勳章,神情肅穆而威嚴地站在麥克風前。漢斯·伯格上尉如同最忠誠的衛兵,肅立在他側後方。
“女士們,先生們!歐洲的公民們!”林曉的聲音通過無線電波,傳向四麵八方,“今天,我懷著沉重而又欣慰的心情,向諸位宣布:在德意誌帝國武裝力量英勇無畏的奮戰下,在上帝旨意的庇佑下,巴黎——這座偉大的歐洲文明之都——已經從布爾什維克暴政的恐怖陰影下,被解放出來!”
大廳裡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主要是德國人和其盟友以及反布爾什維克的外國人。
林曉繼續他的演講,語調充滿了一種“使命感”:
“這是一場並非我們所願,但卻不得不進行的戰鬥!這是一場為了秩序對抗混亂,為了文明對抗野蠻,為了歐洲的未來對抗黑暗勢力的戰鬥!帝國軍隊的將士們,以他們的鮮血和生命,不僅扞衛了德國的安全,更挽救了整個歐洲文明免於墮入深淵!”
他將德軍的行為拔高到了拯救歐洲文明的高度。
“現在,巴黎的槍聲已經基本平息,法律和秩序正在恢複。但這並非終點。法蘭西,我們古老而尊貴的鄰居,正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
“它需要幫助,需要指引,需要融入一個更廣闊、更穩定、更繁榮的共同體——那就是,在我們不懈努力下,正在茁壯成長的‘歐洲聯盟’!”
他適時地拋出了政治解決方案:
“在此,我鄭重呼籲波爾多的法國合法政府,以對國家、對人民、對歐洲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響應並儘快簽署帝國提出的‘法德合作與歐洲聯合框架協議’。”
“隻有緊密地團結在歐洲聯盟的旗幟下,法蘭西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穩定與複興的機遇!才能避免再次陷入內部分裂和外部威脅的泥潭!”
最後,他以強硬的語氣警告:
“對於那些仍試圖破壞歐洲和平與穩定的勢力,無論是隱藏在國內的殘餘叛亂分子,還是遠在海外、心懷叵測的挑撥者,德意誌帝國和歐洲聯盟,都將保有並毫不猶豫地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予以堅決的打擊和清除!帝國的力量,足以扞衛我們共同建立的新秩序!”
這篇被稱為“無憂宮宣言”的講話,既是對勝利的宣告,也是對波爾多政府的最後通牒,更是對歐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強勢宣示。
它明確無誤地告訴所有人:德意誌帝國,已經成為歐洲大陸無可爭議的霸主,而新的規則,將由柏林來製定。
柏林宣言,如同最後一擊,徹底粉碎了波爾多政府殘存的僥幸心理。
在德軍絕對軍事壓力和林曉赤裸裸的政治勒索下,在經曆了激烈的內部爭吵和無奈的掙紮後,波爾多法國臨時政府最終意識到,他們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資本。
7月15日深夜,波爾多政府向柏林發去了最終回複:原則接受“合作框架協議”的所有條款,並請求儘快就細節問題進行談判。
消息傳來,林曉在無憂宮的書房裡,隻是淡淡地對漢斯說:“看,漢斯,這就是曆史。有時候,它前進的方式,就是這麼簡單直接。”
漢斯躬身回應:“是,陛下,是您的意誌和帝國的力量,推動了曆史的車輪。”
窗外,柏林的夜空繁星點點,而巴黎的上空,硝煙正在慢慢散去,但一個屈辱而又充滿不確定性的新時代,已經拉開了序幕。
喜歡帝國再臨:我的1915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臨:我的191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