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春耕已完成,是時候對外發兵。然而西邊的韋家、北邊的胡人,不可不防,需要有人留下來鎮守。”
“長史認為你們四人有大才,留下其中兩人便足矣,剛好我也是這樣想的。”
“為了避免傷和氣,你們四人抓鬮,誰抓著有字的紙張,誰就留下。”
顧冒話音落下,便有親衛端上來四個盒子。
魏東等人麵麵相覷,一番爭讓之下,各自得了一個盒子。
然後他們在顧冒的眼皮子底下打開,最終魏東和段明中獎,抓著有字的紙張,隻得留下。
顧冒見狀道:
“現如今我們擁兵三萬,此行出擊我意發兵兩萬。留下的一萬人由魏東、段明你們二人各領五千,務必要做好防守工作。”
“是。”魏東段明齊聲道。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黃巾軍開始調動,所有人都意識到又要打仗了。
然而還沒等到黃巾軍集結完畢,大虞皇帝崩小皇帝繼位的消息傳來。
與此同時,並州的戰事落幕。丁卓被韋一笑所殺,胡人北逃,大涼徹底涼涼。
韋一笑得知大虞皇帝崩了以後,公開表示:國賴長君,太子年幼,不足以君天下。當立皇帝陛下的胞弟魯王為新帝。
此言一出,贏得不少人的讚同。除京州外,各地均以此為理由拒不接受新朝廷的旨意。
不過他們紛紛打起為先帝報仇的旗號大肆擴兵,占地盤。
一時間,天下四分五裂。
……
韋家,韋博看著眼前陌生而又有點熟悉的場景,不禁潸然淚下。
十八年,整整十八年。
自他十三歲時前往京都,他就沒回來過。
父親擔任鎮北大將軍北上時,他就知道自己成了棄子。
本以為會死在京都,沒想到先帝南狩給了他機會,讓他成功逃回幽州,也為他掙到了雄厚的政治資本。
“我回來了。”韋博輕聲宣告,跟著仆人回到自己兒時的院子。
這裡一切都沒有變化,還是他兒時的樣子,看得出來韋一笑的表麵工作做得非常好。
韋博的到來讓韋家繼承人的身份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導致原本該團結一致對外的韋家不得不分出心來。
韋一笑也很頭疼,他原本的打算等韋博死在京都,再重新選一個繼承人。
靠著這個繼承人的人選,韋家大部分人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
可是現在韋博回來了,繼承人之位還怎麼爭?
為此,百思無果的韋一笑決定去請教郭悠這個聰明人。
郭悠聽後提醒道:“有功則賞,有過必罰。若是韋博公子有這個能力,他做這個繼承人又有何不可?”
說罷,其人用茶水在桌子上寫下名與實兩個字。
韋一笑恍然,很快給韋博授職,職位與他的兩個親兄弟相差不大。
喜歡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請大家收藏:()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