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先生,從海外仙山,為我大明尋來的祥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記得我說的其他話嗎?”
李善長和劉伯溫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他們臉上的疑惑和荒誕,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凝重,和一絲壓抑不住的……激動!
畝產數千斤!
如果……如果這是真的……
“對了,上次沒和你們說,先生言,此物不挑地,不挑時,耐旱耐瘠!”
朱元璋的聲音,再次響起。
“那些小麥稻米無法生長的山坡沙地,皆可生長,隻要照料得當,對產量影響極小!”
轟!
李善長和劉伯溫的腦子裡,仿佛同時響起了一道炸雷!
兩人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呆若木雞地看著桌上那幾個平平無奇的土疙瘩,大腦一片空白。
他們倆,一個是大明朝的左丞相,一個是被譽為“賽諸葛”的頂級謀士,
在一瞬間,就意識到,這代表了什麼!
這代表大明的耕地,可能翻上一倍不止!
“陛……陛下……”李善長的嘴唇哆嗦著,聲音都變了調,“您……您此言當真?!”
“是真是假!一試便知!”
“先生已經把種植方法交給我了!”
朱元璋沒有回答,但那副自信的模樣,給了李善長和劉伯溫兩人相當大的信心!
說著,他仿佛想起了什麼,又補充了一句。
“先生說了,這玩意兒還有個兄弟,叫‘土豆’,更能當主糧,還抗寒!連遼東那樣的苦寒之地,都能種!”
土豆?抗寒?
又一個重磅炸彈,把李善長和劉伯溫給炸得是外焦裡嫩。
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樣的震撼和……狂喜!
他們瞬間就明白了土豆的價值!
這哪裡是祥瑞?
這是國運啊!
這是能讓我大明江山,萬世永固的定海神針啊!
“陛下聖明!天佑我大明啊!”
李善長第一個反應過來,老淚縱橫地就跪了下去。
劉伯溫也是激動得渾身發抖,跟著跪倒在地。
“好了好了,都起來。”朱元璋享受著兩人的崇拜,心裡美滋滋的。
他擺了擺手,示意兩人平身,然後,圖窮匕見。
“咱今天叫你們來,不是為了讓你們看這寶貝疙瘩的。”
朱元璋的臉上,露出了一個狐狸般的笑容。
“海外可不隻有如此神物,還有那挖不完的金山銀山。”
“咱是想問問你們……”
“咱大明的海禁,是不是……也該動一動了?”
來了!
李善長和劉伯溫心裡都是一凜。
他們就知道,皇上今天叫他們來,絕對沒這麼簡單。
這番薯,是引子。
這開海禁,才是正題!
李善長眉頭緊鎖,沉吟道:
“陛下,開海禁,乃是國之大事,牽一發而動全身。而且,當初下海禁令,也是為了防備倭寇和前朝餘孽,如今若是貿然開放,恐怕……會引來朝中不少非議啊。”
他這話,說得中規中矩。
既沒有直接反對,也指出了其中的困難。
而劉伯溫,則是捋著胡須,眼觀鼻,鼻觀心,一副“老僧入定,與我無關”的模樣。
他知道,皇上今天既然提了這事,那心裡頭,肯定早就有了主意。
自己現在,隻需要當個合格的聽眾就行了。
果然。
朱元璋看著李善長那副“我很為難”的樣子,心裡冷笑一聲。
老狐狸,就知道你會推脫!)
今天找你們來,就是來當‘托兒’的!)
彆想糊弄過去!)
朱元璋也不跟他繞彎子,直接把李去疾教他的那套“全番薯宴”的陽謀,給原原本本地,講了一遍。
從宮中“躬耕親試”,到大宴群臣,再到最後“望洋興歎”的致命一擊……
朱元璋講得是眉飛色舞,唾沫橫飛。
而李善長和劉伯溫,則是聽得心驚肉跳,冷汗直流。
等到朱元璋講完,整個乾清宮,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李善長呆呆地看著朱元璋,感覺自己的後槽牙都在發酸。
厲害!
太他娘的厲害了!
李善長忍不住在心裡爆了粗口
隨即,他也反應過來。
皇上召見他和劉伯溫來提前說這事……不就是想讓他他們當“托兒”嗎?
喜歡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請大家收藏:()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