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這心裡,還是七上八下的。
“陛下。”
一個沉穩的聲音在殿外響起。
劉伯溫一襲青衫,風塵仆仆,走了進來。
朱元璋手裡的茶杯微微一晃,他放下杯子,聲音裡帶著一絲自己都沒察覺到的急切。
“老劉,你可算回來了。”
他沒問戰況,沒問捷報,劈頭蓋臉就是一句。
“遇春呢?”
劉伯溫躬身行禮,抬起頭,臉上帶著一絲複雜的神情,既有喜悅,又有後怕。
更有深深的、幾乎要將他整個人淹沒的震撼。
這一路回來,他腦子裡反複回想著常遇春倒下的那一幕,和李先生的預言分毫不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劉伯清一生所學,觀星卜卦,奇門遁甲,自認已是天下頂尖,
可在那位李先生鬼神莫測的手段麵前,簡直如同螢火之於皓月,不值一提。
“托陛下洪福,大軍得勝,已克元上都開平府!”
“咱問你遇春!”朱元璋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劉伯溫身子一震,不敢再賣關子,連忙道:“常將軍……無礙。隻是……”
“隻是什麼?你他娘的倒是說啊!”朱元璋急得幾乎要跳腳。
劉伯溫深吸了一口氣,仿佛在回憶什麼極其凶險的場麵。
“大軍攻克開平,凱旋途中,常將軍縱馬狂奔,心情激蕩,於軍前卸甲,意欲痛飲。誰知,就在卸甲之後,被晚風一吹,人……突然就倒了。”
朱元璋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卸甲風……”他喃喃自語,這兩個字,他聽過太多次了。
多少猛將,不是死在刀口之下,而是死在這凱旋之後的一陣風裡。
“當時,將軍人事不省,渾身滾燙,軍中人人束手無策。”劉伯溫繼續道,“幸虧……”
他頓了頓,看了一眼朱元璋。
“幸虧陛下提前做好安排,派了兩位禦醫隨行!也幸虧臣一直記著陛下臨行前的囑咐,不敢讓將軍過度勞累,一見他倒下,便立刻溫水擦拭,輔以湯藥……這才,這才將將軍從鬼門關前,給拉了回來。”
呼——
朱元璋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那口氣又長又濁,仿佛將胸中所有的鬱結都吐了出去。
他一屁股坐回龍椅,感覺渾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
過了許久,他才沙啞著嗓子問:“那……他現在人怎麼樣了?”
劉伯溫的臉上露出一絲惋惜。
“性命是保住了。隻是,經此一劫,元氣大傷。兩位禦醫說,將軍日後……怕是再也無法做縱馬馳騁這等劇烈之舉了。”
不能再打仗了。
這對一個視沙場為生命的猛將來說,是何等的殘酷。
暖閣內,一片死寂。
朱元璋沉默了許久,臉上看不出喜怒,最後,卻緩緩地笑了。
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如釋重負的笑。
“活著就好。”
他端起茶杯,穩穩地喝了一口。
“隻要人還活著,比什麼都強。”
劉伯溫看著眼前的皇帝,心中感慨萬千。
這一路上,他親眼見證了那匪夷所思的預言變成了現實,若不是他親身經曆,打死他也不信,這世上竟有如此神人。
他猶豫再三,終於還是沒忍住,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
“臣,有一不情之請。”
“說。”朱元璋心情正好。
劉伯溫的眼神裡,透著一股前所未有的敬畏和狂熱,那是一種學究見到畢生追求的真理時才會有的光芒。
“就是出征前已經和陛下說過的。”
“那位……算出常將軍此劫的李先生……臣鬥膽,懇請陛下,能讓臣見上一麵。”
“臣的畢生所學,在他麵前,不過是瓦礫之於泰山。若不能見他一麵,請教一二,臣恐怕此生都將寢食難安!”
朱元璋端著茶杯的手,停在了半空。
他看著劉伯溫,隻見這位一向算無遺策,智計冠絕天下的謀主,此刻臉上竟帶著一種近乎於信徒般的虔誠。
他正想開口說點什麼。
就在這時,殿外一個小黃門快步走了進來,跪在地上,聲音清亮。
“啟稟陛下!”
“鄂國公,常遇春,於殿外求見!”
喜歡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請大家收藏:()被誤認仙人,老朱求我改國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