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三縣之地,仿佛一潭死水被注入了活力,開始緩慢卻堅定地複蘇。
然而,改革絕非一帆風順。
“招流亡”需要消耗大量糧食。劉擎頂住壓力,開倉放糧,甚至拿出部分繳獲和賞賜,又通過“勸工商”換來部分物資,才勉強支撐,但庫存肉眼可見地飛速下降。
“興屯田”觸動了地方豪強的利益。雖然用的是無主之地和查抄之地,但仍讓一些豪強感到不安和嫉妒,暗中散布流言,詆毀新政,甚至唆使家丁騷擾屯田點。
“勸工商”則受到舊有胥吏的暗中抵製,他們習慣了卡拿索要,如今減免稅賦、規範流程,斷了他們的財路。
這幾日,劉擎忙得焦頭爛額,一方麵要應對郡府可能的質詢畢竟大規模動用官糧需要報備),一方麵要平息豪強的怨氣,還要處理屯田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糾紛。
但他展現出了驚人的毅力和政治手腕,在林凡打下的基礎上,軟硬兼施。對豪強,既拉攏安撫,又嚴厲警告,抓住兩個跳得最凶、確有劣跡的,當眾懲處,以儆效尤。對胥吏,則嚴明法紀,同時提高其正當俸祿從屯田和工商收入中支出),恩威並施。
雖然艱難,但三策還是在磕磕絆絆中推行了下去,並且初見成效。荒地被開墾,禾苗被種下,工坊冒出煙火,市集有了人氣……一種名為“希望”的東西,開始在飽經創傷的土地上滋生。
一月之後,林凡、周卓率軍凱旋。
他們成功擊潰了那支三千人的潰兵,斬首數百,俘獲千餘,自身傷亡卻控製得極低。徐凡在戰鬥中表現勇猛且機智,立下戰功,初步證明了自身價值。
當大軍返回安陽地界時,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道路雖依舊坎坷,但已被簡單修整過。沿途可見新開墾的田地,綠油油的禾苗在風中搖曳。昔日麵黃肌瘦、眼神麻木的流民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在田地裡辛勤勞作、雖然清瘦卻神色平和的農人。甚至能看到一些小商販在路邊擺攤。
“這……這是安陽?”周卓撓著腦袋,一臉茫然。
徐凡等新投之人更是麵露驚異,他們對劉擎、林凡的評價瞬間又高了幾分。
林凡騎在馬上,看著這一切,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劉擎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將他的構想變成了現實。
回到安陽城,迎接他們的是更加熱烈的歡呼。劉擎親自出城相迎,兄弟二人把臂言歡,皆是感慨萬千。
聽完劉擎講述這一月來的艱辛與成效,林凡鄭重道:“公子辛苦了。內政之事,繁瑣艱難,尤勝戰場搏殺。然此乃根基,根基牢固,方能枝繁葉茂。”
劉擎笑道:“若非先生留下三策,擎亦是無從下手。如今屯田初興,流民漸附,工商複蘇,庫中雖空,然秋後便有收獲,屆時……”
他的話還未說完,又一匹快馬疾馳而至,信使滾鞍下馬,氣喘籲籲地送來一封來自郡府的緊急公文。
劉擎接過一看,臉色微變。
“太守急令,”他沉聲道,“言雒陽朝廷有使者將至本郡巡視黃巾平定後的情況,命各縣長官及有功將士,即刻前往郡治宛城集結候見!特彆點名……要我與你同去。”
朝廷使者?!
點名要見劉擎和林凡?
眾人剛剛放鬆的神經瞬間又繃緊了。
這無疑是莫大的榮耀和機遇,但福兮禍所伏,誰也不知道這場“覲見”是福是禍。郡內那些眼紅他們升遷的勢力,會趁機發難嗎?朝廷使者又會如何看待他們這支迅速崛起的“地方武裝”?
剛剛穩定的根基,似乎又要麵臨新的、來自更高層麵的風浪考驗。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