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內修政理,外防北疆_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 > 第85章 內修政理,外防北疆

第85章 內修政理,外防北疆(1 / 1)

宛城郡守府內,燭火通明。林凡與徐庶對坐於案前,雖是久彆重逢,卻無暇過多寒暄,麵前鋪開的南陽郡地圖與各類文書賬冊,昭示著談話的核心——如何將這片新奪之地,真正轉化為穩固的根基。

徐庶風塵仆仆之色未褪,但眼神明亮,精神矍鑠。他仔細聆聽了林凡關於奪取宛城、擊退曹仁的詳細經過,又快速瀏覽了近期南陽各地的情報彙總,手指在地圖上緩緩劃過,沉吟道:“林兄用兵如神,虛實相間,此番拿下宛城,驚走曹仁,實乃奠定基業之關鍵一役。然,打天下易,治天下難。南陽新定,瘡痍滿目,內有降卒民心未附,外有曹劉虎視眈眈,當務之急,在於‘安內’以‘攘外’。”

林凡深以為然,為徐庶斟上一杯熱茶,歎道:“元直兄所言極是。如今宛城雖下,但南陽北部諸縣尚在觀望,甚至還有袁術殘餘勢力盤踞。我軍兵力有限,連番征戰亦顯疲態。若不能迅速穩定內部,恢複生機,隻怕根基不穩,強敵再來時,危矣。不知元直有何良策?”

徐庶端起茶杯,並未立即飲用,目光灼灼地看著林凡:“良策談不上,唯有‘務實’二字。庶觀南陽情勢,有三急、三緩。”

“哦?願聞其詳。”林凡身體微微前傾。

“三急者:一急撫民。戰火連綿,百姓流離,田畝荒蕪,當迅速安輯流民,分發部分繳獲糧種、農具,助其恢複生產,輕徭薄賦,示以仁政,方能收攏人心。二急整軍。降卒數目龐大,良莠不齊,需儘快甄彆整編,汰弱留強,以戰俘營模式加以操練,將其轉化為可用戰力,同時犒賞原有將士,撫恤傷亡,維持士氣。三急明政。廢除袁術苛政,約法三章,選派公正官吏或由石廣元推薦寒門士子)接管各縣,恢複行政體係,暢通政令。”

林凡連連點頭:“此三急,實為根本。那三緩呢?”

徐庶微微一笑,神色略顯凝重:“三緩者:一緩北上。北部諸縣及袁術殘部,可先遣使招撫,宣揚我軍威德,若降則安之,若拒則緩圖之,切不可在內部未穩時急於求成,再啟戰端。二緩與襄陽爭利。劉表雖暫時默認現狀,然其心難測,南陽賦稅、官員任免等敏感事宜,可暫維持現狀或模糊處理,避免過早刺激襄陽,待我根基穩固後再議。三緩……介入中原紛爭。”他手指點了點北方,“曹操雖暫退,然其勢未衰,袁紹虎踞河北,其誌非小。此等巨頭之爭,我軍目下實力,隻宜作壁上觀,暗中積蓄力量,不可輕易選邊站隊,引火燒身。”

林凡撫掌讚歎:“元直兄洞若觀火,一番剖析,令茅塞頓開!安內而後圖外,積實而後爭雄,正合我意!”他當即下定決心,“便依元直之策!明日我便與高順、石韜等商議,將此‘三急三緩’之策細化施行。這撫民、明政之事,尤其需賴元直兄鼎力相助!”

徐庶拱手正色道:“庶既來投效,自當竭儘綿薄,以供驅策!”

有了徐庶的加盟和明確的方略,林凡處理起南陽政務來,頓時覺得順暢了許多。劉擎對徐庶亦是久聞其名,十分倚重,授權他與林凡共同署理軍政大事。

一道道政令從郡守府發出,迅速傳遍南陽各地:

《勸農令》:宣布減免本年度三成賦稅,官府借貸糧種、農具於貧困農戶,鼓勵開墾荒地,招募流民定居授田。派出手持耒耜、象征性的“勸農使”,深入鄉裡,顯示對農耕的重視。

《整軍令》:設立“新兵營”,對所有降卒進行統一甄彆訓練。嚴明軍紀,有功即賞,有過則罰。從原有部隊中抽調骨乾擔任新兵軍官,加速融合。同時,大犒三軍,撫恤傷亡將士家屬,士氣為之一振。

《安民告示》:宣布廢除袁術時期的一切額外苛捐雜稅,實行“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罪視情節輕重論處。公開處置了一批民憤極大的袁術舊吏和趁亂劫掠的兵痞,迅速安定了社會秩序。

《求賢令》:明確表示不計門第,唯才是舉,廣招南陽乃至天下賢能之士,充實郡縣官府。石韜推薦了一批出身寒門但有真才實學的士人,經過考核後,被派往各縣城擔任官吏,打破了以往被世家大族壟斷的局麵。

這些措施務實而高效,如同春雨滋潤久旱的土地,迅速產生了效果。流民逐漸返鄉,田野間出現了勞作的身影,市集恢複了往日的喧鬨,百姓的臉上開始有了希望。軍隊經過整編和休整,戰鬥力不僅沒有因吸納降卒而下降,反而因為結構優化和賞罰分明而更加凝聚。

林凡和徐庶常常一同巡視各地,視察農桑,檢閱軍隊,審理積案。徐庶長於政務,處事公允,見解深刻,很快便贏得了官吏和民眾的敬重。林凡則更多著眼於宏觀戰略和軍備建設,兩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這一日,林凡正在與徐庶、高順商議是否對北部負隅頑抗的少數縣城用兵時,一名“暗羽”探子帶來了來自北方的緊急情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探子風塵仆仆,呈上的情報卻讓在座三人都皺起了眉頭。

情報顯示,北方的局勢發生了新的變化。曹操回師兗豫後,以雷霆手段擊潰了袁術和呂布殘部的反撲,穩定了後方。然而,曹操似乎並未立刻再次大舉南下淮南,反而將兵鋒指向了徐州北部和青州一帶,似乎在清理周邊,鞏固側翼。

更值得關注的是,河北的袁紹,終於不再滿足於隔河觀望!其麾下大將顏良、文醜,已率數萬精兵,進駐黃河北岸的黎陽、延津等渡口,打造戰船,征集民夫,擺出了一副隨時可能渡河南下的架勢!其目標,直指曹操控製的兗州、豫州腹地!

“袁本初……終於要動手了麼?”高順沉聲道,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袁紹實力遠勝曹操,若其全力南下,中原局勢將瞬間顛覆。

徐庶撚須分析道:“袁紹此舉,意在趁曹操與袁術糾纏、元氣未複之際,奪取中原富庶之地。若袁紹勝,則北方一統,其勢不可擋,下一步必是荊襄或江東。若曹操勝……其聲望將如日中天,亦成心腹大患。無論孰勝孰負,對我等而言,皆非純粹利好。”

林凡點頭,目光幽深:“鶴唳風聲,山雨欲來。中原大戰若起,荊州北疆,再無寧日。無論袁紹還是曹操,都不會允許南陽這股勢力安然置身事外。或拉攏,或打擊,必有所動。”

他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在南陽北部邊境:“我軍‘緩北上’之策,恐需調整了。必須在南北兩大巨頭正式碰撞之前,徹底肅清南陽境內所有不安定因素,將北部屏障牢牢掌控在手!否則,戰端一開,我腹背受敵,危矣!”

高順眼中精光一閃:“軍師之意是,對北部那些冥頑不靈的城池,動手?”

“不錯!”林凡決然道,“不能再給他們觀望搖擺的時間了!必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或降或滅,儘快完成南陽全境的實質統一!然後,依托完整的南陽盆地,北依伏牛山,南靠漢水,整軍經武,方可在這即將到來的亂世狂潮中,尋得一線生機!”

戰略方向就此調整。軍事準備立刻提上日程。高順開始調兵遣將,囤積糧草,準備對南陽北部最後幾座仍在袁術殘部或地方豪強控製下的城池發動攻勢。

就在林凡集團緊鑼密鼓準備統一南陽全境,以應對北方變局之時,一封來自襄陽的、蓋著荊州牧劉表大印的公文,被快馬送到了宛城郡守府。

公文的內容,並非催促賦稅或乾涉人事,而是一封看似平常的“谘議”文書。文中提到,近日有河北使者至襄陽,“拜訪”劉表,言及天下大勢,並“順便”問及了南陽現狀,特彆是劉擎將軍的動向……

文書的措辭十分含蓄委婉,但字裡行間透出的信息,卻讓林凡和徐庶瞬間警覺起來。

袁紹的使者,竟然已經悄無聲息地將觸角伸到了襄陽!而且,明顯對南陽,對劉擎集團,產生了興趣!

“袁紹……動作好快!”徐庶放下公文,麵色凝重,“他這是在對荊州進行戰略試探,也是在……對我等進行摸底。或許,拉攏或脅迫的使者,不日便將直接抵達宛城。”

林凡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冷芒:“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想埋頭發展,奈何這天下大勢,卻不允許。”

他看向徐庶和高順,緩緩道:“看來,我們不僅要加快內部整合和軍事準備,更要開始考慮,如何應對這些即將登門的‘惡客’了。袁紹、曹操、劉表……這盤天下大棋,我們已被推上棋盤,想獨善其身,已無可能。”

郡守府內的氣氛,再次變得緊張而充滿懸念。

北方雙雄的對決已拉開序幕,而南陽這片土地,注定無法再偏安一隅。袁紹使者的影子已經出現,下一步,他會帶來橄欖枝,還是刀劍?

林凡集團將如何在這巨頭的夾縫中周旋求生,甚至謀取發展?

新的風暴,正在加速醞釀。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30歲離婚逆襲,霸總收心獨寵我 退圈當天,瘋批導演拉我閃婚了 亂武從拜入武館開始 紅顏變: 都鐸公主:王權與愛情 離婚後我殺瘋了!前夫跪求複合! 挺著孕肚攀上豪門終成人生贏家 蜻蜓琥珀:三世回眸 葬豪門:我靠破產危機收割全球 報告祖國,我有係統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