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郡守府書房內,林凡再次鋪開了荊州輿圖。
徐文已經被他召來,周卓也奉命從軍營趕回。燭光下,三人的臉色都頗為凝重。
“軍師,蔡瑁這廝,是想動手了?”周卓性子最急,拳頭捏得嘎吱響,“要不俺老周帶一支兵馬,逼近襄陽,給那姓蔡的一點顏色看看?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林凡搖了搖頭:“不可。我軍雖精,但兵力、糧草轉運,尚不足以支撐與荊州主力正麵衝突。況且,名不正則言不順。此時主動挑釁,反落人口實,給了蔡瑁甚至曹操乾涉的借口。”
徐文撚著胡須,憂心道:“軍師所言極是。然則,若坐視蔡瑁勾結曹操,掌控荊州,屆時我等便成甕中之鱉,南北受敵,危矣!必須設法破局。”
林凡的手指在輿圖上襄陽與新野之間劃過,最終停在了一個點上——樊城。
“關鍵在於,不能讓蔡瑁順利得手,也不能讓曹操的勢力過早、過深地介入荊州。”林凡的聲音冷靜得如同冰泉,“我們需要一個變數,一個能讓襄陽亂起來,卻又暫時無力吞並荊州的變數。”
“軍師是指……劉琦公子?”徐文若有所悟。
“不止。”林凡目光深邃,“還有劉備。”
“劉備?”周卓瞪大了眼睛,“那大耳賊?軍師,他可不是善茬,請他進來,豈不是引狼入室?”
“是狼是友,要看如何駕馭。”林凡嘴角微揚,“劉琦名正言順,卻勢單力薄;劉備有英雄之誌,卻無立錐之地。蔡瑁欲除劉琦而後快,曹操亦視劉備為心腹之患。若劉琦與劉備聯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文眼睛一亮:“鷸蚌相爭!軍師妙計!若劉琦得劉備之助,據江夏以抗蔡瑁,則荊州必然分裂,內部相爭,我等便可從中取利,至少能贏得更多時間!”
“正是此理。”林凡點頭,“而且,由劉備去正麵抗衡蔡瑁乃至可能的曹軍,總好過我們親自下場。我們要做的,是暗中促成此事,並在關鍵時刻,給予劉琦和劉備一些……必要的支持,比如,透露一些蔡瑁的動向,或者,在物資上給予些許便利。”
他看向徐文:“文若,你設法安排可靠之人,秘密接觸劉琦身邊的親信,透露蔡瑁欲對其不利的消息,並暗示……江夏黃祖,或可依托。記住,務必隱秘,絕不能讓人查到我們頭上。”
“屬下明白。”徐文鄭重領命。
林凡又看向周卓:“伯勇周卓表字),你加緊操練兵馬,尤其是騎兵。多派斥候,嚴密監視南陽與襄陽、新野交界的所有通道。我要知道任何一支超過百人隊伍的調動情況。同時,派人盯住趙雲那支騎兵的動向。”
“放心吧軍師!包在俺身上!”周卓拍著胸脯保證。
安排完這些,林凡再次將目光投向輿圖上的新野和隆中。
諸葛亮……終於要正式登上這亂世的舞台了。不知道這位千古名相,在麵對自己這個知曉“未來”的變數時,又會展現出何等驚才絕豔的謀略?
他心中竟隱隱生出一絲期待。那是一種棋逢對手的興奮感。
接下來的數日,南陽這台巨大的機器,在林凡的操控下,開始圍繞著新的戰略目標高效運轉起來。
徐文暗中派出的使者,攜帶重金與“善意”,悄然南下,目標是江夏太守黃祖以及劉琦身邊惶惶不可終日的幕僚。
周卓麾下的騎兵斥候,如同幽靈般遊弋在南陽的邊境線上,將一道道關於襄陽軍動、新野異常的訊息傳回宛城。
郡守府工曹的官吏與石魯等大匠日夜商討,一份關於設立“軍器監”,統一管理礦冶、鍛造,並嘗試研製新式軍械如改進型弩機、標準化零件)的條陳,被迅速擬定,送到了林凡的案頭。
市掾署也開始著手製定新的商稅章程,並規劃在宛城設立專門的“市坊區”,以吸引更多商賈。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平靜的水麵下,暗流洶湧。
這一日,林凡正在審閱徐文提交的、關於處理那三家阻撓屯田的豪強的方案——徐文建議采取分化瓦解,拉攏兩家,嚴懲為首一家,以收震懾之效。
忽然,書房門被輕輕敲響。
“進來。”
進來的是“影”,她依舊是一身黑衣,麵容隱藏在陰影中,隻有一雙清冷的眸子露在外麵。
“首領,隆中密報。”
林凡心中一動,放下筆:“講。”
“劉備三顧茅廬,已於昨日請得諸葛亮出山。諸葛亮隨劉備返回新野,劉備待之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終日議論,不知所蹤。另,我們的人觀察到,諸葛亮出山後,其家中僮仆分批離開隆中,去向不明,疑似……撒向外圍,建立情報網絡。”
“影”的聲音毫無波瀾,卻帶來了足以改變天下大勢的消息。
林凡沉默了片刻,揮了揮手。“影”悄然退下。
書房內,隻剩下林凡一人。他走到窗前,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
“三顧茅廬……終於開始了。”他低聲自語,“孔明,這盤棋,就讓你我二人,好好對弈一局吧。看看是你的‘隆中對’能匡扶漢室,還是我的‘南陽策’,可定鼎天下!”
他轉身回到案前,提筆在徐文那份方案上,批下了一個“可”字,筆力千鈞。
亂世之中,仁慈與雷霆,需並行不悖。內部不穩,何以爭雄外敵?
整頓內部,靜觀荊襄之變,以待天時。這盤大棋的中盤搏殺,即將開始。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