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看著手中染血的密報,眉頭緊鎖。密報詳細描述了劉備攜民南撤的艱難,以及被虎豹騎追擊的慘狀。
“劉備危矣。”蘇厲在一旁歎息,“若其被殲,曹操下一個目標,便是我等了。”
鄧義更是麵露懼色:“軍師,曹軍勢大,虎豹騎如此悍勇,我們……”
林凡放下密報,目光沉靜:“劉備不會如此輕易被殲。有關羽、張飛、趙雲在,更有諸葛亮運籌,必能脫困。然,損失定然不小。”
他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決斷:“我們不能明著出兵相助,那會立刻引來曹操主力圍攻。但是……可以給曹操製造些麻煩,延緩其追擊步伐,也給劉備……和諸葛亮,送去一點‘禮物’。”
他看向蘇厲:“我們潛伏在襄陽附近的‘暗羽’,還有多少能動用?”
蘇厲精神一振:“尚有三個小組,約二十人,皆精通潛伏、破壞。”
“足夠了。”林凡取過一枚空白竹簡,快速書寫起來,“讓他們想辦法,在曹軍糧道必經之處的幾座小橋上做些手腳,不必完全毀掉,造成塌陷、通行困難即可。再散播謠言,就說……南陽林凡已遣奇兵,繞道襲擊棗陽、湖陽等地,斷其糧道後路。”
這是疑兵之計,目的在於擾亂曹操的判斷,牽製其部分兵力用於後方警戒。
“另外,”林凡又取出一塊素絹,用特製的細小毛筆,以密碼文字寫下了一行信息,然後封入一個小巧的銅管內,“讓我們在江東的人,不惜一切代價,將此信送至魯肅手中。務必快!”
蘇厲接過銅管,知道此信關係重大,鄭重收起:“屬下即刻去辦!”
林凡又對鄧義道:“鄧將軍,加緊城防!多備火箭、火油,曹軍若來攻,以其步兵方陣和攻城器械為主,火攻最是有效!”
“末將明白!”
荊北,長阪坡地帶。
經過連日血戰,劉備主力在關羽、張飛、趙雲的拚死斷後下,終於擺脫了虎豹騎的糾纏,抵達襄水岸邊。然而,十餘萬百姓在混亂和追擊中失散、死傷過半,輜重儘失,軍隊也折損嚴重,可謂淒慘無比。
麵前是滔滔江水,身後似乎還有隱約的追兵馬蹄聲。劉備望著身邊僅剩的萬餘殘兵和寥寥數千百姓,不禁悲從中來,放聲痛哭。
“十數萬生靈,皆因戀我,遭此大難!諸將及老小,皆不知存亡!雖土木之人,寧不悲乎!”
諸葛亮勸慰道:“主公,此刻非悲傷之時。當速尋船隻,渡過襄水,前往漢津口,與劉琦公子派來的接應水軍彙合!”
所幸,諸葛亮提前派人在沿岸搜集了一批船隻。在關羽、張飛的指揮下,殘兵與百姓開始艱難渡河。
就在劉備即將登船之際,後方煙塵再起!一支曹軍輕騎繞過斷後部隊,追殺而至!為首一將,乃是曹仁部將牛金,挺槍直取劉備!
“主公快走!”趙雲大喝一聲,挺槍躍馬,迎戰牛金。槍影翻飛,不過數合,趙雲一槍刺中牛金肩窩,將其挑落馬下,隨即大喝衝陣,單騎在曹軍中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掩護劉備登船。
此處可簡略描寫趙雲長阪坡之戰的高光時刻,但重點不在廝殺,而在其爭取到的時間)
最終,劉備、諸葛亮等核心人物得以安全渡江,與從江夏趕來的劉琦水軍彙合,駛向夏口。而趙雲亦在亂軍中殺出重圍,找到一條小船,渡江歸隊。
當劉備一行人抵達夏口,清點損失,安撫軍民,皆感元氣大傷,前途渺茫之際,諸葛亮卻接到了來自江東魯肅的吊喪劉表)使者團即將抵達的消息。
同時,林凡派“暗羽”送出的那封密信,也幾經輾轉,通過特殊渠道,送到了魯肅手中。魯肅展信一看,上麵隻有寥寥數語,卻是用密碼譯出:“曹勢大,獨力難支。孫劉合,則存;分,則亡。孔明將至,公瑾之心,君可知之?”
魯肅看完,麵色凝重,將信箋在燈上點燃,化為灰燼。他望向北方,喃喃道:“林凡……王佐之才,果然名不虛傳。竟早已看破江東局勢……孔明此行,恐不易啊。”
他整理衣冠,對左右道:“速備舟船,我親往夏口,迎接劉皇叔與諸葛先生!”
孫劉聯盟的序幕,在林凡這隻“幕後推手”的悄然發力下,即將正式拉開。而攜民渡江、損失慘重的劉備集團,也終於在絕境中,看到了一絲聯合抗曹的微弱曙光。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