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林凡正在與徐文、蘇厲商議如何接觸這些士族代表,一名親兵來報:“啟稟軍師,府外有一位先生求見,自稱龐統,字士元。”
龐統?!
林凡心中一動。這位與諸葛亮齊名、號稱“鳳雛”的奇才,終於出現了!曆史上,龐統在劉表時期不得誌,後投孫權亦不被重用,最終才歸於劉備麾下。如今,曆史的軌跡似乎因自己的到來而發生了偏轉。
“快請!不,我親自出迎!”林凡立刻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大步向府門外走去。徐文和蘇厲對視一眼,也連忙跟上,他們都聽說過龐統之名,知道軍師對此人極為看重。
府門外,站著一人,其貌不揚,甚至可以說有些醜陋,麵容黝黑,濃眉掀鼻,但一雙眼睛卻異常明亮,閃爍著不拘與智慧的光芒。他衣著樸素,風塵仆仆,卻自有一股卓爾不群的氣度。
“可是襄陽龐士元先生?凡久慕先生大名,今日得見,幸何如之!”林凡走到門前,對著龐統便是鄭重一揖,態度極為誠懇。
龐統顯然沒料到林凡會親自出迎,而且如此禮賢下士,微微一愣,隨即還禮,語氣不卑不亢:“山野鄙人龐統,見過林軍師。軍師赤壁之後,迅雷不及掩耳奪取襄陽,安定民心,誅殺國賊,統在城外聽聞,特來一見。”
“先生過譽,此乃時勢所迫,凡不敢居功。外麵風寒,先生快請入內敘話!”林凡熱情地拉著龐統的手臂,將其引入府中,奉為上賓。
書房內,炭火溫暖,茶香嫋嫋。林凡與龐統相對而坐,徐文、蘇厲作陪。
“先生此來,不知有何以教我?”林凡開門見山,態度懇切。
龐統也不繞彎子,直接問道:“統觀軍師入城後的舉措,安民、肅奸、招賢,井井有條,確有名臣之風。然,統有一問,軍師欲效霍光、尹伊之事,扶保劉鎮南劉擎),待天下安定,還政於漢室?亦或是……另有所圖?”
這個問題極其尖銳,直指林凡權力的核心與未來的方向。徐文和蘇厲都屏住了呼吸。
林凡聞言,並未回避,他沉吟片刻,目光清澈而堅定地看著龐統:“士元先生,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室傾頹,非一日之寒,亦非一人可救。凡之所願,非為一己之私權,亦非空談虛名。凡願效仿的,是那能救萬民於水火、開萬世之太平的聖王之道!”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指著窗外依稀可見的街市:“我要做的,是讓這襄陽,讓南陽,讓我治下的每一寸土地,再無餓殍,再無戰亂,孩童可讀書,老者有所養,士農工商,各安其業!至於權位名分……”他轉過身,看向龐統,坦然道,“若劉鎮南有中興漢室之雄才偉略,凡自當竭誠輔佐,甘為肱骨。然若時勢所需,為保這一方百姓安寧,凡……亦不懼承擔重任!”
這番話,既表明了以民為本的宏大抱負,又隱含了在亂世中不失權柄的務實態度,可謂坦誠而又留有餘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龐統聽完,那雙明亮的眼睛緊緊盯著林凡,似乎在審視他話語中的真意。良久,他臉上露出一絲奇異的笑容,撫掌道:“好一個‘聖王之道’!好一個不懼承擔!軍師胸懷,統今日始見!這襄陽,或許真能在軍師手中,煥發新生。”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嚴肅:“然則,軍師可知,欲行此道,首要之事為何?”
“請先生指教。”
“乃是取得這荊州士族之心!”龐統一針見血,“蒯、龐、黃、習諸家,樹大根深,掌控著荊州大半田畝、人口、輿論。軍師雖握強兵,然無士族支持,如舟行無水,寸步難行。蔡瑁雖死,其家族影響猶在。軍師需儘快設法,與這些大族達成和解,至少,要讓他們承認軍師的統治。”
林凡深深點頭:“先生所言,正是凡所慮者。不知先生可有良策?”
龐統微微一笑,醜陋的麵容此刻卻顯得智珠在握:“統不才,願為軍師,奔走於各家之間,陳說利害。軍師隻需再做一事,便可事半功倍。”
“何事?”
“公開、隆重地,禮葬劉景升。”龐統一字一句道,“此舉,可昭示軍師與曹操、蔡瑁之流截然不同,可安撫荊州舊臣民心,亦可向所有士族表明,軍師尊重荊州舊主,無意徹底顛覆現有秩序。此乃……攻心之上策!”
林凡眼睛一亮,豁然開朗:“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此事,便全權委托先生操辦!凡,掃榻以待先生佳音!”
送走龐統,林凡心中激蕩。龐統的來投,以及他指出的明路,如同在迷霧中點亮了一盞燈。處理戰後殘局,不僅僅是殺戮和施粥,更是人心與政治的精細博弈。
他望向窗外,夕陽的餘暉給寒冷的襄陽城鍍上了一層暖金色。安民、肅奸、招賢、禮葬劉表、結交士族……千頭萬緒,但路徑已然清晰。
整頓荊北,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喜歡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請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三國當謀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