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後,縣廨二堂內,氣氛莊重。
知縣王知遠端坐主位,麵色沉靜,不怒自威。下首兩側,分坐著縣丞二老爺)、主簿三老爺)、趙師爺,並包括淩雲在內的數名核心書吏、衙役頭目。堂中氣氛肅穆,顯是商議要事。
王知遠清了清嗓,目光掃過眾人,緩緩開言:“諸位,修築海塘,護境安民,乃朝廷核準、刻不容緩之要務。前番所議籌款之策,戶部已無異議,工部批文亦已下達。今日召集諸位,便是要議定章程,分派職司,即刻動工!”
眾人聞此,精神皆是一振,紛紛挺直腰板。
趙師爺率先開言,將早已擬好的章程草案分發下去,並就“工券”發行細則、“塘捐”攤派方案、物料采買、人工招募等事項逐一說明,條理清晰,慮事周詳,顯是下了一番苦功。
王知遠聽得頻頻頷首,眾人亦無太大異議。
議至具體工程事項時,王知遠看向負責刑名錢穀的縣丞:“二老爺,工程所需石料,數目巨大,依你估算,需從何處開采,方能兼顧質量與運費?”
縣丞撚著胡須,沉吟道:“回明府,本縣境內,適築塘之青石,多出於西山。然西山距海塘百裡之遙,運輸耗費甚巨。若就近取材,則唯有…黑石灘沿岸之礁石可用,然石質疏鬆,恐不堪大用…”
眾人聞此,皆皺起眉頭。西山太遠,黑石灘石料質差,此確是個難題。
王知遠目光掃視一圈,最後落於淩雲身上:“淩押司,你乃本縣土著,於地理風物應更為熟悉。依你之見,可有適宜采石之處?”
淩雲心下一動,忙起身拱手。他穿越而來,雖承原身記憶,然對寧海地理細節實不甚了了。然恰巧前番為剿鹽梟,他細研過黑石灘一帶輿圖,此刻腦中靈光一閃,憶起一事。
“回明府,”他謹慎答,“卑職以為,黑石灘以北十裡,有一處地名曰‘鷹嘴崖’,其地山岩裸露,石質堅硬,多為青白花崗岩,極耐水蝕。且其地臨海,有天然小港,若開辟簡易碼頭,以船運石,順海岸南下至各段塘址,或可省卻大量陸運之費。”
“鷹嘴崖?”王知遠目中閃過一絲訝異,看向趙師爺。
趙師爺撫須沉吟片刻,緩緩頷首:“淩押司所言不虛。老朽亦記得縣誌有載,鷹嘴崖確有石礦,昔年曾有私窯開采,後因故廢棄。其石質確比黑石灘礁石優勝甚多,水路運輸亦是良策。此議…甚善!”
王知遠聞此,麵上露滿意之色:“善!既然如此,石料開采之事,便定於鷹嘴崖!由工房牽頭,即刻招募石匠,勘察礦脈,開辟碼頭!”
“是!”工房書吏忙應下。
王知遠隨即開始分派任務,雷厲風行:“趙先生總攬全局,協調錢糧調度、工券發行。二老爺負責‘塘捐’攤派征收,務必公平穩妥,不得激起民怨。三老爺負責招募民夫,管理工役,維持秩序…”
一項項任務被清晰分派下去,眾人凜然聽命。
最後,王知遠看向趙師爺:“開山取石,需用火藥爆破。此事關乎安全,亦需專款。先生,火藥采買之事…”
趙師爺接口道:“回明府,本縣庫存火藥不足,且多為劣質。需得派人前往蘇州府城,采買上等開山炸藥並熟練炮手。此事…或可交由二老爺一並辦理?二老爺於蘇杭一帶入脈頗廣。”
縣丞聞此,拱手應道:“卑職領命。定當儘快辦妥。”
去蘇杭買炸藥?淩雲在旁聽得暗暗驚奇。此世火藥技術已可大規模用於開山采礦了麼?且聽口氣,似還是相當成熟之商品?此科技樹點得有些偏啊…看來我這異世之魂,於“硬科技”方麵,未必有多少優勢了…他心下不由升起一絲警惕並緊迫感。
正事議畢,眾人正欲告退。縣丞二老爺卻忽話鋒一轉,看似隨意笑道:“說起這采買之事,下官前日倒聽聞一樁趣事,與在座某位才俊還有些關聯呢。”
三老爺很配合地捧哏:“哦?何事竟能勞動二老爺掛齒?又與哪位才俊相關?”
縣丞目光似笑非笑地瞥了淩雲一眼,慢悠悠道:“說來也巧。有位與下官相熟的絲行巨賈,姓蘇,家財萬貫,卻有一樁心病,便是膝下唯有獨女,欲尋一佳婿入贅,繼承家業。聞咱們寧海縣出了位年少有為、詩才驚豔的押司老爺,便托人打聽,頗有結親之意呐…”
眾人目光頓聚焦於淩雲身上,帶著各種意味。淩雲心下卻是一凜,隱隱覺此話頭不對。
果然,縣丞頓了頓,語氣變得有些玩味:“然則,近日卻又聽聞,這位押司老爺…誌不在此。竟是忙於為另一位‘上官’…甄選佳偶,奔走牽線,甚是熱心啊!嘖嘖,真是…勤於王事,樂於助人呐!”
他特意在“上官”並“甄選佳偶”上加重語氣,堂內氣氛瞬變得微妙!
淩雲頭皮一炸!暗道不妙!此二老爺消息竟如此靈通?!連他私下接觸小婉此等隱秘事都知曉了?!還於此公開場合點了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師爺麵色瞬沉下,目光銳利掃向淩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