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世襲終成泡影 前路暗藏玄機_衙役淩雲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衙役淩雲誌 > 第138章 世襲終成泡影 前路暗藏玄機

第138章 世襲終成泡影 前路暗藏玄機(1 / 1)

推荐阅读:

朝廷一紙詔令,將天下巡檢司改為縣尉衙署,在袞袞諸公眼中,或許隻是微不足道的製度微調。力主此事的副相陳邦國,心中盤算的,恐怕更多是借此彰顯政績,在派係林立的朝堂上刷一刷存在感。然而,這道政令對於各地那些依靠世襲、盤踞一方的巡檢家族而言,卻不啻於一場滅頂之災。世代相傳的鐵飯碗驟然被砸碎,祖宗基業斷送在自己手中,怎能不令這些坐地虎們捶胸頓足,憂憤欲絕?

遍觀天下數以千計的在職巡檢,此刻心情能與淩雲相似的,恐怕絕無僅有。這種微妙的心境難以言喻,或許可以類比為:一個正為巨額債務焦頭爛額、辛苦分期償還的負債者,突然被告知債主連同所有借貸憑證都已人間蒸發。刹那間,沉重的負擔煙消雲散,隻剩下一種近乎虛幻的輕鬆與難以置信。

世襲之製既廢,“借襲”之說自然不複存在。淩雲這個現任巡檢,便是名正言順、記錄在冊的朝廷命官。經由朝廷明文規定的“一律參與流轉”程序,他這個原本有些來路不正的官職,如同被投入官製的洪爐中重新鍛造了一遍,徹底“洗白”,成了根正苗紅的流內官。儘管這隻是沉在文官體係最底層的“濁流”,遠不能與清流進士出身的正途官員相提並論,但終究是脫離了雜職胥吏的範疇,有了正式的官身。

既入流內,便須遵守文官體係的鐵律——回避本籍。五百裡內不得任職的規定,曾讓淩雲寢食難安,也是他此前竭力巴結王知縣的重要緣由。他深怕在吏部銓選時,被那些手握朱筆、視外縣小官如草芥的司官們隨手一圈,發配到“一身去國三千裡,萬死投荒十二年”的煙瘴之地。若真如此,即便他腦中記誦再多抒發宦遊羈旅之情的詩詞,也彌補不了心中那萬馬奔騰般的懊喪。我們的主角,從來不是一個懷有“哪裡需要哪裡搬”崇高覺悟的人。

萬幸,朝廷此番為求平穩過渡,特開恩例,允許這批新改製的縣尉暫不受五百裡之限,但仍規定不得在本縣任職。這大抵也是吏部官員偷懶耍滑之舉——近兩千個八九品小官的跨州調動,工作量浩大且意義不大,索性將皮球踢給各州,令其自行在轄境內消化流轉,最終報備結果即可。

細讀這條細則,淩雲心中半是寬慰,半是隱憂。寬慰在於,任職範圍終究圈定在台州境內,再遠也出不了這幾縣之地,家眷產業皆可顧及。隱憂則在於,銓選之權下放至州衙,王知縣那位高居吏部尚書的座師,其影響力便如同隔靴搔癢,難以直接施加於州級人事安排。加之自己上任時日太短,在州署衙門全無根基,就怕被某些有心人暗中運作,打發到某個錢糧匱乏、權責輕微,甚至是積弊叢生、難以收拾的清水衙門或爛攤子裡去。

是否該去求助於沈大官人?昔日沈大官人確有“若有機會定當相助”的承諾。但淩雲掂量再三,終覺不妥:一來,為這區區州內調動動用這份大人情,似乎有些小題大做,畢竟同在台州,再差能差到何處?二來,他著實忌憚沈大官人名士派頭下的不羈作風,萬一這位爺興致一來,覺得淩先生繼續陪他詩酒逍遙、徜徉山水方是正道,跑到刺史麵前美言幾句,給他弄個候補虛銜掛起來,那可真就是弄巧成拙,欲哭無淚了。

幾經思忖,淩雲認定,眼下破局的關鍵,在於能否與掌握最終分配權的刺史老爺搭上關係。然而,一個僻處外縣的九品末吏,想要攀上堂堂四品刺史的高枝,其間鴻溝宛若天塹,絕非易事。

苦思冥想之下,還真讓淩雲琢磨出一個或許可行的門路。兩月前,崔刺史曾頗不尋常地向寧海縣索要巨額銀兩,當時淩雲向王知縣獻上“官營生絲”之策,上月已順利上繳了五千兩。如今時序推移,新一批款項已籌措妥當。何不主動請纓,攬下這押解稅銀的差事?借解送款項之機,親赴州城,或可尋隙而動,探聽風聲,乃至設法結識刺史身邊的親信之人。

淩雲素來是行動派,念頭既起,便立即前往縣衙求見王知縣,卻撲了個空。轉而尋到趙師爺,說明來意。

趙師爺聽罷,嘴角扯出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帶著幾分奚落道:“淩縣尉想法未免天真。即便是送銀子這等肥差,崔使君何等身份,豈會輕易見你一個區區九品縣尉?”

淩雲耐心解釋道:“師爺有所不知,此事內情頗不尋常,崔使君定然會委派心腹經手。卑職若能借此機會,與使君近人有所接觸,探得些許口風,混個臉熟,或許便能從中窺得一絲契機。”

趙師爺撚須沉吟片刻,微微頷首:“此話倒也有幾分道理。我會向明府稟報。今日明府外出,歸期未定,你明日再來聽信吧。”

傍晚歸家,管家上前稟告:“老爺,趙府派人傳話,說是那邊老老爺思念大小姐,請大小姐務必今晚回去一聚。”

淩雲心中暗哂,兩家宅邸僅一巷之隔,若真思念女兒,信步便可過來探望,何須如此鄭重其事?這分明是嶽父大人聽聞了巡檢改職、世襲取消的正式消息,心中那最後一絲僥幸也已破滅,再也無法安坐,故而尋此借口要探問虛實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夜,淩雲便攜妻返回嶽家。果然見嶽父已在偏廳備下一桌精致酒菜,屏退左右,專候翁婿二人對酌。

這堪稱是一場悶酒。看著老泰山意氣消沉、默然無語的模樣,淩雲頗能理解其心境。任誰遭遇此等祖業斷送的變故,都難免心灰意冷。估計嶽父此刻是真心倦怠,再無心思玩弄什麼機謀了。想當初趙巡檢雖聽淩雲分析過大勢,心底總還存著一線希望,盼著朝廷政策或有反複。如今塵埃落定,幻想徹底破滅,其沮喪可想而知。他出身不高,曾是陳家護院,憑著在軍伍中刀頭舔血半生,才搏得這巡檢官職,使家族脫離平民之列。近年來更是傾儘心血為幼子鋪路,指望保住這份世代為官的基業。豈料人算不如天算,最終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一番苦心經營,反倒為女婿做了嫁衣。

淩雲出言寬慰道:“嶽父大人不必過於為兒孫憂慮。遠哥兒年紀尚小,今後嚴加管教,督促其勤學苦讀,將來未必不能考取功名,自有他的前程。”

趙巡檢仰頭灌下一大口悶酒,苦笑搖頭,聲音帶著幾分沙啞:“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他是個什麼料子,我比誰都清楚,天生就不是讀書的種子。我趙家一脈單傳,就這麼個不成器的兒子,如今連世襲的指望也徹底斷了,將來能有什麼出息?叫我如何不心如刀絞?”

“兒孫自有兒孫福,嶽父大人又何須過於執著。即便不做官,能安穩度日,未必就是壞事。”淩雲繼續勸解。

老泰山心中鬱結,借酒澆愁,飲得極猛。淩雲作為女婿,隻好在一旁陪著。最終,趙巡檢酩酊大醉,不省人事,被下人攙扶去歇息。淩雲自己也喝得頭重腳輕,被安置在客房裡睡下。

在這秋意漸深、涼意襲人的夜晚,淩雲醉臥榻上,不知睡了多久,也不知到了什麼時辰。混沌之中,他於半睡半醒、意識模糊之際,忽覺一團溫暖、柔軟而豐腴的軀體悄然貼近,將他輕輕包裹。那觸感異常舒適,驅散了秋夜的寒意。隨即,一股帶著熟悉馨香的熱氣,若有若無地拂過他的脖頸、臉頰,最終,兩片溫熱而柔軟的唇,帶著幾分試探與決絕,印上了他的嘴唇……

喜歡衙役淩雲誌請大家收藏:()衙役淩雲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