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一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2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一

第2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一(1 / 2)

丙午年4063年)八月初一庚戌日,拓展建康城。當初,建康舊城西北控製著大江,東邊到白下門,城外距離鐘山很遠,而舊的宮城在城中,是利用元朝南台改建的,地勢較低且狹窄。

皇上於是命令劉基等人占卜選址,確定在鐘山南麵建造新宮,位置在舊城東邊白下門外約二裡處,因此增建新城,東北延伸到鐘山山腳,連綿環繞共五十多裡,規模雄壯,完全占據了山川勝景。

為討伐張士誠,祭祀長江之神說:“神靈秉承上天命令,主宰長江,洞察萬物而無私,代天執行命令。我出生在濠梁,本是普通百姓。從前因兵變加入軍隊,後來成為軍隊統帥。多年來,軍民日益增多,疆土不斷開拓,於是確立王位,建國號為吳。在江南建立功業,開拓疆土,消滅強暴勢力,撫恤士兵、養育百姓,廢除貪汙弊政,至今已有十二年。如今姑蘇張士誠在東南邊境,屢次挑釁。聽說自古以來,百姓想安定,聖明君主會實現統一;百姓遭苦難,是因為稱霸者眾多。我與張士誠,不能對百姓橫征暴斂,不能並立於世求自身榮耀,必須決出勝負以安撫百姓。然而事物分合取決於上天,行事卻在於人。那些深潭高山、淤淺河湖,是人力一時無法改變的。現在我要率領水軍,從毗陵境內迂回開辟道路進入太湖,與張氏決戰,懇請神靈明鑒。”

辛亥日,任命中書左相國徐達為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領二十萬軍隊討伐張士誠。

皇上親臨戟門,召集將官,告誡他們:“古代能在天地間建立大功的人,必定順應時勢實現誌向。像伊尹輔佐商湯伐桀、呂望輔佐武王滅商,都恰逢時機,且誌向在於天下百姓。天下大亂以來,豪傑四起割據一方,自稱名號者數不勝數。江南割據勢力中,西邊有陳友諒,東邊有張士誠,都占地千裡、擁兵數十萬。我夾在兩人之間與他們對抗十多年,看他們所作所為,哪裡是為百姓謀福祉?不過是貪圖富貴、聚眾搶掠罷了。陳友諒已敗亡,隻剩張士誠占據浙西,北連兩淮,仗著勢力多次侵犯我方疆土。依賴各位將領連年征討,已奪取兩淮之地。如今隻剩浙西、姑蘇等郡未攻克,所以命你們討伐。你們要告誡士兵,不得肆意擄掠、胡亂殺戮、挖掘墳墓、毀壞房舍。聽說張士誠母親葬在姑蘇城外,千萬不可毀壞其墓。你們不要忘記我的話。各位將帥要團結和睦,不可縱容手下欺淩士兵。將領要想立功,必須善於撫恤士兵。大致而言,戰勝敵人要以成功為目標,樹立德行要以廣施恩澤為追求,你們要努力。”眾將領都拜兩次接受命令。於是製定軍中紀律,每人發一份。

不久皇上駕臨西苑,又召見徐達、常遇春說:“如今大軍出征,若張士誠全城歸降,不勞我軍,我必定保全他們。若開戰,城破之時要保全其將士、安撫百姓,不妄殺戮,有可用之才要及時選用。”

徐達等人受命即將出發時,皇上問將領:“你們此次出征,先攻打哪裡?”常遇春回答:“驅逐梟鳥要搗毀巢穴,驅趕老鼠要熏其洞穴。這次應直搗姑蘇,姑蘇攻破後,其餘各郡可不費力氣拿下。”皇上說:“不對。張士誠出身鹽販,與張天騏、潘原明等都是強橫之徒,相互勾結如手足。若張士誠陷入絕境,張天騏等人怕一同覆滅,必會全力救援。如今不先分散其勢力就急攻姑蘇,若張天騏從湖州出兵、潘原明從杭州出兵,援兵四合,就難以取勝了。不如先攻湖州,使其疲於奔命,削弱其羽翼後再移兵姑蘇,必定能攻取。”常遇春仍堅持原議,皇上變色道:“攻湖州失利,我自己承擔責任;若先攻姑蘇失利,我絕不饒恕你。”常遇春不敢再說話。

皇上屏退左右,對徐達、常遇春說:“我想派熊天瑞隨你們出征,讓他實施反間計。熊天瑞投降並非本意,心中常有不滿。剛才的計謀,要告誡將領們不讓熊天瑞知道,隻說要直搗姑蘇。他若知道,必定叛投張氏並泄露消息,這樣就中了我的計。”

壬子日,命令博士許存仁進講經史。許存仁講解《尚書·洪範》篇,講到休征、咎征的應驗時,皇上說:“天道微妙難知,人事感應卻容易顯現。天人道理相通,必定同類相應。考察往昔,君主若修養德行,日月五星就會正常運行,風雨適時,災害不生;若不修養德行,日月星辰運行失常,旱澇不均,異常現象接連出現,感應如回聲般迅速。箕子把這些告訴武王,作為君主的鑒戒。如今應體會此理,下修人事、上合天道。不僅君主應努力,臣子也應修身反省輔佐君主。君臣上下都修養德行,才是感通上天的根本。”

癸酉日,大將軍徐達等率領各路軍隊從龍江出發。

辛酉日,軍隊到達大湖。

己巳日,常遇春在湖州港口擊敗張士誠軍隊,擒獲其將領尹義、陳旺,於是駐軍洞庭山。皇上得知後高興地說:“必定能取勝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癸酉日,軍隊進至湖州毗山,又擊敗張士誠將領石清、汪海並擒獲他們。張士誠在湖上駐軍,不敢交戰而退走。指揮熊天瑞叛變投降張士誠。

甲戌日,軍隊抵達湖州三裡橋。張士誠的右丞張天騏分兵三路抵禦,參政黃寶守南路,院判陶子實守中路,張天騏自守北路,同僉唐傑為後援。徐達率軍進攻,有術士說當天不宜作戰,常遇春怒道:“兩軍對峙,不戰還等什麼?”於是徐達派常遇春攻黃寶,王弼攻張天騏,自己攻中路陶院判,另派勇將王國寶率長槍軍直扼該城。常遇春與黃寶交戰,黃寶戰敗逃走,想入城時吊橋已斷,無法進入,返回再戰又敗,被擒獲,還俘獲元帥胡貴以下官員二百多人。張天騏、陶子實都不敢再戰,收兵後退。

張士誠又派司徒李伯升從荻港潛入城中救援,我軍隨即四麵合圍,李伯升和張天騏閉門堅守。徐達派王國寶攻南門,自己率大軍跟進,城中同僉餘德全、院判張德義、陶子實出戰都敗逃。

張士誠又派平章朱暹、王晟、同僉戴茂、呂珍、院判李茂及第五子號稱五太子)率六萬兵力增援,號稱三十萬,屯駐城東舊館,修築五座營寨自守。徐達與常遇春、湯和等分兵駐東阡鎮南姑嫂橋,連築十座營壘以切斷舊館援兵。李茂、唐傑、李成因怕抵擋不住而逃走。

張士誠的女婿潘元紹當時駐軍烏鎮以東為呂珍等人聲援,我軍趁夜襲擊,潘元紹也逃走,於是填塞溝港切斷其糧道。張士誠知情況緊急,親自率軍救援,徐達等人在皂林野外與其交戰,再次擊敗他們,俘虜戴元帥及士兵三千多人。

設置常德衛。

丙子日,皇上對中書省大臣說:“術士說今年會乾旱。自戰亂以來,連年饑荒,百姓流離,我很痛心。若再遇旱災,百姓怎能承受?如今我軍東征,恐怕有士兵貪暴掠奪百姓子女財物,使百姓怨恨,這會嚴重損害天地和氣。我之前已告誡將士,中書省要將我的意思告知軍中,總兵官務必安撫百姓,符合我的心意。”

九月初一庚辰日。

辛卯日,張士誠又派同僉徐誌堅率輕船從東阡鎮出發,窺探我軍想攻打姑嫂橋。常遇春與其交戰,恰逢大風大雨天色昏暗,常遇春令勇士乘數百艘劃船突襲,再次擊敗敵軍,擒獲徐誌堅,俘獲兩千多人。

己未日,命令朱文忠率軍攻杭州。皇上告訴他:“徐達等攻取姑蘇,張士誠必定集兵抵抗,如今命你攻杭州,是為了牽製他。我軍或攻其東、或擊其西,使他疲於應戰,其中必定有自亂陣腳的。你前去要謹慎謀劃策略。”

己亥日,夏主明升派使者來訪。皇上與使者交談時,使者總說:“我國東有瞿塘三峽之險,北有劍閣棧道之固,古人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且西控成都,沃野千裡,財利富饒,實為天府之國。”皇上笑道:“蜀人不把修德保民作為根本,卻依仗山川之險誇耀富饒,這豈是國家長久之道?況且戰亂以來,商路斷絕,百姓疲憊、財力匱乏,還自稱富饒,難道是從天而降的嗎?”使者退下後,皇上對侍臣說:“我平日做事講求務實,不推崇浮誇。這人不稱道其君主善德,隻誇耀國家險固,有失出使職責。我曾派使者出使四方,告誡他們謹言慎行,不要誇大其詞以免被人嘲笑。要以誠待人,不做虛妄之事,蜀使者的荒謬應引以為戒。”

乙巳日,侍臣王禕等進講,皇上問:“漢高祖、唐太宗誰更優秀?”起居注魏觀回答:“太宗雖文武雙全,但行善時未能做到自然真誠。高祖豁達大度、規劃長遠,由此看來高祖更優秀。”皇上說:“說起高祖豁達大度,世人都知道,但他記恨大嫂而封其兒子為羹頡侯,因怨恨雍齒背叛而不封他,不肯把豐邑作為他的湯沐邑,可見其度量並不宏大。太宗規劃雖不如高祖,卻能駕馭群臣為己所用,帝業穩定後又能保全他們,這方麵太宗更優秀。”

左丞廖永忠、參政薛顯率遊擊部隊到湖山的德清,攻取該地,繳獲四十艘船,擒獲院判鐘正及叛將賈德成。

張士誠自徐誌堅戰敗後十分害怕,派右丞徐義到舊館偵察形勢。徐義準備返回報告時,常遇春派兵扼守其歸路,徐義無法離開,於是暗中派人約張士誠之弟張士信出兵,與舊館軍隊合力作戰。張士誠又派赤龍船親兵救援,徐義才得以脫身。他與潘元紹率赤龍船兵屯駐平望,後又棄船乘小舟潛至烏鎮,想救援舊館。常遇春從彆港追擊,到平望後縱火焚燒其赤龍船,軍資器械全部燒毀,敵軍潰散逃走。從此張氏舊館軍隊援兵斷絕、糧草不繼,很多人投降。

指揮副使張勝宗討伐湘鄉的易華,將其斬殺。易華占據黃牛峰,投降後又反叛,率餘黨大肆劫掠,潭州、湘州百姓多受其害。至此,參政楊璟命令張勝宗討伐平定了他們。

周文貴又攻掠辰州各郡。皇上得知後,派人告諭楊璟、張彬等:“湖南與溪洞接壤,賊人依仗險要地勢反複叛服。應多設計謀攻取,逼近其山寨,斷絕其砍柴和運糧通道。這些烏合之眾隻為擄掠,無所得就會潰散,要乘機圍剿,不留後患。對被脅迫者要釋放,收複郡縣後留兵鎮守以安撫遠方百姓。”於是楊璟等人分兵進軍討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丙午日,派遣參政蔡哲回訪蜀地,對蔡哲說:“蜀地使者多浮誇言辭誇大其國,隻會讓人不信。你到蜀地千萬不要效仿。對方有問,隻需如實回答。”

冬十月初一己酉日,任命郭永為國子博士,李克正為學正,張孟兼為學錄,呂仲善為典膳。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