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一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2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一

第2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一(2 / 2)

辛亥日,大將軍徐達把俘獲的張士誠將士押到湖州城下示眾,城中大為震動。

壬子日,常遇春率軍攻烏鎮。張士誠的將領徐義、潘元紹及甘院判抵抗失敗,又退走。常遇春追擊到升山,攻破平章王晟的陸上營寨,餘軍逃入舊館東壁,同僉戴茂投降,我軍乘勝進入。當晚,王升也投降了。

甲子日,朱文忠指揮朱亮祖、耿天壁攻桐廬,使守將戴元帥投降。又派袁洪、孫虎攻取富陽,擒獲同僉李天祿,於是合兵包圍餘杭。

戊寅日,徐達再次攻打升山水寨。顧時率幾艘船繞著張士誠的戰船,船上士兵俯視嘲笑,顧時見他們鬆懈,率數名壯士跳上敵船奮勇攻擊,其餘戰船也紛紛逼近。張士誠的五太子率大軍救援,常遇春稍作退卻,薛顯率水師奮勇向前攻擊,燒毀敵船,敵軍大敗。五太子及朱暹、呂珍等在舊館投降,得兵六萬人。常遇春對薛顯說:“今日之戰,將軍功勞最大,我不如你。”五太子是張士誠的養子,本姓梁,短小精悍,能平地躍起一丈多,且擅長潛水。朱暹、呂珍也善戰,張士誠很倚重他們,他們投降後,張士誠大失鬥誌。

十一月初一為己卯日。

庚辰日,舊館大捷的捷報傳來,父老鄉親前來祝賀。皇上說:“這是百姓的福分啊。”從此東南地區可以平定,運輸糧草的勞累也能稍有緩解。你們這些父老應告誡百姓,各自安身立業,不做不義之事,這樣或許能共享太平。父老們都拜謝後離開。

甲申日,徐達派馮國勝帶領降將呂珍、王晟等人到湖州城下,勸李伯升出城投降。李伯升在城牆上回答:“張太尉待我恩厚,我不忍心背叛他。”他抽刀想自殺,被身邊人抱住救下。身邊人對李伯升說:“外援已絕,形勢孤立,長久被困城中,不如投降。”李伯升低頭說不出話。他的左丞張天騏、總管陳昧等人獻城投降,李伯升隨後也投降了。參政胡德濟討伐諸暨鬥岩山寨,將其平定。

己醜日,徐達攻克湖州後,立即率軍前往姑蘇,抵達南潯時,張士誠的元帥王勝投降。

辛卯日,大軍到達吳江州,包圍城池,參政李福、知州楊彝投降。

朱文忠攻打餘杭並攻克。此前,朱文忠的軍隊到餘杭後,派人對謝五說:“你兄長因與李夢庚的小矛盾歸附張氏,並非你的主意。你是國家的外戚,若投降可保不死,還能享有富貴。”謝五回答:“我確實犯了錯,若能保我不死,我就投降。”朱文忠答應後,謝五和弟侄等五人出城投降。朱文忠於是進軍杭州。

大軍還未到杭州,張士誠的平章潘原明就因害怕,派員外郎方彝到軍營請求歸降。朱文忠說:“我軍剛到,勝負未分就倉促約定投降,恐怕太早了吧?”方彝回答:“這座城關係百萬百姓的性命,如今朝廷大軍勢如雷霆,若等兵臨城下再投降,恐怕就來不及了,所以先來請示。”朱文忠留他住了一晚,第二天派他回去複命,自己率軍駐守等待。潘原明當天就送來了降書,說:“堅守城池是職責所在,歸降救民也是當務之急。我出身草野,身居高位,並非貪圖榮華,而是誌在匡扶安定。沒想到國家衰敗,朝廷大軍征討,我顧念城中百萬百姓,近年已有十分之二三的人死去,如今願獻城歸降,希望能廣施皇恩。”朱文忠到達杭州後,潘原明和同僉李勝捧著張士誠授予的行省、樞密院及浙西、江東兩道廉訪司官印,押著蔣英、劉震出城投降,在路邊叩拜迎接,還安排了歌女樂隊引導,朱文忠喝退了歌女樂隊,宣讀皇上的命令安撫他們,約束士兵,城中安定如常。此次共得士兵兩萬、糧食二十一萬石、戰馬六百匹,抓獲元朝平章醜得、長壽等人,將他們與蔣英、劉震一同送往建康,同時派潘原明及其下屬官員入朝。

壬辰日,《公子書》《務農書》《技藝書》《商賈書》編纂完成。此前,儒士熊鼎、朱夢炎等人到建康,皇上讓他們住在上等館舍,命令他們編纂這些書。皇上對他們說:“公卿貴族子弟雖然讀書,大多不能通曉深奧的道理,不如收集古代忠良奸惡的事跡,用通俗的語言直接解釋,讓讀者容易理解。將來即便學業無成,也能了解古人的行事方式,起到勸誡作用。民間工匠、商人、農民的子弟大多不讀書,應把他們該做的事用直白的語言編寫成《務農書》《技藝書》《商賈書》,讓他們明白大義,這樣才能教化民眾、形成良好風俗。”書編成後,皇上命令頒布施行,賞賜熊鼎等人每人五十兩白金及衣帽、靴襪等物。

庚子日,張士誠的同僉李思忠、總管衡良佐獻紹興路投降,朝廷命駙馬都尉王恭、千戶陳清、李遇駐守此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左丞華雲龍率軍攻打嘉興,張士誠的部將宋興獻城投降。

壬寅日,海寧州投降。

癸卯日,大將軍徐達等人的軍隊到達姑蘇城南的鯰魚口,進攻張士誠的部將竇義,竇義敗逃。康茂才到尹山橋時遭遇張士誠的軍隊,將其擊敗,燒毀官瀆的一千多艘戰船及大量物資。徐達於是進軍包圍姑蘇城。徐達的軍隊駐紮在葑門,常遇春在虎丘,郭子興在婁門,華雲龍在胥門,湯和在閶門,王弼在盤門,張溫在西門,康茂才在北門,耿文炳在城東北,仇成在城西南,何文輝在城西北,從四麵築城圍困。又架起與城中佛塔相對的木塔,築起三層高台俯瞰城中,名為“敵樓”,每層都布置了弓弩、火銃,還設置襄陽炮攻城,城中人十分恐慌。

有個叫楊茂的人,是無錫莫天佑的部將,擅長潛水。莫天佑暗中派他潛入姑蘇與張士誠聯絡,巡邏士兵在閶門水柵旁將他抓獲,送到徐達軍中,徐達釋放並任用了他。當時姑蘇城堅固難破,莫天佑又在無錫擁兵支援張士誠。徐達讓楊茂自由往來,從而獲得了他們雙方用蠟丸傳遞的書信,完全掌握了張士誠、莫天佑的虛實,攻城計劃更加完備。徐達當時率軍攻打婁門,張士誠出兵迎戰,我軍武德衛指揮副使茅成戰死。

茅成是濠州定遠人,性格剛勇,從和州參軍後隸屬於元帥常遇春麾下,攻克太平後被授予萬戶官職,平定常州、寧國後升為總管,攻克衢州後升為副元帥,鎮守金華,後調駐杭州皋亭山作為後援,改任太平興國翼元帥,跟隨大軍攻克安慶,回師救援安禮,征討廬州未攻克),又隨皇上在鄱陽湖涇江口與陳友諒作戰,之後參與攻克武昌,升任武德衛正千戶,不久升為指揮副使,奪取贛州、安陸、襄陽、泰州時都立有戰功,後調征浙西,攻克舊館。此次圍攻蘇州,在婁門作戰時左肋中箭身亡,後來被追贈為鎮國上將軍、僉大都督府事、護軍、東海郡公。

甲辰日,元朝平章醜的、長壽等人到達建康。皇上因他們是元朝舊臣,命令有關部門供給糧食,讓他們返回元朝,同時在集市上處死了蔣英。因潘原明獻城歸降使百姓免受戰亂,仍授予他平章官職,其下屬官員也都保留原職,聽從右丞朱文忠的調度。

十二月初一為戊申日。

乙卯日,永寧酃縣賊人饒一等人作亂,指揮副使畢榮討伐他們,擒獲偽元帥王子華,其餘黨羽都被平定。

己未日,撤銷浙東行省,在杭州設立浙江等處行中書省,升任右丞李文忠為平章政事。李文忠是皇上的外甥,自幼由皇上撫養,曾被賜國姓,此時恢複李姓。

升元帥陳德為天策衛親軍指揮使。

改紹興路為紹興府,諸全州為諸暨縣。

陳友諒的將領建寧人阮德柔派使者前來歸降。

當時,大臣們都進言說:“一個朝代的興盛,必定有其獨特的製度創設。如今新城已建成,宮殿的規模樣式也應儘早確定。”皇上認為國家最重視的莫過於宗廟和社稷,於是決定以明年為吳元年,命令有關部門營建宗廟社稷、建造宮室。

甲子日,皇上親自祭祀山川之神,祝冊中說:“自從開天辟地以來,山川彙聚靈秀之氣,雄踞江東,但氣運凝聚之處,人們並不知曉。我自乙未年渡江,丙申年在金陵駐軍安撫百姓,至今已有十二年,開拓疆土,承蒙神靈與百姓相助。如今想在舊城東邊、鐘山南麵建立郊社和宮室,希望國家長治久安,順應山川氣運,今日開始動工,特此昭告。”

己巳日,負責營建修繕的官員呈上宮室圖紙,皇上看到有雕琢華麗之處,立即劃掉,對中書省大臣說:“宮殿隻求堅固即可,何必過度雕琢?從前堯在位時,住茅草屋、用土台階、用未加工的椽子,雖極為簡陋,卻被千古稱頌為德政典範。後世競相奢侈,極儘宮室園林之樂,沉迷車馬珠寶之玩,欲望一旦放縱就難以遏製,禍亂由此產生。君主崇尚節儉,臣民就不會奢靡。我曾說過,珍珠寶玉並非珍寶,節儉才是珍寶。建造宮室應一概樸素,何必極儘雕琢之巧而耗儘天下人力物力呢?”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一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