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年4064年)夏季四月初一,上海百姓錢鶴皋發動叛亂,占據鬆江府。
大將軍徐達派驍騎衛指揮葛俊等人率兵征討平定了叛亂。
當初,徐達攻打蘇州,派遣元帥楊福、參謀費敬直接告知鬆江府守臣王立中,讓他獻城投降。徐達命令王立中暫時代理府中的事務。不久之後,皇帝命令荀玉珍代替他。不久,徐達下令讓各府調查百姓的田地,征收磚塊修築城牆。
錢鶴皋不遵從命令,想要發起叛亂,於是對眾人呼喊道:“我們的力量無法完成任務),城牆若)不修築好,就免不了一死,不如尋找求生之路來獲取富貴。”眾人都聽從了他的建議,於是與張士誠的原元帥府副使韓複春、施仁濟聯合起來,聚集了三萬多人,攻打府衙,打開倉庫,搶奪財物。通判趙儆倉促之間不能抵擋,驅趕著妻子兒女共十八人跳水而死。荀玉珍棄城逃走,盜賊追殺他。
錢鶴皋自稱為行省左丞,在旗幟上寫“元”字,刻磚頭當作印璽,非法任命所屬官員,任命姚大章為統兵元帥,張思廉為參謀,施仁濟、穀子盛為樞密院判,命令他的兒子遵義率領數千艘小船前往蘇州,想要歸附張士誠,以此請求援助。
到了這個時候,徐達派遣葛俊前去討伐他。軍隊到達連湖蕩,遠遠望見遵義所率領的眾人都手持農具,知道他們不會有什麼作為,於是在連湖蕩東西兩側接連發射了十多炮,盜賊們都驚慌潰散,被淹死的人不計其數。
軍隊到達鬆江城,錢鶴皋緊閉城門抵抗堅守,葛俊將其攻下,俘獲了錢鶴皋,用囚車將他押送到大將軍處斬殺。施仁濟等人率領剩餘的黨羽逃走了。
葛俊惱怒華亭人參與叛亂,想要屠城。華亭縣的知縣馮榮,當初沒有屈服於錢鶴皋,被賊人綁起來關在監獄裡,到這時才被放出來,他就向葛俊爭辯說:“謀反的人隻是錢鶴皋罷了,其餘的都是良民,縱然有跟從他的人,都是被脅迫的,將軍如果一定要用兵,我馮榮請求先被處死。有城鎮卻沒有百姓,憑借什麼來治理呢?”葛俊聽從了他的建議,華亭因此得以安定。
上海知縣祝挺,在錢鶴皋突然造反時,懷揣著官印逃出縣衙,準備前往府衙。聽說知府被殺害,他隱藏在縣城南邊的僧舍裡。敵人抓住了他,想威脅他到錢鶴皋那裡去。祝挺大罵說:“你們是我管轄的百姓,我是你們的縣令,怎能因為賊寇的威勢而使我屈服?你沒有聽說過他單槍匹馬進入敵軍營帳,使敵軍主帥祝奉屈服並為我方所用的事情嗎?我不害怕死亡。”敵寇不敢逼近。祝挺於是秘密派人告訴各個大族、鄉裡中的長者說:“叛逆還是歸順、災禍還是福運,都隻能由人自己選擇,你們應該儘快思考這件事,不要做不道義的事,以致招來滅亡。”聽說這件事後,人們都歸附他。那裡的百姓顧正福等人藏匿了兵器,將大船開到黃浦,與主簿李從吉等人會合,豎起起義的旗幟,召集民兵,百姓都跟隨他們,他們咬破手指歃血盟誓表示歸順,於是率領眾人收複縣城,在街市上斬殺了偽元帥姚大章以及金萬戶等人,其餘黨羽都被釋放不再追究。將兩個人頭和繳獲的兵器一起獻給了葛俊,說:“事情已經平定了,不用勞煩大軍了。”總共往返了三次,葛俊的怒氣還是沒有消除。
當時錢鶴皋已經被擒拿,他怨恨自己的同鄉中不依附自己的人,就誣陷他們是同黨,有數十上百人。葛俊搜捕得非常緊急,於是祝挺陷入了困境。祝挺於是暗中派官吏向徐達稟報上海縣的情況,徐達把這一情況上報給朝廷),因此那些被誣陷的人和上海的百姓都得以釋放。
施仁濟等人逃跑後,率領五千多名黨羽,突然闖入嘉興府,搶劫府庫中的軍事物資後逃走。海寧衛指揮孫虎會同守禦指揮張山、知府呂用明率領軍隊追擊,將他們全部擒獲。
丁未日,皇上因為戰爭還沒有停止,百姓還沒有得到休養生息,看著身邊的侍臣感歎說:“軍隊的戰事不停,供應軍隊的物資)不斷,百姓實在是太勞苦了。”起居注官王禕回答說:“皇上的威望和德行顯著,遠近的人都伸長脖子等待盼望皇上的軍隊到來猶如大旱望雲霓)得以複蘇,百姓雖然勞苦卻沒有怨言,正應當趁著這一形勢長驅直入,肅清中原地區,才能休息。”皇上說:“成就大事的人,一定要有長遠的謀略,不能急於求成。泰山之所以高,不是靠一筐筐的土堆積起來的;江河之所以廣闊,是因為一勺勺的水彙聚起來的,天下這麼大,怎麼可能在一天內平定呢?自古以來帝王的興起,都是上觀天象運勢,下順百姓心意,從容地等待成功,何曾急切過?我用兵征討,有十多年了,在江東開創基業,命令將領四處征戰。如今雖然在西邊平定了陳友諒,可是擴廓帖木兒在河南駐軍,王信父子偷偷占據沂州,譚右丞、貊高這類人分彆在各州郡苟延殘喘。如果馬上想要長驅直入,隻是張士誠還沒有被攻下,東吳還沒有被平定,冷靜地觀察元朝的大臣,猶豫不決的占十之八九,假借恢複(元朝統治)為名的,隻有擴廓帖木兒罷了。他又被諸位將領所阻礙,勢必不能施展才能,很久不進兵,必然會產生猜疑和嫌隙。何況他的部下都是從各地聚集來的百姓,軍隊長期在外作戰,人心向背不定,稍有不利的情況,眾人必定會像瓦片破碎、像土崩裂一樣四散奔逃),將領不過是一個獨夫罷了,可他們還扣押我方的信使,侵擾我國邊境,哪裡是能認清形勢的人呢!中原的那幾個人,我沒有空閒和他們計較,暫且把他們放在考慮之外不把他們放在心上)。隻是我所掛念的,是那裡的百姓,還被戰爭所困擾,不能休養生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庚戌這一天,皇上來到白虎殿,看到眾皇子中有讀《孟子》這本書的,回頭問許存仁說:“《孟子》中哪種說法最為重要?”回答說:“勸國君推行王道,施行仁政,減少刑罰,減輕賦稅,這就是關鍵所在啊。”皇上說:“孟子專門談論仁義,如果當時有一位賢明的君主,能夠采用他的言論,天下難道不會統一嗎?”
錢塘衛指揮同知袁洪率兵攻打崇德州,擒獲偽將朱千戶,於是就占領了崇德州。
辛亥日,是仁祖的忌日。皇上到太廟祭祀完畢,回到便殿,痛哭不止。起居注詹同陪侍在皇帝身邊,再三勸慰。皇上說:“過去我的父親在這個月的六日去世,兄長在九日去世,母親在二十二日去世,一個月之內,三位親人相繼離世,人遭遇這樣的事情,怎麼能夠忍受呢?終身的悲痛,想念之情沒有儘頭。”皇帝哭得十分悲傷,左右的人都不忍心抬頭看他。
朝廷派遣使者給河南的擴廓帖木兒、陳州的譚右丞、貊高、脫因帖木兒等人賞賜了不同數量的紗羅、葛布。
壬子日,皇上告訴起居注官詹同等說:“國史重在如實記載,是與非、善與惡,都應當記錄下來。從前唐太宗觀看史書,雖然在大的方麵有失誤,然而命令如實書寫李建成太子建成)的事情,這是想要以公正的態度對待天下人啊。我平日言行中值得記錄的事,不管是對是錯,是善是惡,你們都應該真實、清楚地記錄下來,不要隱瞞避諱,讓後世之人看到,不失真實。”
乙卯日,中書省平章政事俞通海去世。俞通海,字碧泉,廬州巢縣人。他的祖先居住在濠州的鐘離縣。他的父親俞廷玉,把家搬到了巢縣。元朝末年,汝穎地區盜賊蜂起,有個叫金花小姐的人,也用妖術迷惑眾人,在江淮地區聚集兵力,很多人響應她。俞通海父子也在鄉間起兵,跟隨他的門徒李普勝。等到金花小姐戰敗,俞通海把船停靠在巢湖,與左君弼有仇,多次被他圍困,於是抄小路前來投降。
當時皇上在和陽,想要渡過長江,卻沒有船隻,俞通海到了,皇上非常高興,立即前往巢湖征調他的船隻,於是渡過長江,攻克采石磯,平定太平府,俞通海作戰出力居多,被提拔為管軍總管。當時蠻子海牙把戰艦排列在采石磯,陳野先聯合淮地的軍隊二十萬人屯駐在方山,二者相互構成掎角之勢。丙申年二月,皇上率領水軍攻打采石磯,俞通海和廖永安首先出戰,打敗了敵軍,繳獲了敵軍眾多的將士和戰船。三月,郭天敘、張天佑率軍攻破陳野先,於是攻占集慶路,攻克鎮江,因功升為秦淮翼元帥。四月,和各位將領攻取了丹陽、金壇。丁酉年三月,攻取常州,被任命為行樞密院判官。四月,他跟隨武帝攻取宣城,又與趙彧乘勝進攻水陽,攻克了這座城池。五月,朱元璋攻占了太湖,擊敗了張士誠的軍隊。俞通海軍威大振,招降了張士誠在馬跡山的守將王貴、鈕津等人,又經過東洞庭山,將船停靠在施口。張士誠的左丞相呂珍率領水軍突然到來,當時大軍已經向西進軍,俞通海獨自率領剩下的船隻和他們交戰,一支箭射中了他的右眼下方,疼痛難忍,他命令手下穿上自己的鎧甲站在船上,敵人以為是俞通海,於是不敢逼近。俞通海從此瞎了一隻眼睛。
戊戌年正月,俞通海與廖永安攻克了江陰石牌的強盜,招降了他們的元帥欒瑞,然後奪取了馬馱沙柵後返回。己亥年四月,在樅陽擊敗了陳友諒的將領趙普勝,俘獲了他的軍校趙牛兒等人以及他們的戰艦,乘勝追殺敵軍,於是收複了池州。這時,皇上親自率軍征討江東,正為樅陽的事情擔憂,等到捷報傳來,大喜,升俞通海為僉樞密院事。庚子年閏五月,陳友諒侵犯龍灣,俞通海、張德勝與他交戰,打敗了他,俘獲了他的將領喻國興、李誌高等人以及樓船。第二天,又在慈湖追擊敵軍並將他們打敗,放火焚燒了他們的戰船,論功行賞排在第二位。辛醜年春天,晉升為同知樞密院事。跟隨皇上親自出征陳友諒。八月,攻下了同安,接著攻克了九江,陳友諒逃走了。癸卯年秋七月,皇上再次在龍興征討陳友諒,在鄱陽湖的康郎山交戰。當時湖水深淺不一,水軍作戰時,來來往往很不順利,俞通海向朱元璋)進言,建議駛出湖去,占據有利的地形來逼迫敵軍),於是朱元璋)率領水軍駛出湖口)占據了左蠡。陳友諒戰敗而死,俞通海的功勞很大。甲辰年正月,朝廷改設中書省,進封俞通海為平章政事,攻打通州、廬州,都立下了功勞。秋季七月,在廬州設立江淮行省,命令俞通海代理行省事務。當時江、淮地區遭受戰爭,人心還沒有安定,俞通海安撫慰問,一概用恩惠對待百姓),因此重新恢複本業的人很多,修築城牆,疏浚護城河,來做防禦的準備。乙巳日,跟隨相國徐達平定了安豐。丙午年九月,又跟隨軍隊攻克湖州。十一月,平定了太倉,秋毫無犯,百姓都很喜歡他。偽元帥陳仁壽乘坐一百多艘船逃入海中,聽說了俞通海的威名,都回來了,在他的麾下拜倒在地,願意做編戶平民的有幾千人。大軍包圍了平江,徐達發文書給俞通海讓他帶著軍隊前來會合。俞通海率軍抵達桃花塢,被流矢射中,傷勢嚴重,返回京城。皇上親臨他家,問他:“平章知道我來探望你的病情嗎?”俞通海已經不能說話了,皇帝流著淚走了出去。等到他去世,皇帝親臨哭吊十分哀傷,隨從的官員和衛士沒有不感動流淚的。不久被追贈為光祿大夫,又被追封為豫國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皇帝對各位將領的恩惠禮遇非常優厚,他們生病時,皇帝一定會派使者前去慰問,有時還會親自前去探望。他們去世的時候,皇帝就率領百官為他致哀,親自前往吊唁祭奠,至於吊唁慰問、贈送財物助喪的禮儀,以及喪葬祭祀的用品,都由官府供給。
己未年4064年)方國珍已經向朝廷進貢,卻又暗中渡海,在北方與擴廓帖木兒勾結,在南方與陳友定交好。
朝廷的軍隊討伐姑蘇張士誠)時,方國珍擁兵自重,袖手旁觀,屢次借納貢之名,窺探雙方的勝敗,來決定是反叛還是歸服朝廷。
朱元璋因為方國珍反複無常,寫信列舉他的十二條罪狀說:“在你開始起事的時候,元朝還處於太平時期,天下誰敢作亂?隻有你在海邊起兵。元朝的官員都是世襲子弟,他們顧念愛惜妻子兒女,他們的軍隊長久以來不知道作戰,所以臨陣就膽怯,你才能夠在海邊囂張跋扈。等到天下大亂的時候,你就占據了三州的土地,扼守海上交通要道的要衝,私自占據海島二十多年,早上向西政權)表示歸順,傍晚又向北政權)表示歸順,這難道是大丈夫的所作所為嗎?這是你的第一條罪狀。我攻克婺州的時候,四方的強敵很多,哪有時間對海島用兵,與你一較高下?你自己心懷恐懼,派兒子來投降。我用真誠的心對待彆人,不預先懷疑你欺詐,就送還你的兒子,你卻詭計多端,沒幾年間,多次挑起戰事,這是你的第二條罪狀。近來浙東的會稽、浙西的錢塘等郡都已被攻下,你暗中懷有二心,時常派人窺探我的虛實,這是你的第三條罪狀。還沒有發生什麼事情,就先產生了猜忌之心,自己懷有不安的想法。這是你的第四條罪狀。容易與他人交往而又輕視侮辱彆人,這是你的第五條罪狀。擴廓帖木兒懷有曹操那樣的奸詐,率領著一群烏合之眾,東奔西跑,四處侵擾,傾儘全力,耗費糧草,被李思齊、張思道趕出了潼關,三秦地區已經失守。徐州、宿州、邳郡是我們的藩籬,黃河是我們的門戶,我們的水軍往來,就像進入沒有人的地方一樣。你不能預料中原的局勢,反而渡海和他國)交好,宣稱要攻打我國),虛張聲勢,從而招致怨恨,這是你的第六條罪狀。如果他們倉促之間發生了戰事,而你們在海邊,怎麼能去支援呢,失敗的原因就在這裡。如果他們沒有什麼事,卻與他們交往疏遠,禮節淡薄,那麼豪傑的怨恨,禍亂的發生,就從這裡開始了,這是你的第七條罪狀。你們兄弟對元朝沒有功勞,對百姓沒有恩德,竊據海邊之地,用權勢要挾君主,用私人財物賄賂下屬,平白求取名位爵祿,極其專橫暴戾。現在歸附於我,卻又不能好好地保住富貴,還想要驅使百姓去赴湯蹈火麵臨戰爭危險),這是你的第八條罪狀。你們的軍隊多次出動,掠奪我們沿海的百姓。上天愛惜生靈,百姓盼望太平,而你卻違背上天、殘害百姓,這是你的第九項罪狀。你如果有遠大的誌向,就把溫州、台州、慶元的百姓全部驅使起來,和我一決勝負,這才是果敢堅毅的大丈夫的誌向。如今你不能這樣做,隻是派了幾艘船,像鼠竊狗偷般卑劣,小打小鬨卻引發了大的怨恨,這是你的第十條罪狀。我派軍隊進入浙江,攻克了湖州的軍隊。舊館的張氏將士,都投降歸附了,於是我軍攻打姑蘇,與張士誠軍隊在深溝兩邊對峙,百姓像往常一樣安居樂業。你們引誘我朝沿海的土豪作亂,現在已經被平定,你們卻隱匿了首惡,這難道是好的計策嗎?這是你的第十一條罪狀。福建的陳友定奸謀深重,作惡多端,導致其部將阮德柔等人自相攻殺吞並,這樣的人可以和他結交嗎?於是你們暗中勾結,互相聲援,用欺詐的手段來交往,又怎麼能長久呢?如果我真誠地對待你,你反而懷疑我,用欺騙來迷惑我,那麼當初信誓旦旦的承諾又在哪裡呢?這是你的第十二條罪狀。我替你們考慮,在還沒有與敵國交戰之前,你們不必送禮投降,隻要有豪傑之士,就以平等的禮節與他們交好,堅守本分、保護百姓,在海隅地區安享太平,等到有事情發生的時候再處理,看到時機就行動,不輕易屈膝,也不挑起爭端,這就是你們的福氣,也是百姓的福氣。現在敵人還沒有來,我們自己就產生了疑惑,發動叛亂危害自身,不是好的計策。我知道這不是你的本意,或許是被身邊的人誤導了。如果身邊有才智出眾的人,能夠為你謀劃,選擇交往的敵國,隻和一個國家結交,保全國家的機會就會多很多了。你要深切地洞察成敗,高瞻遠矚,深謀遠慮,自己去求取更多的福祉,這樣還可以有所圖謀。”
方國珍收到書信後不作答複。
壬戌日,設置太倉衛,任命千戶朱禹擔任指揮副使,蒲仲亨擔任指揮僉事。
丁卯日,是仁祖皇後的忌日。朱元璋到廟中祭祀結束後,回到便殿,對侍臣朱升說:“從前我母親去世時,我才十七歲,侍奉母親的病,晝夜不離身邊。我的二哥經營家事,母親派我去叫他一同前來,叮囑說:‘我如今患病,料想不能痊愈了,你們兄弟要好好地互相幫扶,來創立家業。’說完就去世了。現在大業即將告成,而母親卻看不到了,她的話還在耳邊,我心痛得無法忍受。”於是悲傷地哽咽哭泣,群臣沒有不感動悲傷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上奏說:“浙江嘉興、海鹽、海寧等地的沿海州縣,都是邊境要地,應當設置軍隊鎮守。”朱元璋命令李文忠調兵駐守。
壬申日,又把宣州府改為寧國府。把江陰州改為縣,隸屬於常州府。
命令江西行省挑選兩千名精兵充當宮廷的警衛。
潭州衛派兵攻打易華的餘黨所占據的山寨,攻克了山寨,偽元帥伍德明等人投降。
這個月,應天府句容縣的年老民眾施仁等人進獻祥瑞的麥子一莖兩穗)。
朱元璋下令曉諭百姓說:“自從我渡江以來,已經有十三年了,境內有很多人向我獻上瑞麥。丙申年4053年),太平府當塗縣的麥子生長時,一根麥莖上長出兩個麥穗。丁酉年4054年),應天府上元縣有一株麥子長出了一根莖三個穗。寧國府寧國縣的麥子一根莖上長了兩個麥穗。如今句容縣又進獻一根莖上長著兩個穗的麥子,大概是因為民眾勤勞於農事,感應到上天的和順之氣,才導致出現這樣的情況。你們百姓還是要儘力於田間勞作,來侍奉父母,養育妻子兒女,永遠做太平盛世的百姓,共同享受豐年的歡樂。”
起居注詹同進言說:“往昔在周朝的時候,出現過一顆穀穗上長出兩顆穀粒的現象;漢朝張堪擔任漁陽太守時,出現了一顆麥上長出兩個麥穗的現象。如今皇上平定亂世而使天下恢複正常,功勞德行非常大啊。即使在戰爭時期,也發展農業生產,所以這些百姓能夠擺脫戰亂,在田地裡儘力勞作。上天降下祥瑞的麥子,這絕非偶然啊。”朱元璋說:“天意不可捉摸,人事則應當儘力而為,治理國家的人,怎麼能倚仗天意而自我懈怠呢?”
五月丙子日初一),徐達圍攻姑蘇的時候,朱元璋起初不想勞師動眾,隻是想圍困他,讓他屈服。到這時又很久沒有攻下,就寫信給張士誠說:‘成湯流放夏桀,武王討伐商紂,漢高祖消滅秦朝,曆代皇帝的興起,軍隊互相攻打,是常見的事。當王莽政權滅亡、隋朝喪失國家政權的時候,豪傑們趁機像群蜂飛舞一樣紛紛而起,圖謀帝王的事業,占據土地,等到天下安定,必定會統一於一人。上天的旨意所在之處,怎麼能容忍人們紛紛擾擾地違背它呢?即使有智者,也無法成就大業,也應當洗心革麵,敬畏上天順應百姓,來保全自身保全家族,像漢朝的竇融,宋朝的錢俶一樣。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是今天才有所不同。你如果能夠歸順依附,那福氣就會有很多,不要頑固地困守孤城,使你的士兵和百姓陷入危險,自己走向滅亡,被天下人恥笑。’張士誠沒有回複。
丁醜日,慈利軍民宣撫使覃厚派他的兒子覃仁、夏克武派他的兒子夏德勝以及他們的下屬張琦、寧尚仁入朝,進貢了二十匹馬和地方特產,朝廷派使者帶著絲織品前去賞賜他們。
甲申日,各位將領進言說:“陳友定偷偷占據閩中地區,擅自作威作福,應該趁著有利的形勢攻取他。如果拖延的時間長了,讓他們有機會鞏固自己的勢力,那就很難對付他們了。”朱元璋說:‘我本來就知道這件事,然而我們)正在致力於攻打姑蘇,而且張氏投降的士兵剛剛歸附,不可以輕舉妄動。況且陳友定占據福建很久了,囤積了糧食,據守險要之地,以逸待勞,如果我軍深入,主客形勢不同,萬一失利,就會進退兩難。兵法貴於知己知彼,用力不分散,這是萬全之策,我之前已經考慮清楚了,慢慢奪取,不晚。’”
己醜日,湖廣行省派遣鎮撫馬國芳等人討伐平江花楊山寨,攻克了它,抓獲了敵軍將領王世平等人以及一千九百多名士兵,繳獲了三十九匹馬,兩萬三千七百多石糧食。
己亥日,最初設置翰林院學士,為正三品官階;侍講學士,為正四品官階;直學士為正五品官階;修撰、典簿為正七品官階,編修為正八品官階。征召饒州知府陶安擔任學士。
這個月,朱元璋因為長時間不下雨,每天減少膳食吃素食,對身邊的臣子吳去疾說:‘我因為天旱,所以率領宮中的人都吃素食,讓他們知道百姓生活的艱難。過去宮中所需要的蔬菜、醋和醬等,都是由太官供應,現在都讓內官來做這些事,是擔心這樣會煩擾百姓。’吳去疾磕頭說:“主上這樣一心愛護百姓,如今雖然遭遇旱災,但是上天眷顧喜愛主上),必定會有甘霖的回應。”
免除徐州、宿州、濠州、泗州、襄陽、安陸等郡三年的稅糧。下達命令說:‘堯、舜、禹治理天下的時候,君臣都有聖明的德行,把天下當作自己的家一樣治理)。凡是民眾有了困難,君主和臣子就會共同擔憂,甚至比民眾自身還要擔憂。因此天下太平和睦,災害也不再發生。後來有的君主聖明,臣子賢能,天下也太平了,但也不如古代。自漢朝、唐朝以後,君主難以把天下當作自己的家意為難以真正心係天下),那些臣子就把百姓當作百姓而非親人般對待),把自己的家當作自己的家隻考慮自己小家的利益),於是就有了親疏的分彆。甚至奸詐邪惡之人當權執政,國家被顛覆滅亡,人們)把這看作平常之事,災禍頻繁發生,百姓遭受苦難。作為君臣,如果不自己改正自己的過錯,那麼天下憑什麼得到治理,富貴又怎能保住呢?我本來是個平民,因為天下大亂,所以率領眾人渡江,安撫平定了江東,到現在已經十三年了,而中原的百姓流離失所,仍然沒有歸宿,我卻在江東屯積糧食、訓練軍隊,坐視百姓的苦難而不去拯救,這難道不是辜負了上帝愛護生靈的恩德,有愧於古代聖人愛護百姓的心意嗎?現在特地命令中書省,凡是徐州、宿州、濠州、泗州、壽州、邳州、東海、安東、襄陽、安陸等地的郡縣,以及今後新歸附的土地和人民、桑麻穀粟稅糧徭役,命令有關部門全部免除三年。’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十三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