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四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3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四

第37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四(2 / 2)

皇上駕臨奉天殿,六部官員入朝覲見,皇上對他們說:“朕在江南開創基業時,軍事事務正繁忙,所以官職製度尚未完備。現在讓你們分彆擔任六部官職,國家事務由中書省總領、六部分理,這是極為重要的職位。所有政務,都要儘心為朕處理,一旦出現差錯,就會給天下帶來禍患,不可不慎重。”

將作司改隸屬於工部,撤銷司農、大理二司。

禦史中丞劉基請假回青田。

當初,皇上北巡時,命令丞相李善長和劉基等人留守京城,並且囑咐劉基監察奸詐邪惡之人,以整肅京城,即便是皇宮內府的事務,也應檢舉。劉基向來剛正嚴厲,凡是中書省屬吏有犯罪的,立即逮捕懲治。宦官監督工匠時不嚴格,劉基啟奏皇太子,將宦官逮捕依法處置。皇帝的侍衛在值班處下棋,劉基加以懲處,人們都因畏懼劉基而小心翼翼。

恰逢中書都事李彬犯法被揭發,李彬向來依附李善長,私下作威作福,李善長托請劉基延緩審理李彬的案子,劉基不答應,派人快馬奏報皇上,請求誅殺李彬,皇上批準了。

上奏時正遇大旱,李善長等人正商議向神靈祈禱求雨,而誅殺李彬的批複恰好送達,李善長說:“如今想要祈禱降雨,怎能殺人呢?”劉基憤怒地說:“殺了李彬,上天必定降雨。”於是斬殺了李彬。李善長因此記恨劉基。

等到皇上返回,很多怨恨劉基的人在皇上麵前告狀,李善長也說劉基專權放肆,言辭十分激烈,皇上都沒有聽信。恰逢劉基妻子去世,他便請假回鄉,皇上批準了。

有兩位風憲官在朝廷上互相揭發對方的短處,其中一人言辭敏捷流暢,另一人說話簡潔而舒緩。皇上說:“道理源自內心,話語從口中說出,內心沒有虧缺,言辭就會簡潔;內心有所蒙蔽,言辭就會勝過道理。那兩人中,話少的人正直,話多的人不對。”於是召集朝廷大臣查問,話少的人果然正直。

皇上對群臣說:“他們兩人都在禦史台任職,應當秉持公正來糾察統領百官,怎能因私人恩怨互相攻擊呢?所以古人重視分辨言論,能分辨言論,就能清楚區分正邪,那些靠阿諛奉承謀取利益的人,又有什麼用呢?”

中書省參政傅??被免職。

參政傅友德因攻克龍華寨,派人向大將軍徐達報捷。

大將軍徐達命令指揮華雲龍負責修繕元朝舊都新築的城牆,城牆向北取直,東西長一千八百九十丈。

戊寅日,祭祀大社土地神)、大稷穀神)。

大社的祝文說:“土地神啊,您承載萬物的功績深厚,養育眾生的恩德廣大,包容培育萬物,創造化育之功成就世間萬物。值此仲秋,謹依常禮,恭敬獻上牲畜、幣帛、美酒等祭品,舉行祭祀掩埋之禮,以報答您的根本恩德。以後土勾龍氏配享,作為神主。”

大稷的祝文說:“穀神啊,您使良種生長成熟,潔白的穀物居首,受天帝之命養育眾生,奠定了百姓生存的根基。恭敬獻上牲畜、幣帛、美酒等祭品,按禮儀舉行掩埋祭祀,依循常禮,以後稷棄配享,作為神主。”

後土的祝文說:“值此仲秋,選此吉日,謹依常禮,向大社進獻祭品。您治理水土有功,百姓永遠依賴,查考典籍,理應以禮配享。恭敬獻上祭品、美酒,陳列於神位前,設神主配享神靈。”

後稷的祝文說:“值此仲秋,選此吉日,謹依常禮,向大稷進獻祭品。您致力於農業根本,成就農事,為百姓奠定生存根基,功績惠及萬世。恭敬獻上祭品、美酒,陳列於神位前,設神主配享神靈。”

皇上準備再次巡幸北京,對六部官員說:“自古以來,帝王開創基業之初,所任用的人才大多來自前代,比如漢、唐、宋、元,都任用了秦、隋、五代、宋、金的舊臣。朕剛平定中原,你們多是前代優秀人才,都歸附於朕。既然設立六部選拔任用官員,你們各自承擔職責,凡是官員選拔、錢糧、禮儀、軍政、刑獄、工程勞役等事務,必須親自用心處理,不要隻是委托他人。若用人不當,難免出現失誤。朕即將北巡,你們留守京城,應當體會朕的心意,儘職儘責,不要懈怠。”

湖廣行省平章楊璟等人從廣海返回,入宮覲見。皇上詢問廣西兩江、黃、岑二處的邊防事務。楊璟說:“蠻夷之人天性粗野,分散時是百姓,聚集起來就成了強盜,難以用文治教化,應當用武力震懾,他們才會畏懼服從。”皇上說:“蠻夷之人習性雖不同,但他們好生惡死的心思和常人並無不同。如果用安定平和的方式安撫他們,用真誠對待他們,用道理開導他們,他們怎會不順從教化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將軍徐達派遣宣武衛楊鎮撫率兵駐守直沽。

己卯日,大赦天下。詔書說:

“上天孕育百姓並為他們設立君主,君主是尊奉上天旨意安定養育百姓的人。過去元朝政治衰敗,百姓失去安定生活,群雄崛起,國家分裂。朕以平民身份投身軍隊,痛心百姓遭受苦難,率領孤軍與誌同道合的豪傑,希望平定戰亂。

仰仗上天神靈和百姓支持,大軍所到之處,強敵敗亡、弱方臣服,從黃河以北到南海之濱,無不歸附。但又想到自登基以來,軍士勞苦、農民疲憊,未能讓他們安定;賢人君子隱居山林,未能招攬;訴訟繁多,未能平息;物資征調頻繁,未能緩解。朕為此寢食難安,特此大赦天下,與百姓重新開始。

自八月十一日黎明前,除謀反、殺害祖父母父母、妻子殺害丈夫、奴婢殺害主人、預謀或故意殺人、強盜、蠱毒、邪術害人等罪行不赦免外,其餘無論是否結案、是否發覺,罪行輕重,全部赦免。敢有拿大赦前的事告發他人的,依法治罪。

跟隨出征的將士極為辛苦,中書省、大都督府發文命令有關部門優厚撫恤他們的家屬。新歸附的士兵中,年老患病無成年男子代替服役的,以及陣亡病故士兵的寡婦無依無靠的,都聽憑自便。

跟隨出征的逃兵,向官府自首的免罪,仍供給軍裝、路上的糧食,遣送回軍隊。守衛城寨的逃兵,也允許自首免罪,當地官府供給路費,遣送回原服役處。一個月後不自首的,按法律論處。

新攻克的州郡,那裡的百姓都是朕的子民,不許隨意殺戮。前來投降的人要優厚安撫。

民間向京城繳納賦稅,路途遙遠的,有關部門要設法轉運,不要讓百姓困苦。

今年遭受水旱災害,有關部門要如實上報,免除受災地區的租賦。鎮江靠近京城,運送物資從未停歇,且旱災嚴重,全部免除今年的秋租和明年的夏稅。

州郡百姓因戰亂逃往他鄉,田產已歸有能力的人家,那些已耕種成熟的田地,準許占有者作為自己的產業。若回鄉複業,官府在附近荒田中按數量分給他們耕種;其餘荒田,也允許百姓開墾作為自己的產業,免除三年徭役。

孔子故鄉曲阜,朝廷常派官員祭祀,孔子世襲的衍聖公和授予的曲阜知縣,都按前代製度,免除其家族的賦稅徭役。

懷有才能品德而隱居山林的人,有關部門查訪核實後上奏,朝廷立即派人帶著禮物聘請來京。

學校是培養賢才的地方,戰亂以來很多人荒廢學業,中書省商議興辦學校,務必追求實效,不做表麵文章。

天下選拔的賢良官吏,中書省根據才能授予官職。年老患病不願做官的聽憑自便,被判流放遷徙的釋放回鄉為民城寨將校及已調發隸屬軍隊的人除外)。

不久前因平定叛亂,按軍法判刑的人,處理不夠公平恰當。中書省應重新慎重研究,務必使用恰當的刑罰。判處重刑的,須等秋後執行,不得在不合時令時行刑,以免傷害萬物生機。

書籍、農具等物品不得征稅。民間拖欠官府的錢糧全部免征。

蒙古人、色目人既然居住在我們的土地上,就是朕的子民,有才能的一律選拔任用。

鰥夫、寡婦、孤兒、獨老、殘疾患病無法自養的,由官府供養。

京城遭受火災的人家,中書省根據情況加以救濟。

百姓中七十歲以上的,允許一個兒子侍奉養老,免除其差役。

禦史台、提刑按察司是朝廷的耳目,務必整肅百官,謹慎選拔賢良方正的人,以輔助朕做得不足的地方。

民間有不便之事、應興之利、應除之害,詔書未提及的,有關部門要詳細上報。

唉!百姓遭受苦難已有十七年,如今天下剛安定,天地間的正氣從此恢複。從今往後,大家應各自從事本業,改善生活,共享太平,實現和樂升平的治理。”

大將軍徐達派人到東昌,命令平章韓政分兵駐守陵州。

監督工匠修築元朝舊都西北的城牆。

皇上考慮到律令中還有量刑輕重不當、違背公正法典之處,命令四位儒臣和刑部官員一起研討唐律,每天抄錄二十條呈請皇上裁決,選擇合適的采用。若有量刑輕重不當的,皇上親自增減調整,務必力求恰當。

辛巳日,大將軍徐達派遣使者進獻平定元都的捷報表章到達京城。

捷報說:“五百年才出現王者的典章,仰賴聖人在位;實現大一統而天下安定,正遇上天賦予的新使命。徹底驅除胡虜的膻腥之氣,廣泛傳布國家疆域內的教化。天地清平安寧,日月光明。

恭敬地想到皇帝陛下,上天賦予您神聖的資質,德行完備、智勇雙全,手握帝王符命開啟國運,秉持黃鉞象征兵權)興兵出征。

攻打滁陽時,百姓有了重生的希望;開創基業時,英雄豪傑識得真主而歸附。看到豺虎般的敵人肆虐、龍蛇般的叛賊興起,於是整頓軍隊,恭敬地秉承天威出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征戰江漢,陳友諒在彭蠡被殲滅;討伐荊吳,張士誠在姑蘇被捆綁投降。驅趕逃敵而閩越安定,平定叛亂而交廣穩固。

建立綱紀,治理措施完備;發布政令施行仁政,民心大悅。東南百姓已安居樂業,西北仍受戰亂困擾。推究緣由,有其根源。

那元朝百姓,最初來自荒遠之地。趁宋朝滅亡,從眾多胡族中崛起。以夷狄身份冒犯天道綱紀,以犬羊般的野蠻攪亂華夏風尚。崇尚編發而拋棄漢族禮帽,紊亂家族姓氏而敗壞倫理。

到了後代,更加不像君主。沉迷享樂而荒廢政務,不知兢兢業業;製作奇技淫巧,沉溺驕奢。天象變異警示不斷,黃河泛濫決堤,卻不知修身反省,隻知遊獵,朝廷政治混亂,英雄於是奮起,戰爭遍及天下,災禍聚集中原。

因此出兵討伐以拯救困苦百姓,大力安定天下、排除禍患以平定戰亂。這並非出於本意,而是眾人共同的謀劃。

我才能微薄,有幸承擔統率軍隊的重任。陛下親自授命,讓我拯救百姓於水火;駐守邊疆掌握軍機,希望能在軍事外交上克敵製勝。

旌旗一揮,淮沂平定;金鼓震響,青兗安定。濟水一帶敵軍繳械,萊陽百姓叩首臣服。軍隊如風雷般迅猛,直搗大梁;如閃電流星般快速,收複西洛。

率軍攻取衛、相之地,輕裝疾進奔赴邯鄲。率領軍隊從臨清出發,聲威如破竹;指揮勇猛將士打通道路,攻勢如燎原烈火。

元軍鎮守部隊潰敗如土崩,禁軍瓦解。君臣在困迫中相對無言,父子謀劃逃跑。早上還在宮中的妃嬪,晚上就隨車馬從北門逃走。

我和常遇春等人,已於八月初二率領軍隊進入元的都城。

百姓拿著酒食前來迎接,像赤身頂著瓦盆仰望白日一樣仰慕明軍);家家戶戶相互慶賀,如同驅散了陰霾終於見到青天。

奉行宣揚聖上的恩德威望來安撫百姓,全部收繳地圖和戶籍檔案,並封存官府倉庫。

各郡縣百姓的歌頌之聲從四方彙集,被敗壞了百年的風氣煥然一新。

雖然奔走效勞建立了微薄功勞,但策略實際上是遵循既定的謀劃。

所以功業顯赫,奠定了卓越的武功。

從東邊的滄海到西邊的昆侖山,從南邊的雕題代指南方邊遠地區)到北邊的窮發代指北方邊遠地區),無論遠近,沒有不尊崇親近朝廷)的。

諸侯會盟,文字、車軌統一,興盛太平時代的禮儀和音樂;人倫得到整頓,風俗得以改變,端正千秋萬代的綱常倫理。”

壬午日,因攻克元都的奏表送到,群臣向皇帝上表祝賀。

禮儀結束後,侍臣又進言說:“自古以來改朝換代時,以臣子身份奪取君主之位的情況很多,隻有漢高祖奪取秦朝天下,是從民間崛起的。

如今陛下沒有憑借一尺土地、一個百姓就平定了天下,元朝君主逃歸沙漠,軍隊不濫用武力,這一功績超越千古。”

皇帝說:“我思考夏、商、周三代以及漢、唐、宋各朝存在時間長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們的祖宗仁厚,深得人心,根基牢固,所以人們不會忘記。

元朝自從世祖統一天下,寬厚體恤、愛護百姓,也可以說是有仁愛之心的。但如果他的子孫能秉持仁厚之心,堅守而不改變,那就是國家的福分了。”

下詔將大都路改名為北平府,命令征召元朝原來的官員送到京城。

皇帝從南京出發,又前往北京。

大將軍徐達命令參政傅友德分兵駐守盧溝橋。

癸未日,皇帝下詔讓大將軍徐達設立燕山等六個衛所,用來守衛北平。

於是徐達將飛熊衛改名為大興左衛,淮安衛改名為大興右衛,樂安衛改名為燕山左衛,濟寧衛改名為燕山右衛,青州衛改名為永清左衛,徐州的五個所改名為永清右衛。

皇上因元都已被攻克,於是命令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率軍奪取山西,另外留下三萬士兵分彆隸屬於六衛,命令都督副使孫興祖、僉事華雲龍守衛北平。

下詔任命禦史大夫湯和為偏將軍,與平章楊璟一起跟隨大將軍徐達征討山西。

在此之前,湯和從福建回到慶元,皇上命令他建造海船,運糧前往直沽,等候大軍出征。

這一年,海上多颶風,無法航行,於是皇帝下詔讓湯和把儲存在鎮江的糧食運回京城。

到這時,又有了讓他隨征山西的)任命。

皇帝下詔,因浙西長興、吉安的百姓自從歸附朝廷以來,連年為供應糧餉所勞累,特地免除他們明年的秋糧。

乙酉日。右丞薛顯等人率領巡邏騎兵到古北口,追擊元朝潰散的殘兵,俘獲一千六百匹馬、八千多頭牛羊、二百五十輛車後返回。

戊子日,大將軍徐達派遣右丞薛顯、參政傅友德、陸聚等人率軍奪取大同,命令指揮葉國珍測量北平南城,周長共五千三百二十八丈,南城是金朝時的舊地基。

元朝的翰林學士危素、張以寧、曾堅等人到軍營拜見大將軍徐達,徐達因他們是儒生,以禮相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己醜日,設立廣洋衛親軍指揮使司,任命千戶李員為指揮僉事。

升江陰千戶所為江陰衛,任命千戶王貞為指揮僉事。

元朝郴、桂等地守將參政陳虎都率領部眾投降,皇帝下詔任命陳虎都為邳州千戶所鎮撫,將他的四千部卒釋放為平民。

庚寅日,皇上親手寫詔書給中書省大臣說:“昨天張衝上書談論時事,他所說的有兩件事可取:一是讓朝廷大臣各自議論朝廷的得失,這樣皇上就能有依據地任用他們的長處;二是讓中書省命令各衙門的正官各自議論得失,每月選取三人的言論,言論貴在簡潔恰當,選擇那些陳述事情懇切不避忌諱的人,酌情提拔任用,以培養忠誠正直的風氣。”

這話很有道理。

聽到政事的得失就能知道利弊,知道利弊百姓就能得到福祉;聽從忠直之言,正直的人就會增多,正直的人多了,朝廷就會清明。

自古以來治理天下的君主,都是遵循這個道理。

像秦二世、隋煬帝之所以亡國,就是因為不這樣做。

千戶李某從古北口抓獲擴廓帖木兒的間諜,僉院餘某將其押送到大將軍徐達)那裡。

壬辰日,指揮曹諒等人攻克裕州泉白寨,擒獲元朝平章郭雲及其將領劉祥等人。

起初,指揮唐黑塔率軍圍攻該寨,郭雲堅守,無法攻克。

等到大將軍徐達寫信前去勸降,他也沒有回應。

到這時,郭雲的糧草即將耗儘,大將軍又派遣曹諒等人率軍合力攻打,郭雲支撐不住,於是趁夜逃跑。

曹諒等人追擊並擒獲他,送往皇帝所在之處。

皇上嘉獎他的忠義,加以安撫,賜給他三套衣服及被褥,任命他為溧水知縣,他的妻妾子女也都有賞賜。

癸巳日,皇帝的車駕到達北京。將衛輝路改為衛輝府,把獲嘉縣隸屬於它。

大將軍徐達派遣指揮張煥測量原元朝皇城,周長一千零二十六丈,又派遣指揮薛某帶領東安州投降的將領左衛帥府副使叚英、署丞劉蠻子前往東安州討伐尚未歸附的守將哈剌赤。

原元朝留守迭裡迷失等人陰謀作亂,想要推舉原平章哈剌那海為首領,玉田縣尹史??告發了他們。

大將軍徐達派人搜捕,抓獲迭裡迷失、哈剌那海、郎中金剛奴、順德達魯花赤金剛寶、員外郎完者不花、指揮脫帖木兒、和林省管勾脫列不花、僧人壽奴以及隨從伯帖木兒等人,將他們處死,用白銀、金幣、絲帛賞賜史??。

甲午日,命令右副將軍馮宗異率軍跟隨大將軍徐達奪取山西。

溫州南溪人董孟怡等人聚眾作亂,溫州衛指揮僉事吳廣率領四百名士兵前去抓捕,對部將說:“他們人多我們人少,和他們正麵交戰不是好辦法。”

那些是烏合之眾,向來不受軍隊紀律約束,一時被脅迫跟隨,必定有很多人懷有二心。

不如派人向他們說明利害,他們各自掛念父母妻兒,背離叛逆者而歸順朝廷,易如反掌。

於是他按兵不動,詢問居民,派與賊寇有親友關係的人前去勸諭。

過了兩天,賊寇中數十人捆著董孟怡等三個為首作亂的人前來投降,吳廣處死了這三個人,其餘部眾全部遣送回鄉。

吳廣是合肥人,原名繼先,曾跟隨餘闕學習,問安身立命的關鍵,餘闕告訴他要忠孝,所以吳廣作為將領,通曉儒家學說,遇事能秉持大義。

後來調任汀州衛,因年老多病去世。

派遣宦官前去釋放元朝宮女,並告訴她們說:“元朝君主奢侈荒淫,不顧國家政事,所以導致滅亡。”

這些宮女都是良家女子,被幽禁在深宮,實在令人憐憫。

你到那裡後,就釋放她們讓她們嫁人,不要讓她們流離失所。

當時有禦史上奏揭發陶安隱秘的過錯,皇上說:“我一向了解陶安,陶安怎麼會有這樣的事?”

況且你是從哪裡知道的?

禦史回答說:“是從路上聽來的。”

皇上說:“禦史隻根據道聽途說就來詆毀他人,這能算儘到職責嗎?”

命令中書省罷免他。

中書省大臣進言說:“禦史負責進言,言論有失誤,請求寬容他。”

皇上說:“不是這樣。種植優良樹木必須除去蛀蟲,培育優良禾苗必須鏟除雜草,任用正直的人必須排斥奸邪之人。

凡是奸邪之人侍奉君主,必定先以小信獲取信任,然後施展大的欺詐。這個人曾經說過一些話,我沒有懷疑就聽從了,所以他今天才敢說這種狂妄的話。

除去小人應當像撲火一樣,趁火勢未大時撲滅,就容易見效,否則,危害會越來越大。”

最終還是罷免了他。

夜裡,火星侵犯太微垣西垣的上將星。

丙申日,將嵩州、陝州隸屬於南陽府。修築京師草堂川城的城牆三百多丈。

這個月,有關部門上奏製造皇帝的車馬、服飾等物品,凡應使用黃金的,皇帝命令都用銅代替。

有關官員說:“花費不多,不必吝嗇。”

皇上說:“我擁有天下,怎麼會吝嗇這些?”

但所說的儉約,如果不親自帶頭,怎麼能做臣下的表率?

小的用度不節儉,大的浪費就會到來,奢侈的源頭、浮華的開端,未必不是由小到大發展而來的。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四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