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禮官唱“鞠躬”,指揮使以下官員都鞠躬。
唱“聖躬萬福”。
官員們)起身,回到原位。
讚禮官唱“拜”,音樂響起,行四拜禮,音樂停止。
通班唱令殿前班、侍從班的各位供事及各執事人員各就各位。
引進官引導皇太子和親王都從奉天東門進入,音樂響起,他們從東階上去,到達丹陛拜位,音樂停止。
引進官唱“鞠躬”,音樂響起,行四拜禮,起身,音樂停止。
引進官引導皇太子、親王到奉天殿東門進入,音樂響起。
引進官站在門外等待。
內讚引導皇太子、親王來到禦座前,到達行禮位置,音樂停止。
內讚唱“跪”。
皇太子、親王都跪下。
皇太子祝賀說:長子我在這元旦佳節,謹率領弟弟們,前來拜見父皇陛下,向您祝賀。
皇帝下令說:元旦的吉慶,與長子一同享有。
內讚唱“俯伏,起身,平身”。
引導皇太子、親王從東門出去,音樂響起。
引進官引導他們回到丹陛拜位,音樂停止。
引進官唱“鞠躬,拜”,音樂響起,行四拜禮,起身,平身,音樂停止。
皇太子、親王)從東階走下,音樂響起,到文樓時音樂停止。
司樂再次報時結束後,全體官員按丞相銜臣某以下的順序行起居禮。
引班官唱“鞠躬,平身”。
引班官引領文武百官進入丹墀拜位,麵朝北站立。
開始行進時,音樂響起,到達位置後,音樂停止。
知班官唱“班齊”。
讚禮官唱“鞠躬,拜”。
音樂響起,行四拜禮,起身,平身,音樂停止。
引班官引領丞相到西階登階,引班官站在台階下等候。
捧表官捧著表章,宣表官、宣表目官、展表官依次跟從丞相前行。
音樂響起,來到殿西門,音樂停止。
捧表等官員站在殿西門外。
內讚引導丞相來到禦座前,唱“跪”。
讚禮官唱“眾官都跪下”。
丞相跪著上奏說:擔任官職的臣子我等,在這三陽開泰、萬象更新之時,敬祝皇帝陛下承接上天福祉,永遠昌盛。
祝賀完畢,內讚唱“俯伏,起身,平身”。
眾官一同照做。
內讚引導丞相走出殿西門,音樂響起,丞相從西階走下,回到原位,音樂停止。
捧表等官員從殿西門進入。
內讚唱“進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捧表官捧著表章跪在案前,受表官插好笏板,跪在案東,接過表章和表目放在案上,抽出笏板,起身,退到殿內西邊,麵朝東站立。
內讚唱“宣表”,宣表目官來到案前,插好笏板,取過表目跪在殿內西邊宣讀。
展表目官插好笏板,一同跪下展開表目,宣讀完畢,展表目官抽出笏板,一人把表目放回案上,都退下站在原位。
宣表官來到案前插好笏板,取過表章跪在殿內西邊宣讀。
展表官插好笏板,一同跪下展開表章,宣讀完畢,展表官抽出笏板,一人把表章放回案上,都退下站在原位。
宣表官俯伏,起身,與捧表等官員從殿西門出去,從西階走下,回到原位。
讚禮官唱“鞠躬”,音樂響起,行四拜禮,音樂停止。
給事中來到禦座前跪下,接受詔令,從殿中門出來,走到丹墀上東南方,麵朝西,宣布有詔令。
讚禮官唱“跪”,百官都跪下。
給事中宣讀說:皇帝下令,元旦的慶祝,與你們一同享有。
讚禮官唱“俯伏,起身,平身”。
唱令插好笏板,鞠躬,多次舞蹈。
唱“跪”。
唱“山呼”,眾人各自拱手放在額頭上高呼三聲萬歲。
每次呼喊,樂工軍校都齊聲擊鼓應和。
抽出笏板,俯伏,起身,音樂響起,行四拜禮,音樂停止。
侍儀官上奏禮儀完畢,鳴鞭,皇帝起身,音樂響起,侍衛清道、侍從引導皇帝到謹身殿,音樂停止。
舍人各自抬著表案出去,丞相以下官員也都出去。
賜宴的禮儀:在奉天殿完成朝賀後,在謹身殿賜宴,拱衛司在殿庭左側。
右邊陳設黃麾仗及擎執人員,與奉天殿受朝見的禮儀相同。
內使監、宣徽院布置禦座,在禦座東邊偏南的地方設置皇太子座,麵朝西,諸王的座位依次向南排列,東西相對。
殿內左右設置三品以上官員的座位,文官在東,武官在西,按品級高低排列,位置不同。
東西廊下設置四品至九品文武官員的座位。
和聲郎在殿南楹柱旁,陳列大樂、細樂及各種舞隊。
宣徽院在殿南楹柱之間設置禦酒尊,在殿門左右設置皇太子、親王、文武三品以上官員的酒尊。
皇帝座位前有兩名司壺,尚酒、尚食各兩人。
東邊一側,皇太子、親王有一名司壺,兩名奉酒奉食人員;西邊一側,親王有一名司壺,兩名奉酒奉食人員。
文武官員每行有四名司壺,同時負責供應酒和食物。
東西廊下各間都由宣徽院設置酒尊,一名司壺,兩名供酒、供食人員。
宣徽院在殿中擺放皇帝的食案以及皇太子、親王的食案,在左右兩側及東西廊下擺放文武官員的食案,各自放在他們的位置前麵。
即將舉行宴會時,各執事官各就各位,舍人引領文武百官穿著常服在殿門左右站立。
引進使引領皇太子、親王穿著常服站立在殿內。
宮內左右侍儀人員引導皇帝穿著常服登上禦座,鼓吹樂隊奏樂,鳴鞭,音樂停止,皇太子、親王各自就座。
丞相率領禮部尚書、宣徽使捧著皇帝的食案送到皇帝麵前,侍郎、宣徽同知捧著食案分彆送到皇太子、親王麵前。
丞相捧著壽花進獻到皇帝麵前,禮部、工部尚書分彆進獻壽花到皇太子、親王麵前,文武百官各自就座。
各位執事分彆向文武百官進獻壽花後,內使監令在皇帝麵前斟酒,接著司壺在皇太子、親王和文武百官麵前各斟酒,細樂響起,和聲郎麵朝北站立,舉手唱“上酒”,飲酒完畢,音樂停止。
內使監令在皇帝麵前進獻食物,供食人員在皇太子、親王、文武百官麵前分彆供食,大樂響起,和聲郎麵朝北舉手唱“上食”。
進食完畢,音樂停止。
總共飲酒七巡,期間進食五次,上酒、上食時音樂的奏響與停止,都和前麵的儀式一樣。
隻有在第五巡酒和第七巡酒時,穿插表演各種舞蹈。
宴會結束,皇帝起身,大樂響起,皇太子、親王侍從皇帝回宮,音樂停止。
文武百官按次序離開。
凡是冬至日、皇帝的生日聖節)、朝會宴享,都按照以上禮儀進行,隻是祝詞不同。
皇太子致辭說:“今日是)冬至節。”
丞相說:“現在正逢律管應合黃鐘之律,此日是冬至日白晝最短,此後漸長)。”
傳達旨意時則說:“冬至日的慶賀履長:冬至日的彆稱,表示迎福踐長)。”
皇帝的生日,皇太子致辭說:“今日適逢父皇陛下的生日,我謹率領諸位弟弟某某等,恭敬地祝父皇萬歲壽辰。”
丞相則說:“現在正逢皇帝陛下的誕辰,我謹率領文武百官恭祝陛下萬歲。”
皇帝不傳達詔令。
凡是各行省呈送的賀表,都在禮部彙總呈進。
皇後正旦、冬至朝賀儀
在前期的時候,內使監在坤寧宮的正中間設置皇後的禦座,在皇宮門外靠東邊且接近北邊的地方設置皇太子的帳幕,在皇宮門外靠南邊的地方分彆設置親王的帳幕在皇宮門外靠南邊的東邊和西邊都設置了親王的帳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天,皇後的丹陛上設置了三十六套儀仗,都是由太監手持:黃色大旗兩麵,戟、五色繡幡各六麵,戈、五色繡幡各六麵,鍠鐘形儀仗)、五色錦幡各六麵,小雉扇、紅雜花團扇各四麵,錦曲蓋傘蓋)兩麵,紫方傘兩麵,紅大傘四麵。
宮殿前台階丹墀)以內的儀仗隊有五十八人:班劍木製儀仗劍)、金吾杖、立瓜、臥瓜瓜形儀仗)、儀刀、鐙杖、骨朵斧金瓜錘)各四件,響節帶響鈴的儀仗)十二件,錦花蓋傘蓋)兩把,金交椅、腳踏、水盆、水罐各一件,方扇八把,都由宦官恭敬地拿著。
殿內的儀仗總共六種:金香爐、香盒、唾壺、唾盂各一個,還有拂塵兩把,都由侍女拿著。
設置皇太子、親王的拜位在丹陛的正中間,以及殿內。
司讚二人位於台階上拜位的北邊,司賓二人位於司讚的南邊,內讚二人位於殿內拜位的北邊,都東西相對而立。
女樂排列在皇宮門外。
皇太子、親王拜見皇帝後,司賓引導他們到帷帳處,內使監官員啟奏皇後,皇後穿戴好冠服,將要出來時,儀仗隊行動,樂隊奏樂,皇後登上座位,樂隊停止奏樂。
司賓引導皇太子、親王進入,來到宮殿前的拜位。剛開始行走的時候,音樂奏響,到達位置後,音樂停止。兩名司賓分彆站立在東邊和西邊。
司讚官高唱‘鞠躬’,音樂響起,眾人)行四次拜禮,音樂停止。
司賓引導皇太子、親王一起從殿東門進入,音樂奏響。司賓在門外等候,內讚接引皇太子、親王來到皇後麵前的拜位,音樂停止。讚禮官高唱‘跪’,皇太子、親王也都跪下。
皇太子自稱長子某,說:“現在正逢新年正月初一)之時,我謹率領弟弟們某等,恭敬地到母後殿下稱賀。”讚禮官高唱‘俯伏,興,平身’行俯伏禮,起身,站直)。
內讚引導皇太子、親王從殿東門出來,音樂奏響,之後)回到原位,音樂停止。司讚高唱“鞠躬,下拜”,奏樂,行四次拜禮,音樂停止。
內使監官員宣告禮儀完畢後,皇後進入內殿,皇太子、親王從東門出去,千秋節皇後生日)的時候也是這樣。
皇妃以下以及宮廷內外有封號的婦女都行禮。
在此之前,內使監的官員在坤寧宮設置皇後的禦座,在皇宮門外的西邊靠近北邊的地方設置皇妃的帳幕,在皇宮門外的東邊稍南邊設置皇太子妃、王妃、公主的帳幕。在門外的南邊設置內外命婦的帷帳,東西相對。
這一天,在殿廷丹陛東西兩側設置儀仗,在禦座左右安排執儀仗的人。設置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的拜位在台階上的正中央,外命婦侍立的位置在殿庭的東西兩側,拜位在殿庭的正中央。
設置兩名司讚位於丹陛的東西兩側,兩名司讚位於殿庭的東南。司賓有兩人,位於台階上司讚的南邊;還有兩人,位於殿庭中司讚的南邊;內讚有兩人,位於殿內,這六人)都是東西相對。司言一人站在殿內的東邊、內讚的北邊,女樂站在宮門外。
內使監的官員啟奏請求,皇後穿著禕衣出來,儀仗隊開始行動,音樂奏響,皇後)登上座位後,音樂停止。
司賓二人在帷幄外引導外命婦從東門進來,站在侍立的位置上。二人引領皇妃等人從東門進入,到達宮殿台階上的拜位,按照順序站立。司讚官高唱下拜,音樂奏響,眾人)行四次拜禮,音樂停止。
司賓引導貴妃從殿東門進入,到殿上的拜位。內讚和司讚一起,高唱‘跪’,貴妃和其他妃子都跪下。
貴妃自稱:“臣妾某某等人,今逢歲首正旦)冬至,特來皇後殿下恭賀新春冬至。”讚禮官高呼“起駕”,司賓官引導貴妃從殿東門出來,樂聲響起,回到原來的位置,樂聲停止。司讚官高唱禮拜,音樂響起,行四次禮拜,音樂停止。司賓引領皇妃從東邊的台階下到東邊的門出去。
兩名司賓官引導皇太子妃、王妃、公主從東門進入,到達台階上的拜位,皇太子妃在中間,王妃各自按照長幼次序排列在東西兩邊,公主也各自按照長幼次序排列在東西兩邊,行拜禮的儀式與皇妃相同。
王妃等)稱:‘長婦妾某氏等,在歲首元旦冬至,恭敬地前往皇後殿下稱賀。’司讚高唱‘興’,司賓引領皇太子妃以下的人從東階下,回到原位,行四拜禮。禮儀結束後,司賓引領皇太子妃等人從東門出去。
司賓引領外命婦進入拜位。司讚高唱:‘排班整齊。’讚禮官高唱“拜”,樂隊演奏,行四拜禮,樂隊停止演奏。
司賓官引導班首命婦領頭人)從西階升殿,音樂響起,從西門進入,到達殿上的拜位,音樂停止。內讚、司讚同聲高唱‘跪’,班首及外命婦都跪下。
班列的首領稱說:“某國夫人妾某某等,現在正逢新年的節日冬至,恭敬地到皇後殿下這裡)來道賀。”內讚、司讚同聲高唱‘興’,班首和外命婦都起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賓引導班首從西門出去,樂聲響起,從西邊的台階走下,回到原位,樂聲停止。
司言上前跪著,接受皇後旨意,然後從殿中門出去,站在台階的東邊,麵向南方,聲稱‘有旨’。司讚官高唱“跪”,夫人以下的眾人都跪下。
司言官宣布聖旨說:‘正月初一的吉慶冬至日的慶賀,與夫人等人共享。’司讚高唱:“起身。”眾命婦都起身。
司言進殿,跪下說:‘宣讀聖旨完畢。’司讚官高唱禮拜,音樂奏響,行四次禮拜,音樂停止。
內使監官宣布禮成後,皇後進入後殿,命婦從西門退出。
宴會命婦儀
在坤寧宮接受朝賀完畢後,內使監的官員仍然在宮殿裡,於宮殿庭院以及宮殿前的紅色台階上設置禦座,在左右兩邊設置儀仗以及禦座,安排左右侍從拿著儀仗等物伺候),如同接受朝會時的禮儀。
又在皇後座位的西側設置貴妃等六位妃子的座位,東側稍靠南的地方,在宮殿南邊的左右兩側設置皇太子妃、王妃、公主的座位。
第一行在左右設置一品外命婦的座位,第二行在左右設置二品命婦的座位,第三行在左右設置三品外命婦的座位;第四行設置四品外命婦的座位,以北方為上位,東西相對。
東西兩廊廡下設置四品以下外命婦的座位,以北邊為上位。
樂女在宮殿的南柱前排列大型樂隊、小型樂隊以及各種舞隊,在宮殿南柱正中設置皇後的酒樽,在皇後酒樽的西邊設置皇妃的酒樽,在皇後酒樽的東邊設置皇太子妃、王妃、公主的酒樽。在殿門左右及東西兩廊的禦位上設置外命婦的酒樽,司壺掌管酒壺)二人,尚酒負責斟酒)、尚食負責供食)二人。
皇妃六位,設司壺一人,奉酒、奉食各二人。皇太子妃、王妃、公主,設司壺一人,奉酒、奉食二人。殿上左右侍奉的每一排安排兩名司壺,兩名奉酒、奉食。東西兩廊廡下各有負責執壺供酒、供送食物的人。
在殿上正中陳設皇後的膳食桌案,在殿上西邊稍微偏南的地方陳設六位皇妃的膳食桌案。皇太子妃、王妃、公主的食案在殿上的東邊稍偏南。外命婦的食案、東西廊廡命婦的食案,都先在各自的座位前擺好。
宴會即將開始,各執事人員各自履行職責。
司賓引導內外命婦各自穿著日常服飾,在宮殿門外的左右兩邊侍立。內使監的官員啟奏得知,皇後穿著常服,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穿著常服跟從皇後出行。等到儀仗開始行動,音樂奏響,皇後)登上禦座後,音樂停止。
司賓引導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進入席位。司賓引導大小命婦進入,各自站在座位後麵。
丞相夫人率領各級命婦們拿著膳食案,呈到皇後的座位前。丞相夫人捧著祝壽用的花走到皇後麵前,二品誥命夫人各自捧著食案,走到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麵前,又拿著祝壽用的花走到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麵前,大大小小的誥命夫人們各自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奉禦和各位執事人員在殿內分進祝壽的鮮花,大小命婦分彆在東西廊廡向命婦們獻上壽花完畢。
司壺在皇後麵前,尚酒向皇後、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敬酒,內外命婦在皇後麵前各自敬酒,樂工奏樂,樂舞女麵向北方站立,舉手高呼敬酒。喝完之後,音樂停止。
在東西兩側廊廡下的大小命婦麵前,司壺之人各自按照禮儀斟酒。
尚食局奉禦在皇後禦座前,尚食局負責供食的人在皇妃、皇太子妃、王妃、公主麵前以及外命婦麵前各自供上食物,樂隊演奏音樂,女官麵向北舉手唱‘上食’。吃完飯,音樂停止。
東西兩側廊廡下大小命婦前麵負責進獻食物的人,各自按照禮儀進獻食物。
總共上酒七次,中間上菜五次,上酒、上菜時,音樂響起,結束時音樂停止,都按照禮儀進行。音樂有時會使用舞隊。
宴會結束後,皇後起身,樂聲響起,侍從引導皇後回宮,如同來時的禮儀一樣,樂聲停止。司賓引導著大小命婦按次序出去。
凡是冬至和千秋節皇後生日),禮節與正旦相同。
皇太子說:“現在正逢冬至節,千秋節。”
則說:“今日適逢母後殿下壽誕之辰,我謹率領諸位弟弟某某等共同獻上祝母後)千歲壽禮。”
皇妃以下的祝詞格式相同。
公主則說:“長女某某恭敬地率領眾姐妹等一同向母後獻上祝母後)千年之壽的祝福)。”
在正月初一、冬至的時候,各行省把賀信之類的文書進呈給禮部。
東宮朝賀儀
在朝賀之前,內使監在東宮的正殿陳設皇太子的座位。
侍儀司在宮殿台階下的西邊和宮殿內的正中間設置放置箋文的幾案,文武官員跪拜的位置在宮殿台階下,文官在東邊武官在西邊,每個等級位置不同,排成雙層隊列。設置客位在文官的東邊,設置學官的座位在文官拜位的南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宣箋官、宣箋目官、展箋官位於箋案的西邊,受箋官及承令官位於殿上的東邊。知班兩人站在文武百官朝拜位置的北麵,讚禮兩人站在知班的北麵,內讚兩人站在殿上的南麵,都是東西相對。引領四位文武班舍人,站在文武百官的北邊,稍微靠後,東西相對而立。引導兩位使者在文武百官的東南方就位,麵朝西。
這一天,宿衛在東宮外門外麵陳列盔甲武器,在道路中間布置了六麵龍旗,舉著龍旗的人都穿著軍服,其中黃旗一麵居中,左前青旗一麵,右前赤旗一麵,左後黑旗一麵,右後白旗一麵。每麵軍旗有六名手持弓弩的軍士,他們的服飾,各自與軍旗的顏色相同。
拱衛司在宮殿下麵設置兩麵絳引幡,戰氅、戈氅、鍠氅鐘形氅旗)、羽葆幢各六件,青方撒傘)二頂,青小方扇、青雜花團扇各四把。在宮殿前麵的東西兩側,設置班劍木製儀仗劍)、梧杖、立瓜、臥瓜瓜形儀仗)、儀刀、鐙杖、骨朵金瓜錘)、斧各四件,響節帶響鈴的儀仗)十二件,金節四件。
內使監在殿門外左右兩側設置金交椅、腳踏、水罐、水盆各一個,青羅團扇六把,紅團蓋傘蓋)兩頂,都由校尉拿著。殿上設置金香爐、香盒、唾盂、唾壺各一個,拂子兩把,由內使執持。六位將軍分彆站在宮殿大門的東西兩側。
和聲郎在文武官員行禮跪拜位置的南邊陳列樂器。
侍儀舍人穿著常服,把箋函放在案上,舉著進入自己的位置。
引班官引領身著常服的文武官員,在東宮門外的東西兩側整齊列隊。通讚、內讚宣告箋文,宣告箋文的條目、展示箋文、接受箋文的官員、承接命令的官員都進入相應位置)並就位。
引進使開啟殿外的儀仗,引導皇太子穿著常服登上宮殿,音樂響起,皇太子登上座位後,音樂停止。引班官引領文武官員進入各自的位置。
知班的官員唱禮,所有官員站齊,然後鞠躬,行拜禮,音樂響起,行四拜禮,起身,音樂停止。
引導官引導丞相從西邊的台階升殿,宮中讚禮官接引丞相到殿內跪拜行禮的位置,高唱‘跪’。丞相跪下。讚禮官高聲唱道:“眾官員全部跪下。”
丞相說:“臣某官銜)某某等,欣逢三陽開泰正旦)冬至律應黃鐘,日當長至),萬象更新,敬祝皇太子殿下洪福齊天。”祝賀結束後,內讚官高唱‘俯伏’。讚禮官高唱‘俯伏,興,平身’俯伏行禮,起身,站直)。內讚引導丞相從西門出去。引班官引領丞相從西階登上殿,回到原位。
讚禮官高唱進獻箋文。捧著箋文的官員前往幾案處,與宣讀箋文的官員、宣讀箋文條目的官員、展開箋文的官員一同從西階的西門進入。內讚高唱進箋,捧箋官跪下,進獻箋文,受箋官在案東跪下,接過箋文後拿出放在案上。內讚高唱宣箋。
宣箋官起身,就近拿取箋目,跪在書案西側,展箋官一同跪下展開箋目)。宣讀完畢,展箋目官起身,回到原位。宣箋目官俯伏行禮,起身,把箋目放回案上,回到自己的位置。
宣箋官到桌案前取箋,在西邊跪著宣讀,展箋官一起跪著,宣讀完畢,展箋官起身,回到原位。宣箋官俯伏行禮,起身,把箋重新放在案幾上,都從西門出去,回到原位。
承令官由中門出,站在殿階的東南方,宣稱有令。讚禮官高喊道:‘跪下。’所有官員都跪下了。承令官下令說:‘值此新春三陽)冬至履長)佳節,願與眾卿同享嘉慶。’接受命令完畢,承令官從西門進入,回複命令,俯伏行禮,起身。
讚禮官高唱“鞠躬”,音樂響起,眾人)行四次拜禮,起身,站直身子,音樂停止。讚禮官宣布典禮完畢,皇太子起身,音樂奏響,皇太子)回宮,音樂停止。
舍人舉起奏箋文書案離開,文武官員按次序離開。
冬至、千秋節皇太子生日)的禮儀與正旦相同。
冬至致詞:丞相說:“現在正逢律管應合黃鐘之律,此日是冬至日白晝最短,此後漸長)。”
承令官說:“冬至日的慶賀履長:冬至日的彆稱)。”
千秋節致詞:丞相說:“今日適逢皇太子殿下壽誕之辰,謹率文武群臣,敬祝殿下千秋長壽。”
不傳達令旨。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五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