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六上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39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六上

第39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六上(1 / 2)

洪武元年4065年)十一月初一戊戌日。

己亥日,皇帝到太廟祭告說:“臣在今年十一月初三冬至日,要在南郊祭祀上帝,先祭告祖宗。看曆代擁有天下的人,沒有不把祖宗配享上天的,現在隻有臣不敢這樣做,因為臣的功業還有未成就之處,政治上或許還有缺失,害怕受到上天的責備。何況去年上天降下告誡,朕從早到晚小心謹慎,擔心無法承接上天愛惜生靈的美德,所以不敢輕易尊奉祖宗來配享上天。隻有祖先神靈與上天相通,我擔心上帝有所詢問,希望祖先把這些話在上帝麵前陳述奏聞,善惡都不隱瞞,隻請上帝明察。等到南郊祭祀的事情完畢,我會率領百官恭敬地來到殿庭,完成大禮,共同享受上帝賜予的福分。”

下令給天下有關部門,凡是遇到災異,都要如實上報。

派遣文原吉、詹同、魏觀、吳輔、趙壽等人分彆巡行天下,訪求賢能的人才。皇帝對他們說:“上天造就人才,一定是要為世間所用的。但人的才能和器量不同,精明敏銳的人品質或許輕薄,忠厚老實的人性格或許迂腐遲緩,能言善辯的人行為或許跟不上言語,沉默寡言的人德行或許很高尚,你們要精心鑒彆。”詹同回答說:“陛下的仁德廣布四海,正是賢能之人紛紛響應的時候,我們怎敢不儘心?”皇上說:“人才在世間不斷湧現,朕不擔心天下沒有賢能之人,擔心的是識彆人才的困難。如果推薦的不是可用之才,危害就大了,你們要謹慎。”於是各自賞賜白金,讓他們出發。

庚子日,冬至,在圜丘正壇的第一層祭祀昊天上帝,設置上帝的神位,麵向南方,玉器用蒼色的璧,絲帛用蒼色,祭祀用的牲畜用蒼色的小牛,籩豆、簠簋的規格按照祭祀宗廟的標準。登一種禮器)一隻,裡麵盛著肉汁,爵酒器)三隻。壇上設置兩個大尊,著尊、犧尊、山罍各一個;壇下設置一個大尊,兩個山罍,裡麵裝滿五齊五種酒)、三酒三種酒),祝版和玉帛一起放在壇的西邊。第二層,東邊設置大明日)的神位,星辰的神位依次在後;西邊設置夜明月)的神位,太歲的神位依次在後。每個神位用一頭純色的牛犢,幣帛各一份。大明用赤色,夜明、星辰、太歲都用白色。竹籩和木豆各十個,祭祀上帝時,籩裡減去糗餌、粉糍,豆裡減去??食、糝食。簠、簋以及登的規格和祭祀上帝相同,東西兩邊各設置兩個著尊,裡麵盛著醴齊、事酒。

祭祀前,皇帝要散齋四天、致齋三天,陪同祭祀的執事官員也一樣。祭祀前兩天,皇帝頭戴通天冠、身穿絳紗袍,視察祭祀用的牲畜,查看鼎鑊等祭器,檢查清洗情況。第二天,有關部門布置好祭祀場地。冬至當天清晨,皇帝的車駕到達大次休息處),太常卿上奏“中嚴”提醒準備)。皇帝穿戴好袞服和冕旒,太常卿奏報外麵準備完畢。皇帝進入祭祀位置,讚禮官高唱迎神,協律郎舉起指揮旗,奏響《中和》之曲。讚禮官唱“焚燒紫帛”,再唱請行禮,太常卿奏:“有關部門已準備妥當,請開始行禮。”皇帝拜兩拜,皇太子及在位官員都拜兩拜。

讚禮官唱“奠玉帛”,皇帝前往盥洗位,太常卿讚道:“前期齋戒,今日祭祀,更要清潔,以麵對神明。”皇帝將圭禮器)插在紳帶間,洗手、擦手,拿出圭,登上祭壇。太常卿讚道:“神明在上,要整肅威儀。”皇帝從午階登壇,協律郎舉麾,奏響《肅和》之曲。皇帝到昊天上帝神位前,跪下,將圭插在腰帶上,上香,獻上玉帛,抽出圭,拜兩拜,回到原位。

讚禮官唱“進俎”獻祭品),協律郎舉麾,奏響《凝和》之曲。皇帝到昊天上帝神位前,將圭插在腰帶上,獻上盛祭品的俎,抽出圭,回到原位。讚禮官唱“行初獻禮”,皇帝走到爵洗位,將圭插在腰帶上,洗爵、擦爵,交給執事者,拿出圭,走到酒尊處,將圭插在腰帶上,拿爵承接泛齊一種酒),交給執事者,拿出圭。協律郎舉麾,奏響《壽和》之曲,舞隊表演武功之舞。皇帝到昊天上帝神位前,跪下,將圭插在腰帶上,上香,祭酒,放下酒爵,拿出圭。讀祝官取過祝文,跪下宣讀完畢,皇帝伏身、起身,拜兩拜,回到原位。

亞獻時,斟上醴齊,奏響《豫和》之曲,表演文德之舞;終獻時,斟上盎齊,奏響《熙和》之曲,表演文德之舞。儀式和初獻相同,但不用祝辭。讚禮官唱“行分獻禮”,分獻官前往盥洗位,將笏板插在腰帶上,洗手,拿出笏板,到爵洗位,插笏,洗爵、擦爵,交給執事者,拿出笏板,到從祀神位前,插笏,上香,祭酒,放下酒爵,拿出笏板,伏身、起身,拜兩拜,回到原位。

讚禮官唱“飲福受胙”,皇帝登壇到飲福位,拜兩拜,跪下,將圭插在腰帶上。奉爵官斟上福酒跪下進獻,太常卿讚道:“這些酒食是神靈所賜,賜下福慶,讓億萬民眾共享。”皇帝接爵,祭酒,飲福酒,將爵放在坫放置禮器的台)上。奉胙官捧著祭肉跪下進獻,皇帝接過交給執事者,拿出圭,伏身、起身,拜兩拜,回到原位。皇太子及在位官員都拜兩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讚禮官唱“徹豆”撤去祭器),協律郎舉麾,奏響《雍和》之曲,掌祭官各自撤去豆。讚禮官唱“送神”,協律郎舉麾,奏響《安和》之曲,皇帝拜兩拜,皇太子及在位官員都拜兩拜。讚禮官唱令讀祝官奉祝文、奉幣官奉幣帛、掌祭官拿取食物及酒爵、酒,各自前往燎祭之處,再唱“望燎”觀看焚燒祭品)。皇帝到望燎位,燎祭進行到一半時,太常卿上奏:“禮畢。”皇帝回到大次,解除戒嚴。

祝文寫道:“臣承蒙上天眷顧保佑,平定天下,成為億萬百姓的君主。今逢冬至,六氣開始滋長,按典禮舉行祭祀,恭敬地用玉帛、犧牲、酒、穀物等祭品,通過燎祭,向神靈明確宣告。”

迎神曲唱:“蒼天高遠廣闊,覆蓋大地無窮無儘。在國都南麵建造圜丘,彙聚眾神一同降臨。我這微小的心意,不敢期望感動上天。思念神靈到來,身姿如金玉般莊嚴,駕馭龍鸞,乘雲駕風。看南郊祭祀,神靈已降臨,仰望上天,威嚴崇高。”

奠玉帛時唱:“神聖的神靈,我們恭敬地瞻仰您的威光。玉帛已獻上,又捧著滿筐幣帛前來。您莊嚴肅穆、高深莫測,我恭敬祭祀,因功業微薄而惶恐。”

進俎時唱:“祭祀儀式重在誠意,不在祭品豐盛,獻上小牛,告知天地您的覆蓋與承載之恩。這菲薄的祭品,恐怕不夠周全,願神靈接納,享用並視察。”

初獻時唱:“我這渺小之人,怎敢煩擾上天聽聞?上天憐憫,讓我與神相通。神靈降臨神位前,眾神紛紛跟隨。我雖愚昧,也歡欣鼓舞,如同子孫親近祖宗。斟滿清酒在酒鐘,敬仰上天的崇高德行與偉大功績。”

亞獻的祝詞唱:“承蒙上天恩寵,降臨紫壇。內心歡喜,君臣百姓同慶。恭敬侍奉,我心寬慰。向神獻上祭品,願神安享。”

終獻時唱:“我依靠上天的恩德與庇佑,內外殷勤,用芳香的酒、潔淨的穀物獻祭。快樂至極而起舞,讓神靈安享。祭禮雖以三獻結束,對神的情意卻悠長深遠。”

徹豆時唱:“祭品已陳列,儀式已完成。神靈在位,已享用並賜福。群臣快步撤去禮器,若祭品不夠豐盛,望神靈寬恕。”

送神時唱:“神靈離去難以挽留,想象您的衣袖隨風飄動。眾神前後護衛,圍繞神駕盤旋。叩首仰望蒼天,通往雲端的道路遙遠渺茫。”

望燎時唱:“在祭壇焚燒祭品,火焰燦爛晶瑩。獻上幣帛、牲畜、黍米,希望送達天庭。在陽間侍奉神明,祭祀圓滿成功。恭敬仰望,天空明亮澄澈。”

皇帝車駕返回後,前往太廟,祭告祝辭說:“今日冬至,陽氣初升,親自祭祀圜丘,大禮完成。恭敬地用這些祭品,表達感謝。”禮成後,皇帝回宮,在奉天殿升座,百官行慶成禮。第二天,在奉天殿宴請群臣。

大將軍徐達率領軍隊從北平出發,進攻山西,右丞薛顯等人跟隨。

辛醜日,皇帝宴請東宮官員和儒士,分彆賞賜冠服。此前,皇上修建大本堂,收藏古今圖書,延請四方名儒教導太子、諸王,分班夜間值班,挑選才俊之士擔任伴讀。皇上經常賜宴,讓他們賦詩,商討古今之事,評論文章,從未間斷。這一天,皇帝命令各位儒士創作《鐘山龍蟠賦》,舉辦豐盛的酒宴,還親自創作《時雪賦》,因此有了這次賞賜。

大將軍徐達的軍隊駐紮在保定,第二天,派遣右丞薛顯率領各路衛兵攻取七垛寨,攻破山寨,擒獲宣差閭閭、總管高元舉等人。

甲辰日,任命孔子第五十六世孫孔希學襲封衍聖公,孔希大擔任曲阜世襲知縣。設置衍聖公的屬官,有掌書、典籍、司樂、知印、奏差、書寫,各一人。設立孔、顏、孟三氏教授司,設教授、學錄、學司各一人。設立尼山書院和洙泗書院,各設山長一人。免除孔氏子孫和顏氏、孟氏大宗子孫的徭役,屬官由衍聖公推舉,呈請中書省批準任用。

授給孔希學的誥命說:“古代的聖人,從伏羲、神農到周文王、周武王,以天為法則治理百姓,聖明可比日月,德化的興盛,無人能及。但他們都根據時代製定製度,各有變革。至於孔子,雖未居帝王之位,卻綜合前代聖人的學說並融會貫通,傳揚教化萬世,成為帝王的老師;他的孫子子思又能闡述其學說,使其發揚光大。統治國家的人,追述其統緒,尊崇其爵號,是為了尊崇德行、報答功績。曆代以來,承襲爵位的人,有的不能繼承祖先功業,朕對此感到惋惜。朕即位之初,尋訪世襲者,找到五十六代孫孔希學,作為正統後裔,舉行典禮褒獎尊崇。你作為儒家領袖,要在當世發揚聖道,不辜負朕的殷切期望,這難道不偉大嗎?”於是任命孔希學為資善大夫,襲封衍聖公。

給孔希大的詔書說:“朕認為德行與天地匹配、道義與四季契合的人,古今罕見。但從伏羲到元代,聖人、賢人從未斷絕,而孔子更是傑出。秦朝焚書後,典籍殘缺,唯有孔子的學說貫通上下、恩澤天下,從漢代起被尊崇。唐代追封他為文宣王,宋代加封為至聖,元代加封為大成,爵號至高,祭祀不斷,其子孫世代享有榮祿,前代讓闕裡之地由其子孫管理。如今曲阜縣缺官,經推舉,孔希大最為合適。現任命孔希大為承世郎、知濟寧府兗州曲阜縣事,你要恭敬履職。”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