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四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4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四

第48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四(1 / 2)

洪武二年4066年)八月初一,鄂國公常遇春的靈柩運到龍江,皇帝親自祭奠,寫文章來祭奠他說:“自從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止。朕在臨濠起兵,駐軍在和陽。乙未年4052年)的春天,你來投靠我,與我一同渡過大江,首先攻克采石,接著奪取太平、建康,江東的土地,依次被平定。從這以後,戰馬的汗水還沒有乾,鎧甲還沒有解下,我軍)向南攻破三衢,向西圍困金鬥,於是和偽漢政權)在鄱陽、九江之上激戰,射死偽政權的君主陳友諒,攻打圍困武昌,使他的兒子陳理投降,湖湘地區全部被平定,向南奪取贛城,安撫南雄、南安,向北平定襄陽,回師淮東,從泰州到徐州,全部占領這些地方。向東平定了浙江東部和西部,攻破了蘇州,捆綁吳王張士誠後歸來。長淮的東西兩岸,大江南北各地,他的)功績非常顯著啊。丁未年4064年)冬天,我讓你輔佐大將軍向北征討中原,首先拿下齊、魯,接著攻取河洛,不久平定幽、趙、晉、冀,長驅直入進入關中,安撫平定秦、隴,戰勝攻取,沒有誰能抵擋你的鋒芒。近來因為北平有緊急情況,於是和偏將軍又再次向北進軍,輾轉征戰於永平、大寧,到達開平,全部都予以平定。中原各國的疆土。自古以來,被視為正統的君主,很少有十全十美的。現在朕擁有了整個中原,你的功勞很大呀。即使是古代的名將,也沒有能比得上他的。天下剛剛統一,我正要評定功勞實行賞賜,與大家)共享太平,稍微符合酬報功臣的心意。為什麼還沒有完成,就突然去世了呢?為什麼在柳河川,失去了我們的長城?如今將軍南歸,沒有機會見到,我的哀痛痛徹心扉,又能和誰說呢?將軍在世的時候,朕實在是依靠您;將軍去世後,朕還能和誰一起謀劃呢?不過是麵對著秋風而生發感慨,想起他的音容笑貌罷了。靈車到達時,朕親自祭奠,朕對你的思念之情,言語豈能表達。”祭祀完畢,他)悲痛地大哭著返回。命令在鐘山草堂的原址選擇地方,營建墳墓、建造祠堂。

甲子日,原元朝的總製賀宗哲率領軍隊攻打鳳翔。

高麗國王王顓派遣他的禮部尚書洪尚載等人進奉表章祝賀皇帝即位,請求賜予封爵,並且進獻地方特產,對)皇後和皇太子都有禮物進獻,皇帝賞賜洪尚載以下的人數量不等的羅綺。

乙醜日。驃騎衛跟隨出征投降的將領寧文明,暗中派人將軍中機密之事報告給賀宗哲,被巡邏騎兵抓獲,朱元璋)將他和寧文明一起斬首。

大將軍徐達調順德守禦平章韓政率兵奔赴慶陽,讓溫漢臣暫代原州同知一職。溫漢臣,原來是原州歸附的官員。不久後判官劉伯溫聽說此事,從寧夏前來歸附,徐達命令劉伯溫仍然去擔任原州判官,不久又派指揮劉廣、鐵甲馮等守衛原州。

明升派來的使者返回,皇帝賜璽書答複明升說:“朕遍觀古代據有蜀地的人,如公孫述、劉備、李特、王建、孟知祥等,都能趁機進取,而善於防守之道卻未聽說過。現在您監管這裡,一定要謀劃用來好好防守的辦法才可以啊。我連年出兵打仗,所到之處都能戰勝敵人取得勝利,這都是各位將領服從命令,所以才能取得成功。您遠道而來,向我贈送禮物,更可見您的深情厚誼。趁著使者回去,姑且以此作為回複。”

丙寅日,慶陽的小元帥投降。當初,小元帥和張良臣一起守衛慶陽,等到朝廷軍隊圍攻日益急迫的時候,小元帥想要投降,被張良臣囚禁。到了這個時候,城中投降的人,趁夜劫持小元帥出城,來到大將軍營中。徐達接受了投降,命令軍隊中不得虐待投降的人。

元兵攻打大同,平章李文忠等人率領軍隊打敗了他們,擒獲了元軍將領脫列伯。當時慶陽還沒有被攻下,皇上詔令李文忠從北平前往,會合軍隊攻打慶陽。大軍到達太原,聽說大同遭受敵軍攻擊,李文忠回頭對左丞趙庸等人說:“我和你們接受命令前來,在外統兵之事,如果有對國家有利的情況,獨自做決定也是可以的。如今大同情況十分緊急,如果等候朝廷的指示,難道不會失去戰機嗎?”眾人都答應了,於是從代郡出發,經過雁門,到達馬邑。敵人的數千名遊動騎兵突然到達,突然遇到了我軍,雙方交戰,我軍打敗了敵人,俘虜了他們的平章劉帖木。軍隊前進到白楊門時,當時天下著雪,李文忠懷疑有埋伏,於是親自帶領幾個騎兵進山查看,先頭部隊已經紮營,距離敵軍五十裡。文忠到達後,立即命令將五裡營遷移到饅頭山。這裡道路被水阻隔,他先派人從小路到達大同,讓大同城中的守軍知道此事。元將脫列伯率領精銳部隊前來進攻,李文忠命令將士們喂好戰馬,吃飽肚子,然後緊閉營門,不出戰。先派兩個營去引誘敵軍,從寅時到辰時,前營的戰報來了很多次,李文忠都沒有行動。不久,估計敵軍饑餓疲憊,於是把軍隊分成左右兩翼,自己擔任前鋒,奮勇出擊,大敗敵軍,活捉了脫列伯,收降敵軍一萬多人,繳獲的馬匹和軍用物資不計其數。將脫列伯綁縛到軍營門口,李文忠命令解開他的繩索,和他一起吃飯,然後進軍東勝州,到達莽哥倉後返回。在此之前,元朝君主向北逃竄,屯駐在蓋裡泊,命令脫列伯、孔興率領重兵攻打大同,想要圖謀恢複。到這時,脫列伯被擒獲,孔興逃到綏德,他的部將將他斬首後投降。元朝君主知道大勢已去,不再向南進軍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丁卯日,派官員到先師廟和孔子廟舉行釋奠禮。大將軍徐達命令右丞薛顯、參政傅友德率領軍隊駐紮在靈台。

李茂所率領的一千騎兵叛逃到賀宗哲那裡,李茂獨自逃了回來,回到大將軍的營帳。

戊辰日,祭祀太社、太稷。

己巳日。皇上命令吏部製定內侍各部門的官職製度,皇上)告訴他們)說:“朕看《周禮》所記載的內侍人數),不到一百人,後代內侍人數)甚至超過數千人,最終成為大的禍患。現在雖然不能恢複古代的製度,也應當製定防微杜漸的計策。在古代,這些人所負責的事務,僅僅局限於酒漿掌管酒的釀造等事務)、醯醢掌管醋、肉醬等事務)、司服掌管王的吉凶衣服)、守祧掌管宗廟祭祀等事務)這幾件事,如今我皇帝自稱)也不過是用他們來供差遣使喚,並沒有其他特殊的任命。可以斟酌其中合適的做法,不要讓其數量等)過多。”又曾經對侍臣說:“這些人從古至今,尋求他們之中善良的人,一千個人中也找不出一兩個。如果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耳目,那麼耳目就被蒙蔽了;如果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心腹,那麼心腹就生病了。駕馭他們的辦法,隻是經常告誡他們,使他們畏懼國法,不能讓他們有立功的想法。有功勞就會驕傲放縱,畏懼法律就會自我約束,自我約束就不敢去做壞事了。”於是設置內使監,設奉禦六十人,尚寶一人,尚冠七人,尚衣十人,尚佩九人,尚藥七人,紀事二人,執膳四人,司脯二人,司香四人,太廟司香四人,涓潔二人。設置尚酒、尚醋、尚麵、尚染四個局,每個局設置正職一人,副職二人。設置禦馬司、禦用司,每個司設置正職一人,副職二人。內府庫設置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內倉監設置長官令一人,副官丞二人。等到設置東宮典璽、典翰、典膳、典服、典藥、典乘、兵六局時,每局設局郎一人,丞一人。又設置了門官: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玄武門、奉天門、左右順門、左右紅門、皇宮門、坤寧門、宮左門、宮右門,各設置門正一人,副一人。東宮的門官,在春和門、東宮後門、宮左門、宮右門,分彆設置門正一人,副門正一人。

庚午日,禮部尚書崔亮、太常少卿陳昧等人進言說:“按照舊有的製度,在朝賀的禮儀中,讚禮官在喊完三次舞蹈之後,又三次高喊山呼,這時群臣雙手抱拳舉到額頭,與樂工、軍校一同齊聲高呼三次萬歲。近來把山呼改擬為讚呼,百官響應說:‘上天輔佐有德行的君主),說四海之內都安寧,說聖上身體萬福。’臣等私下認為,朝廷殿堂上的禮儀,應達到尊嚴的程度,在讚唱呼喊的時候,最好能整齊劃一。現在百官三次呼應萬歲的聲音,喧鬨雜亂不整齊,實在是有失禮儀。況且三呼萬歲的舊例已經沿襲很久了,非常嚴肅,應該保留原來的製度。”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

癸酉日,大將軍徐達率領曲子站原來元朝的人前來投降。僉院李榮代理環州知州,賈寬代理環州判官。

《元史》修成後,中書左丞相、宣國公李善長等人恭敬地捧著奏表進獻。表中說:把一個朝代的事跡記錄成書,這種修史的方法是從司馬遷、班固那裡沿襲下來的,考察前代帝王的製度法則,周朝就是以夏、殷兩朝作為借鑒的。大概是因為過往的興衰,用作將來的法則和警戒。元朝建國,本在北方沙漠,憑借武力逞強,曆經十代才統一部落,逐水草而居,在一隅稱雄。等到成吉思汗時期,在斡難河之上聚集眾人,才正式確定了稱號,開始製定法令條文。他們不僅從近處進攻乃蠻部,還從遠處進攻回紇。渡過黃河去攻打西夏,跨越居庸關去窺探中原。太宗繼位後,金國成為廢墟,世祖繼位後,南宋終於滅亡。建立綱領,陳述法紀,用華夏的製度改變蠻夷的舊俗,施展宏大長遠的規劃,成就統一天下的基業。到了成就仁德的君主,被稱為想要實現天下大治的君主。隻是遵循祖先的遺訓,考慮留給子孫良謀。從這以後,也被稱為太平盛世。“豐亨豫大”之類的說法,在天曆年間開始)倡導;國家)分崩離析、人心離散奔逃的災禍,逐漸在至正年間形成。隻是沉溺於小的娛樂之事,漸漸忘記了深遠的謀劃。在外有權臣奸臣蒙蔽聖聽,在內有奸佞小人蠱惑人心,周朝的綱紀很快就崩潰了。漢朝的綱紀實在是因為疏漏而敗壞,由此群雄紛爭,九州分裂,四海風波沸騰,天下最終歸屬於真正的君主。敬思皇帝陛下,秉承上天的旨意,救濟世間、安定百姓,建立流傳萬世的宏大基業,繼承曆代帝王的正統地位。太陽出來後小火把就會熄滅,全天下都充滿了光輝;雷聲響起後其他聲音就會消失,宏大的聲音才能傳播開來。想到興盛和衰敗的緣由,於是推行忠厚的仁德。眾人都說國家實際滅亡了,名號也會隨之滅亡,隻有說國家可以滅亡,但曆史不能滅亡。特意下詔征求隱士,想要尋求公正的議論。文辭不要寫得過於艱深,所寫事跡一定要明白易懂。如果善惡的事跡都清楚明白地展現在眼前,那麼勸勉和懲戒就能有益於世人了。這些都是皇帝的殷切叮囑,足見皇上的胸懷寬廣。於是命令我宋濂等人協同恭敬地進行刊正刪改,臣堯寬等人分彆按照門類進行修纂。上起太祖,下至寧宗,依據十三朝實錄的文字內容,寫成一百多卷大體完備的史書。如果是自元統元順帝年號)之後的曆史),那麼有關這一時期的書籍文獻已經沒有留存,朝廷)已經派遣使者廣泛搜求,等到搜求到相關資料後)續編完成再呈送上來。慚愧自己才學見識有限,不能符合史家要求的)才、學、識這三項長處;加上記述不夠周全,完全沒有一點補益。臣李善長忝居宰輔之位,有幸看到這部書的完成。確信的就記錄下來,可疑的就存疑,僅僅記錄一些年代而已;該記的就記下來,該刪的就刪去,我怎敢對《春秋》加以褒貶呢?希望您在晚上休息的時候能夠閱讀,希望能夠作為千秋萬代的借鑒。他撰寫的《元史》本紀三十七卷,誌五十三卷,表六卷,列傳六十三卷,一共一百五十九卷。恭敬地抄寫並裝訂成一百二十冊,隨同奏表進獻。皇帝看了之後,下旨抄寫並刊行。賞賜汪克寬等十六人,每人三十二兩白金,四匹文綺帛,總裁官宋濂等人的賞賜加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甲戌日。皇帝派遣都督僉事吳禎帶著詔書去告訴大將軍徐達說:“如果攻克了慶陽,應當讓右副將軍、都督同知馮宗異掌管總兵印,統領軍隊駐紮在慶陽,節製各鎮兵馬。糧食和軍餉不夠了,就按照之前的規定籌備,不要導致傷害百姓。鞏昌、臨洮、蘭州等地的各軍依舊像原來一樣鎮守當地),兵力不足的軍隊官府)要給他們補充兵力。如果黃河中遊地區四周已經安寧,就把都督同知康茂才所率領的士兵分成三部分,康茂才率領其中的兩部分前往山西鎮守,凡是太原各個城池,都聽從他的指揮調度,另一部分增加防守陝西的力量。關鍵在於處理得恰當合適,然後大將軍徐達、偏將軍李文忠回京城,確定商議功勞賞賜之事。等到我和大將軍安葬鄂國公完畢的時候,大將軍應當再前往那裡,製定防守邊疆的策略。戍守的各位將領的誥命都要頒發到他們家中,可以傳達朕的旨意。都督僉事吳禎,就命令他與族人分開駐守在慶陽,平章李伯升與都督僉事耿炳文一起守衛陝西。

乙亥日,倭人入侵淮安,鎮撫吳佑等人在天麻山擊敗了他們,擒獲了五十七人。這件事被朝廷知道後,朝廷分彆賞賜給吳佑等人數量不等的綺帛。

丙子日,派遣符寶郎契斯帶著詔書和金印、誥文前往高麗,封王顓為國王。詔書說:自從元朝失去統治能力,中華與夷狄之間爭戰不息,如同群星羅列。至於擅自占據土地,使政教風化各異,這與瓜分國土)有什麼區彆;虐待百姓,獨掌生殺大權,與五代的混亂割據局麵)沒有不同。像這樣的情況,將近有二十年了。治理之道在於人的思考謀劃,眷顧之情從天而降。我本是平民百姓,登上中國的君主之位,安撫八方極遠之地的各個少數民族,使彼此之間各自相安無事,他們不在邊境肆意侵犯,我也未曾輕易發動戰爭。你們高麗天生位於東方夷族,地勢險要遙遠,朕原本沒打算管你們,沒想到你們卻自己挑起事端,如今讓你們各自安居樂業,你們為什麼多次請求歸附,而且言辭越來越堅定?各位大臣都說,應當接受他的請求。因此對他們)同等看待,不區彆對待將其視為)化外之人,允許他們恭敬誠懇地請求),命令他們)承襲以前的爵位,禮儀依照本來的習俗,法令遵循舊有的典章。唉!讓華夏與四夷都得以安定,必定會被上天清楚地看到。既然已經聽從了我的命令,就不要再挑起事端。

所以發布這道詔書告知你們),想來應該都知道了。

皇帝詔令說:“朕谘詢高麗國王。

王顓世代守衛朝鮮,繼承前代君王的美好事業,恭敬地尊奉華夏中國),是東方土地上著名的藩屬國。

當四方都被平定以後,曾專門派使者前去朝貢,獻上了表章和貢品,都竭儘了忠誠。

這是因為平時學習到了文風,所以才能夠努力做好臣子的職責。

確實應該嘉獎推崇,因此予以表彰尊崇。

現在我派遣使者攜帶印章,依舊封你為高麗國王,禮儀製度和服飾用品,允許你依照本國習俗。

唉!

保護百姓與社稷從而開始受封,恭敬地遵循典章禮儀;將封爵傳於子孫萬代,成為鎮守邊疆的諸侯。

您服膺訓誡的言辭,一定會更加平安幸福。

仍然賜給王顓一本大統曆,十匹錦繡絨綺,又賜給他的母親妃金綺紗羅各四匹,並且賜給他的相國申肫、侍中李春富、李仁人十二匹有花紋的絲織品紗羅。

戊寅日,大將軍徐達統領各路軍隊攻打慶陽,在這個時候,將士們爭著在城牆下挖洞進攻),城中守敵)極力防禦抵抗,但是逃跑出來歸附徐達軍隊)的人很多。

庚辰日,都督僉事陳德將所俘獲的張思道部將右丞王讓等八人送到大將軍營。

當時張思道因為慶陽被圍攻的時間太久,知道他的弟弟張良臣無法支撐,於是派王讓等人從寧夏拿著他的金腰帶和所穿的白色衣服給張良臣作為信物,並且說王保保已經前往永昌,讓他獻城投降。

走到環州時,被陳德擒獲。

天空發出鳴響。

辛巳日,禮部尚書崔亮上奏說:“按照《周禮》中太宰的記載:祭祀五帝時,要負責百官的誓戒。

偉大的神靈享用先王祭品)也是這樣。

唐朝的製度規定,凡是大型的祭祀活動,參與祭祀的人員都要提前七天到尚書省進行齋戒。太尉宣誓說:‘某月某日祭祀某神隻,各位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如果不共同辦好這件事,國家有既定的刑罰來懲處)。’

宋朝南郊祭祀的禮儀製度規定:在祭祀前七天,朝廷)命令太尉在尚書省向百官宣告誓言說:今年的某月某日,皇帝要到南郊祭祀天地,大家)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如果不恭敬地對待這件事,國家有規定的刑罰來懲處)。

元朝的製度規定:祭祀前五日,百官在中書省接受誓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在擬定在大型祭祀的前七天,陪同祭祀的官員到中書省接受誓戒,誓戒詞說:‘皇帝將在某處舉行祭祀之事,眾官員都要聽受誓戒,各自發揚履行)自己的職責,如果不履行自己的職責,國家有既定的刑罰。’

皇帝同意了。

賀宗哲、右丞葛彬到大將軍處投降。

鹽池館的巡邏騎兵抓獲了王保保部下的知院都事等人,將他們押送到大將軍的營帳。

壬午日,提拔給事中安統擔任兵部尚書。

癸未日,攻克了慶陽。當初,張良臣再次反叛的時候,自認為他的城池高大險峻而且城中有井水和泉水可以依靠來防守,他的士兵又精良強悍,他收養的七個兒子都善於作戰,軍隊中流傳著這樣的話:‘不怕金牌張,隻怕七條??。’

又倚仗他的兄長張思道和王保保作為聲援力量,賀宗哲、韓紮兒等人作為輔佐之人,姚暉、葛八這類人作為幫凶,所以想要據險堅守來謀求大的功績。

等到朝廷軍隊在城下安營紮寨圍困城池,張良臣不能得逞,多次出城交戰又沒有勝利,又派人前往寧夏求援,都被抓獲。

城中與城外音信不通,而且糧食匱乏,甚至要煮人肉汁,把泥土搓成丸子咽下去。

平章政事姚暉、熊姓左丞相、胡姓知院、葛八等人知道事情無法成功,爭相獻門投降,迎接軍隊進入)。

徐達率領軍隊從北門進入,良臣父子都跳入井中。

徐達命令指揮朱杲將張良臣父子押出斬首,又派指揮陸成到京城去報告勝利的消息。

第二天,誅殺良臣的黨羽柴知院等二百多人,收繳他們的小平章等銀印,讓都督僉事陳德守衛此地)。

賀宗哲逃跑了。

在此之前,宗哲攻打鳳翔,指揮金興旺、知府周煥等堅守城池,飛箭、滾石同時從城上落下,敵兵不敢靠近,於是宗哲用荊條做成龜笆,五個人背著它,從城西北開始攻城,攻擊鳳凰觜,城上扔下火把將其燒毀,敵兵又用鐵鉤將龜笆鉤走,城上又用巨石將其砸毀,但是敵兵仍然不停攻城。

興旺與周煥等商量說:‘敵軍這樣急攻,是認為我們的援兵來不了,一定不敢出戰。

如果出其不意,出兵攻打他們,可以挫敗他們的銳氣。

於是分兵從西北兩座城門出擊,奮勇攻擊敵軍,又從城牆上用繩子放下士兵與敵軍搏鬥作戰,敵軍漸漸後退,不久,敵軍收兵撤退離去。

眾人想要追擊他們,百戶王輅說:‘他們沒有戰敗就撤退,一定是在埋伏兵力引誘我們。’

於是聚集士兵,派遣騎兵前去偵察,到達五裡坡,埋伏果然發動了。

不久敵軍又返回,攻城更加急迫。

眾人看到敵軍的勢力強盛,想從北門擊鼓前進,奔赴長安。

金興旺和王輅嗬斥他們說:‘生死應當與城池共存亡,以此來報答國家,怎麼能離開呢!’

大家這才停止了議論。

王輅先前接受皇上的命令,前往臨洮收編李思齊的投降士兵,返回京城時,遭遇戰亂,於是率領這些士兵進入城中,和金興旺一起努力防守。

金興旺因為王輅所率領的都是新歸附的士兵,擔心他們發生變故,就哄騙大家說:‘王百戶的軍隊剛來,應該犒勞他們一下。’

於是收集城中的牛和牲畜,又用布袋裝著草,假裝是給士兵和馬匹準備的飼料。

王輅的部眾都認為他說得對,於是一起防守得更加儘力了。

宗哲攻打城池一共十五天,有時挖掘地道,有時突然攻到甕城,城中根據不同情況進行防禦,敵軍無法攻入。

至此聽說慶陽已經被攻下,於是退兵離開了。

事情傳開以後,皇上派使者犒勞金興旺等人,賞賜他們每人一百兩白金。

右副將軍馮宗異從驛馬關派人將賀宗哲麾下的降將崔知院等二十七人、馬二十四匹送到大將軍營。

任命商暠為廣西行省參政,周添祥為廣東行省參政,韓原為福建行省參政,梁子忠為尚寶司卿,陳子琳為刑部侍郎。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