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給右丞相楊憲改名為楊曄,賜給參政陳亮改名為陳寧。
設置通州衛指揮使司,把安吉衛軍隸屬於它。
設置蔚州衛指揮使司。
壬寅日,吏部上奏:‘凡是犯罪被罷黜的官員,應該流放到廣東的儋州、崖州等地。’
皇上說:“前朝將儋州、崖州看作是政令教化達不到的地方,用來安置有罪之人。”朕如今天下統一,哪裡用得著這樣呢?如果那裡的風俗還不夠淳厚,更應該選擇賢良的官吏去教化引導他們,怎麼可以讓有罪的人居住在那裡呢?
癸卯日,元朝將領王保保駐軍在安定縣西邊的巉地。此前,王保保率軍入侵蘭州,城中軍民堅守,王保保沒有得到任何好處而離開了。到了這時就放縱遊兵,四處擄掠,百姓大多受到他們的侵擾。
甲辰日,命令製作郊丘祭祀時用的拜褥。禮部上奏說:‘郊祀祭天、祭地時的褥子,應當用席子做表麵,用蒲草做裡子;宗廟、社稷、先農、山川的褥子,應當用紅文綺做表麵,用紅木綿布做裡子。’聽從了他的建議。
太常司製定了太廟朔望日供奉時鮮祭品和進獻時鮮祭品的禮儀。
當初,太廟每月初一的祭祀,皇帝都要親自參加。不久,詔令太廟在初一和十五進獻時新食物,讓太常寺負責提供祭品。到這時,太常上奏確定祭祀的禮儀:每月初一祭祀進獻時鮮食品,各宗廟共用一隻羊、一頭豬,籩和豆各八件,簠和簋、登和鉶各兩件,酒樽三個,以及平常食物鵝羹飯。祭祀當天,太常卿和參與祭祀的官員都穿著法服進入各自的位置,行兩次拜禮,起身,再平身。讚禮官唱請行禮。太常卿走到盥洗的位置,把笏板插在腰帶間,洗手、擦手,抽出笏板,走到洗爵的位置,把笏板插在腰帶間,洗滌酒爵、擦拭酒爵,把爵交給拿爵的人,抽出笏板,走到放酒樽的地方,把笏板插在腰帶間,用爵接受酒,再把酒爵交給拿爵的人。拿出笏板,到神位前,把笏板插在腰帶上,跪下,上香,灑酒祭祀,放下酒爵,拿出笏板,讀祝文的官員拿過祝文,跪著讀完,太常卿彎身伏地,起身,挺直身子站好)。過了一會兒,行再拜禮,起身,身體挺直,回到自己的位置。讚禮官高唱撤去祭器中的祭品,執事官員各自撤去祭器中的祭品,太常卿以下的官員各自拜了兩拜,起身,挺直身體。讚禮官高唱焚燒祝文,太常卿以下的官員各自前往焚燒祝文之處,焚燒完畢後,讚禮官高唱禮畢。遙祭隻用平常的飯菜、鵝羹和飯。
祭祀那天,引禮官和太常卿以下官員都身穿常服進入,各就各位,拜兩次,起身,平身。讚禮官唱請行禮,太常卿走到神位之前,下跪,進獻香,灑酒祭神,放置酒爵,俯身伏地,起身。站起身來,稍過一會兒再行拜禮,起身,再站起身來,回到自己的位置。讚禮官高唱撤去祭器中的祭品,執事官員各自撤去祭器中的祭品,太常卿以下的官員各自行再拜之禮,起身,前往焚燒紙錢的地方,焚燒完畢後,讚禮官高唱禮畢,開始獻新新收獲的穀物等祭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凡是遇到四方另外進獻的新物,在每月的薦新之外的,太常卿奉皇帝旨意,與內使監官員各自穿著常服,捧著進獻給太廟,不舉行禮儀。
皇上對各位武將說:“用兵的方法,一定要先穩固自己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再去作戰,就會勝多敗少。什麼是根本?內心就是這樣。內心想要事物的真實情況,真實的情況是難以被攻破的。什麼叫做實呢?這就是有準備啊。後世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以至於在戰勝之後,就忘記了軍備,結果往往導致失敗。哪個人不說天下平定的時候,可以停止戰爭、止息武備呢。卻完全不知道整治軍隊之後才可以停止戰爭,講習軍事之後才可以談論停止武備。如果晉朝撤掉州郡的武備,最終招致五胡的侵擾;唐朝撤掉中原地區的武備,最終導致安祿山、史思明的叛亂,這就是沒有武備的驗證啊。當天下沒有憂患的時候,卻能經常保持警惕,預防憂患,那麼軍備怎麼能有一天被忘記呢?”
命令在西華門玄津橋的西邊建造駙馬都尉李貞的宅第,由將作司負責這項工程。
乙巳日,旌表當塗縣民孫添的母親鄭氏、黎德旺的妻子陶氏貞節。鄭氏、陶氏都是因為丈夫年少去世,守節不二嫁。有關部門將此事上奏朝廷,皇帝下令在他家門口立牌坊加以表彰,免除他家的賦稅徭役。
丁未日,在太廟舉行祭祀。
二十八日庚戌)。湖廣辰州湖耳洞長官楊秀榮、潭溪長官石文煥、新化長官歐明萬、平江蠻夷軍民長官楊晟明、歐陽寨長官楊再仲等人前來朝見,進獻馬匹和地方特產。起初,辰州衛指揮副使劉宣武率領軍隊攻克了古城等山寨,招降了湖耳、潭溪等處的洞官,到這時來朝見皇帝,獻上了元朝授予的宣敕印章,皇帝賜給他們冠服。不久之後,湖廣行省的大臣說:“五寨屬於靖州的領地,與廣西的融州、思州、播州接壤,元朝時設置了五處長官司來管理當地的百姓,請求仍然按照原來的製度進行管理。”皇帝下詔書同意了。於是重新設立湖耳、潭溪、新化、歐陽、古州以及八萬亮寨六個蠻夷軍民長官司,官秩為從五品,隸屬於辰州衛,仍然任命楊秀榮等人擔任長官司長官。
辛亥日,任命太常卿胡惟庸擔任中書省參知政事,起居注魏觀擔任太常卿。調北平行省參政周彧為湖廣行省參政。
壬子日,將合淝衛改設為廬州守禦千戶所。
癸醜日,任命已故都督張德勝之子張宣承襲職位。起初,張德勝因為戰死,張宣年紀幼小,朝廷)命令張德勝的)養子張同繼承他的職位。到了這個時候,張宣長大了,而汪同也能憑自己的軍功立足,於是皇帝命令張宣繼承父親的職位,汪同恢複了原來的姓名汪興祖。
丁巳日。西安、鳳翔二府發生饑荒,耆民宋升等人前來稟報,皇帝立即命令戶部前去賑濟災民。戶部上奏:那裡的百姓遭受饑荒,必須運送糧食來救濟他們。皇上悲傷地說:‘百姓早晚等著吃救濟糧),就像乾涸的魚渴望水一樣,如果等著運送糧食來救濟他們,死的人就多了。何況現在春耕剛剛開始,百姓沒有糧食吃,又荒廢了耕作,將會出現更嚴重的禍患。’皇帝隨即命令戶部主事李亨乘驛馬前往賑濟災民,每戶給粟一石,共三萬六千八百八十九石。
任命滕德為兵部尚書。滕德,原本是江南行省的屬官。
貶刑部尚書周湞為惠州府經曆。周湞,字伯寧,是鄱陽人。擅長寫詩,與辛敬、萬石、楊伯謙、李克正、查和卿等人並稱為江西十才子。官職屢次升遷為按察僉事,後來因為犯了事被貶謫到汴梁服勞役。等到朝廷設置河間鹽運司,他又被任命為鹽運使。到這時,他)從河間被征召擔任尚書,還沒有到職處理事務,進入官舍後,就無禮地辱罵責罰小吏,皇上聽說這件事之後很惱怒他,所以將他)貶官。
設置大同左衛和大同右衛。設置永平衛。
沂、邳二州的山民叛亂,皇帝命令參政陸聚率領軍隊前去討伐平定。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八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