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設置南寧、柳州兩個衛所來增加兵力。
守衛防禦。
改慶遠安撫司為慶遠府,命莫天護趕赴京城,賞賜同知王彬、經曆徐承祖以下有破賊功勞的人。
皇帝賞賜平章楊璟、左丞周德興平定湖南、寶慶、廣西、靖江等地,對於部下有功的將士,命令禮部列出賞賜標準:指揮每人賞賜六匹文綺、六匹帛,千戶、衛鎮撫每人賞賜五匹文綺、五匹帛,百戶、所鎮撫每人賞賜四匹文綺、四匹帛,旗軍每人賞賜六十斤鹽。
征討廣西而不征討北方的,指揮給予文綺和帛各四匹,千戶、衛鎮撫各三匹,百戶、所鎮撫各二匹,旗軍每人發給鹽四十斤。
壬子日,廣西衛指揮僉事左君弼上奏請求召集以前自己所統領的合肥軍士,到廣西衛以供調用。
皇上聽從了他的建議。
一共得到一千八百八十七人,設置了十七個百戶,讓他們統率這些人到廣西戍守。
賞賜平涼、慶陽的將士五萬九千六百多兩白金。
賞賜寧夏的軍士白銀一萬三千七百多兩。
都督同知汪興祖攻克了武州、朔州,俘虜了元朝知院馬廣等六百三十四人,以及他們的家屬三千三百七十九人。
甲寅日,皇帝命令禮部考定諸王冊寶製及冊封禮儀,選擇吉日舉行冊封禮。
丙辰日,設置靖州衛。命令指揮同知劉才、僉事孫維、劉福等人修築城池並戍守,來統領湖耳等地的土官。
丁巳日。原元朝的國子祭酒孔克堅去世了。孔克堅,字璟夫,是孔子的第五十五代子孫。
小時候就聰明敏捷,每天能背誦一千多字。
剛成年時,他去京城求學,精通《春秋》《左氏傳》。
他的父親去世後,他繼承了衍聖公的爵位,官階為嘉議大夫。
元統年間,他上奏章請求修繕廟宇神像,順帝賞賜山東賦稅收入的一半作為那筆費用,並且命令他的同族人監察禦史思立拿著兩萬五千緡紙幣刻碑來記錄他的功績。
至正六年,中書省的大臣認為衍聖公的爵位高而品級低,二者不相稱,就上奏請求提升衍聖公的品級。
按製度授予他中奉大夫的官職,並把他的銅印換成銀印。
十五年,平章政事達識帖木兒舉薦他精通禮樂,皇帝征他為同知太常禮儀院事,讓他的兒子孔希學繼承爵位。
這一年冬天,順帝親自舉行郊祭,孔克堅代理太常使的職位,人們都稱讚他通達禮儀。
禦史大夫雪雪說他的才能可以重用,任命他為中台治書侍禦史,他推辭後回了家。
第二年,任命他為山東肅政廉訪使,他又推辭了。
恰逢山東地區發生戰亂,他帶領家人向北逃亡,住在稿城,正趕上丞相賀太平奏請啟用孔克堅為集賢直學士。
孔克堅到達燕都。
當時大盜毛貴侵犯京城地區,來勢十分凶猛,朝廷商議想要遷到關中地區,克堅說:“天子應當與國家宗廟一同存亡,怎麼可以放棄京城)而到其他地方去呢?”
“如今趕來勤王的軍隊很多,與他們決戰,一定可以平定叛亂。”
按照他的話去做,盜賊果然失敗而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十九年,孔克堅升任禮部尚書,主持貢舉考試。
當時四麵八方的士人躲避戰亂,大多聚集在都市裡,孔克堅請求設立專門針對流寓之人外地來此寄居之人)的科舉考試來選拔他們。
這一年冬天,孔克堅被提拔為陝西行台侍禦史。
二十二年,他)被任命為國子祭酒。
順帝賜予皇帝專用的酒,並在太子書院的匾額上題字。
孔克堅因為世道混亂,不樂意擔任官職,稱病辭官回到闕裡。
後來再次被起用擔任集賢大學士,又被任命為山東廉訪使,他)最終沒有赴任。
大軍攻占山東後,孔克堅前來拜見太祖。
當時皇上派遣使者拿著詔書起用他,恰逢克堅到來,皇上)以賓客之禮對待他,賜給他糧食俸祿,不拿職事來煩擾他,祭祀天地社稷必定送給他祭肉,安撫慰勞非常周到。
這一年,他因為生病請假,朝廷派宦官去慰問。
他)病得很重,皇帝下詔賜他乘坐驛站的馬車回家,還賜給他一百兩白銀,八匹文綺。
走到下邳新安驛站時,死在了船上,享年五十五歲。
希學護送靈柩回鄉,葬在孔林。
孔克堅為人寬厚平和,侍奉父母遵守禮節,對待族黨有恩義,與人交往時憑借誠信。
他下巴豐厚,胡須優美,舉止非常文雅,順帝常常稱呼他為福人。
他)娶張氏為妻,張氏)是濟寧路總管張子仁的女兒,元朝時被封為魯郡大夫人。
他有九個兒子:長子就是希學,次子是希說、希範、希進、希麟、希鳳、希顏、希尹,他們都是元朝國子學的學生。
他的小兒子叫希贇。
樹立楊王的墓碑。
皇上已經追尊外祖父和外祖母,建立祠廟進行祭祀,不久有從淮陰來的人,說王的墳墓以前在盱眙,皇上)當即詔令宦官、禮官前往祭祀並且修整王墓,並且設置看守墳墓的人家。
又命令翰林學士宋濂撰寫文章,刻在神道的石碑上。
每年清明節和十月初一,官府都會用少牢來祭祀他。
戊午日,大將軍徐達率軍到達,定西王擴廓帖木兒退軍屯駐在車道峴。
不久,徐達率軍進至沈兒峪,派左副將軍鄧愈直逼王保保的營地,建立柵欄來逼迫他。
皇上派遣使者曉諭大將軍徐達等人說:‘先前大軍西征的時候,占卜者說會有洪水的警報,將軍應當謹慎防範,不要疏忽。’
‘凡是軍隊士兵紮營作戰,必須觀察地勢是否適宜,用來防備意外情況。’
‘中原以西,山河阻塞,一旦遇到下雨,暴雨洪水突然到來,形勢難以預測。’
‘從前唐朝的裴行儉白天把軍隊駐紮在平川,傍晚又轉移到高坡上,沒有人理解他這樣做的意圖。’
‘當天夜裡,平川的河水上漲了一丈多,衝進了軍營。’
‘軍營沒有憂患,這就是驗證。’
‘將軍一定要謹慎對待這件事啊。’
朝廷旌表處州縉雲縣百姓趙叔範的妻子陳氏和他的兒媳梅氏,為她們建立雙節之門。
當初,陳氏的丈夫去世,她守節六十九年,活到九十七歲。
他的兒子道生很早就去世了,他的兒媳梅氏也守節五十一年,享年八十歲。
事情傳到朝廷以後,皇帝下令對她進行表彰。
這個月,派遣萊州府同知趙秩拿著詔書告知日本國王良懷說:“我聽說順應天命的人會昌盛,違背天命的人會滅亡,這是從古至今不變的定理。
‘自古以來,皇帝居住在中國治理四方蠻夷,曆代傳承,都是依照這個方法。’
‘隻是那個元君,原本是漠北的胡夷,竊據了中原,如今已經有一百年了,他破壞了禮儀,綱常混亂,因此英雄豪傑起兵,與胡虜交戰,將近二十年了。’
‘朕承蒙上天和祖宗的保佑,眾多神靈顯靈,各位將領聽從命令,收服了天下的眾多英雄豪傑,恢複了前代的疆土,登上帝位已經三年了。’
‘過去我曾經派遣使者攜帶詔書,傳達旨意給四方夷族,高麗、安南、占城、爪哇、西洋、瑣裡,都能順應天命,稱臣納貢。’
‘不久之後,西域各個種族的番邦國王,各自進獻優良的馬匹前來朝見,俯伏在地聽從命令。’
‘北方的夷狄逃到了萬裡之外的沙漠,我特意派遣征虜大將軍率領八十萬步兵和騎兵出征塞外。’
‘追擊並俘虜了他們,斬殺了他們的首領,天下已經基本平定。’
‘愚蠢的倭夷,在海邊出沒做海盜,我曾經派人前去質問,他們)很久都沒有答複。’
‘我懷疑是大王派來的人,所以才會擾亂我的百姓。’
‘如今中國安定,勇猛的將領沒有用武之地,智謀之士也無法施展他們的謀略。’
‘二十年來,我軍精銳之師養精蓄銳,枕戈待旦,戰士們吃飽了飯,每天都在練習投石、跳遠等武藝,準備整頓巨大的戰船,向你們的國家施加懲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久聽說被賊寇搶掠的人回來了,才知道前些日子的賊寇,並不是大王的意思,於是命令有關部門,暫時停止建造船隻的勞役。’
‘唉!’
‘我是中原的君主,這都是上天造就安排的,是華夏與外族的分彆。’
‘朕如果效仿前代的帝王,依靠眾多的士兵和謀士,遠涉江海,去侵擾遠方的夷族,那麼就會使安定的百姓遭受禍亂,這不是上天的托付,也不符合人事。’
‘又有一些外夷小邦,故意違背天道,自己不安守本分,時常前來侵擾掠奪,這必定會引起神和人的共同憤怒,天理難以容忍,征伐的軍隊,拉滿弓弦嚴陣以待,如果他們真的能夠改變想法順應天命,共同維護太平,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
‘唉!’
‘敬順上天,是帝王之道的常規。’
‘在撫順討伐叛逆之人,這是古今不變的常法。’
‘大王一定要警惕這些,來延續您的後代。’
六安州龍泉鄉的百姓胡永興、潘文友發動叛亂,殺死判官朱謨,焚燒劫掠英山縣。
六安知州陳銘善說:“我出城攻打叛賊,誰來守衛這個州城呢?”於是懲治了他的兒子。
鄭真請求出征,陳銘善很欣賞他的勇氣,就打開官庫,取出兵器交給他。
真率領平民鮑文才等人前去攻擊他們,擒獲了賊軍首領左撇朱等人,斬殺了五顆首級,繳獲了四十多匹馬。
事情傳到了朝廷,朝廷另外派遣蘄州衛兵討伐平定了他們。
皇上嘉獎陳真和州民的功勞,下令賞賜陳真白銀一百兩、有花紋的絲織品二匹,又用白銀五百兩、有花紋的絲織品六匹,賞賜給州民鮑文才等人。
設置察言司,察言司設置司令二人,吏員二人,負責接收各地的章表奏疏。
任命王文卿原來的部屬擔任司令。
山東按察司僉事吳彤進言:博平、清平、夏津、朝城、觀城、範縣、館陶這七個縣戶數少,土地貧瘠,請求將它們並入附近的州縣。
皇帝同意了。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