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一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5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一

第55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一(1 / 1)

洪武三年4067年)夏季四月初一日己未日),禮部製作各位藩王的冊書和寶璽完畢,並且呈上有關冊立分封的禮儀。

它的規製,冊書和寶璽都用金製成,寶璽,按照周尺的標準,邊長五寸二分,厚度為一寸五分,那上麵的篆文寫著某王之寶。寶匣、寶座雕刻蟠螭,其餘與皇太子冊寶製度相同。

親王分封接受冊寶的儀式。前期選擇日期奏告太廟。

到了這一天,在宮殿當中設置五座放置寶冊皇帝的印璽和冊書)的幾案,在宮殿前紅色台階東邊設置十座寶冊亭,皇太子站立侍奉的位置在皇帝座位的東邊,各位王爺跪拜的位置在宮殿前紅色台階上以及皇帝座位之前,都麵向北方。其餘的陳設、侍衛、執事等都和冊立太子的禮儀相同。

這天早晨,眾多官員各自到自己的崗位上就位。敲三遍鼓,侍儀上奏說“中嚴”,皇帝在謹身殿穿戴袞冕,皇太子在奉天門穿戴冕服,親王各自穿戴九章冕服。引領排班,分彆引領文武百官進入侍立的位置。侍儀官捧著笏板奏報皇帝準備出宮。皇帝出行,駕臨奉天殿,尚寶卿捧著寶璽以及前導、後從之人奏樂,都依照平常的禮儀。揮動鞭子使它發出響聲。司辰報告時間結束後,引進使四人引導皇太子,引禮官四人引導親王,都從奉天殿東門進入。音樂演奏起來,皇太子和親王從東邊的台階登上堂。皇太子從殿東門進來,由太子舍人引著,站在門外等候。內讚接引太子到侍立位。親王入宮,到丹陛拜位,引禮官分彆站在左右,樂聲停止。捧著冊封詔書和玉璽的太監從西邊的台階登上丹陛,都進入奉天殿,在丹陛上站立。知班在宮殿前紅色的台階上大聲宣告隊列已經整齊。讚禮官在丹陛上唱禮“鞠躬”,音樂響起,行再拜禮,音樂停止。內讚引導承製官跪下,承製結束後,承製官從殿中門出去,站在中門外。宣稱有皇帝的詔命。讚禮官,讚唱‘諸王皆跪’。宣讀詔書說:‘封皇子某某為某某王,某某為某某王,皇侄孫某為某王。’禮畢,讚禮官讓諸王都俯伏於地,然後起身,承製官從宮殿西門進入,在宮殿西側跪下,說道:傳製完畢,回到原位。讚禮官引導各位王爺鞠躬,音樂響起,眾人行再拜之禮,音樂停止。讚禮官主持行禮儀式。引導禮儀的官員引導秦王從殿東門進入,樂聲響起。引禮站在門外。內讚引導秦王進入,來到皇帝寶座前的拜位,音樂停止。內讚官讚禮,受冊寶者)跪,內讚官)將冊書和寶璽授予受冊寶者)。捧冊寶的官員在桌案前跪下,將玉冊授予讀冊官,宮中讚禮官唱讚讀冊。讀冊官跪下,讀完冊文,把冊文交給丞相,丞相插好笏板接受冊文。內讚唱‘將圭插在腰帶上’,又唱‘接受冊書’。丞相跪著把冊書授予秦王,秦王恭敬地接過冊書和印璽,內使在秦王西邊跪著,捧著冊書起身,站在秦王西邊。捧著冊書和寶璽的官員又在案子前麵跪下,將寶璽授予讀寶官,內讚官引導讀寶官讀寶璽上的文字。讀寶官跪著讀完寶冊,將寶冊交給丞相,丞相捧著寶冊跪著交給秦王,秦王接過冊寶,內使跪在秦王西邊。捧著寶璽的捧寶官,站在捧著冊書的內使的下麵。內讚唱讚出圭,王行俯伏禮,起身,內讚唱讚複位。引導禮儀的人引領秦王出去,音樂奏響。內使捧著冊書和寶璽在前麵引導,出來後,到達宮殿的東門,引禮官引導秦王回到自己的位置,音樂停止。內使把冊書和寶璽放在冊寶亭的盝匣裡,退下站在宮殿前紅色台階的東邊。禮儀官引導燕王、吳王、楚王四位依次進入大殿,接受冊書寶印,由內使捧接,都與前麵一樣。結束。讚禮官唱讚,秦王以下的人都鞠躬,音樂響起,眾人行四拜之禮,音樂停止。內使拿著五位親王的冊寶亭子在前麵走,引禮官引導五位親王都從東麵的台階走下來,音樂響起。奉迎冊寶的官員從奉天門東邊奉迎而出,音樂停止。

當時齊王、潭王、趙王、魯王都還年幼,朝廷派官員攜帶冊書和印璽授予他們。儀禮引導官引導中書令稍稍上前,丞相上前站在宮殿西邊。內讚官協助丞相跪下接受製書完畢後,讀冊寶官捧著四位藩王的冊寶都從中門出去。內使抬著冊寶亭來到宮殿的紅色台階中間。“??”字可能為“舁”字的誤寫,舁:抬)。讀冊官、讀寶官把冊書、寶璽放在盝匣中,執事官用黃羅帕蓋在盝匣上。寶亭向前行進,授冊寶官與丞相一同從中間的台階走下。讀冊寶官從西門進入大殿,回到原位。恭敬地接過冊書和寶璽,四名內使從西邊的台階走下,跟隨著丞相從宮殿前的紅色台階轉到謹身殿的東邊,行進到王宮的大門外,放置冊書和寶璽的亭子暫時停放在大門外的正中間位置。內使監官員從冊寶亭西南麵走出迎接,跪在地上,麵向東北。授予冊寶時,丞相站在東北方,麵朝西南方向宣稱皇帝有詔令,宣讀詔令說:‘封皇子某某為某王,某某為某王。’結束後,授冊寶官,丞相出來,內使監官迎接冊寶進入宮中。授予冊寶的官員,丞相從王宮門出去,到奉天殿前的台階西邊,從西台階上殿,從西門進入大殿,跪著說:“宣讀製書完畢。”然後俯伏,起身,引禮官將靖江王引到禦座前,跪著接受冊寶,出來,回到原位,行四拜禮,從東台階下去,迎接冊寶從奉天東門出去,都和秦王、晉王等禮儀相同。禮部尚書跪著奏請加蓋玉璽,然後走到案幾前捧起詔書,尚寶卿加蓋玉璽,將詔書放置在案幾上。禮部尚書跪著上奏說:‘捧著詔書前往午門宣讀。’太常卿捧著詔書從中門走出,奏樂,從中階走下,將詔書交給冊封使者。丞相和其他官員從西門出去,從西邊的台階下來。文武百官迎接詔書,在午門外宣讀並頒行。都和常規的禮儀相同。侍儀上奏說禮儀結束,響起揮鞭聲,皇帝起身,音樂奏響,返回宮中。引導皇帝從東門進入,到達殿上,引導皇太子出來,停止奏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迎接冊寶、安置在親王殿的儀式這一天,有關部門準備好鼓樂,儀衛準備好儀仗在奉天門西邊、右順門東邊等候。親王接受冊寶完畢,走到奉天東門,引禮官引導親王到東耳房等候,等向中宮行禮。內使抬著冊寶亭從東門出來,經由西邊的道路,儀仗和鼓吹樂隊在前麵行進,送到親王殿,各自按照順序恭敬地安放在殿內。

年幼親王在宮中接受冊寶的禮儀。受冊當天,內使監官員在殿內正中間陳設香案,在香案的南麵設置保抱、抱王受冊位,在香案的東麵設置授冊寶內使監官位,在保抱抱王受冊位的西麵設置捧受冊內使位,在捧受冊內使位的南麵設置捧受寶內使位。司讚二人分彆站在保抱、抱王受冊位的東西兩側。丞相捧著迎接的冊書和寶璽來到王宮門外,內使監官跪著聽完製書後,丞相離開,內使監官迎接放置冊書和寶璽的亭子進入宮中,將其放在香案的北麵。保抱抱王從東門進來,音樂響起,來到香案前接受冊封的位置,麵向北方站立,音樂響起。停。司讚官宣布舉行冊封禮儀,內使、監官上前站立,宣稱有製命。內讚宣布“保抱、抱王”,保抱和抱王都要跪著。內使監的官員宣讀皇帝的製書說:‘現在封皇子某某為某某王,某某為某某王。’禮畢,內讚讚禮官抱著太子起身。接著繼讚授予冊書和寶璽。司賓引導著一個保姆抱著孩子),站在王的麵前。授冊寶的監官到桌案前取冊書,捧著交給保姆保抱),保姆接過冊書,再交給捧受冊的內使,內使在保姆的左側跪下,接過冊書,起身,退下站在西邊。授冊寶監官又到桌案前取過寶璽,捧授給保抱,保抱接過寶璽,再授給捧受寶璽的內使,內使跪在保抱左邊,接過寶璽,起身,退到西邊站立。按照順序接受冊封的冊寶,都像上麵的禮儀一樣。內讚宣告讚禮結束,音樂響起。司賓引領保姆抱著親王退下,音樂停止。執事官員各自將冊書和寶璽放置在亭子裡。

親王前往中宮行朝謝之禮的儀式與到東宮接受冊封後行朝謝之禮的儀式相同。各位藩王拜謝太子的禮儀,與親王祝賀太子接受冊命的禮儀相同。

親王自行祝賀以及百官祝賀諸王的禮儀。親王接受冊封的那天,儀衛司在西宮親王殿按照親王年齡的長幼安排座位。侍儀司在宮殿庭院的東西兩邊設置文武官員陪立的位置,在庭院中間設置拜位,文官在東,武官在西。內讚官二人站在殿內,東西相對。拱衛司在殿前的東西兩側陳列親王的儀仗,樂工在殿庭的南麵陳列樂器。讚禮官唱讚各位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親王在東宮行完禮之後,引禮官引領各位親王穿著便服進入宮殿,奏樂,親王們)登上座位後,音樂停止。文武官員進入宮殿,站立在殿庭的東西兩側。引禮官引導晉王以下的人到秦王麵前行禮。讚禮官唱讚行鞠躬禮,晉王以下的人都行鞠躬禮,音樂響起,眾人行四拜禮,音樂停止。等到按照順序由親王們行禮時,都要依照賀秦王的禮儀。讚禮官唱禮完畢,各位親王各自入座。引禮官引導文武官員進入各自的位置。讚禮官唱‘鞠躬’,音樂響起,讚禮官唱‘拜’,音樂停止。引禮官引導丞相到殿上的拜位,內讚與讚禮相同。讚禮的人跪下,丞相和庭院中的文武官員都跪下。丞相行禮祝賀說:銀青光祿大夫、中書左丞相、宣國公李善長等人,在此遇到親王殿下,榮幸地接受冊封寶璽,封土建藩的禮儀完成,我們)極其欣喜踴躍。祝賀完畢之後,內讚和讚禮相同。讚禮官跪伏在地,丞相和庭中文武百官也都跪伏在地,然後起身,丞相離開。引導禮官回到原位。讚禮官唱讚行鞠躬禮,音樂響起,行四次拜禮,音樂停止。讚禮官宣布禮儀結束,親王起身,音樂奏響,親王)走出殿門,音樂停止。引禮官引領文武官員依次退出。

親王受冊的第二天,皇太子向皇帝賀喜的禮儀。這一天早晨,奉天殿裡裡外外都已安排布置好,侍衛奏樂、鳴鞭等,都按照平常的禮儀。皇帝身穿袞冕禮服登上皇位,皇太子、親王各自穿上冕服。引禮官四人引導皇太子、親王從東門進入,奏樂,從東邊台階登上,到達拜位,樂聲停止。引禮官站在他們皇太子、親王)前麵,引導皇太子、親王行鞠躬禮,音樂響起,皇太子、親王)行四拜禮,音樂停止。引導官引導皇太子從宮殿東門進入,音樂響起。引進站在門外等候。內讚接引皇太子到禦座前的拜位,音樂停止。內讚、引進一起唱讚禮,皇太子、親王都跪下。皇太子稱賀說:“長子我今日遇到各位弟弟受封建國,特地來向父皇陛下稱賀。”禮畢,內讚官、引進官一同唱讚俯身伏地,皇太子、親王俯身伏地,起身,內讚官引領皇太子走出宮殿東門,音樂奏響。引進使引導皇太子複位,音樂停止。引進官讚禮鞠躬,皇太子、親王都鞠躬,奏樂,拜四拜,樂聲停止。引進官引導皇太子、親王從東階下來,奏樂,到文樓,樂聲停止。東宮向中宮祝賀,以及百官進呈表箋向皇帝、中宮祝賀,東宮和內外命婦向中宮祝賀,都與東宮接受冊命的禮儀相同。慶賀結束以後,朝廷百官以及各位有封號的婦人都賜宴,皇帝仍然選擇日期派遣各位王爺去拜謁太廟。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辛酉日。皇帝把分封諸位皇子為王的事情告訴太廟,禮儀完成後,在奉天門和文華殿宴請群臣。皇帝告諭朝廷大臣說:“過去元朝失去了對天下的統治,各路豪傑紛紛起兵,天下大亂,百姓慘遭塗炭,朕親自率領軍隊,平定了這場大難。”上天眷顧保佑,天下安寧平靜。然而天下如此廣大,一定要建立藩國作為屏障,對上保衛國家,對下安定百姓。現在各個兒子已經長大,應該各自有爵位和封地,分彆鎮守各個封國。朕並非偏愛自己的親人,而是遵循古代先王的製度,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考慮。各位大臣恭敬地磕頭回答說:陛下分封建立各個藩王,用來保衛宗廟社稷,這是天下千秋萬代的公認的道理。皇帝說:“先王分封建立諸侯國,是用來庇護百姓的。周朝推行它)就統治長久,秦朝廢除它)就迅速滅亡。從漢朝、晉朝以來,沒有不是這樣的。這中間太平與動亂交替出現,隻是看施行的政策怎麼樣罷了。總之,要想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

癸亥日這天夜裡,有流星大如杯子,顏色青中帶紅,有光亮,從下台星處升起,向西北方向運行,到文昌星處消失。

甲子日,禁止蒙古人、色目人更改姓氏。詔書說:“上天降生百姓,他們有不同的族屬姓氏,各自有其根源,古代的聖王非常重視這一點,所以通過姓氏來辨彆婚姻,重視本源,來使民俗淳厚。我出身平民,平定天下群雄,成為天下的君主,已經曾經昭告天下。蒙古各族人等,都是我的子民,如果有才能,一律提拔任用。近來聽說入仕為官之後,有的人大多更改姓名,我擔心歲月長久之後,他們的子孫相互傳告,不清楚自己的家族根源,這確實不是先王致力於嚴謹對待姓氏家族的治世之道。中書省應該告訴他們,如果已經更改了姓名,就允許他們改正。

將六安衛改設為守禦千戶所。

乙醜日,皇帝冊封皇子為王,詔告天下說:“朕承蒙天地百神的保佑,祖宗英靈的庇佑,在群雄紛爭的亂世,從淮右起兵,依靠將帥的效力,在江左建立了大業。從前命令大將軍徐達統率各位將領,來平定中原地區,不到兩年時間,天下清平寧靜,敵人逃到沙漠。現在大統已定,百姓安居樂業,我想先論定軍功,來頒行爵位和賞賜。因為吐蕃的疆土,還沒有歸入國家的版圖。今年春天,又命令徐達等人率領軍隊再次出征,所以封賞的儀式,還沒有來得及舉行。朕認為帝王的兒子,身為嫡長子的一定要被冊立為太子,其他的兒子也應當被封為王爵,賜給他們土地,讓他們來扞衛國家。朕現在有十個兒子,在即位之初,就已經立長子朱標為皇太子。分封各位皇子,本來是要等到酬報賞賜功臣之後再進行),然而皇子們)尊卑的名分,應該儘早確定。於是在四月七日,朱元璋封次子朱樉為秦王,三子朱?為晉王,四子朱棣為燕王,五子朱橚為吳王,六子朱楨為楚王,七子朱榑為齊王,八子朱梓為潭王,九子朱杞為趙王,十子朱檀為魯王,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都授予了冊書和寶璽,設置了傳承的屬官,以及各種禮儀,都已有了定製。唉呀!我平定天下的動亂,是為了百姓的安寧;我依照古法建立國家,是為了實現天下大治。因此特此詔告天下,讓所有人都知道。

冊封秦王的詔書上說:“過去統治天下的君主,會將福祿給予有德行的人,他們尊貴的兒子必定被封為王,這都是人為之事罷了。”然而處在高位享受福祿,在一方建立邦國,尤其被皇帝所關注信任。我的第二個兒子朱樉,現在我命令你為秦王,分封土地,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出身於農民,與各路英雄豪傑並駕齊驅爭奪天下),曆經百般艱苦,誌向在於敬奉天地,祭祀神隻,擴充軍隊,討伐有罪之人,拯救百姓,時刻不敢懈怠,因此成就帝業。現在你們要鞏固自己的國家,應當恭敬地將天地放在心中,不可超越禮法去祭祀,對於宗社山川的祭祀,要按照時令舉行。要謹慎地布置軍隊守衛,體恤百姓,一定要做到儘善儘美。啊!勤勤懇懇為百姓做事,尊奉上天,輔佐皇室,秉持中正之道,就會永遠享受福祿。體會朕的訓誡之言,希望你們慎重對待。

各親王的冊封文書都與冊封靖江王的文書相同,上麵寫著:‘考察古代帝王,統治天下時,一定會封立同姓的親屬,以此來厚待親族,鞏固根本,這種做法由來已久。’朕出身平民,遭遇社會動蕩不安,親自曆經行伍,乘著天命開辟基業,經曆艱難多年,才成就了偉大的功業,這都是天地眷顧保佑,祖宗積累德行的緣故。現在朕已經成為了天子,追念你的祖父朱守謙,朕的兄長,特封你為靖江王,鎮守廣海一帶。啊!你們要想到我創立帝業的艱難,謹慎對待你們接受封賜的製度,不要忘記我的訓誡之言,進一步修養自身,永遠做國家的屏藩輔弼,還應當謹慎戒懼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丙寅日,設置大宗正院,品秩為正一品。任命鄭九成擔任秦王府左相,兼任陝西行省參政,任命王克讓擔任左傅,任命文原吉擔任右傅,任命溫祥卿擔任錄事,任命高遜誌擔任紀善,任命汪河擔任晉王府左相,兼任山西行省參政,任命熊鼎擔任左傅。各諸侯王的相、傅等屬官,都選拔人才來擔任。

皇上召集東宮的屬官以及王府的屬官並告誡他們說:‘輔導太子與諸王的大臣,就像規範行為的器具,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然後才能端正彆人。’大概道德仁義,是端正人的行為規範;善良邪惡,是修養身心的衡量鑒彆標準。你們輔佐教導各位皇子,一定要匡正他們的品德和道義,使他們明白善惡,讓他們知道追求正道而不流於邪道。這樣,就能夠儘到輔佐引導的責任。我認為即使是木匠有了木材,也一定要經過繩子的測量和斧子的削砍,才能做成器具。太子和諸王一定要有賢能的輔臣,開導輔助他們,才能使他們成為有德之人。朕選擇你們擔任東宮官員,你們都應該儘心竭力。又比如經史書籍裡古人已經做過的事,那些能夠作為借鑒警誡的,就采集摘取其中的事跡,按順序編輯成冊,早晚閱讀觀看,用來增長知識見聞,這對輔導太子等)也有幫助。大臣們叩頭接受命令後就退下了。

皇帝又對秦王左相鄭九成等人說:“朕分封諸子,選用傅相,責任不輕。凡是與君王交談,應當擴大學問來充實自己的品行道義,陳述忠孝來開啟君王的良知。事情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一定要尋求做好的辦法;政令有不完善的地方,就一定要尋求完善的辦法。讓他們的智慧不被蒙蔽,上下相親相愛,這樣就差不多可以讓道德有所成就,來弘揚長久的功業,而輔佐的臣子也能夠儘到自己的職責了。又回頭對劉基等人說:‘我看古代賢明聖德的君主,即使在太平安定的時代,也不忘修身反省,實在是因為富貴容易使人變得驕傲奢侈,驕傲奢侈必然會導致荒廢放縱,沒有荒廢放縱而不覆滅的。所以曾經告誡太子和諸位皇子,認為讀書人如果不能端正自身、修養品德,就會使自己和家庭遭受災禍。做士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做國君、做帝王的人呢?劉基叩頭回答說:‘陛下能這麼說,是國家萬代的福氣啊。’

派遣使者頒布冊封各位藩王的詔書。在安南、高麗等國。

大將軍徐達等人率領軍隊從安定出發,駐紮在沈兒峪口,與王保保隔著深溝對峙,每天多次交戰,王保保派遣十多名士兵,從小道從東山下來悄悄襲擊東南方向的營壘,東南方向的一座營壘都受到了驚擾。左丞胡德濟倉促間不知如何應對,徐達親自率兵快速出擊,敵軍才退去,於是斬殺東南營壘的指揮趙某以及將校數人示眾,軍中將士害怕得大腿發抖。第二天,徐達整頓軍隊出戰,各位將領奮勇爭先,沒有人敢不竭儘全力,於是在川北亂墳崗之間大敗擴廓帖木兒保保)的軍隊,擒獲元朝的郯王、文濟王以及國公閻思孝、平章政事韓紮兒、虎林赤、嚴奉先、李景昌、察罕不花等官員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將校士卒八萬四千五百多人,繳獲馬一萬五千二百八十多匹,駱駝、騾子、驢子等各種牲畜數量與此相當。擴廓帖木兒隻帶著他的妻子兒女等幾個人,從古城向北逃竄而去。到達黃河後,得到漂浮的樹木得以渡河,於是從寧夏奔赴和林。徐達派都督郭英追擊敵軍到寧夏,沒有追上,隻好返回。胡德濟因為違反軍紀,被戴上刑具押送到京城。擴廓帖木兒到達和林,愛猷識理達臘再次任用他。

黃昏時分,月亮位於太微垣中。

戊辰日,秦王朱樉等人前往太廟拜謁謝恩,按照四時祭祀的禮儀進行。

這天晚上,有一顆像酒杯一樣大的流星,呈青白色,從天市垣升起,向東北方向運行,分裂為三顆流星,最後在虛宿消失。

己巳日。派遣使者帶著書信給元主說:“之前兩次派遣使者送信,很久都沒有回來,難道是被扣留才這樣的嗎?按照我的估計,大概是您的謀劃不對。您的想法一定是說:‘我曾經是天下的君主,把四海當作自己的家,他們曾經是我的子民,怎麼可以與他們互通問候呢?’從常理來說,這是應該的,但從道理和形勢來分析,就大不相同了。君主,是天下正義的主宰者,隻是要看天命和人心的趨向如何罷了。大概上天的旨意天命)的舍棄或留存,取決於百姓心意的歸向或背離。古語說:‘百姓就像水,君主就像船。’水能夠承載船,也能夠使船傾覆。您難道不知道這些情況,卻仍然頑固堅持不改變嗎?今天的情況,並不是我想要的,實在是因為四方戰亂,到處紛擾,我在當時,不能在故鄉安寧度日,哪裡是有意於天下呢?等到各路英雄豪傑都沒有成就大業,而我的兵力一天比一天強大,形勢使我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局麵)。這確實是天命,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您又為什麼要在其中招致怨恨呢?您應該順應天道,順應人事,派使者與我們通好,或許還能在邊塞附近放牧,依靠我的威勢,號令您的部落,還能成為一個部落的首領,供奉自己的宗廟。如果不考慮這個辦法,還想要帶領殘兵敗將到處出沒,成為邊境百姓的禍患,那麼我就大規模發動六軍,深入沙漠地帶,到那時你後悔也來不及了。近來北平守將把在雲州擒獲的平章火兒忽答、右丞哈海等八個人押解到京城,經審問,他們)都是你所倚重信任的人,因此我們)對他們免予處死。現在我再次讓使者帶著書信來到這裡,希望您能夠仔細考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壬申日,安南今越南)使臣杜舜欽因為他們的國王陳日煃去世,前來向明朝朝廷)報喪並請求明朝對安南王位繼承等事作出)指示。癸酉這天,皇上穿著素服來到西華門接見舜欽等人,派遣翰林編修王廉前去祭奠,用五十兩白銀、五十匹絹帛作為助喪的財物。上麵的文字說:“我出身平民,因為中原發生很多變亂,我奮然起兵,平定禍亂,止息兵戈,讓百姓休養生息,統一了華夏。就在即位的第一年,派遣使者告知四方少數民族的首領,讓他們知道我們中國剛剛安定。隻有你陳日煃,在聽到詔書送達後,親自率領陪臣,禮遇使者,真誠地表現出了歡快融洽的氣氛,就像我們的舊臣一樣。其他的邦國還沒有到達,隻有你先來朝見。朕仰天撫手,認為這是安南百姓的福氣。就命令中書省、禮部仿照古代的方式鑄造印璽,派遣翰林侍讀學士張以寧帶著印璽前往你們國家,用來彰顯賢德,更加勉勵前來朝貢的誠心。今年四月十四日,中書省上奏說:‘你的使臣杜舜欽等人到達京城,說你已經去世,這讓朕不禁頓足驚歎。’西南藩國的賢明君主,為什麼這麼快就去世了呢!因此派使者前往祭奠。隻有你陳日煃生來就有見識,死後也一定有知覺,暗中保佑你的國家,永遠享有世襲的權力。又派遣吏部主事林唐臣帶著詔書去封陳日熞為安南國王。詔書說:“朕身當正統,統治天下,朕很清楚安南一直尊崇仰慕中國。去年國王陳日煃呈上奏表,自稱臣子,朕派遣使者攜帶詔書、印璽,仍然封他為安南國王。使者到了離安南不遠的地方,陳日煃已經去世了。如今世子陳日熞能夠繼承前人的誌向,專門派使者來請命,經過對典禮的考證,應該讓他繼承王位。因此命令你陳日熞繼承安南國王的封號,授予金印,並且賜給織有金紋的綺、紗、縠共四十匹。賜給杜舜欽以下十四人錦帛各有差彆。王廉出發後,皇帝又下詔說,漢代伏波將軍馬援當年討伐交趾,立銅柱作為表識,以鎮服蠻夷,功勞很大,命令王廉前往祭祀他。王廉到了橫州的烏蠻灘,看到馬援的廟已經倒塌了,就命令州民先修理廟宇,修完之後,才去祭奠。

皇帝派親王去雞籠山廟祭祀功臣。

癸酉日,重新任命危素為翰林侍講學士。詔令各王府的相府,武相的位次排在文相之上,相府的屬官與京城官員交替任職升遷。當時的武將大多是功勳大臣,所以才有這樣的安排。

甲戌日,夜裡發生了月食。

丁醜日,將徽州衛改為守禦千戶所。設置蘭州衛。

戊寅日,皇帝派遣使者下敕書曉諭大將軍徐達說:“你率領軍隊在外,軍中的事宜,要與諸位將領仔細商議後再施行。凡是調遣軍隊、守備城池,計謀已定,就應當立即處理,不要猶豫不決。大概謀劃事情應當審慎,施行事情應當果斷。近來聽說甘肅一帶駐守的士兵很少,應當根據形勢調派軍隊前去防守。至於吐蕃、興元等地,朝廷會調兵收取。平定這兩個地方後,大軍再從漢江出發,順流東下,也非常有利。凡是俘獲的母馬,全都送到臨濠放牧飼養。那些被俘虜的王保保的部眾以及戰敗前來投降的人,朱元璋)命令他們跟隨傅友德等)討伐蜀地。蜀地被平定以後,就地留下他他們)來防守抵禦敵人)就可以了。

庚辰日,設置弘文館,任命胡鉉為學士,命令劉基、危素、王本中、睢稼都兼任學士。

癸未日,升任唐勝宗為大都督府都督同知。

乙酉日,大將軍徐達給左丞胡德濟戴上刑具押送到京城。皇帝顧念他往日的功勞,特地命令寬恕他,還派使者前去告誡徐達說:“朕出身於平民,能夠成就大業,命將領出師,都由你節製,將軍是非常清楚的。近來浙江左丞胡德濟臨陣退縮,將軍您沒有按照軍法處置他,而是將他戴上刑具押送到京城,一定要朝廷來懲治他。將軍想要效仿衛青不斬殺蘇建,難道就沒看到司馬穰苴對待莊賈的事嗎?而且如果將獎賞軍功的權力全部交給朝廷,那麼將軍的威勢就會被削弱,號令就難以實行了。胡左丞違反軍紀,正應該在軍中殺了他,這足以警告眾人。所謂朝廷之外的事情,由將軍來掌控。如果送到朝廷,朝廷一定會評議他的功勞和過失,這又不是在外統兵將領可以比擬的了。他曾經有救援信州的功勞,守衛諸暨的苦勞,所以我不忍心殺他,擔心將軍因為這個而放鬆執行軍法。因此派遣使者到軍中傳達旨意。從今以後務必做到威嚴勝過慈愛,不要隨意姑息。

丁亥日。任命李思孟為大都督府參議。這個月,湖廣慈利縣當地的首領覃厚聯合各個山洞中的蠻人發動叛亂,朝廷)命令湖廣行省平章官職名)楊璟率兵討伐他們。皇帝下詔書告訴楊璟說:蠻賊依仗著山河溪流的險要阻礙,趁機暗中發動叛亂),他們的行蹤)出現和隱沒沒有規律。如果要徹底鏟除他們的黨羽,就必須深入山穀,這樣就會損傷士卒和馬匹,而所得的也不足以補償所花費的。如今軍隊進入他們的境內攻打他們,隻要使他們遠遠地離開,不讓他們出來騷擾州縣就可以了,不必徹底搗毀他們的巢穴,更應該約束部下,千萬不要追逐利益而輕率行動。

設置磨勘司。皇上曾經因為朝廷內外各部門的文書堆積如山,想要找個辦法來加以核查,因此瀏覽《宋史》,看到磨勘司時非常高興,到這時就設立了這個官職,任命太子伴讀高暉為司令。

設置龍江左衛親軍指揮使司。

撤銷常州衛。

大明太祖聖神文武欽明啟運俊德成功統天大孝高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一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