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七_白話明太祖實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白話明太祖實錄 > 第12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七

第12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一百十七(1 / 2)

洪武十一年4075年)春季正月甲戌日初一,皇上親臨奉天殿接受朝拜祝賀,大規模宴請群臣和有封號的婦女,命婦們)到坤寧宮朝拜皇後,皇後)賞賜宴席。皇帝冊封皇子朱椿為蜀王,朱柏為湘王,朱桂為豫王,朱柍為漢王,朱植為衛王,改封吳王朱橚為周王。

乙亥日,因為要冊封諸侯王,朝廷派遣使者祭祀蜀、湘等國的山川。

戊寅日,皇帝在太廟祭祀。

己卯日,進封中山侯湯和為信國公,賜給他誥命,說:“古代的聖王,製定綱紀,獎賞有功的人,懲罰有罪的人,秉持這個原則,天下就能安定。朕出身於草野之間,依靠各位將領的效力,平定群雄,平定禍亂,成為華夷的君主,當要論功行賞的時候,你湯和雖然身為舊將,卻隻守衛毗陵,在忠心方麵有欠缺。我念及他跟隨我很久,就忘記了他之前的過錯而獎賞他的功績,將他封為中山侯。現在我又想到你平定東部的越地,南下福建,西擒察罕腦兒酋長,又平定了巴蜀,立下了不少功勞,現在特彆授予你信國公的爵位,食祿三千石,永遠作為子孫的世襲俸祿。哎呀!臣子不應該有篡權的野心,可以說是忠誠了,不能獨攬威勢和福祿,可以說是明智了。你要謹慎地遵守這些道理,以此來教導後世子孫,要恭敬謹慎,不要懈怠。

壬午日,皇帝的第十六個兒子栴出生。

甲申日,設置黃平守禦千戶所。當初,在黃平設立了安撫司,後來蠻人屢次叛亂,宣撫司不能治理。到這時改成千戶所,調派貴州千戶張潮領兵駐守。

丙戌日,朝廷將山西都指揮使常守道調任為湖廣都指揮使。

丁亥日,雨水使水結冰。

己醜日,設置江陰守禦千戶所。

辛卯日,任命鳳陽行都督府僉都督周能為山西都指揮使,朱輔為四川都指揮使。

乙未日。任命暫代通政使司參議、監察禦史職務的孫化、懷慶知府徐賁暫代廣東布政使司參政,代替左參政劉益、右參政康濟返回京城。這個月,安南陳煓的弟弟陳煒派他的大臣陳建琛、阮士諤前來報告陳煓去世的消息。在此之前,朝廷曾經派使者賜給陳煓上等的美酒、華美的絲織品,使者到達時陳煓已經去世,他的弟弟陳煒代理國事,派遣使者上表謝恩,進貢馴象、地方特產,並且上報陳煓的喪事。皇帝下詔賞賜建琛、士諤等人衣物,並且賜給他們文綺紗羅。李煒去世,朝廷派宦官陳能到該國吊唁祭奠。

征召天下布政使司的官員以及各府的知府前來朝見。皇上對朝廷大臣說:“古時帝王治理天下,一定要廣泛地獲取信息、增長見聞,以防止被蒙蔽。”如今布政使司的官員就是古代方伯的職位,各個府的知府就是古代刺史的職位,是用來秉承朝廷旨意施行教化,安撫我們百姓的官員。然而得到合適的人來任職)就能治理好地方),否則官員)就會曠廢職守,使我們的百姓遭受很多痛苦。朕現在命令他們入朝,讓他們了解朝廷的治理體製,來警示他們的懈怠之心,並且詢問觀察他們的言行,考察他們的政績,來觀察他們的才能。如果治理的成效顯著,這樣的人就是賢才,天下還擔憂什麼不能治理呢?朝廷大臣回答說:“皇上憂慮百姓的事情十分懇切,任命官員十分慎重,這就是堯舜詢問政事考察言論的方法。”二月甲辰初一,調任湖廣都指揮使潘敬為遼東都指揮使。

丁未日,派官員到先師孔子廟舉行釋奠禮。

戊申日,祭祀大社土地神)、大稷穀神)。祭祀前兩天,皇帝到奉先殿告知仁祖淳皇帝配享神位。祭祀當天,在東邊陳設大社,在西邊陳設大稷,都麵向北方,仁祖淳皇帝在東邊,麵向西方。祭祀社稷的大社、大稷,各自使用一頭牛犢、一隻羊、一頭豬,一個登、一個鉶,十二個籩、十二個豆,兩個簠、兩個簋。玉用兩塊有底座的圭,帛一匹,顏色為黑色。仁祖配享時的禮器也相同,但不用玉。在祭壇的西北方,一共設置了三個酒尊,朝向東方,九個酒爵,還有玉帛。竹筐兩個,裝帛的竹筐一個,祝禱的祭文一篇,這就是祭祀的禮儀。典儀官高唱樂舞生各自到自己的位置上去,執行事務的人員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皇帝到盥洗位,插上圭,洗手,拿出圭,就位。典儀官唱道:‘掩埋祭器中供奉的牲畜的毛和血。’唱迎神,奏樂,樂止。內讚官奏請行四拜禮,百官一同拜謁。

典儀官高唱著進獻玉帛,舉行初獻的禮儀,奏響樂曲,執事官用酒爵盛著酒。皇帝走到大社神位前,把圭插在腰帶上,執事官跪著把玉帛遞給皇帝,皇帝將玉帛放在神位前,執事官跪著把爵遞給皇帝,皇帝將爵中的酒倒在地上,然後拔出圭。接著到太稷神位前,接著到仁祖淳皇帝神位前,都如同前麵的禮儀。皇帝來到讀祝文的位置跪下,讀祝官拿著祝文跪下,讀完之後,皇帝俯身趴下,起身,挺直身子,回到原位,音樂停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典儀官高唱進行亞獻之禮,於是奏起音樂,皇帝來到大社神位之前,把圭插入腰帶,獻上酒爵,抽出圭;接著前往大稷神位之前,再前往仁祖淳皇帝神位之前,全都按照前麵的儀式進行)。回到原位,音樂停止。

典儀官唱禮行終獻禮,禮儀和亞獻時一樣。典儀官高唱飲福酒、接受祭肉。皇帝來到飲福位前跪下,插入圭,光祿寺的官員拿著酒爵進獻,皇帝拿起酒爵,飲下福酒,光祿寺的官員拿著祭肉進獻,皇帝接受祭肉,抽出圭,俯身伏地,起身,平身站好,回到原位,行四拜之禮。百官也一樣。典儀官高唱撤去食物,接著演奏音樂,音樂停止。

唱送神,奏樂,皇帝行四次拜禮,百官也跟著下拜,音樂停止。讀祝官捧著祝版,掌祭官捧著幣帛、食物,各自前往瘞埋的地方。皇帝來到望瘞位,內讚奏禮畢,祝文說:‘隻有神靈輔佐皇隻,使美好的穀物生長,養育我們百姓,萬代永遠依賴。’當時正值仲春時節,祭祀之禮莊重嚴肅,恭敬地用玉帛、犧牲、穀物等各類祭品,來進行這次瘞埋之祭。已故父皇仁祖淳皇帝附祭於神位。

樂章迎神部分唱道:我敬奉的是土地神和穀神啊,他們造化的功績偉大,他們為民立命啊,應當受到隆重的報答。百姓唱著歌跳著舞,等候迎接,想到聖上前來,祥瑞之風生成,恭敬地磕頭,報告年成豐收。

初次獻祭時說:‘陰陽二氣融合,萬物因此生長,百姓得以立身活命,是承受了你的庇佑。’我將獻上玉帛來表達我小小的心意,初次斟酒進獻願百姓洪福齊天。

亞獻祝文說:“我命令樂舞隊再次敬酒,希望神靈降臨享用,保佑軍民安康。”思緒必然莊嚴肅穆啊神靈喜氣洋洋,感謝厚恩啊拜謝祥瑞之光。

終獻唱道:‘乾羽飛揚旋轉啊酒過三巡,香煙繚繞啊雲旗飄動。’我現在稽首行禮,又高興又惶恐,神明臉色喜悅,光彩照人。

撤去祭品時說:‘粗略地陳列微薄的祭品啊神靈歡喜將至,清脆美妙的音樂奏響啊歌舞飛揚。’希望祥瑞普遍降臨於遠近各方,百姓境內全都平安健康。

送神的歌詞是:‘祥光彌漫啊盛大明亮,龍車鳳輦啊駕車飛馳飄揚。’遠遠地瞻仰並稽首,他又將前往何方?他留下了福氣,降下了時雨和太陽。

望瘞唱道:‘奉上祭食啊前往瘞埋的地方,鸞鈴鳴響、樂舞齊作啊樂聲鏗鏘,希望神明收納享用啊賜福百姓,我現在叩頭啊感謝神恩聖澤。’

辛亥日,月亮遮住了井宿。派遣官員祭祀曆代帝王。

壬子日,祭祀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海瀆、山川、月將、城隍等各位神靈。派遣官員祭祀先農和旗纛。

丙辰日,皇帝下令中書省說:“朕當初因為邊疆的戍守軍糧需要百姓運送,太過勞苦,所以命令商人交納糧食,用浙東、淮東的鹽作為補償,原本是為了滿足軍糧的需要而節省百姓的力氣。現在已經過了幾年,鹽稅的收入很少,軍餉供應不上,難道是鹽價太高,商人無利可圖造成的嗎?你們中書省應該討論降低鹽價的事情,讓商人將糧食運到西河、梅川,這樣就能保證軍糧充足,而內地的百姓也能免去運輸糧食的勞役。於是朝廷擬定了方案:凡是向涼州衛運輸糧食的人,每鹽一引,運到涼州衛二鬥五升米,運到梅川三鬥五升米,運到臨洮府七鬥米,運到河州四鬥米。

戊午日,舉行祭日的典禮。疏通滹沱河。

己未日,涼州衛上奏:‘我們俘獲了二十五名原元朝官員,一千九百六十名甘肅降人。’皇上說:“人的本性都可以使之行善,用華夏的文化風俗來改變蠻夷的文化風俗),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如今所俘獲的原元朝官員以及歸降之人,應該遷徙到內地,使他們接受我們中原聖人的教化,漸漸揣摩禮儀道義,從而改變他們原有的習俗。於是把這些人遷移到平涼府,供給糧食來供養他們。

壬戌日,火星侵犯五諸侯星。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