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禮部侍郎李叔正為禮部尚書。
李叔正,是南昌府靖安縣人,他生性聰明,十三歲時就因為善於作詩而聞名。
長大以後,他廣泛地通曉諸子百家的學說。
江西十才子,叔正就是其中一位。
等到陳友諒攻陷南昌,他的妻子夏氏投井而死,李叔正終身不再娶妻。
洪武四年,李叔正被征召到京城,任命為國子學正,後來調任為渭南縣丞,升任為興化知縣,禮部員外郎,因為年老請求辭官,皇帝沒有答應。
他被任命為國子學助教,後升任監察禦史、湖廣參政,又晉升為布政使。
後來被召回朝廷擔任侍郎,到這時又被提拔為尚書。
這個月,皇帝命令天下郡縣編製賦役黃冊。
這種辦法是,把一百一十戶編為一裡,一裡之中,推舉丁糧多的十人為裡長,其餘一百戶分為十甲,每甲十人,每年役使裡長一人,甲首十人,管理一裡的事務。
城中稱為坊,近城稱為廂,鄉都稱為裡,每十年輪流一次,輪流的先後順序則按照丁糧的多少來排列。
每裡編為一冊,冊之首總為一圖。
那些裡中鰥寡孤獨不能承擔賦役的人,就管轄在一百一十戶之外,列在圖表的後麵,叫做畸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冊,就是符命的意思。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宗廟,還有冊立皇後太子,以及任命諸侯王和三公,都要在簡冊上書寫他們的名位和封號,以祭祀告神。修成四本,一本上報戶部,另外三本分彆由布政司、府縣留存。
命令掌管刑獄的官員聽取原告和被告的申訴,如果確實有罪證,就按照五刑的規定來判決,然後向君王上奏。
奏疏上奏後,記錄皇帝的批複,送給四輔官、諫院官、給事中複核,如果沒有不同意見,然後再次上奏皇帝後施行。
如果遇到有疑問的案件,就由四輔官進行封駁,寫成律令。
二月初一丁巳日,派遣禮部尚書李叔正到先師孔子廟祭奠。
浙江、江西兩地的糧長共一千三百二十五人到京城運送糧食,即將返回時,皇上把他們召來,在朝廷上發布諭旨慰勞他們,並賞賜錢鈔作為路途費用。
戊午日,祭祀太社、太稷。任命文學之士李亨魯為諫院右正言,並賜給他冠帶。
己未日,將北平府的漷州改名為漷縣。
庚申日,任命胡昱為江西布政使司右參議。胡昱,是薊州遵化人,他以原元朝樞密副使的身份前來歸附,所以才有這項任命。
壬戌日,天子舉行了祭日之禮。撤銷王府孳牲所及司醞。
賜給諫院右司諫石時中、判祿司,左司副夏守中十錠鈔,因為他們公正正直、敢於進言。
甲子日,任命鄭湜為福建布政使司左參議。
鄭湜,是金華浦江人,是鄭綺的八世孫。
鄭氏一直以來以孝義聞名,皇上每次都加以褒獎,她有時被人誣陷,皇上就赦免她而不加以追究。
當時有人告發他家與胡惟庸暗中勾結,鄭湜兄弟六人,官吏急於逮捕他們,幾個哥哥爭著要去,鄭湜說:“我在,怎麼忍心讓各位兄長遭受刑罰呢?”
他親自去見官吏,請求出征。
二哥吳濂先前因為有事留在京城,等到弟弟到來,二哥迎上前去說:我們家的長輩應當承擔那罪責,弟弟你不要參與其中。
鄭湜說:“兄長您年紀大了,我自己前去辯論此事,萬一理虧,我會服罪的。”
這兩個人爭著進監獄。
皇上聽說了這件事,把他們都召來,在朝廷上慰勞勉勵他們,對近臣說:“有像這樣的人,難道會願意跟隨彆人做壞事嗎?”
於是就赦免了他。
皇帝下詔賜給他們酒食,提升鄭湜為參議,賜給他冠帶、襲衣。
賜給信國公湯和的兒子湯輹兩匹馬。
乙醜日,派遣官員祭祀曆代帝王。柳州府融州的瑤民發動叛亂,官軍討伐並平定了這次叛亂。夜裡,月亮乾犯井宿。
丙寅日。祭祀太歲、風雲、雷雨、嶽鎮指五嶽等名山)、海瀆指四海四瀆)、山川、月將月中神煞)、城隍等各位神靈。
派遣官員祭祀先農神和旗纛神。
詔令楚王朱楨前往他的封國,賜給他白銀二萬兩、黃金一千六百兩、紙鈔二十萬錠;賜給他的護衛官軍紙鈔二千二百錠。
暹羅斛國派臣子陳子仁等人前來上表進貢特產,皇帝下令賞賜陳子仁鈔二百四十錠。
辛未日,任命試戶部侍郎徐輝擔任戶部尚書。
徐輝,是常州武進人,從一個小吏憑借自身的才乾,被提拔為戶部倉部郎中,不久升任左侍郎,到這時升任尚書。
敕令建造揚王墳的享堂,命令中軍都督府派遣五千名士兵供這個工程役使。
癸酉日,命令刑部重新製定判處徒刑的罪犯煎鹽炒鐵的條例。
凡是犯徒刑罪行而被罰做煎鹽苦役的人,福建、廣西籍的發配到兩淮地區),河南、山東、廣東籍的發配到兩浙地區),直隸、江南、浙江籍的發配到山東,直隸、江北籍的發配到河間地區),湖廣籍的發配到海北地區)。
凡是因犯徒刑而被發配到礦場炒鐵的人,江西人被發配到泰安、萊蕪等地;山西人被發配到鞏昌;北平人被發配到平陽;四川人被發配到黃梅;海南、海北人被發配到進賢、興國。
乙亥日,任命儒士鄭孔麟擔任河南布政使司右參議,王德常擔任廣東布政使司右參議。
丁醜日,命令禮部鄭重宣告鄉飲酒禮的規定。鄉飲酒禮,是用來確定尊卑,區彆貴賤的,先王用它來教導百姓,使他們尊崇敬愛,知道廉恥,懂得禮讓。
朕自從即位以來,雖然已經推行鄉飲酒禮,但在鄉間裡社之間,恐怕還沒有普遍學習。
如今時節和順,五穀豐登,民間沒有事端,應該重新推行舊的典章製度,那些府、州、縣就命令長官主持這件事,鄉閭裡社就由賢能而且年長的人主持這件事,年紀大且有德行的人處於上位,年老淳厚篤實的人排在其次,按照年齡大小排序。
那些有違反條令觸犯法律的人,被安排坐在外麵,同類同樣犯法)的人坐在一起,不許混雜在善良的百姓之中。
像這樣的話,家庭就懂得廉潔和羞恥,人們就知道禮節和謙讓,父親慈愛兒子孝順,兄長友愛弟弟恭敬,丈夫和睦妻子溫順的風尚,不用等待教化就能夠興盛,這就是所說的安逸但不淫亂,和睦快樂但不放縱的情況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孔子說:‘我觀察鄉飲酒禮,就知道王道是多麼容易施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己卯日,重新設立各地的承宣布政使司,左右布政使各一人。
此前,隻設置一個布政使,到這時重新製定製度,任命浙江布政使王鐸、廣西布政使孫用、山東布政使吳印、河南布政使王興宗、北平布政使朱瑛、四川布政使朱守仁、湖廣布政使徐鐸為左布政使。
江西布政使高雋、山西布政使趙新、陝西布政使朱裕、福建布政使韓文輝都被任命為右布政使。
庚辰日,命令戶部核實天下的官田。將明州府改名為寧波府,將明州衛改名為寧波衛。
甲申日,皇帝詔令司法官員:從今以後,武官官職在三品以上的人有犯罪行為的,一定要上奏請示,得到旨意後才能審訊他們。
四品以下官員有犯罪的,有關部門就逮捕審問,定罪之後再商議功勞,請求皇帝裁決。
如果文職官員犯罪,涉及到三品以上武官的,也必須奏請皇上),不要擅自審問。
乙酉日,太陽中間出現黑子,從壬午日開始。到了這一天。
給事中劉逵進言說:‘議刑司的奏劄,諫官複審完畢後,又在奏劄末尾署名然後才施行,恐怕日後有窺探機會來求取恩賞的人。’
請從今以後,不要讓諫官在奏折上署名。
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第一百三十五卷。
喜歡白話明太祖實錄請大家收藏:()白話明太祖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