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淵親自將反重力引擎嵌入飛行器的核心位置,引擎接口處的螺絲需要用專用工具以特定扭矩擰緊。
他數著扳手轉動的圈數,“一、二、三……”每擰緊一顆螺絲,都要用檢測儀反複確認。
他審視著飛行器的各項參數:飛行器采用碟狀外形設計,直徑達50米,中心高度為8米,邊緣厚度則為3米。
其空重為950噸,載重能力為1000噸,在滿負荷運轉狀態下,整體重量將達到1950噸。
“與傳統運輸機對比數據已生成。”星海調出全息對比圖。
從對比圖得知,咱們國家自己造的大鵬運輸機,它能承載的最大起飛重量是220噸。
而鞍225運輸機呢,那可是人類航空史上造出來的最大飛機,最大起飛重量才640噸。
這麼一對比,就能看出星海設計的這款反重力飛行器有多大了。
它的起飛重量是鞍225運輸機的三倍,差不多是大鵬運輸機的九倍呢。
回歸正題,沈淵在安裝好反重力引擎後。
沈淵又繼續搗鼓動力係統裡的高能粒子推進器,他想讓飛行器飛得更快一些。
這款反重力飛行器,單靠反重力引擎,就能在地球大氣層裡,穩穩保持4到5馬赫的巡航速度。
但要是想讓飛行器飛得更快,就還得再加一個推力更大的推進係統。
之前用在鋼鐵裝甲上的高能粒子推進器,推力有10噸。
根據理論計算,在反重力飛行器上搭載4台該型高能粒子推進器,維持反重力引擎穩定運行的情況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將飛行器的巡航速度提升至9至10馬赫。要是16台,巡航速度能達到12到14馬赫。
不過沈淵覺得,現在飛行器的巡航速度還能再快點兒。
所以,他讓星海利用振金能的吸熱特性,推演出一款升級版的高能粒子推進器技術。
“已完成技術推演。”星海瞬間調出三維模型。
“升級版推進器突破了傳統熱防護的限製,單台推力可提升至50噸。
同時能控製表麵溫度穩定在1000c?以下?,讓推進器能夠全力運轉,發揮出最大功效。”
沈淵瞅著全息屏幕上的數據,臉上樂開了花。
理論上飛行器隻要裝上4台這樣的推進器,巡航速度能達到20馬赫。
要是裝16台,巡航速度能提到26馬赫,極限速度甚至可能達到30馬赫。
花了兩天時間,等一號振金外層複合裝甲模塊全部生產出來後。
沈淵也完成了升級版的高能粒子推進器研發。
“檢測到推進器共振頻率與反重力場存在0.3hz偏差。”
星海的警報聲響起:“啟動相位校準程序,預計耗時1分鐘。”
校準完畢後,星海馬上操控製造中心製造出16台升級版高能粒子推進器。
並操控機械工蟻進行安裝工作。
當16台環形陣列粒子推進器安裝完畢,沈淵這才鬆了一口氣。
“動力係統模擬測試已通過。”
星海的聲音帶著電子特有的興奮:“能源係統負荷超出預期3,問題不大。”
反重力飛行器的動力係統,是飛行器最關鍵、技術難度最大的部分。
現在已經全部研發完成,並且順利通過了模擬測試。
這可是個大突破!動力係統都研製成功了。
接下來隻要把剩下的功能模塊整合好,反重力飛行器就算大功告成啦!
喜歡覺醒超能,我在深山締造星際文明請大家收藏:()覺醒超能,我在深山締造星際文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