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對方所言非虛。可正因為知道代價,才更要爭這一線生機。
“我不怕反噬。”他終於開口,聲音平靜卻堅定,“我隻怕明明有機會救人,卻隻能袖手旁觀。”
黑蛟老祖沉默片刻,忽而冷笑:“那就走著瞧吧。看看你能造出多少個‘你’,又能撐多久不崩。”
說罷,殘影消散,唯留一片落葉悠悠飄落。
陳凡低頭,看著掌心尚未散儘的金光,眼神漸漸沉定。
他站起身,走向案前堆積如山的典籍。
指尖劃過一本泛黃手劄——《養生菜譜》,又撫過《基礎吐納法》殘卷,最後停留在一張寫滿藥方的舊紙上。
窗外,晨曦初露。
而在他心底,某種更宏大的計劃,正悄然萌芽。陳凡沒有休息。
一夜風雨未歇,他已伏案疾書至天明。
油燈燃儘三盞,筆尖在符紙與竹簡間來回穿梭,墨跡未乾便被他以靈力烘乾,一張張疊成小山。
他的雙眼布滿血絲,卻亮得驚人,仿佛有火在瞳孔深處燃燒。
“《養生菜譜》中的五穀搭配、時令調和之法,雖粗淺,但對凡人而言,正是救命良方;《基礎吐納法》殘缺不全,可簡化為‘三息歸元術’,孩童老嫗皆能習練;至於那《防疫符水方》,隻需將藥材替換為尋常草根,再以功德微引……便可化腐朽為靈泉。”
他一邊推演,一邊將三套改良後的“民間易行之法”刻入化身核心指令。
這不是修行功法,而是生存之道——是讓普通人也能抵禦災厄的底線屏障。
“不是我親自去救每一個村,而是讓他們自己活下來。”陳凡低聲自語,指尖凝聚一縷金光,緩緩注入掃帚柄中。
灰袍化身再度立於廊下。
這一次,它不再隻是清掃落葉的影子。
它的識海已被重鑄,承載著三項新命:巡遊六村、授法傳技、淨源防疫。
隨著一聲輕響,掃帚離地三寸,灰影如煙般散開,下一瞬,已出現在十裡外的第一村落口。
無人察覺它的到來。
隻知清晨醒來,井水清冽甘甜,連久咳不止的老婦喝後都覺胸肺舒暢;隻知村頭石台上多了一幅用炭筆畫就的圖解,教人如何揉麥煮豆、調息養神;更有頑童模仿那靜默灰袍人的動作,在田埂上笨拙地伸展四肢,竟也引來族中長者圍觀效仿。
七日之間,六村輪轉。
化身晝行夜遁,足跡遍布山野。
每到一處,皆不動聲色留下生機種子。
瘟疫退散,嬰孩啼哭漸強,勞力恢複如初。
百姓不知其名,卻開始焚香禱告:“願掃地真人長壽安康。”
香火願力如蛛絲細縷,自四麵八方升騰而起,悄然纏繞向青冥峰頂的藏經閣。
起初微弱幾不可察,而後愈來愈密,竟在屋簷下凝成一道淡金色的光暈,隨風輕顫,似有低語回蕩。
這一夜,係統終於再次震動:
【提示:功德化身達成“信民聚願”成就】
【解鎖進階權限——信仰傳導被動)】
【每時辰自動吸收方圓百裡內誠心祈願,轉化為微量功德值】
【當前收益:+12功德時辰持續增長中)】
陳凡盤坐石室,感受到識海中那一絲絲溫潤暖流不斷彙入,如同春雨潤土,無聲滋養著他疲憊的神魂。
他閉目微笑——這不再是單向付出,而是一種循環,一種秩序的雛形。
“原來善行也能生根發芽。”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腳步聲。
執事長老趙元吉踏雨而來,手中捧著一本朱漆封皮的冊子,神色莊重。
他在藏經閣前跪下,雙手高舉:
“掌門親批!凡受您恩澤者,皆可錄入‘護道名冊’,終生受宗門庇佑,子女擇徒優先,遇難必援!此乃千年未有之例!”
陳凡走出門,接過那本尚帶體溫的冊子。
翻開第一頁,熟悉的姓名躍入眼簾:賣豆腐的老李、放牛娃小石頭、曾當眾唾罵他“雜役也配談救世”的廚娘張嬸……
他們的名字,如今被鄭重鐫刻於宗門典籍之上。
他忽然笑了,笑聲清澈,穿透雨幕。
“這才叫修仙啊。”
而在極南之地,天命司幽深地宮之中,南宮策猛然起身,一掌拍碎命盤!
龜甲裂痕蔓延,映照出六村燈火重燃的虛影。
他雙目赤紅,咬牙切齒:
“他不是在救人……是在動搖天定命數!”
命河長燈劇烈搖曳,仿佛風暴將至。
同一時刻,藏經閣外,聾啞少年小阿滿突然渾身一僵,雙目翻白,重重倒地。
他蜷縮顫抖,手指不斷敲擊地麵,發出單調而急促的節奏——
噠、噠噠、噠噠噠……
陳凡心頭驟然一緊。
他衝出門外,俯身探手,一抹金光覆上少年眉心。
就在觸碰的刹那,一股冰冷的預感順著手臂直刺識海——
他“聽”到了什麼。
喜歡開局掃地三百年,一鍵功德成神仙請大家收藏:()開局掃地三百年,一鍵功德成神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