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巷青春》合輯的樣刊剛送到濱江高中,學生們就圍在槐樹下翻得熱鬨。
高三2)班的林曉捧著合輯,指尖劃過內頁裡自己寫的短故事——“總在晚自習偷瞄同桌的錯題本,卻沒敢說過一句‘借我看看’”,眼圈突然紅了:“原來大家的青春都有沒說出口的話,這合輯比畢業照還讓人難忘。”
嶽川蹲在旁邊,看著學生們傳閱合輯,突然有了新想法:“咱們辦場‘槐巷青春音樂節’吧!就在學校操場,不用華麗舞台,用老課桌搭背景,讓學生樂隊、老校友都來表演,把合輯裡的歌唱給大家聽。”
他說的其實是地球“校園草莓音樂節”的簡化版——去掉商業讚助的浮誇,保留“真實互動”的核心,像《童年》《光陰的故事》這些地球校園金曲,直接搬來就能用,完全不用改編。
團隊立刻分工:夏晚晴負責聯係學生樂隊,教他們唱合輯裡的歌;
周曼對接學校,申請操場的使用權限;
林野扛著相機,拍學生們排練的花絮,剪成音樂節宣傳視頻;
淩薇則用老課桌、學生手賬、舊樂器做舞台裝飾,連背景板都用學生畫的槐巷塗鴉;
陸哲幫學生樂隊編配樂器,把老鋼琴、琵琶的音色融入伴奏,讓校園歌多了層歲月感。
可第二天,周曼就收到星娛的消息:他們包下了濱江最大的商業體育館,要辦“青春頂流音樂節”,請了六位流量明星,還買了“濱江青春音樂節首選”的熱搜,甚至聯係了幾家媒體,說“川晴的校園音樂節是小打小鬨,沒明星沒看頭”。
“他們根本不懂青春音樂節的魂,”夏晚晴剛教完學生樂隊唱《童年》,擦著汗說,“學生們想要的不是明星擺拍,是能一起唱、一起跳的熱鬨,是能把自己的故事唱出來的舞台。”
她指著排練室裡的學生鼓手:“你看他,練《光陰的故事》時,總在‘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這句加花,說這是他爸爸教他的,這種小細節是星娛的明星演不出來的。”
嶽川沒理會星娛的挑釁,反而讓淩薇在舞台旁加了個“青春故事牆”,讓學生和校友把沒說出口的話寫在便利貼上貼上去。
林野則把學生排練的花絮剪成15秒短視頻,裡麵有學生忘詞時的笑場、樂隊成員互相遞水的瞬間、老校友來幫忙調老鋼琴的畫麵,配文“沒有頂流,隻有我們的青春”,發在各平台後,24小時轉發破百萬。
音樂節當天,濱江高中的操場擠滿了人。
舞台是用二十張老課桌拚的,背景板上貼滿學生的塗鴉和手賬,老鋼琴放在舞台左側,琵琶靠在右側,連音響旁都擺著學生捐的舊p3,裡麵存著2000年代的校園歌。
夏晚晴穿著簡單的白t恤,坐在老鋼琴前彈起《童年》,學生們立刻跟著唱,操場裡的“啦啦啦”聲裹著槐樹葉的“沙沙”聲,飄出老遠。
林野的相機掃過人群:有家長舉著手機拍孩子表演,有老校友抱著當年的吉他上台合唱,有學生把寫滿心事的便利貼貼在“青春故事牆”上,甚至連之前合作過的王爺爺、吳師傅都來了,王爺爺推著舊自行車,車筐裡放著給學生們準備的冰汽水,吳師傅則幫陸哲調琵琶的弦。
而星娛的“青春頂流音樂節”卻冷清得尷尬。體育館裡雖然坐了不少粉絲,卻沒人跟著唱——明星們唱的都是流量單曲,和“青春”沒半點關係,甚至有粉絲在台下刷手機,吐槽“還不如去濱江高中的操場聽合唱”。
有媒體偷偷去兩邊對比,發了篇《真青春vs假頂流:操場的合唱比體育館的擺拍動人》的報道,評論區滿是“後悔買了星娛的票,該去看校園音樂節”。
傍晚時分,音樂節到了壓軸環節。嶽川抱著吉他走上台,身邊站著學生樂隊、老校友,還有趕來幫忙的李奶奶杭州中學的琵琶手)、陳奶奶揚州中學的古箏手)。
“接下來這首歌,送給所有沒說出口的青春,”嶽川彈起《光陰的故事》的前奏,李奶奶的琵琶、陳奶奶的古箏、學生樂隊的架子鼓、老鋼琴的旋律混在一起,全場人都站起來跟著唱,“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
林野的相機對著這一幕,鏡頭裡,夕陽落在“青春故事牆”上,便利貼的影子像無數個小太陽;台下的學生們手拉手晃著,家長們跟著輕輕唱,老校友們紅著眼眶——這段畫麵後來成了《槐巷青春》合輯的宣傳v,上線三天播放量破億,評論區滿是“想起了我的高中,想起了沒說出口的那句‘喜歡你’”。
音樂節快結束時,一位穿著西裝的男人擠過人群,手裡拿著份校園劇劇本,徑直走到嶽川麵前:“我是‘青春映像’影視公司的製片人陳明,剛才看了你們的音樂節,太懂青春的‘真’了!我們手裡有個校園劇《課桌裡的秘密》,講的是高中生日記裡的小故事,想請你們做原聲音樂,還想讓夏晚晴老師出演女主角,她今天唱《童年》的樣子,太貼劇裡的女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嶽川接過劇本,翻到“日記裡的小秘密”片段——女主把暗戀的心事寫在日記裡,夾在課桌的縫隙裡,多年後同學聚會才被發現,像極了地球的《你好,舊時光》。
“原聲音樂沒問題,”他抬頭對陳明說,“就用合輯裡的歌當主題曲,再加幾首插曲,比如用《同桌的你》做‘課桌暗戀’片段的配樂,用《光陰的故事》做‘同學聚會’的收尾,保證貼劇情。”
夏晚晴接過劇本,翻到女主彈鋼琴的片段,眼裡亮了起來:“這個角色我想試試!女主在課桌上刻鋼琴鍵的細節,讓我想起高中時在課本上畫琴鍵的日子。”
淩薇也湊過來看劇本:“要是拍校園場景,咱們可以用濱江高中的老教室,連課桌上的刻痕都不用道具,直接用真實的,更有代入感。”
周曼立刻拿出平板,記錄下合作細節:“咱們先定原聲音樂的曲目,再和學校對接拍攝場地,夏晚晴老師的檔期我來協調,保證不耽誤合輯的後續宣傳。”
林野則扛起相機,對著陳明說:“要是拍預告片,我可以用今天音樂節的素材,混進校園劇的片段,比如學生們合唱的畫麵、‘青春故事牆’的便利貼,肯定能吸引觀眾。”
陳明笑著點頭:“就這麼定!明天我帶編劇來工作室,咱們細聊劇本細節,爭取儘快開機,趕在明年畢業季播出,讓更多學生看到屬於自己的青春故事。”
音樂節散場時,學生們還在操場裡唱著《童年》,老校友們幫著收拾舞台,王爺爺的冰汽水還剩最後幾瓶,吳師傅在幫陸哲把琵琶裝進琴盒。
嶽川看著眼前的熱鬨,手裡握著《課桌裡的秘密》的劇本,突然覺得——那些從地球“搬”來的校園金曲、音樂節模式、校園劇框架,不是簡單的複製,而是被這些真實的青春、鮮活的故事、溫暖的人,釀成了屬於這個世界的“青春記憶”,成了能讓人笑著流淚的“槐巷味道”。
淩薇收拾好舞台上的學生塗鴉,對著嶽川說:“明天和陳明聊劇本時,我把今天拍的音樂節照片帶上,讓他們看看真實的校園是什麼樣,彆搞那些懸浮的道具。”
林野也點頭:“我剪個音樂節的精華片段,作為校園劇的‘參考素材’,讓編劇知道青春不是流量和套路,是課桌上的刻痕、沒說出口的話、一起合唱的歌。”
嶽川點點頭,看著學生們漸漸散去的背影,手裡的劇本封麵被晚風輕輕吹起——上麵“課桌裡的秘密”幾個字,像在無聲地提醒他,下一段關於青春的故事,又要在濱江的槐巷裡,慢慢開始了。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