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將軍也仗義,沒克扣咱們的!”
發放餉銀那天,場麵更是隆重。
呂布親自坐鎮,盧植派來的尚書郎和禦史台的官員在一旁監督。
士卒們排著長隊,一個個上前,核對名冊,驗看符牌,然後從軍需官手裡接過串好的銅錢,沉甸甸的,當場畫押按手印。
許多老兵捧著足額的餉銀,手都在發抖,眼眶發紅。他們當兵多年,何時見過這般場景?
一個臉上帶著刀疤的老卒,領了餉銀後,沒有立刻離開,而是突然轉身,麵向洛陽城的方向,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重重磕了三個頭,嘶聲道:“陛下!小人…小人替家中老小,謝陛下活命之恩!”聲音哽咽,情真意切。
這一下,像是點燃了導火索,校場上呼啦啦跪倒一片,山呼“陛下萬歲”之聲,響徹雲霄。
呂布看著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他帶兵靠的是個人勇武和嚴苛軍法,讓士卒畏他服他。
而皇帝這一手,卻是直接收買了所有士卒的心!這一對比,高下立判。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那個坐在龍椅上的少年,手段是何等厲害。
與此同時,北軍大營也在經曆著類似的衝擊。
丁原主持北軍整編,本就觸及了許多舊有將校的利益,阻力不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今《新軍餉械發放章程》一下,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些習慣了喝兵血的將領,私下裡怨聲載道。
“這…這算什麼?直接把咱們的財路給斷了!”
“就是!當官的沒點好處,誰肯賣命?”
“丁建陽也是老糊塗了,就這麼由著那小皇帝胡來?”
“聽說呂布那邊執行得屁顛屁顛的,哼,莽夫就是莽夫,不懂其中關竅!”
抱怨歸抱怨,卻沒人敢公開反對。
一來,皇帝如今權威日重,連袁紹都被逼得請求外放,誰還敢當這個出頭鳥?
二來,章程裡明確了舉報重賞,誰要是敢頂風作案,難保不會被手下人捅上去,那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三來,底層士卒對此政策擁護至極,士氣高漲,若強行壓製,恐怕立刻就會激起兵變。
丁原也是心情複雜。他一方麵覺得皇帝此舉確實能收攏軍心,提升戰力;另一方麵,也感到自己作為北軍總督,對軍隊的控製力似乎在下降。
皇帝的手,伸得越來越長了。他隻能強壓著內部的不滿情緒,嚴格推行新章程。
效果是立竿見影的。足額、公開的軍餉發放,如同給原本有些死氣沉沉的北軍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被篩選留下的老兵和新招募的士卒,訓練熱情空前高漲,對朝廷的向心力也大大增強。
雖然仍有暗流湧動,但軍紀和士氣,確實為之一新。
消息傳到嘉德殿,劉辯聽著陳宮的彙報,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陛下此策,可謂直指要害。”陳宮由衷讚道,“軍心穩固,則洛陽安如磐石。如今翊軍、北軍士卒,無不感念陛下恩德。
隻是……此舉也得罪了不少軍中將領,尤其是北軍內部,恐有隱患。”
劉辯淡然一笑,走到窗邊,看著外麵灰蒙蒙的天空:“得罪?朕要的是一支能打仗、忠於朝廷的軍隊,不是一群趴在士卒身上吸血的蠹蟲!
他們若安分,朕自有封賞。若敢陽奉陰違,甚至煽動鬨事……”他眼中寒光一閃,“正好借機清理一批,給新人騰位置!”
做為一個穿越者,他深知軍隊腐敗的危害。透明化、製度化的管理,是杜絕腐敗、提升凝聚力的不二法門。
雖然在這個時代推行起來阻力巨大,但他必須這麼做。
“曹操那邊清查河南尹田畝,進展如何?”劉辯轉換了話題。
陳宮回道:“阻力不小,許多豪強或明或暗地抵製,清查進度緩慢。
不過,減免賦稅和以工代賑的政策效果顯著,民間對陛下的稱頌之聲日盛,這也讓那些豪強不敢太過明目張膽。
曹操……似乎有些急於求成,手段略顯激進,已與幾家當地大族起了衝突。”
劉辯沉吟片刻:“告訴曹操,穩住節奏,不必求快。重點是摸清底數,登記造冊。
衝突能免則免,但若有人敢暴力抗法,絕不姑息!讓他把握好分寸。”
“是。”陳宮應下,又道,“另外,袁本初再次上書,言辭懇切,請求即刻赴任渤海。陛下,是否……”
“準了吧。”劉辯擺了擺手,“晾了他這麼久,也差不多了。明日朝會,便頒旨。至於司隸校尉一職……”
他頓了頓,“朕意,由盧師暫時代理。”
讓盧植代理司隸校尉,既能確保這個關鍵位置掌握在可靠的人手中,也能借助盧植的威望,更好地推行接下來的各項改革,尤其是均田之策。
陳宮心領神會:“盧公確是最佳人選。”
第二天朝會,劉辯正式下詔,準予袁紹出任渤海太守,即日離京赴任。同時,任命尚書令盧植暫代司隸校尉一職。
旨意一下,袁紹一黨的官員麵色各異,有失落,也有鬆了一口氣的。無論如何,袁紹離開洛陽這個權力旋渦,已成定局。
袁紹本人接到旨意後,心情複雜。一方麵,終於可以離開這是非之地,天高任鳥飛;另一方麵,離開中樞,也意味著他暫時退出了帝國最高權力的角逐,心中難免不甘。他府中一派忙碌,準備行裝。
而盧植肩上的擔子則更重了。尚書令總攬政務,司隸校尉監察百官、維護京畿治安,兩者權柄極重。他深感責任重大,但也隻能勉力為之。
朝會之後,劉辯特意留下了曹操。
“孟德,河南尹清查田畝,辛苦你了。”劉辯看著這位曆史上著名的梟雄,語氣平和。
曹操躬身道:“此乃臣分內之事,不敢言辛苦。隻是……地方豪強盤根錯節,清查不易,臣恐有負陛下所托。”
“朕知你難處。”劉辯道,“不必急於一時,穩紮穩打即可。記住,清查是手段,不是目的。
目的是為了厘清底數,為後續均田做準備,也是為了抑製豪強,安撫百姓。
你要學會借勢,借助民間對減免賦稅的感念之心,分化瓦解,拉一批,打一批。具體如何操作,你自己把握,朕隻要結果。”
曹操心中一震,皇帝這話,幾乎是默許了他可以采用一些“靈活”的手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立刻領會了其中的深意:“陛下聖明!臣……知道該如何做了。”
劉辯點了點頭,又道:“軍中推行新餉章,北軍那邊或有雜音,你身為洛陽令,掌一部兵權,需密切留意,若有異動,及時彈壓,並向盧尚書彙報。”
“臣遵旨!”曹操肅然應命。他知道,這是皇帝對他的進一步信任和考驗。
離開皇宮,曹操騎在馬上,回味著皇帝的話,心中波瀾起伏。
這位少年天子,手段老辣,思慮深遠,既懂得揮舞大棒,也懂得收買人心,更懂得如何駕馭他這樣的“能臣”。
跟著這樣的君主,是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
他抬頭看了看陰沉的天空,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氣。
“洛陽的風雲,真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而在潁川,荀彧也通過自己的渠道,得知了洛陽近日來的種種變故——軍餉改革、袁紹外放、盧植兼掌司隸……
他放下手中的書信,久久不語。
“整肅軍紀,不吝賞賜,以收士卒之心;驅離權臣,重用老成,以穩朝堂之局;減免賦稅,清查田畝,以安百姓之業……步步為營,章法儼然。”
荀彧輕聲自語,眼中閃爍著越來越明亮的光彩,“這位陛下,絕非池中之物啊。”
他走到案前,鋪開一卷竹簡,提筆蘸墨,沉吟良久。
或許,是時候給他在洛陽的故交,寫一封信,仔細問一問那裡的情況了。
喜歡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請大家收藏:()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