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銘連忙問道:“若是將這群家眷送出襄陽城,咱們襄陽城會不會不被西鄉山匪惦記?”
“西鄉山匪所謀甚大,已在行謀逆之事了,隻是這群官員家眷會讓西鄉山匪舍近求遠,先攻取我襄陽城。”
“那該如何是好,該如何是好…”
“王爺!眼下除了西鄉山匪,還有闖逆數萬流寇,已踏入襄陽府,此刻正兵圍穀城縣。”
朱翊銘眉頭緊皺問道:“數萬流寇大軍,那穀城縣能擋得住嗎?若是穀城縣失守,闖逆流寇便可順漢江而下,兵圍襄陽城。”
唐顯悅再次搖了搖頭道:“穀城縣城高不過一丈,又無大軍守城,失城那是遲早之事。”
“這西鄉山匪沒來,先來了個闖逆流寇,難道本王真就在劫難逃嗎?援軍了?朝廷的援軍還沒有消息嗎?”
援軍?
朝廷若是此時能調出援軍,還會逼迫盧大人率數萬衛所兵,與西鄉山匪決戰嗎?
“朝廷沒有明文說援軍何時抵達湖廣,但下官分析,怎麼也得明年開春後,朝廷的剿匪大軍,才會開進湖廣。”
“明年開春?現在才剛到十月,等到明年開春,那本王的屍首恐怕早丟進漢江了。”
“眼下唯有自救,才能保住襄陽城,才能保護楚王。”
“自救?如何自救,你襄陽衛近半兵力,已被盧象升敗光了,莫不成就靠本王數百王府衛隊守城嗎?”
“襄陽衛近半兵力,雖大多折損在南洲田,但襄陽城城高三丈有餘,又有五丈寬護城河與漢江相連,隻要軍民團結一心,下官還是有把握堅守幾個月。”
聽到唐顯悅能堅守襄陽城數月,朱翊銘也稍稍寬心一些。
但湖廣十幾個府城,一想到西鄉山匪會先攻打襄陽城。
朱翊銘還是覺得心裡不踏實。
便提議道:“要不將這群官員家眷,明日全部趕出襄陽城,免得西鄉山匪不遠千裡惦記我襄陽城。”
“安置官員家眷在襄陽城,這是朝廷的旨意,若是驅離這群官員家眷,恐怕朝廷怪罪。”
“朝廷不顧本王安危,卻先給本王尋個大麻煩,看來楚王朱華圭絕筆控訴,盧象升荼害皇室宗親,一點都沒說錯。”
唐顯悅沒心思與楚王計較盧象升的決策。
眼下做好襄陽城長期堅守,才是正事。
見襄王如此在乎襄陽城安危。
唐顯悅便訴苦道:“王爺!襄陽城城內軍民百姓三萬餘人,下官已組織數千百姓,到時一同上襄陽城牆上守城,隻是襄陽城太倉內的糧食,無法堅守數月之久。”
“糧食的事你無需擔憂,本王連夜給城外王莊下令,再調十萬擔稻穀入城,確保守城軍民,不會餓著肚子守城殺匪寇。”
“王爺大義,隻要糧草充沛,下官就能確保襄陽城軍民,能堅守襄陽城到明年開春。”
在襄王府家臣連夜乘船出城調糧時。
看到漢江河東岸,一條長長的火龍,正急速往北行軍。
細細辯論。
那行軍隊伍長達數裡,全部身穿黑色衣服,後背都背著鳥銃。
光頭!
都是光頭!
不好!
這是西鄉山匪。
怎麼毫無風聲,西鄉山匪就出現在襄陽城外,漢江對岸了。
喜歡明末!苟在幕阜山脈造反請大家收藏:()明末!苟在幕阜山脈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