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石屋啦!”
2000年末,陳默市的大喇叭響了三天,聲音傳遍了每個角落。魯迪站在廣場上,拿著擴音器喊:“鄉親們!拆了石屋,咱們建鋼筋混凝土公寓!免費分房,一家一套,比石屋暖和,比石屋結實!這幾天大家先搬到臨時帳篷裡,等公寓建好了,立刻搬新家!”
百姓們炸開了鍋。有高興的——早就羨慕住公寓的人家了;有舍不得的——石屋住了一輩子,牆縫裡都藏著回憶;有擔心的——怕魯迪說話不算數,拆了石屋沒地方住。
魯迪早有準備。他讓人在廣場上搭了臨時帳篷,鋪了棉墊,擺了桌子,每天管三頓飯,頓頓有肉。他還讓私兵幫著搬東西,老人孩子有人扶,重物有人抬。
“魯迪執行長說話算話!”住進帳篷的百姓說,“你看這帳篷,比石屋還乾淨!還有肉吃!”
舍不得石屋的人,魯迪親自去勸。有個老太太抱著石屋的柱子哭,說“這是我男人蓋的,不能拆”。魯迪蹲在她麵前,遞了塊沙棗糕:“大娘,我知道您舍不得。可石屋漏風漏雨,冬天冷,夏天熱。新公寓有玻璃窗戶,有水泥牆,暖和。我讓人把您男人蓋房子的錘子留下,掛在新公寓的牆上,行嗎?”
老太太看著魯迪,又看了看遠處的公寓樓,最終點了點頭。
拆石屋用了半個月,在地基上建公寓用了三個月。三個月後,一片嶄新的鋼筋混凝土預製板公寓拔地而起,比之前的三層公寓更大,更整齊。樓與樓之間留了路,種了沙棗樹,路邊裝了太陽能燈。魯迪給這片社區起名叫“新社區”。
分房那天,比過年還熱鬨。魯迪讓人在廣場上貼了名單,誰家住哪棟樓、哪間房,寫得清清楚楚。百姓們拿著名單,找自己的家,鑰匙是新做的銅鑰匙,沉甸甸的。
“我家在二樓!有陽台!”一個漢子舉著鑰匙喊,高興得跳起來。
“我家窗戶朝東!早上能曬著太陽!”一個婦女笑著說。
陳默和魯迪站在公寓樓頂,看著百姓們搬新家。魯迪笑得眼睛都眯起來了:“會長,您看,多好。以後咱們再建幾棟,把沙東市、沙西市都改成這樣。”
陳默點點頭。他住的公寓也在這個社區裡,還是跟魯迪對門。新公寓比之前的更大,有個小陽台,能看到廣場。娜姆在陽台上種了花,石頭在屋裡忙工作,說“比石屋舒服”。
“鋼筋混凝土還夠嗎?”陳默問。
“夠。”魯迪點頭,“我跟雇傭軍簽了長期協議,他們每月給咱們送十車水泥,咱們給他們二十袋麥子。叛軍那邊也談好了,他們拆廢棄軍營的鋼筋,咱們給他們修農具。”
“沒出亂子?”陳默問。
“沒。”魯迪笑了,“有傑克先生的部隊在,他們不敢亂。再說,咱們給的‘好處’夠多,他們樂意換。”
陳默沒說話。他知道魯迪說的“好處”是啥——給雇傭軍頭目送了塊手表,給叛軍首領送了把新槍。這些都是魯迪用貿易賺的錢買的,賬上記的是“公益支出”。
“學校和醫院啥時候建?”陳默問。
“下個月就開工。”魯迪說,“我讓保羅設計,用鋼筋混凝土建,比公寓還結實。學校要建個操場,醫院要請傑克先生從基地找個醫生。”
陳默看著廣場上的百姓,他們在新公寓前拍照——傑克帶來的舊相機,魯迪讓人給大家免費拍。有個孩子舉著照片跑,喊“我家有新房了”。
他突然想起卡魯。卡魯以前總說“要讓金沙會變成城市”,現在魯迪做到了,用卡魯可能不齒的手段,做到了。卡魯要是在,會罵魯迪“投機取巧”,還是會拍著他的肩膀說“乾得好”?
“會長,您咋了?”魯迪問。
“沒咋。”陳默笑了笑,“挺好的。”
從那天起,金沙社區成了沙漠裡的“奇跡”。附近的部落都來參觀,看著柏油路、路燈、鋼筋混凝土公寓,眼睛都直了。有個部落首領拉著魯迪的手說:“魯迪執行長,我們也想建這樣的房子,跟你們換糧食,換農具,啥都換!”
魯迪笑著點頭:“行!隻要你們聽話,以後都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他趁機把這些部落都“納入”了金沙會的範圍,讓他們種麥子、養羊,由金沙會統一收購,統一分配。部落首領們看著金沙社區的好日子,都答應了。
金沙會的地盤越來越大,人口越來越多,從原來的兩千多人,變成了五千多人。魯迪又修了兩條柏油路,把沙東市、沙西市和金沙社區連了起來,像串珠子。
傑克來參觀時,站在金沙社區的廣場上,驚訝地說:“魯迪,你這哪是建社區,是建了個城市啊!比剛果的有些小鎮還像樣!”
“都是會長支持。”魯迪笑著說,又對陳默,“會長,傑克先生說,要是咱們想跟剛果政府打交道,他可以幫忙牽線。”
陳默愣了愣:“跟剛果政府打交道?”
魯迪點頭,眼睛亮了:“是啊,會長。咱們現在地盤大了,人口多了,總不能一直當‘沙漠部落’吧?要是能讓剛果政府承認咱們,給咱們個‘合法身份’,以後就沒人敢隨便欺負咱們了。”
陳默看著金沙社區的公寓樓,突然明白魯迪的野心不止於此。他要的不是一個社區,不是一個城市,是一個“合法”的存在。
“你想乾啥?”陳默問。
“去剛果首都談談。”魯迪說,“把金沙會注冊成‘公司’,讓政府承認咱們的地盤,咱們給政府交稅。這樣,咱們就是‘合法公民’了。”
陳默看著他,沒說話。魯迪又要走一步險棋了。可他看著金沙社區裡的百姓,看著他們臉上的笑,突然覺得,或許這步險棋,該走。
喜歡沙海龍蛇請大家收藏:()沙海龍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