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的陳默市南部新區,清晨的露水還掛在預製板的縫隙裡,就已經熱鬨起來。新區的入口處,立著一塊巨大的木牌,上麵用中文和法語寫著“金沙新區”,是索菲亞用中國毛筆寫的,筆鋒裡透著股乾練;往裡走,是一條寬十米的土路,路兩邊栽著剛移植的沙棗樹幼苗,用木棍支撐著,像一排站得筆直的衛兵;再往裡,就是一片嶄新的建築群——三層高的總統府、三層高的執行長官邸,還有一片整齊的家屬院,都是用預製板蓋的,白牆紅頂,在陽光下亮得晃眼。
“這速度,真快啊!”一個老人拄著拐杖,站在新區門口,忍不住感歎。他是三個月前從沙西搬來的,當時這裡還是一片廢墟,現在卻建起了這麼漂亮的房子,他覺得像在做夢。
“那是!”旁邊一個年輕的建築工人笑著說,“咱們用的是預製板,在工廠裡做好了,拉到這兒直接拚,三天就能蓋一層!總統說了,咱們現在條件好了,要讓百姓們早點住上結實的房子,不用再住防空洞和集裝箱。”
百姓們沿著土路往裡走,邊走邊看,嘴裡不停稱讚。走到總統府前,大家都停下來——總統府的外牆刷著淺藍色的漆,窗戶上裝著玻璃是從聯合國援助物資裡挑的),門口有兩個護衛隊隊員站崗,穿著新做的軍裝,精神抖擻;旁邊的執行長官邸和總統府差不多大,隻是外牆刷的是淺綠色,門口擺著兩盆仙人掌,是熱列茨特意讓人搬來的,說“看著有生氣”;再往後,就是家屬院,一共五十棟房子,每棟都是兩層,帶個小院子,足夠一家四五口人住。
“分房開始啦!”熱列茨的聲音從家屬院的廣場上傳來,他坐在輪椅上,身邊擺著一個大木牌,上麵貼著分房名單,“大家按戶籍號排隊,叫到號的到前麵來選房,選好房的去石頭那裡領鑰匙!”
隊伍立刻排了起來,百姓們手裡拿著戶籍本,臉上滿是期待。第一個被叫到號的是個老牧民,他家裡有五口人,兒子在護衛隊當兵,上個月還立了功。老牧民走到木牌前,看了半天,指著家屬院最東邊的一棟房子:“我要那棟!帶院子,能放我的駱駝!”
熱列茨笑著說:“行!那棟院子大,正好放駱駝。石頭,給牧民老大爺拿鑰匙!”
石頭從一個鐵盒子裡拿出一串鑰匙,遞給老牧民:“大爺,這是您的鑰匙,房子裡已經打掃乾淨了,民生隊還送了一張木床、一個飯桌,您直接就能住。”
老牧民接過鑰匙,激動得手都抖了,他舉著鑰匙,對著人群喊:“我有房子啦!有帶院子的房子啦!”百姓們都為他鼓掌,有的還拍著他的肩膀,說“恭喜”。
分房的過程一直持續到下午,百姓們選到了自己滿意的房子,有的當場就去看房,有的抱著鑰匙坐在路邊,跟鄰居商量著什麼時候搬過來。熱列茨推著輪椅,在家屬院裡轉了一圈,看到一個婦女正在給新房子的窗戶貼窗花,他笑著說:“大姐,這窗花剪得真好看,以後咱們就是鄰居了,我家就在前麵那棟,有空來串門啊!”
婦女笑著說:“好啊!熱列茨先生,以後您要是需要幫忙,就跟我說,我家孩子多,能幫您搬東西。”
石頭也忙著給百姓們登記、發鑰匙,汗水濕透了他的襯衫,卻沒停下手裡的筆。索菲亞走過來,遞給他一條毛巾:“歇會兒吧,喝口水,還有十幾戶就結束了。”
石頭接過毛巾,擦了擦汗:“沒事,早點分完,百姓們就能早點搬進來。對了,陳默那邊怎麼樣了?你昨天給他打電話了嗎?”
索菲亞點點頭,聲音低了些:“打了,娜姆說他還在休息,頭疼好多了。5號的剪彩,咱們三個去,陳默說他會寫賀信過來。”
石頭心裡鬆了口氣,卻還是有點擔心:“希望他能好好休息,彆操心這邊的事。”
夕陽西下時,分房終於結束了。百姓們三三兩兩地往新家走,有的扛著行李,有的抱著孩子,有的還牽著駱駝,整個新區都充滿了笑聲。熱列茨、石頭、索菲亞站在家屬院的廣場上,看著眼前的景象,心裡滿是踏實——這就是他們想要的金沙,百姓有房住,有飯吃,有希望。
“咱們也選房吧!”熱列茨突然說,“選挨在一起的,以後辦公方便,晚上還能一起喝沙棗酒。”
索菲亞笑著說:“好啊!我肯定住執行長官邸,你們選我旁邊的,這樣咱們互相有個照應。”
石頭也笑著點頭:“行!我選西邊那棟,離執行長官邸近,以後去你那兒彙報工作也方便。”
月光升起來時,新區的窗戶裡漸漸亮起了燈,一盞、兩盞、三盞……最後連成一片,像撒在沙漠裡的星星。熱列茨推著輪椅,沿著土路往回走,看著這些燈光,突然說:“等陳默病好了,咱們帶他來看看,他肯定會高興的。”
石頭和索菲亞點點頭,心裡都盼著陳默能早點好起來,一起見證金沙的每一個好日子。
喜歡沙海龍蛇請大家收藏:()沙海龍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