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理的後續信件中,談及另外兩路比較少。
他作為中路主帥,自然是更專注於記錄中軍親曆的瑣事。
......
乾裕三年,四月。
平寇大軍早已兵分三路,各自開拔。
劉世理統帥中軍營兵近三萬,目標直指荊州襄陽府。
中路大軍借由襄陽水師戰船,順流而下,直抵南昌。
沿途收攏衛所兵,及鄱陽水師。
至南昌,彙聚可戰之兵,合兵總計已近五萬。
當是時,徐揚兩州四處狼煙告急。
這當中有倭亂,匪患,民亂......以及某處尚不為人知的屍亂。
事實上,在各地流言四起的情況下。
劉世理很難去仔細分辨其中真假。
‘微臣南下路途,揚州各地狼煙四起。’
‘有人言庫倉皆遭倭人劫掠放火,庫存糧秣物資儘數燒毀。’
‘亦有人言,有女自稱白蓮聖女,無當老母,救世度人。’
‘實際上卻是在行造反之事。’
‘又有消息,言倭人儘數散作小股,越過揚州邊界,深入交州腹地作亂。’
‘揚州鄉野小民深受其害,不乏整村皆亡之事。’
凡此種種,以揚州為最,徐州次之,堪稱群魔亂舞。
交州、廣州也被殃及魚池。
中路大軍隻能是捉大放小。
以南昌大營為中心,南下蕩清城鎮四野為主,優先驅逐殲滅被發現行蹤的倭人大部。
至於沿途村落的零散戰事,則是交由各地跟進的衛所援兵清剿。
這本是老成持重之舉,並無不妥。
無故分兵會給倭人可乘之機。
可劉令儀指尖微顫。
她如今已然知曉,正是這看似合理的安排,為日後埋下了滔天大禍的根源。
劉世理當日的信件,是這麼說的......
‘我軍先鋒自豫章郡南昌府南下,出奇的順利。’
‘撫州府無事,守軍堅守未失。’
‘於是大軍再往南下,延平亦無事。’
延平府是個好地方。
退可回南昌,進可至福州府與泉州府二港。
同時也將上岸倭寇分割南北,使之不得相援。
‘微臣以為,中軍大營可南遷至會稽郡延平府,阻斷上岸之南北倭賊串聯,分而剿之。’
如此一來,徐揚兩州的一整個大包圍網。
就可以分割變成兩個相對較小的包圍圈,集中在吳郡和南海郡。
這對於早日結束局部戰事,恢複江南民生,是件好事。
......
劉世理的計劃,出奇的順利。
上岸倭人,多以侵襲缺乏防守的村落和逃竄為主。
完全是在繞著大城重鎮走。
許多州府的衛所守軍,固守待援,根本毫無戰事。
一些所謂的告急狼煙,往往多是所謂的糧庫失火所致。
到底是真的失火?
還是在毀滅證據?
真相早被掩埋,劉世理根本無從探查。
但大城無事,彆處卻已經有一股暗潮在悄無聲息地積蓄力量。
劉令儀麵色平淡的繼續翻看。
一連數日,劉世理隻是忙著將大營南移會稽郡。
終於,有了新的變化。
‘陛下,我軍先鋒南下與泉州府、福州府守軍成功會合!’
‘但......沿途所探倭人蹤跡,微臣覺得匪夷所思。’
‘此地登岸倭人,越是官道坦途,卻越是躲避。’
‘他們似是有意走小路躲避交戰,沿途四散搶掠村落補給,根本不留接應退路。’
‘似乎......似乎不曾考慮過離岸撤退之事?’
‘或許,他們是沒想著再活著回去?’
與其說他們是賊寇,倒不如說是一往無前的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