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語氣微哽,嗡聲道,“自是帶上,你們也得有個擋風遮雨的車架不是。”
再者說......這五人中的四人,都算是體己人,乘了彩輿,也算是以另一種方式,遂了母親昔日的期盼。
依照眼下亂況,莫談未來太久,他該隻爭朝夕,放眼當下。
如此,也是提早了卻一樁憾事。
“奴婢,謝過老爺體諒......”
對於這架意義特殊的彩輿車架,幾女也並非全然不明。
芸娘顯得有些猶疑,而其他四女臉上則是純粹而直接的感動。
坐過這架彩輿,在她們心裡,便等同於得了老夫人的認可,正正經經的入了門。
這對於自小就被賣於人牙子,僥幸成了李府侍女的她們而言,何嘗不是了卻了一樁畢生最大的心事。
試問,這天下的婢女,便是僥幸成了主家侍妾,又有幾人能乘上喜車過門?
更多的,不過是一頂窩囊小轎,從偏門悄無聲息地抬入,連一絲聲響都沒有。
在其他四位姐妹的簇擁下,芸娘的沉默顯得毫不起眼。
她半推半就的,也上了彩輿。
是啊,世道變了。
屍疫禍亂遼東,死人席卷大地。
便是出身比她們四人好些,她那點可憐的堅持又還有什麼用呢?
這種情況,芸娘自認是回鄉無望。
洛陽對她一介女子而言......太遠,太遠,已是遙不可及。
往日心思種種,此刻也不得不消磨了去。
......
一如前日,那兩個白首老翁,早早就互相攙扶著,拄著木拐立在堡門旁。
李煜下馬近前,問道,“兩位叔伯,還有什麼交代?”
他隻知道,沒拐的那個姓秦,拄拐的那個姓高。
二人都是早年的戍卒,贅入了順義堡。
一個在堡裡當更夫,另一個......行動不便,還得常靠老鄉鄰的接濟過活。
這些老一輩的往事,他了解的並不深。
“不敢,實在不敢妄稱大人叔伯。”二人口上告饒。
“對大人,我們哪有什麼交代一說。”
“隻是臨彆之際,來送送罷了。”
李煜點點頭,也不多糾葛於此,“二位,可還有什麼是我能幫得上的,儘可明言相告。”
“今日一彆......”大概就沒有來日了。
二人對視一眼,小聲嘟囔了幾句,齊齊道,“還真有一事,需大人相幫。”
李煜好奇,“何事?”
“請大人幫著把南門封上吧,我們兩個老漢,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還是謙虛的說辭,他們二人的體格,等眼下的青壯們離去,怕是連堡門都關不住。
那絞盤,又哪裡是他們兩個老家夥能搞得定的。
李煜心知,這是打算自封於此等死,還是成全道,“好!”
他轉身,就朝一旁的李順招呼道,“城門關上之後,門後上栓,再把絞盤卸掉。”
李順抱拳,“喏!”
至於李順帶人由內封門之後如何出堡,這倒不難。
無非就是縋條繩子就能解決,這便算不上問題。